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天纔在左瘋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談
定價:39.00元
作者:寜安寜
齣版社:哈爾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484236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天纔在左瘋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談》介紹瞭心理學中常見的精神疾病,能讓讀者在閱讀中自測精神病,看看自身是否隱藏著問題;瞭解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精神病現象,學習心理學中對精神病的解讀,*後提供一些防範和治愈它們的武器。
內容提要
《天纔在左瘋子在右:心理疾病漫談》全書十五章,每章介紹一種精神病。每章提供一種主題精神疾病自測題目,然後根據自測看看問題的輕重,之後帶領讀者看看生活中精神病世界的眾生萬象,然後提供心理學上對此種精神病的解答並給齣實用的“生存法則”。
目錄
人人都有精神病 1
前言: 朋友,你有“病”嗎? 4
章 世界上就沒有能讓我省心的東西——泛慮癥 5
1.【精神病自測】你是泛慮癥的臣民嗎? 5
2.【問題】擔憂的等待?害怕性期待? 5
3.【案例】暴力主婦與沉默吃貨 7
4.【現象】“屌絲”的焦慮誰能懂? 9
5.【解答】理性情緒行為療法 10
6.【生存法則】5種心理效應幫你擺脫焦慮 12
第二章 必須這樣做,根本停不下來——強迫癥 14
1.【精神病自測】看看能給你的強迫癥打幾分 14
2.【問題】強迫思考?強迫思維? 15
3.【案例】女神的包袱:化妝強迫癥 17
4.【現象】手機癌&囤積癥 18
5.【解答】強迫癥自助手冊:二法讓你停下來 19
6.【生存法則】5種心理效應幫你緩解強迫癥 20
第三章 無法擺脫的精神天敵——單一恐懼癥 22
1.【精神病自測】你是單一恐懼癥的一分子嗎? 22
2.【問題】 看一眼就嚇死? 23
3.【案例】快跑!那裏有一隻吉娃娃! 24
4.【現象】拼瘦族、考碗族……你在恐懼什麼? 26
5.【解答】單一恐懼的治療:暴露療法 27
6.【生存法則】4條心理效應讓你不再恐懼! 29
第四章 請離我遠一點吧,人類!——社交恐懼 30
1.【精神病自測】社交恐懼,你中招瞭嗎? 30
2.【問題】赤麵恐懼癥?懼人癥? 31
3.【案例】躲在電腦背後纔能與人交流 32
4.【現象】禦宅族、洞族……三次元的社交到底有多可怕 33
5.【解答】從情景預演走入真實社交 34
6.【生存法則】6條心理效應助你成為社交達人 36
第五章 給我45度角,我可以讓悲傷逆流成河——抑鬱癥 37
1.【精神病自測】看看你有沒有抑鬱癥 37
2.【問題】4類抑鬱癥,你瞭解多少? 38
3.【案例】抑鬱癥患者 39
4.【現象】春睏癥、掏空族……都市白領持續低落所為何 40
5.【解答】抑鬱癥的秘密武器:日常事項與森田療法 41
6.【生存法則】這些心理效應讓你遠離抑鬱癥! 43
第六章 我狂躁嗎?我隻是淡定得不明顯!——躁狂癥 44
1.【精神病自測】你的躁狂“修煉”到瞭什麼程度? 44
2.【問題】心境高漲?暴躁易怒? 45
3.【案例】迷失的訂單 46
4.【現象】畢業躁狂癥&離婚躁狂癥 47
5.【解答】躁狂癥的生存需要:情緒控製 48
6.【生存法則】學習心理效應,打倒躁狂癥! 49
第七章“”背後有隱情!——性偏好障礙(上) 50
1.【精神病自測】你有戀物癖嗎? 50
2.【問題】癖、露陰癖、摩擦癖、戀物癖 51
3.【案例】他們也有性偏好障礙:莫紮特&盧梭 52
4.【現象】鹹豬手、內衣大盜……不僅是口味輕重的問題 54
5.【解答】性偏愛障礙的癥結:傢庭引導重要 55
6.【生存法則】掌握心理效應,剋服性偏好障礙! 56
第八章 彆讓他人為你的“性福”買單——性偏好障礙(下) 57
1.【精神病自測】看看你是否有情結? 57
2.【問題】癖、待癥 58
3.【案例】自殺?不,要虐殺! 59
4.【現象】那些防不勝防的和SM 61
5.【解答】癖的治療:挖掘原因,對癥 63
6.【生存法則】這些心理效應讓你越活越快樂 64
第九章 上帝把我的靈魂裝錯瞭軀體——性身份識彆障礙 65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性身份識彆障礙打幾分 65
2.【問題】易性癖?雙重異裝癥 ? 65
3.【案例】被禁錮的靈魂 67
4.【現象】變性人、人妖……我的性彆聽我的 68
5.【解答】性身份識彆障礙的心理原因 70
6.【生存法則】4種效應助你避免性身份識彆障礙 71
第十章 我聽到上帝的呼喚——精神分裂 73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精神分裂到瞭什麼程度? 73
2.【問題】精神分裂癥的三大“典型” 73
3.【案例】我的孩子呢? 75
4.【現象】過勞族、周末哭泣族……巨大的壓力讓你分裂瞭嗎 76
5.【解答】精神分裂的生存齣路:傢庭支持 77
6.【生存法則】3個方法助你精神分裂 78
第十一章 我和我的靈魂們——人格分裂 79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TA的多重人格打幾分 79
2.【問題】人格&多重人格 79
3.【案例】24重人格 81
4.【現象】魔方人、迷失的自我……人人都有不同的自己 82
5.【解答】利用催眠治療多重人格 83
6.【生存法則】3個效應打敗人格迷失 84
第十二章 人生就是一場戲,唯我入戲——錶演型人格障礙 85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錶演型人格障礙打幾分 85
2.【問題】戲劇化&幼稚化 85
3.【案例】憑什麼不喜歡我? 87
4.【現象】嗲嗲女、嬌嬌妹……做作生活如演戲 88
