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誌異(修訂版) 王樹和 9787030435798

數學誌異(修訂版) 王樹和 978703043579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樹和 著
圖書標籤:
  • 數學史
  • 數學文化
  • 數學普及
  • 數學趣聞
  • 科學史
  • 中國數學
  • 數學人物
  • 王樹和
  • 數學
  • 科普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天樂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435798
商品編碼:2946690536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5-04-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數學誌異(修訂版)

定價:35.0元

作者:王樹和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030435798

字數:183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數學誌異》讀者對象為中學生、大學生、中小學教師及數學T作者

內容提要


《數學誌異》主要內容包括數學悖論,次、第二次、第三次數學危機,哥德爾不可判定命題、混沌等非平凡問題;離散數學當中的有趣問題;數學思想與數學哲學當中的敏感問題等。如將來數學還會産生悖論與危機嗎?尚未解決的數學難題是否為不可判定命題?既然是確定性係統為什麼會産生紊動?愚公移山式的窮舉法為什麼可能無效?牛頓創立的微積分能得100分嗎?數學傢是些什麼人?數學定理為什麼要證明?等等。《數學誌異》集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為一體,說理直觀嚴密,通俗易懂,充分展示數學之美妙,之深刻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離散篇
離散數學是數學當中美、妙、有人緣也有難度的數學樂園和數學天堂。
1.1神龜龍馬,洛書河圖
公元前2200年,我國商周時代的《易經》中載:大禹治伏水患之後,洛河上浮齣一隻巨型神龜,背馱如圖1 1所示的“洛書”獻給大禹,作為蒼天對他治水有功造福百姓的奬勵。這幅天書橫看、竪看和斜看,每一組由黑點子與白點子閤成,總點數皆為15。後來人們把此洛書翻譯成如圖1-2所示的一個所謂幻方。
所謂幻方,是由1,2,3, ,n2 -1,n2組成的一個數字方陣,每數恰在此陣中齣現一次,且每行之和,每列之和和兩條對角綫上的數字之和皆相等。
1275年,我國宋代數學傢楊輝把洛書形象地描寫為:“九子斜排,上下對易,左右相更,四維挺進,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破譯瞭洛書的玄機,見圖1 3。
“九子斜排”是按箭頭方嚮分彆把1,2,3;4,5,6和7,8,9排成具有右下方走嚮的一排,三個斜排組成一個傾斜45。角的正方形陣。
“上下對易”,指1與9對換,1移入下空格,9移入上空格,使得正中的頭部戴瞭一個9的帽子,正中低處穿瞭一雙l字鞋,即“戴九履一”。
“左右相更”,指右邊的3與左邊的7對調,3移至左側空格,7移至右側空格。
至此造成一個四方陣,即“四維挺進”,又2與4分彆在右上角(肩)與左上角,6與8分彆在右下角(足)與左下角,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
楊輝的這種口訣中的關鍵詞是“訂2子斜排”“上下對易”和“左右相更”三句。圖1 4和圖1 5分彆給齣按楊輝口訣構作的5階幻方和7階幻方,任意奇數(大於3)階的幻方皆可照此製作,但同階幻方不是的,高階幻方的個數非常之巨大,例如五階幻方就有一韆多萬個!另外,楊輝口訣不適用於偶階幻方,偶階幻方的構作十分睏難。
“對易“和“相更”時,移動的步數恰為幻方的階數,例如圖1 501
離散篇④
(a)中頂上的1下降7步至33的上方鄰格內,圖1-5 (a)中的9下降7步至33的下方鄰格內,圖1-5 (a)中的7左移7步至25的左側鄰格,等等。
洛書對應的幻方史稱“神農幻方”。
《易經》上又雲,為奬勵大禹功績,一匹龍馬從黃河躍齣,把如圖1 6所示的一張“河圖”贈予大禹。
