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
定价:26.00元
作者:王岷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5123336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63kg
编辑推荐
王岷等编著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是针对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与PLC控制技术进行整合的教学实际,并充分考虑电气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编写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共分九章。**、二章主要介绍常用低压电器以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控制环节的工作原理,并对有代表性的普通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对于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制造与维护的基本能力。第三~九章为PLC控制技术部分,以西门子公司S7—200PLC为主讲机型,系统地介绍了PLC的组成、工作原理、内部编程元件、基本指令、功能指令、PLC程序设计方法、网络通信技术和PLC控制系统的综合设计,以培养学生的PLC编程及应用能力。
内容提要
王岷等编著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本书共分九章。、二章介绍电气控制中常用的低压电器、典型控制线路、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第三~九章以西门子公司S7-200PLC为机型介绍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及其应用,控制系统程序分析和设计方法,PLC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综合设计。《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注重少学时、应用型,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子技术、电气技术、自动化方面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章 常用低压电器
节 概述
第二节 接触器
第三节 继电器
第四节 主令电器
第五节 熔断器
第六节 低压断路器
习题
第二章 电气控制线路
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第二节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线路
第四节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
第五节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保护环节
第六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
第七节 常见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分析
习题
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概述
节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与定义
第二节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与应用
第三节 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第四节 可编程控制器的软元件和存储器区域的寻址
习题
第四章 S7-200PLC的硬件介绍
节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第二节 S7—200PLC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S7—200PLC主机的技术规范
第四节 S7—200PLC的扩展模块
第五节 CPI.5224及其扩展模块的应用
第六节 S7—300PLC的简介
习题
第五章 S7-200PLC的基本指令及应用
节 基本逻辑指令
第二节 程序控制指令
第三节 PLC初步编程指导
第四节 基本指令的应用实例
习题
第六章 S7-200PLC的功能指令
节 传送功能指令
第二节 数学运算功能指令
第三节 转换功能指令
第四节 字符串操作指令
第五节 表功能指令
第六节 时钟指令
第七节 中断指令
第八节 高速计数器指令
第九节 高速脉冲输出指令
第十节 PID回路指令
习题
第七章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节 梯形图程序设计法
第二节 顺序控制设计法
习题
第八章 S7-200PLC网络通信技术
节 计算机网络的概述
第二节 数据通信方式
第三节 PC与PLC通信的实现
第四节 S7-200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第五节 现场总线技术
第六节 S7-200的通信指令
第七节 自由端口模式下计算机与PLC的通信
习题
第九章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综合设计
节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的设计内容和方法
第二节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和抗干扰措施
习题
附录 S7—200PLC的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配套资源支持可以说是形同虚设。一个现代化的技术教材,理应提供丰富的在线辅助材料,比如视频教程、可下载的仿真文件、或者在线的习题库。然而,这本书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补充材料。宣传中提到的“配套网站”常年打不开,或者内容是几年前的静态页面,根本无法提供任何互动或及时的更新。我特别想找到一些关于书中复杂程序逻辑的动画演示或者在线仿真来辅助理解,但这本书完全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支持。这使得原本就枯燥乏味的自学过程雪上加霜,遇到难题时,除了翻阅其他参考书或上网搜索,几乎找不到作者提供的任何“拐杖”。对于一门实践性这么强的课程,缺乏配套的动手资源和在线辅导,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购买它更像是在购买一本孤立的纸质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简直是灾难,印刷质量也十分粗糙。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像是一本廉价的影印本,纸张泛黄,油墨味很重。内页的图表清晰度极差,很多电路图和PLC梯形图看着都快模糊成一团了,看得我头疼欲裂。更要命的是,章节之间的逻辑跳跃性非常大,有时候前一页还在讲基础的继电器控制,下一页就直接跳到了复杂的变频器参数设置,中间的过渡和解释完全缺失,让人感觉作者像是把零散的笔记强行拼凑起来一样。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这种阅读体验简直是折磨,根本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我花了大量时间去揣摩那些看不清的图示和莫名其妙的段落衔接,效率极低,真的非常影响学习心情和效果。如果想买一本能让人安心阅读、提高学习效率的教材,我劝大家还是避开这个版本,简直是对时间和精力的双重浪费。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本教材作为“21世纪规划教材”会紧跟最新的工业自动化趋势,结果内容陈旧得让人哭笑不得。里面讲的很多PLC型号和编程软件版本都已经是十年前的“古董”了,比如那个固定在某个特定年代的西门子S7-300系列,在现在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已经很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先进的S7-1500或者更灵活的基于PC的控制系统。书中对现代工业互联网(IIoT)和安全集成方面的内容几乎是只字未提,这在提倡智能制造的今天,简直是落伍太多了。阅读起来,总有一种时间错位感,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末的工厂车间。它提供的知识点缺乏前瞻性,对于希望未来能在高端自动化领域有所发展的学生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完后可能连现代工厂的入门级维护工作都难以胜任,更别提设计和优化了。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结合度完全不成正比,非常偏科。理论部分讲得过于晦涩和抽象,充斥着大量未经深入解释的数学公式和物理概念,对于没有深厚电工电子基础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天书。然而,一旦转到实际操作部分,又变得极其粗糙和模板化。比如PLC编程实例,无非就是几个最基础的启保停逻辑,连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伺服控制或PID调节的实际案例都没有深入讲解。作者似乎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例题敲一遍,学生就能掌握应用技术,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工程实践中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和故障排除能力培养。学完后,我感觉自己只是背了一堆概念,一旦脱离书本的框架,面对真实的设备和项目需求,我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去构建解决方案。
评分内容组织上存在严重的逻辑断裂和知识点冗余。感觉像是不同作者在不同时间段写成的不同部分的集合,拼接得非常生硬。举例来说,在介绍传感器和执行器时,某些基础知识点竟然重复出现了好几次,但每次的讲解深度和侧重点都不一致,让人无所适从,不知道哪个版本才是权威的。更令人抓狂的是,很多关键概念的定义在全书范围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不同的章节用了不同的术语来描述同一个元件或功能,这极大地干扰了我的理解和记忆。对于教材来说,标准性和一致性是生命线,这本书在这方面完全不合格,让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去辨别和统一这些混乱的信息,严重拖慢了学习进度,让人感到非常心浮气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