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看图读懂食品安全法 |
| 作者 | 张语琦 |
| 定价 | 39.00元 |
| 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ISBN | 9787506793193 |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心的话题之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堪称“*严”的食品安全法,2009年实施的是10章104条,新修订的是10章154条,内容增加了50条。新法体现出史上“四个*严”和“十大亮点”,并发出这样一个信号:要用*严谨的标准、*严格的监管、*严厉的处罚、*严肃的问责,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为配合广大读者学法、用法,不断提高法律意识,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害,我们编写了本书,用110个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卡通图解读了新的食品安全法。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之前一直对食品安全法有些模糊的概念,只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规定了些什么,我一点儿也不清楚。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平时在超市里购物,或者在餐厅吃饭,背后都有这么多的法律规章在约束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的章节,书里用了一个“链条”的比喻,把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出厂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画出来了,并强调了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还有关于“食品召回制度”,用了一个“红色警报”的图标,解释了在什么情况下,食品需要被召回,以及召回的流程是怎样的,这让我觉得,即使真的买到了不合格的产品,也有相应的机制来保护我的权益。书中还专门讲了“消费者权益”的部分,列举了一些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可以采取的维权途径,比如投诉、举报,甚至可以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它还对比了一些国外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让我们看到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和努力,也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这本书不仅仅是把法律条文搬过来,而是结合了实际情况,让读者感受到法律的生命力,明白它不仅仅是约束,更是保护。
评分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消费者,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食品安全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食品安全法》的核心内容进行了可视化解读。书中对于“食品标签”的讲解,我非常满意,它不仅仅是列出需要包含的信息,而是通过对比图,生动地展示了合格标签和不合格标签的区别,让我一眼就能识别出潜在的风险。例如,它会用醒目的红色字体指出“虚假宣传”和“模糊表述”的危害,并配以图示说明,比如“天然”这个词,在法律上有什么样的界定。此外,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这一块,书中用了一个“车间流水线”的比喻,将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卫生要求、操作规范都一一呈现,非常形象,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食品是如何从原料变成餐桌上的美味,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安全节点。这本书让我对食品的生产过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能理解为何有些食品价格会相对较高,因为其中包含了更多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内心是有点抵触的,毕竟“食品安全法”这几个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沉重,我平时忙于工作,实在没精力去钻研那些复杂的法律条文。但这本书的设计风格却出乎意料地让我感到轻松,它没有那种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大量运用了漫画、流程图和对比表格。比如,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许可”的部分,用了一个类似“点餐”的界面,一边是允许使用的添加剂,一边是禁止使用的,旁边还标注了它们的具体用途,就像在超市里选购商品一样直观。而且,书中还把一些常见食物的“安全密码”解读了一遍,比如我们常吃的某种零食,它会告诉你这个零食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哪些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定是如何规避这些风险的。我尤其喜欢它关于“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的部分,用了一个“晴雨表”的图示,清楚地展示了不同食品在不同时期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政府部门是如何进行风险监测和预警的。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食品安全离我们这么近,而且有很多规则在默默地保护着我们,让我对日常生活中的食品选择更有信心了。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用那种生硬的法律术语,而是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类比,让原本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有趣起来。比如,关于“食品召回”的章节,它用了一个“安全网”的漫画,来解释当食品出现问题时,如何快速将不合格产品从市场上下架,保护消费者的安全。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讲解,它没有直接罗列一大堆化学名称,而是将不同的添加剂形象地比喻成“厨房里的调味料”,并解释了它们在食品中的作用,以及法律是如何限制它们的使用的,比如“过量使用”的危害,也用很直观的图画来表现。书中还穿插了一些“问答”环节,解答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对食品安全的疑问,比如“什么是转基因食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有什么区别”等等,这些都是我平时比较关心的问题,这本书都给出了清晰易懂的答案,并将其与法律条文相结合,让我们明白这些常识背后的法律依据。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不再是一件难事,而是变成了一件有趣且有益的事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用了不少插画和图表,一开始我以为会像那种儿童绘本一样,轻松易懂。翻开后发现,果然和我想象的差不多,很多条条框框的法律条文都被转化成了生动形象的图示,比如关于食品标签的规定,用一个大大的“标签”图标,下面列出必须包含的要素,还配上了小插画解释每一个要素是什么意思,比如生产日期、保质期,还特别强调了“最佳食用期”和“保质期”的区别,这个我以前一直搞不清。还有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部分,虽然法律条文听起来很枯燥,但书中用了一个“食品添加剂家族”的概念,把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都用可爱的卡通形象表示,并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和允许使用的范围,比如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等等,还有一些常见的误区也通过图解的方式一一澄清,感觉一下子就把那些复杂的化学名词变得亲切了很多。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真实案例,比如某个产品因为标签不规范被处罚的新闻,配上图片,让人印象深刻,知道这些规定不仅仅是写在纸上,而是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把一个原本很严肃、很晦涩的法律,通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避免了直接阅读法律条文带来的枯燥和畏难情绪,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消费者来说,非常实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