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象棋人机大战
定价:25.00元
作者:蒋泽文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349621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读者对于中国象棋人机对战的历史了解比较少,本书记录近些年人机大战的精彩对局。
内容提要
中国象棋的人机大战的历史仅仅是二十年,时间并不是很长,很多象棋爱好者对其知之甚少,遗落了很多资料,重要的就是这些对局记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宝岛台湾举办了三届象棋软件大赛,其间还有人机对抗赛,以及早期的世界奥林匹克电脑象棋软件大赛,能留下的对局寥若晨星,即使近的2011年举办的计算机博弈锦标赛上的人机大赛,也仅留下一则对局。
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记录下这些对局,记录下人机大战珍贵的历史。《中国象棋人机大战》共记录对局88局,局间对于对战周边情况有相关介绍,希望能人读者对于中国象棋人机对战有个全面的了解。
目录
作者介绍
蒋泽文,男,1970年10月30日出生于辽宁,大学本科学历。1990年辽阳县十大杰出青年。业余时间尤喜象棋,曾获1993年辽宁省职工象棋赛亚军。2005-2007年任《象棋资料汇编》杂志主编,2000年至今为中国发行量*的象棋刊物《棋艺》杂志专栏作者及特约记者,发表过数百篇佳作,为广大棋友所喜爱。
文摘
序言
这本《博弈的智慧》简直是象棋爱好者的一剂强心针,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枯燥的棋谱堆砌,而是真正深入到了人与机器在策略层面的较量与融合。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对于那些历史性的对局,比如特级大师与顶尖AI的交锋,分析得入木三分。我尤其欣赏他对“直觉”与“计算”之间界限模糊的处理。在很多关键残局,人类棋手那种近乎本能的、超越当前计算深度的判断,与AI海量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滴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不仅有详尽的开局定式演变,更有大量关于“棋感”的哲学探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局的控制力有了质的飞跃,不再是机械地走招,而是开始思考对手的“意图”。那种从棋盘上读出信息的能力,这本书给了我最好的指引。虽然书中涉及一些复杂的数学模型来量化AI的评估函数,但作者的解释非常形象,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领会其精髓。这是一本能让你对中国象棋产生全新敬畏的著作。
评分这本书《残局的艺术》绝对是为那些渴望在细微之处取胜的棋手量身定做的。市面上大部分书籍对残局的讨论都停留在“理论上”的胜负判断上,但这本书的关注点完全不同,它聚焦于如何“赢下”一个理论上打平,或者微弱优势的残局。作者似乎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完美主义,他对兵、马、象、士在最终阶段的价值重新进行了量化和审视。比如,如何利用马腿与炮位制造微妙的陷阱,如何通过士象的移动来精确控制对方将士的活动范围。我发现,很多我过去认为是“平稳过渡”的残局转换,在作者的解构下,竟然隐藏着巨大的杀机或陷阱。对于我们这些在业余比赛中经常因为一个细微失误而痛失好局的棋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反思工具”。它要求你不仅要看到眼前的三步,更要预见到这三步对未来十步的价值影响,简直是把残局打造成了一门精确的工程学。
评分坦白说,拿到《棋道玄机》时,我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偏向于技术流,毕竟现在很多象棋书籍都堆砌着大量的“必胜公式”。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中国象棋的历史脉络、文化内涵与实战技艺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作者似乎更像一位充满激情的历史学家,而非冷冰冰的棋手。他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绘那些“失传的”江湖绝学,以及不同地域流派之间的风格差异。书中对“急所”的阐述,不再仅仅是告诉你某一步要走哪里,而是深入分析了为什么这一步是“急所”,它如何破坏了对手的整体布局,甚至是如何利用了对手的心理预期。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次深入的文化朝圣,我仿佛能听到百年前棋盘上的尘土飞扬。尤其是关于“弃子争先”的艺术分析,简直是文采飞扬,让我对那些看似冒险的走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评分《棋局的脉搏》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在听一位大师对我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而不是传统的教学。它几乎不讨论具体的招法,而是聚焦于棋局进行到中段时,棋手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作者非常擅长描述那种“局势不明朗”时的焦虑感和决策瘫痪状态,并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他将棋局的演变比作一个生物体的呼吸,有张有弛,有潜伏有爆发。书中探讨了如何通过观察对手的出招节奏、吃子习惯甚至休息时的肢体语言(当然这是针对线下棋局的延伸思考),来判断棋局的发展趋势。最让我受益的是关于“等待”的艺术——什么时候应该主动出击,什么时候更应该耐心蛰伏,等待对手露出破绽。这种对“时间价值”的深刻理解,远远超越了单纯的招法计算,它关乎于对整局棋的节奏掌控。读完后,我的心态明显沉稳了许多,不再轻易被对手的佯攻所迷惑。
评分我推荐《布局的哲学》给所有感到开局僵化的棋友。这本书的视角极其新颖,它将开局不再视为一套固定的招法集合,而是一场关于“资源分配”的哲学辩论。作者似乎在挑战传统开局理论的权威性,他鼓励读者去质疑那些被奉为圭臬的定式,转而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构建自己的开局体系。书中对“先手价值”的探讨尤其精彩,它不仅仅是计算步数上的领先,更是指在主动权、空间控制以及后续变化选择上的优势积累。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对称性打破”的章节,分析了在特定局面下,如何通过一次看似不合常规的走法,彻底颠覆棋局的平衡,将战斗引向对自己有利的领域。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自己的棋盘上反复试验作者提出的“反主流”开局思路。这本书激发了我对开局阶段的创造力和探索欲,它让你明白,最好的布局,是那个最能让你感到舒适、最能发挥你个人风格的布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