圖1- 6(b)是相應位置上“點子”的個數,不過4個10的意思是被虛綫聯絡的10個黑點子視為分布在它們形成的正方形的四個頂處。這樣,河圖的數學含量就大瞭:
從中心5嚮右加上4等於有端的9;
從中心5嚮左加上3等於左端的8;
從中心5嚮上加上2等於上端的7;
從中心5嚮下加上l等於下端的6。
斜著看,7J-9—2J-IO J-4 =16,8+6—3+lO+1—14,9+6—4+10+1=15,8+7—2_--IO+3=15.
洛書和河圖齣自四韆多年前中華民族之手,是世界組閤數學的早成果,值得我們白豪;可惜它被後人神化,未能發展成係統的理論;中國幾韆年的封建君主統治,鼓勵乃至強迫知識分子為皇帝歌功頌德,使大多數知識分子成為什麼科學知識也沒有,隻會呼喊×××皇帝萬歲的奴纔,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中國的許多本應的數學分支和組閤數學一樣,並沒有發展起來。事實上,組閤數學不僅是數學科學的重要分支,而且是信息産業和計算機科學的數學基礎之一,現代數學教育和數學科研當中,必須給以足夠的重視。
1.2 三隻鴿子兩個窩
三隻鴿子齣去覓食,晚上歸巢柄息,它們共有兩個窩,顯然必有一個窩裏至少住有兩隻鴿子,不然,即使每巢一隻鴿子,還有一隻鴿子不能迴巢。一般而言,對於自然數n,n+1隻鴿子佳在”個巢中,至少有一巢裏不少於兩隻鴿子。
這一結論稱為鴿籠原理或抽屜原理。
把m本書放入門個抽屜,m>粗,至少一個抽屜裏放瞭多於本書,其中錶示的整數部分。當m=n+1時,即n+l本書放入門個抽屜,至少一個抽屜裏放不少於兩本書。
事實上,若每個抽屜裏放的書都不超過m本,則總的本數不超過m-l,與共有m本書矛盾。所以一定是有的抽屜裏放瞭多於m-1本書。就是這麼一個幾乎不證白明的道理卻能解韆種難題,有萬般應用。下麵是一些應用鴿籠原理的生動實例。
①某軍庫每天需一個班保衛,保衛排有六個班,一周內至少有一個班齣勤兩天。
②13人中必有兩人同一個月份Ll生。
③商店裏有10雙皮鞋放在貨架上,有11位顧客同時來購鞋,售貨員給每位顧客拿齣一隻鞋試穿,則顧客們手中必有兩隻鞋恰是一雙。
④從{1,2, ,2000)中選1001個數,其中必有兩個,一個是另一個的整數倍。
事實上,取齣的每個數可錶成2”“,粗是非負整數,“是奇數,故對1到2000的每個數,“是1000個奇數1,3,5. .1999中的數,可見在所選的1001個數中,有兩個數的奇數因數“是一樣的,它們是2”-“和2”z“,不妨設粗2>粗l,則2”-a÷21“一2”z-nl,即後者能被前者除盡。
⑤茌正六邊形內任放七個點,則至少有兩點之間的距離小於或等於該正六邊形外接網的半徑。連接正六邊形的三條對角綫如圖1 7,由鴿籠原理,在圖1 7的六個三角形的某個上麵必然有放置的七個點中的兩個,它們的距離不大於正六邊形外接網的半徑。
⑥把m1+m2十 十m,,-州+1個球放人n個盒子,其中m,m, ,7。皆正整數,則下麵”件事至少發生一件:個盒子中至少有m,個球,第二個盒子中至少有m球, ,第''個盒子中至少有m。值大於r-l時,mi,m:,事實上,如果m,事實上,若這n件事都不發生,則總球數不會超過(mi -l)+(m。-l)+ +(m。-l)一7T/l+7T/2+ +m。一n,而原來有球7T/l+7T/2+ +m。-n+1,矛盾。
⑦”(r-l)J-I個鴿子進入粗個窩,r是自然數,則至少一個窩裏的鴿子不會少於r隻。
⑧姐個自然數mi,m。, ,m。的平均 ,m。中至少有一個不小於r,r是自然數。i=l,2, ,加,則71+7T/2+ +m。<加r,與mi,m。, ,m,,的平均值大於r-l矛盾。
⑨任給定粗2+1個不等的實數組成的數列 “l,“2, ,“7 72+1
則此數列中至少存在由n+1個實數組成的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的子數列。
事實上,記m。是從“,開始長的單調遞增子數列的長度,若存在某個m。≥n+1,則命題⑨已成立。否則,m,a。。> >∞。+.,若不然,例如a,.<“::,而由a。開始的遞增子列的長度m。-m,再把a,,接到此子列前麵,則知m,,≥m,+1一m+1,與m,,一m矛盾。至此找到由n+1個數組成的遞增子序列“,,,“22, 。
例如17個數組成的數列9,8,18,20.7.5.4.6.11. 15.10. 13. 12. 19. 17. 3, 14,由命題⑨,上述數列中有4J-1=5個數組成的單調子數列,事實上,5,6,11,15,19就是一個。20,7,5,4,3是另一個。

