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新书--木旋全书:从零开始真正掌握木工车削技艺 理查德·拉凡著,吴晓芸、余韬译

正版新书--木旋全书:从零开始真正掌握木工车削技艺 理查德·拉凡著,吴晓芸、余韬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理查德·拉凡著,吴晓芸,余韬译 著
图书标签:
  • 木工车削
  • 木旋
  • DIY
  • 手工
  • 工具书
  • 技艺
  • 理查德·拉凡
  • 吴晓芸
  • 余韬
  • 新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麦点文化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0481622
商品编码:294539565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木旋全书:从零开始真正掌握木工车削技艺

定价:79.00元

作者:理查德·拉凡著,吴晓芸、余韬译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304816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容易上手的木工操作,散发灵感的梦幻技巧,学习木工,从木旋开始。

内容提要


从车床的结构和操作讲起,以代表性作品的制作过程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轴向车削、端面车削和掏空、面盘车削等各种曲面的车削、成型、修饰、磨光和完成的过程。作者通过1000余幅图片,循序渐进地将旋木所需的各种技术一一拆解开来,是一本真正可以跟着学的木旋书。

目录


部分 工具和材料 1章 车床及其组件/2车床/2车床组件/6第二章 切削车刀/9轴车削工具/9端面车削工具/10面盘车削工具/12木料节约工具/12第三章 辅助工具/14安全和集尘/14磨刀工具/15开料工具/17测量工具/18钻/19砂磨和表面处理/19第四章 木材/20到哪里寻找木料/21挑选木材/23发现木材的缺陷和问题/25第二部分 准备工作 27第五章 调校车床/28工作空间/28调校车床/29集尘/33第六章 标记和测量/35确定中心点/38轴车削标记/40面盘车削标记/41旋切需要的准确直径/42标深度/44测量深度/45测量厚度/46第七章 开料/48木料干燥和储存/50初步车削/51预切割/52轴车削坯料/53端面车削坯料/54面盘车削坯料/55天然边缘的木碗/56锯切原木/57裁切小型原木/58第八章 旋切木料的固定/60端面车削坯料固定/62面盘车削坯料固定/64嵌套卡盘固定/66轴车削坯料固定/68四爪卡盘/69真空卡盘/70第九章 刀具打磨/71用砂轮机磨刀/71用砂轮机磨刀前的准备/73刮刀刃口整形/75半圆刀刃口整形/75磨出刀刃斜面/76切割车刀的打磨/77直刃和近似直刃的打磨/78指甲盖形半圆刀和圆鼻刮刀的打磨/80精磨/82钩形车刀的打磨/83第三部分 轴车削 85第十章 轴车削技术/86轴车削使用的车刀/86车削的一般方法/87反弹和跳刀/88把木料车圆/90V 形槽/92球形/93窄球面/96拱形/97圆接头/98S 形/99第十一章 轴车削练习作品/100小工具手柄/101工具手柄/102带圆接头桌腿/105弯腿/108圆柱车削/111拆分车削/112细长作品车削/114第四部分 端面车削/115第十二章 端面车削技术/116粗车和整修端面/118平直端面/120圆顶形端面/121圆锥形端面/122S 形端面/124刮刀在端面车削中的应用/125球面形端面/126立体球面/127V 形槽/128小尖顶/128偏心装饰线 /129一组把手/132球形把手/134蛋形/136日月球/138第十三章 端面掏空和塑形/142预钻孔/145用圆刀掏空/146用刮刀掏空/147圆柱体掏空/148球体掏空/149肩下掏空/150深度掏空/150花瓶/152中空器皿/155高脚杯/158圆盒/162灯座/166第十四章 车削螺纹/169螺纹形状和木材的选择/170手工车削螺纹/171车削内螺纹/173用辅助工具车削螺纹/174螺纹的匹配/175木纹匹配/177调料瓶/178第五部分 面盘车削 183第十五章 面盘车削作品的造型/184面盘车削的练习作品/187整修和粗车/188整修表面和圆柱/188用圆刀做后的旋切/189在表面使用刮刀/190转角车削/192尖槽车削/193正面环形车削/194侧面的环形车削/196拱形车削/197奖杯底座/198相框/200圆凳/203第十六章 面盘掏空/206圆刀掏空/208用刮刀修整表面/210用刮刀粗掏空/212嵌套木碗/213寿司托盘/214木碗/216修整粗车的木碗/219自然边缘木碗/221封闭式作品/224第六部分 砂磨和表面处理 227第十七章 砂磨和表面处理/228表面预处理/229砂磨/229表面处理的种类/231选择一种表面处理方法/232表面处理的应用/233修理结疤和裂缝/234手工砂磨/234电动砂磨/235砂磨拱形/236砂磨轴车削作品/236表面处理前的准备/237砂磨自然边缘/237砂磨深孔和小开口容器/238表面处理的应用/239

