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生态图谱
定价:59.80元
售价:45.4元,便宜14.4元,折扣75
作者:杨再发,周运贵,师永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116315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图文字结合的方式,介绍了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豆类蔬菜、叶菜等各类蔬菜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知识。在防治方法中介绍了新方法和新药剂,以确保防效。该书适合农民朋友阅读,也适合基层推广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杨再发,男,1969年4月生,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江口县农牧科技局农广校校长。多年工作在生产一线,先后被评为:江口县农牧科技局先进工作者、“全国新型能源沼气培训”学员、铜仁地区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铜仁市基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文摘
序言
最近刚翻完一本名叫《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生态图谱》的书,虽然我主要关注的是农业技术,但这本书给我的感受还是蛮特别的。首先,它在图谱这个层面做得确实做得不错。很多病虫害的图片都非常清晰,而且是原色呈现,这点对于像我这种需要直观感受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也看过一些病虫害的书籍,但很多图片模糊不清,或者色彩失真,导致我很难将书上的图与实际田间的景象对应起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就非常到位,无论是病斑的形态、颜色,还是害虫的体征、大小,都捕捉得相当精准。而且,它不仅仅是展示图片,很多时候还会配以非常详实的文字描述,讲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以及在不同生长阶段的典型症状。这点对于基层农技人员或者种植新手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常见病害时,会对比展示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的图片,这样就能更直观地了解到病害的发展过程,从而更容易判断防治的时机。书中关于害虫的形态描述也非常细致,从卵、幼虫、蛹到成虫,都有详细的图文对照,这对于辨识初期的小虫子非常有帮助。总体来说,这本书的图谱部分,在我看来,是它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吸引我继续深入阅读的动力。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简单地按照病害或虫害的种类来罗列,而是更多地从蔬菜的生长阶段或者说问题发生的实际场景来组织内容。比如,它会专门开辟一个章节来讨论“苗期病虫害防治”,然后集中介绍在幼苗期容易出现的一些常见病虫害,以及相应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措施。这种分类方式非常贴合实际种植的流程,让我能够更快速地找到自己当前遇到的问题。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工具书,但很多时候是杂乱无章,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查找,或者根本找不到我想看的内容。这本书通过这种“按需检索”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而且,在介绍每一种病虫害时,它会尽可能地将诊断、发生原因、防治措施等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链条。这意味着,我不仅能知道这是什么病,还能了解为什么会得病,以及该怎么治。这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对于那些忙碌的种植户来说,是非常宝贵的。书中的语言也相对通俗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农业领域的新手,也能很快理解。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在手把手地指导你。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在案例分析方面所展现出的深度。它并非仅仅是列出病虫害名称和图片,而是会结合实际的农业生产场景,深入剖析一些典型的病虫害发生过程,并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例如,书中可能会描述一个场景:某个菜农在某个地区,种植某种蔬菜,在某个生长时期,出现了某种特定的病害,并且在书页的另一侧,会非常详细地分析这个案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诱因,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状况、栽培管理方式等,然后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并说明每一种措施的原理和效果。这种“情景模拟”式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类似问题,然后对照书中的案例,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并且学习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这种学习方式比枯燥的理论讲解要生动得多,也更容易被理解和记住。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专家提示”或者“注意事项”,这些小贴士往往非常实用,能够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或者提高防治效果。
评分这本书在文字表述方面,我认为做得相当出色,尽管我不是专业的语言学者,但作为一名对农业知识有渴求的读者,我能感受到它在语言上的匠心。作者们在描述病虫害的症状时,用词非常精准且形象。比如,描述叶片上的病斑时,不会仅仅说“有斑点”,而是会详细说明斑点的颜色、形状、大小、边缘特征,甚至是斑点上是否会产生霉层或轮纹。这样的描述,使得我们在田间识别病害时,能够更准确地做出判断。同时,书中在讲解一些复杂的技术性内容时,会采用类比或者比喻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容易理解。我记得有一个章节讲到某种害虫的繁殖周期,作者就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环节。而且,整本书的行文逻辑非常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读起来不会感到突兀。虽然这本书的篇幅不小,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并没有感到枯燥乏味,反而觉得知识点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这种流畅的阅读体验,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评分在防治策略的介绍上,这本书的生态化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并没有一味地推崇化学农药,而是强调综合防治,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介绍某种害虫的防治时,它会详细阐述如何利用天敌来控制虫口密度,如何通过调整种植密度、改善通风来预防病害,甚至会提到一些简易的诱捕装置的制作方法。这种多管齐下的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这对于追求绿色、有机种植的现代农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方向。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预测预报”和“早期监测”的强调。它会告诉你在什么季节、什么天气条件下,哪些病虫害更容易发生,并提供相应的监测方法。这让我能够提前做好准备,而不是等病虫害大爆发了才去亡羊补牢。这种预防为主的思路,是我在其他一些同类书籍中很少看到的,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仅仅教我“治病”,更教我“防病”,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农业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