序言



《數學的邊界:一場思維的探險》 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裏,我們總在不懈地追尋著理解萬物的密碼。從古老星辰的運轉到微觀粒子的躍動,從生命體的繁衍到人類社會的演化,數學以其獨特的語言和嚴謹的邏輯,悄然編織著這一切的奧秘。然而,數學並非一個靜止不變的封閉王國,它更像一片浩瀚無垠的星海,不斷拓展著人類認知的邊界,挑戰著我們固有的思維模式。 《數學的邊界:一場思維的探險》是一本旨在帶領讀者踏上一段非凡的數學之旅的書籍。它並非專注於羅列枯燥的公式或復雜的定理,而是著力於展現數學背後那令人心潮澎湃的創造性與探索精神。我們將一同潛入數學的深層意識,去感受那些推動學科進步的偉大思想,去領略那些前人為瞭揭示自然規律而付齣的艱辛努力,更重要的是,去激發讀者自身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本書並非一本“百科全書”式的數學教程,不會詳盡地介紹每一個分支的來龍去脈,也不會對所有概念進行事無巨細的定義。相反,它更側重於打開一扇扇通往數學“未知領域”的窗口,引導讀者思考那些尚未完全解答的難題,以及那些曾經被認為是“不可能”卻最終被數學的力量所徵服的挑戰。我們將一同思考:數學究竟是什麼?它如何與現實世界建立聯係?在未來的發展中,數學還將帶我們去嚮何方? 第一章:無垠的想象——從抽象到現實的橋梁 我們將從數學最核心的特質——抽象性——齣發,探討它如何跨越具象的限製,構建齣邏輯自洽的理論體係。我們會觸及一些看似“空中樓閣”的概念,例如高維空間、無限集閤、非歐幾何等等,並嘗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現這些抽象概念如何逐漸滲透並深刻影響我們對物理世界、宇宙結構乃至信息科學的理解。書中不會有艱深的證明,而是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生動的比喻,勾勒齣這些抽象思想的宏偉圖景。我們會思考,為何人類能夠發展齣如此超越直觀經驗的數學工具?這些工具又如何幫助我們理解那些肉眼不可見、感官無法直接觸及的現實? 第二章:邏輯的舞步——證明的力量與藝術 數學的靈魂在於邏輯和證明。在本章中,我們將深入探究證明在數學體係中的核心地位,理解其嚴謹性如何確保數學結論的可靠性。但我們不將證明僅僅視為一種枯燥的推理過程,而是將其視為一種精妙的“藝術”。我們將迴顧曆史上一些標誌性的數學證明,例如勾股定理的證明,或者一些早期關於素數分布的猜想。我們會探討,一個完美的數學證明是如何誕生的?它需要哪些邏輯上的“巧思”?又如何展現齣數學思維的獨特魅力?同時,我們也會思考,在追求絕對嚴謹的道路上,數學是否也曾遭遇過睏境?例如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齣現,它又如何改變瞭我們對數學的認識? 第三章:未知的疆域——前沿數學的魅力 數學的發展從未停止,總有新的高峰等待著我們去攀登。本章將帶領讀者窺探當前數學研究的一些前沿領域,揭示那些正在改變我們認知世界的最新思想。我們將觸及一些諸如“混沌理論”所展現的復雜係統的內在規律,“分形幾何”描繪的自然界自相似之美,或是“博弈論”在經濟學、社會學乃至生物學中的深刻應用。我們不會深入到復雜的公式,而是側重於展現這些前沿理論所提齣的革命性觀點,以及它們所蘊含的巨大潛力。我們會思考,當經典數學似乎已經能夠解釋一切時,新的數學分支為何依然層齣不窮?它們又如何為我們理解那些看似難以捉摸的現象提供瞭新的視角? 第四章:跨界的對話——數學與其他學科的交融 數學並非孤立存在,它如同一個萬能的語言,能夠與其他學科進行深刻的對話。在本章中,我們將考察數學如何滲透到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乃至哲學等各個領域,成為推動這些學科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我們會看到,牛頓的微積分如何改變瞭物理學的麵貌,基因序列的分析如何離不開概率論和統計學,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又與哪些數學概念息息相關。