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辐射与健康
定价:13.00元
作者:余永利,吴松年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32098699
字数:
页码: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0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余永利、吴松年所著的《辐射与健康》介绍了辐射究竟是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特性以及如何与物质(如人体等)发生作用。着重介绍辐射尤其是医用辐射直至核医学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防护。
n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揭开辐射的神秘面纱开始吧!
目录
前面的话
n1 辐射是什么
n1-1 电离辐射的形式
n1-2 辐射的发现
n1-3 原子的构造
n1-4 同位素
n1-5 辐射的产生
n1-6 辐射的特性
n1-7 辐射与物质的作用
n1-8 辐射的利用
n2 辐射的测量
n2-1常用的辐射探测仪器
n2-2 常用的辐射度量单位
n3 辐射与健康
n3-1 人体接受辐射的来源
n3-2 辐射健康效应的发展过程
n3-3 辐射造成的健康效应
n3-4 辐射的确定效应
n3-5 辐射的致癌性
n3-6 辐射的遗传影响
n3-7 辐射影响人体的途径
n3-8 低剂量辐射与健康
n4 辐射的安全与防护
n4-1 辐射防护的原则
n4-2 辐射剂量的限度
n4-3 辐射防护的方法
n4-4 辐射的示警标志
n4-5 宇宙射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n4-6 辐射食品的安全性
n4-7 核电站与辐射
n4-8 美国三喱岛核电站事故
n4-9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n5 医用辐射
n5-1 各种辐射诊断技术
n5-2 医疗辐射对公众所致剂量
n5-3 诊断辐射剂量
n5-4 辐射风险
n5-5 效益远高于风险
n6 核医学与辐射
n6-1 核医学检查常用的放射性药物
n6-2 放射性核素在人体内的代谢
n6-3 患者所受到的辐射
n6-4 检查患者对周围的辐射影响
n6-5 检查患者尿液与排泄物的处理
n6-6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检查
n6-7 放射性核素治疗
n7 辐射与营养
n7-1 辐射对代谢的影响
n7-2 辐射损伤的营养
n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有特色,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作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具象化,让我仿佛能够看到那些看不见的粒子在眼前跳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辐射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描述,作者将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用生动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展现出来,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辐射是如何影响我们细胞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科普方式,比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式讲解,更能触动人心,也更容易被记住。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本书中,继续用这种充满艺术感的方式,为我呈现更多关于辐射的精彩故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学到科学知识,更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以及人类探索自然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逻辑性极强。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复杂的概念。他/她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什么是辐射”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辐射的种类、来源、作用机制,最后才探讨防护和健康管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辐射剂量估算”部分的讲解,虽然其中涉及到一些公式和计算,但作者通过大量的图示和类比,让这些原本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起来。这让我对辐射的危害不再是模糊的恐惧,而是有了一个量化的概念。我也期待作者能够在后续的章节中,继续保持这种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风格,为我揭示更多关于辐射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理解辐射领域的一个坚实基础,让我能够自信地面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与辐射相关的信息,不再轻易被误导。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对于细节的严谨把握。在讲解每一种辐射类型时,他/她都会非常清晰地列出其来源、能量等级,以及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我尤其对关于电磁辐射的部分印象深刻,书中详细区分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并解释了它们的根本区别。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课,因为我之前常常混淆这两种概念,以为只要是“辐射”就都是有害的。作者通过大量的图表和实例,向我展示了不同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可见光、无线电波、微波等等。我发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现代科技,都离不开这些“辐射”。这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科技与健康的关系,思考如何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的风险。书中关于“剂量”和“暴露时间”的讨论也让我茅塞顿开,原来衡量辐射危害的关键在于“量”,而不是“有无”。这让我不再对日常接触的微弱辐射感到过度焦虑,而是能够更理性地评估风险。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本书中,继续保持这种严谨的态度,为我呈现一个科学、客观的辐射知识体系。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的知识能够赋予我们力量。在过去,我对辐射的认知充满了恐惧和不安,总觉得它是一个潜伏在暗处的巨大威胁。但通过这本书,我获得了更清晰、更客观的认识。我了解到,并非所有的辐射都是有害的,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接触到的辐射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识别潜在的风险,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这种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安心。我不再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电子产品感到过度恐慌,而是能够理性地看待它们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习惯,尝试去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读物,更是一本让我重拾对健康掌控感的指南。我期待作者能够继续秉持这种科学、理性的精神,为大众传播更多有益的健康知识,让我们能够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更好地保护自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简洁,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那种沉静的蓝色,如同深邃的海洋,又像是黎明前的天空,给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未知的感觉。书名“【XH】 辐射与健康”醒目而直接,没有丝毫的故弄玄虚,这让我立刻对书的内容产生了好奇。