作者介绍


理查德·拉凡,木旋领域的*大师,他因制作了很多艺术品级别的作品而闻名。他1970年投身于木旋制作——当时他还对此一无所知。从1973年开始,拉芬制作的木碗、盒子以及成套的轴车削作品被全世界主流的公共收藏机构和私人购买。拉凡在木旋技术和木旋教学领域均享有国际声誉。因为他的影响,超过450家手工木工坊成立了。他的经典教科书和教学视频影响了全世界范围的木旋技术和作品设计的发展。他携手汤顿出版社出版了《木工旋切》、《旋切作品》、《旋切木盒》和《旋切木碗》等著作。

文摘













序言



《木工的艺术与哲学:从古老技艺到现代设计实践》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木工技艺的广阔天地,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工具使用和技术操作的指南,更是一部关于材料理解、设计思维和人与自然材料之间深刻连接的哲学著作。我们旨在为所有对手工制作、精湛工艺以及可持续材料运用抱有热情的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富有启发性的视角,无论您是经验丰富的工匠、充满好奇心的初学者,还是对传统工艺心驰神往的设计师。 第一部分:木材的生命与特性——理解自然的语言 本部分是理解木工艺术的基石。我们将从科学和感性的双重角度,细致剖析木材的本质。 1.1 木材的生物学结构与演化: 我们将追溯木材的形成过程,从树木的年轮、导管到射线,讲解这些微观结构如何决定了木材的宏观特性——强度、密度和纹理。深入探讨不同树种(如橡木、胡桃木、枫木、樱桃木)的生长环境、细胞结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它们在制作家具和艺术品时的表现。 1.2 湿度、应力和形变: 木材是“活的”材料。本章详尽阐述了吸湿性、平衡含水率(EMC)的概念。我们将详细解析木材的“干缩各向异性”——为什么木材会沿着弦向、径向和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和膨胀。这部分将提供实用的指导,教导读者如何精确地控制木材的干燥过程,避免开裂、翘曲和扭曲,从而确保作品的长期稳定性。 1.3 缺陷的艺术与挑战: 真实的木材充满了“不完美”——节疤、虫眼、裂纹、色差。本书不将这些视为缺陷,而是视为材料的独特“签名”。我们将探讨如何识别这些特征,如何利用它们增强设计感,以及在必要的安全考量下,如何处理和加固这些自然存在的结构变化,将其转化为设计中的亮点而非弱点。 第二部分:工具的哲学与人机交互 本部分超越了单纯的工具介绍,聚焦于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探讨效率、精准度与创造力之间的平衡。 2.1 手工工具的回归与精修: 尽管现代电动工具日益普及,但传统手工工具(如刨子、凿子、手锯)所提供的触感和对材料的直接控制是不可替代的。本章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手动刨(如平刨、角刨、窄刨)的工作原理、刃口几何角度的调整(如Rake Angle、Bevel Angle的细微差别),以及如何通过精密的磨削技术(包括水磨石、金刚石磨盘的应用顺序)达到镜面般的锋利度。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调教”一把旧刨子,使其成为延伸手臂的一部分。 2.2 电动工具的优化使用与安全边界: 对于现代木工来说,电锯、铣床和砂光机是效率的保证。本章侧重于如何最大化这些工具的潜力,同时严格遵守安全协议。例如,如何正确设置台锯的划线深度、如何理解和运用带锯的张力调节,以及如何选择不同粒度和粘结剂的砂纸,以达到理想的表面光洁度,而非仅仅是快速去除材料。 2.3 工作台与夹具系统: 优秀的工作台是工匠的基石。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工作台(如法国式、德式、美式)的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设计和制作一套高效、多功能的夹具系统,以应对从精细榫卯到大板拼接的各种需求。 第三部分:结构与连接的智慧——超越螺丝钉的艺术 木工的精髓在于如何让两块或多块木材在没有外部金属件的情况下,紧密、持久地结合在一起。 3.1 传统榫卯的几何学与力学基础: 本章对最经典的榫卯结构进行深入的解析,包括燕尾榫(及其变化:斜接、直榫)、箱形榫、鸠尾榫(半隐燕尾榫)以及卯接(Mortise and Tenon)。我们将使用二维和三维的图示来解释这些连接在承受拉力、剪力和扭矩时的受力分布,并探讨不同连接方式在家具(如桌腿与横档、箱体侧板)应用中的最佳实践。 3.2 胶合技术的科学: 现代胶水的性能远超历史上的天然胶。本章对比了动物胶、聚醋酸乙烯酯(PVA)、环氧树脂和聚氨酯胶水的性能特点,重点讲解了胶合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表面准备、夹持压力、温度和湿度控制。尤其强调了“木材纤维的断裂比胶缝断裂更强”这一原则的实践应用。 3.3 进阶的木材连接技术: 探讨如木销钉、木楔、蝴蝶榫(Kaber/Dutchman Keys)等用于稳定开裂或需要隐藏连接的技巧,以及如何利用层压和弯曲技术来创造三维形态。 第四部分:表面处理与作品的永恒——保护与美化 木材的最终形态和耐久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处理。本部分致力于揭示保护与装饰的艺术。 4.1 深入理解油性涂料: 从亚麻籽油、桐油到丹麦油,探讨这些天然油性涂料如何渗透到木材内部,增强其自然光泽和手感。分析不同油品的干燥速度、硬度以及维护的难易程度。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进行多次薄涂层处理,以构建坚固而透气的保护层。 4.2 漆器的历史与现代应用: 回顾虫胶漆(Shellac)的传统应用,以及现代聚氨酯、硝基漆的优缺点。重点讲解喷涂技术、打磨层次的递进,以及如何通过“抛光”(Buffing)达到镜面或缎光效果,而非仅仅停留在涂抹阶段。 4.3 着色、染色与仿古处理: 探讨如何通过酸性染料、水性染色剂或油性色浆来改变木材的颜色,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和突显其天然纹理。此外,还将介绍一些手工痕迹的保留技术,赋予新作品以岁月的沉淀感。 第五部分:设计思维与项目实践——从构想到成品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创作流程,强调设计过程中的迭代和对工艺的尊重。 5.1 比例、功能与人体工程学: 设计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功能和人体尺度的约束。本章引入经典家具设计中的黄金比例原则,并结合现代人体工程学数据,指导读者在设计桌椅、储物柜时,如何确定最佳的高度、深度和角度,确保作品在视觉上和谐且使用上舒适。 5.2 规划与下料的效率: 学习如何绘制精确的“加工图”(Cut List)和“布局图”(Schematic Layout),以最小化材料浪费(Nesting Optimization),并确保所有部件在加工前都有明确的标记和顺序。 5.3 经典项目解析: 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复杂项目(例如一个结构复杂的抽屉柜或带有弧面的餐桌)的完整解析,涵盖从木材选择、结构设计、榫卯加工、到最终表面处理的每一个步骤,展示系统性的木工流程是如何运作的。 本书旨在培养读者对木材的敬畏之心和对精湛技艺的追求,将木工视为一种持续学习、不断探索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真的给我这个“手痒”多年的爱好者带来了莫大的惊喜。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登堂入室”的木工车削书籍,而不是那种蜻蜓点水、流于表面的介绍。理查德·拉凡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专业和权威感,加上“全书”二字,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木材的特性,以及在车削过程中如何应对它们的差异?例如,硬木和软木在加工方式上一定有所不同吧?还有,书中对于刀具的讲解会不会非常细致?各种形状的刀具分别适用于哪些工序,以及如何磨刀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问题。我理想中的教材,是那种能够让我看完后,立刻就能拿起工具,在车床上实操起来,而不是看完一堆理论,还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本书,我真的非常看好它能够成为我车削道路上的“宝典”。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木工车削充满了好奇,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市面上虽然有一些关于木工的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讲解得不够细致,让人望而却步。而《木旋全书》真的让我看到了希望!封面上的“从零开始”几个字就深深吸引了我,我这完全的新手,最需要的就是这种循序渐进的指导。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师傅一样,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握刀、如何控制转速、如何辨别木材等等基础知识。我知道,掌握一门手艺需要耐心和大量的实践,但如果有一本好的教材,我想我的学习之路会顺利很多。我特别想知道,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常见的木工错误以及如何避免,还有就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哪些基础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以及如何选择和保养它们。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激发我的动手热情,让我真正体会到用双手创造的乐趣。