我們將思考,為何數學如此“普遍適用”?它是否隱藏著某種普適性的規律,能夠解釋不同領域的現象?這種跨學科的融閤又為數學本身帶來瞭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第五章:挑戰的邊界——未解之謎與未來的展望 即便在高度發達的今天,數學的邊界依然模糊不清,無數的未解之謎等待著後來者的解答。本章將聚焦於一些著名的數學難題,例如黎曼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等,探討它們的重要性以及對數學發展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們將審視這些難題的齣現,並非為瞭販賣“奇跡”,而是為瞭展現數學研究中那種永不滿足的探索精神,以及麵對挑戰時的堅韌不拔。更重要的是,我們將展望數學的未來。在大數據、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興技術浪潮的推動下,數學將如何演變?它又將為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變革?我們又該如何培養下一代具有創新精神的數學人纔,讓他們能夠繼續拓展數學的邊界? 《數學的邊界:一場思維的探險》是一場邀請,邀請所有對世界充滿好奇、渴望理解事物本質的讀者,一同走進數學那迷人而又充滿挑戰的世界。它希望激發的是一種“玩味”數學的態度,一種“擁抱”不確定性的勇氣,以及一種“相信”理性力量的信心。在這本書中,你不會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生,而是與作者一同成為這場思維探險的參與者。我們將一同去感受數學的廣闊,去體驗邏輯的嚴謹,去憧憬未來的無限可能。 這是一次關於思維的旅行,一次關於認知的升級,一次對人類智慧邊界的緻敬。它相信,通過對數學本質的理解和對數學精神的感悟,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也更好地認識我們自己。

用戶評價

評分

終於讀完瞭這本《數學誌異(修訂版)》,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王樹和先生的這部作品,與其說是數學的書,不如說是一次關於數學的奇幻漂流。我一直覺得數學離我有些遙遠,枯燥的公式和定理像一道道高牆,將我拒之門外。然而,這本書卻像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數學世界的另一番景象。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串聯起抽象的數學概念,讓它們變得生動有趣,甚至帶著幾分神秘的色彩。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數學史上的那些“怪咖”和“天纔”的描繪,他們的執著、他們的靈感、他們的不被理解,都如同古老的傳說,在字裏行間流淌。讀這本書,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的圖書館,塵封的羊皮捲在我手中徐徐展開,上麵記錄著那些超越時代的智慧和想象。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數學的意義,不再是冰冷的邏輯,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改變,是對數學審美的重新發掘,是對智力挑戰的重新渴望。它讓我開始思考,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數學理論,是如何一點點構建齣我們今天所知的世界,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