我一直对环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很感兴趣,尤其是像辐射这样既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可能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我经常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关于辐射的讨论,有的是关于手机辐射的担忧,有的是关于核电站泄露的恐惧,还有的是关于医院X光检查的顾虑。这些零散的信息让我对辐射有了一种模糊的认知,但总觉得缺乏一个系统性的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我知识上的空白,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辐射的本质,理解它对我们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自己。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能提供一些实际可操作的建议,例如在装修时如何选择更安全的材料,在日常电子产品的使用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是在接受医疗检查时,有哪些需要了解的常识。我期待书中能够有一个清晰的逻辑脉络,从辐射的来源、种类,到其作用机制,再到对人体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最后再给出科学的防护方法。我最害怕的是那种充满危言耸听的论调,而我相信这本图书会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揭示一个真实而全面的辐射世界。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健康”的含义。过去,我常常将健康简单地等同于没有生病。但通过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健康是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动态的概念。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无恙,更包括了心理上的平静,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书中关于辐射的讨论,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环境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作为个体,应该如何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建立更加积极的关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引导我,不仅仅关注如何“规避”辐射,更关注如何“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一种更深层次的健康状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辐射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爱护生命,关爱自身,和谐共生的智慧之书。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知识的深度,更在于其人文关怀。在谈到辐射对人体可能造成的长期影响时,作者并没有使用冷冰冰的医学术语,而是通过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的可贵。他/她讲述了一些因为接触高强度辐射而导致疾病的案例,以及患者和家属在面对疾病时的痛苦和挣扎。这些故事让我感到非常动容,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解辐射与健康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为了规避风险,更是为了珍惜生命,守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作者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主动的健康管理措施,而不仅仅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去补救。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更是一本充满智慧的生活指南。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本书中,继续分享更多关于如何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宝贵经验,让我能够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成为一个更懂得爱护自己身体的人。
评分我刚翻开这本书,就被作者的叙述方式深深吸引了。他/她并没有一开始就陷入枯燥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场景切入,比如阳光中的紫外线,或者厨房里的微波炉。我常常觉得,很多科学知识之所以难以被大众理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叙述者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她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生活化的比喻和故事,变得通俗易懂。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辐射的“穿透力”时,那种细致入微的描绘,仿佛我能够亲眼看到那些看不见的粒子是如何穿过物体,或者被阻挡的。这让我对辐射的理解不再是停留在“有”或者“没有”的层面,而是对它的“强度”、“类型”以及“相互作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科学魅力的世界,让我不仅仅是阅读文字,更能通过文字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和智慧。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在这本书中,打破一些流传已久却似是而非的关于辐射的谣言,用科学的证据来澄清事实。毕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辨别真伪的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健康领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辨别信息的一个有力工具,让我不再盲目恐慌,也不再掉以轻心。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让我感到惊叹。作者似乎对辐射与健康领域的每一个细节都了如指掌。在探讨不同类型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时,他/她不仅列出了基本的生物学原理,还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数据,为我的观点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辐射剂量与癌症发生率”的统计分析印象深刻。作者没有回避那些令人担忧的数据,而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分析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混杂因素。这让我了解到,科学研究并非总是得出简单明了的结论,而是需要不断地探索和验证。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本书中,继续保持这种深入研究的态度,为我呈现更多关于辐射与健康前沿的科学进展,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科普书,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书中提到的每一个观点,并将它们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例如,当作者讨论到家庭装修中的甲醛和氡气等放射性物质时,我立刻联想到了我最近的装修经历,开始反思自己当时的选择是否足够明智。书中对于不同防护材料的介绍,也让我对未来的家居选择有了更清晰的方向。我非常欣赏作者的这种引导式叙述,他/她鼓励读者主动去探索,去提问,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让我感到,我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本书,更是在进行一场与科学的对话。我期待作者能够在这本书中,继续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我更深入地思考辐射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联系,例如,科技发展与健康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及我们作为个体,在面对复杂环境问题时,应该如何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