5.【解答】錶演型人格可以自我調整 89
6.【生存法則】3個效應去除錶演型人格 90
第十三章 不準批評我,但我要懷疑你——偏執型人格障礙 91
1.【精神病自測】看看你的偏執型人格障礙有多嚴重 91
2.【問題】狂妄的自信 91
3.【案例】嫉妒我的?就憑你們? 93
4.【現象】網絡暴民、肆意“人肉”……躲在網絡背後,你是不是從不控製自己? 94
5.【解答】偏執型人格障礙者的解藥:學會信任 95
6.【生存法則】利用6個效應告彆偏執狂 96
第十四章 誰來幫我做決定 ——依賴性人格障礙 99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依賴性人格障礙打幾分 99
2.【問題】尋找庇護者 99
3.【案例】誰能幫忙支撐我的世界 100
4.【現象】都市怪病——情感依賴癥,你中招瞭嗎? 101
5.【解答】依賴性人格障礙的解答原則:從小事開始 102
6.【生存法則】6個效應助你學會獨立 103
第十五章 麵對絕望,去死一次怎麼樣?——自殺 106
1.【精神病自測】看看給你的邊緣人格障礙 106
2.【問題】絕望性自殺?解決性自殺?邊緣性人格障礙? 106
3.【案例】自殺24次的“超級瑪麗” 108
4.【現象】大學生為何是自殺的高發群體 109
5.【解答】這四個問題,你可一一想過? 110
6.【生存法則】這些心理效應讓你越活越快樂! 112
作者介紹
作者:寜安寜,心理學專業齣身,多年來一直研讀心理學,頗有收獲。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封麵色彩的搭配大膽而富有衝擊力,字體選擇也彆具一格,似乎在第一時間就嚮讀者傳達瞭一種不落俗套的信號。我拿到書的時候,那種沉甸甸的質感,以及翻閱時紙張傳遞齣的細膩觸感,都讓我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讀物。書中的插畫風格同樣令人稱道,並非那種大眾化的寫實或是卡通,而是帶著一種獨特的、仿佛置身於某個異想世界的抽象美感,每一幅圖都能引發我的聯想,與文字內容形成一種奇妙的共鳴。我尤其喜歡書中某個章節開頭的那幅畫,它用一種我無法完全解讀的方式,卻精準地捕捉到瞭某種幽深的情緒,仿佛在暗示即將展開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的非常吸引人,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味,既有文學的細膩,又不失思想的銳利。作者在描述那些復雜的心靈狀態時,並沒有使用過於專業或晦澀的詞匯,而是用一種詩意而形象化的語言,將那些抽象的情感和體驗具象化,讓非心理學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尤其喜歡書中某些段落的排比和比喻,它們如同精準的手術刀,剖析著人性的深層結構,又像溫潤的玉石,撫慰著那些可能存在的內心傷痛。我常常在閱讀時,會忍不住將某些句子抄寫下來,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作者對於生命、對於意識、對於存在本身的深刻洞察。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探險,一次深入人類心靈幽暗角落的旅程。作者以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那些在常人看來遙不可及、甚至有些令人畏懼的概念,一一呈現在我們麵前。我常常會在閱讀中停下來,思考書中所描繪的那些“非凡”的經曆和視角,它們挑戰瞭我固有的認知,也讓我開始審視自己對“正常”與“異常”的定義。書中的敘述方式不像枯燥的學術論文,而是充滿瞭人情味,仿佛作者就在我耳邊娓娓道來,分享著那些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我時不時會發齣感嘆,或是陷入沉思,這種與作者心靈的對話感,是我在其他同類書籍中很少獲得的體驗。
評分在我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瞭一種強烈的求知欲被激發。它提齣的問題,往往是沒有明確答案的,但正是這種模糊性,反而驅使著我去思考,去探索。書中的例子和討論,就像一顆顆種子,在我腦海中發芽,長齣各種各樣的想法。我開始主動去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去嘗試理解那些我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理論。這種學習的樂趣,來源於一種主動的探索,而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知識,它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如何去提問,如何去質疑,如何以一種更開放的態度去麵對未知。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著迷的地方在於它所展現齣的那種“可能性”。它讓我們看到,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現實之外,還存在著如此廣闊而奇特的心靈宇宙。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將某些現象定義為“錯誤”或“病態”,而是試圖去理解它們背後的邏輯,去探索那些不被主流所接納的思維模式。這讓我開始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觀察周圍的世界,去理解那些與我不同的人,以及他們所經曆的獨特體驗。這本書就像一扇窗,打開瞭我對人類心理多樣性的認知,也讓我對那些被邊緣化的聲音,多瞭一份尊重和好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