評分

對於《數學誌異(修訂版)》,我隻能用“驚為天人”來形容。這不是一本讓你死記硬背公式的書,而是一本讓你感受數學魅力的書。王樹和先生用他獨特的視角,將數學的世界描繪得如同一幅幅絢麗的畫捲,充滿想象力和藝術感。書中對那些數學史上的“逸事”的挖掘,讓我看到瞭數學傢們不為人知的一麵,他們同樣有喜怒哀樂,有睏惑迷茫,但正是這份堅持和熱愛,纔讓他們創造齣瞭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某些經典數學問題的“故事化”處理,讓原本枯燥的概念變得鮮活起來,仿佛一個個生動的角色,在舞颱上輪番上演。這種敘事方式,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也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到瞭數學的精妙之處。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它讓我學會用更廣闊的視野去看待數學,去理解數學在人類文明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讀完之後,我仿佛被注入瞭一股新的力量,對學習和探索充滿瞭渴望。

評分

這本《數學誌異(修訂版)》實在太令人驚喜瞭!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數學絕緣體,每次接觸數學類書籍都頭疼不已,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沒有那些讓人望而卻步的復雜推導,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深奧的數學概念巧妙地融入其中。我仿佛穿越瞭時空,跟隨作者的筆觸,與那些偉大的數學傢們進行瞭一場跨越世紀的對話。從古希臘的歐幾裏得,到近代的黎曼,再到那些不為人知的默默奉獻的智者,他們身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也充滿瞭人性的色彩。書裏對一些數學難題的解析,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看似棘手的難題,背後竟然隱藏著如此精巧的構思和邏輯。作者的語言通俗易懂,卻又不失深度,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在數學的迷宮中穿梭,時不時點撥幾句,讓我豁然開朗。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畏懼數學,甚至開始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想去瞭解更多,去探索那些隱藏在數字背後的奧秘。

評分

終於,我將《數學誌異(修訂版)》的最後一頁閤上,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動。這是一本不同尋常的書,它沒有直白地教授你數學知識,卻讓你在故事中,在曆史的長河中,在那些數學傢的生命軌跡裏,深深地體會到數學的魅力。作者王樹和先生仿佛是一位技藝高超的講書人,他用生動的筆觸,為我們描繪瞭一個又一個關於數學的奇幻世界。我曾跟著他一起,在古老的文明中探尋數字的起源,也曾與他一同,在抽象的定理中感受思維的飛躍。書中的每一個篇章,都像一扇通往未知領域的大門,打開瞭我的視野,也點燃瞭我對知識的好奇。我從未想過,數學可以如此富有詩意,如此充滿人文色彩。它讓我看到瞭數學傢們的智慧,也看到瞭他們作為普通人的掙紮與堅持。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數學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類探索精神的書,一本關於智慧與想象力的贊歌。

評分

《數學誌異(修訂版)》真是一股清流!我原本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翻閱,沒想到一讀便欲罷不能。書中的內容,與其說是“數學”,不如說是“關於數學的故事”。作者以一種極其接地氣的方式,將那些高高在上的數學概念,變得觸手可及,甚至充滿瞭戲劇性。我仿佛看到瞭畢達哥拉斯因為一個無理數而陷入沉思,看到瞭高斯在童年時就展現齣的驚人天賦,也看到瞭那些為瞭證明一個定理而付齣畢生心血的數學傢們。這些故事,沒有矯揉造作,沒有故弄玄虛,隻是樸實地展現瞭數學思想的誕生和演變。書裏對一些數學證明的解讀,更是讓我茅塞頓開,原來那些復雜的公式背後,隱藏著如此簡潔而又優雅的邏輯。我不再覺得數學是冷冰冰的,而是充滿瞭人性的光輝和智慧的閃光。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數學,也讓我對知識的探索充滿瞭敬畏和好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