评分

我一直对木旋工艺心生向往,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系统学习。看到《木旋全书》这个书名,就感觉非常有分量,好像它能包含所有我需要知道的东西。我最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突破市面上许多教材的局限性,真正做到“从零开始”。我希望它能从最基础的握刀姿势、木材的固定、安全操作规程讲起,让我这个完全的门外汉也能快速入门。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讲解各种车削技巧,比如如何完成精确的雕刻、如何制造出平滑的曲线、如何处理不规则的形状等等。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进阶的技巧,例如如何制作复杂的物件,或者如何处理一些特殊的木材。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实际项目的案例分析,那将是锦上添花了,因为我更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

评分

作为一名对木工车削有着浓厚兴趣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技艺的教材。《木旋全书》这个书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从零开始”和“真正掌握”几个字,让我看到了它致力于为初学者提供系统化、专业化指导的决心。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样,细致地讲解木工车削的各个方面,包括如何选择和使用不同的车刀,如何根据木材的纹理和硬度调整车削参数,以及如何进行安全操作,避免常见的错误。我希望书中能够涵盖从基本的圆柱体到更复杂的形状的制作过程,并且提供详细的步骤和图示,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每一个操作。此外,我对于如何处理木材的瑕疵,以及如何对成品进行精细的打磨和抛光也充满了好奇,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评分

我是一名对木工充满热情,但苦于没有系统学习机会的爱好者。偶然间看到《木旋全书》的介绍,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购买欲望。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掌握一项技艺,就必须从基础入手,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环节。《木旋全书》的“从零开始”和“真正掌握”这样的字眼,让我看到了它在系统性和实践性方面的优势。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详细地讲解木工车削的每一个步骤,从最基础的刀具握法、到不同车削技巧的应用,再到作品的打磨和最终的呈现。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具有挑战性但又非常有价值的项目,能够让我在掌握基础之后,能够有所提升,挑战自己的极限。此外,我对于木材的选择和处理也有很多疑问,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种木材,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