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NFC設備設計寶典:設計約束篇
定價:59.00元
作者:Dominique Paret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15831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講瞭當今NFC設備的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在諸如金融支付、公共交通、行政管理、機動車、工業、通信工具以及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本書通過數個詳細的技術實例,討論瞭諸多標準(如ISO、CEN、NFCForum、EMV等)和監管認證(如ERC、FCC、ETSI、無綫電頻率、隱私及生態汙染等)下的約束,以及NFC設備不得不麵對的審批、外形、功能性、結構性、環境或協同等問題。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第1 部分 NFC 簡介和迴顧
第1 章 近場通信(NFC) 原理迴顧 2
1. 1 “非接觸式” 的物理基礎與NFC 2
1. 1. 1 傳播和輻射的現象 2
1. 1. 2 場與空間區域的分類 2
1. 1. 3 空間區域 2
1. 1. 4 遠場: r >> λ /2π (Fraunhofer 區) 3
1. 1. 5 中場: r 約等於λ (Fresnel 區) 3
1. 1. 6 近場區域: r << λ /2π (Rayleigh 區) 和NFC 的起點 3
1. 1. 7 非接觸式、RFID 和NFC 應用的注釋說明 3
1. 2 NFC 的概念 4
1. 2. 1 Biot ̄Savart 定律 5
1. 2. 2 圓形天綫軸上一點的場H 5
1. 2. 3 作為“d” 一個函數的場H 的衰減 7
1. 2. 4 矩形天綫的軸上一點的場H 8
第2 章 NFC 的規範約束 9
2. 1 簡介 9
2. 1. 1 規範性、標準性和NFC 市場約束 9
2. 1. 2 詞匯錶 9
2. 1. 3 規範 10
2. 1. 4 標準 10
2. 2 規範性約束 10
2. 2. 1 從發起者到接收者的上行鏈路 11
2. 2. 2 NFC 設備天綫上的非接觸式規範約束 15
2. 3 結論 23
第3 章 規則約束和推薦規範 24
3. 1 針對NFC 和NFC 天綫的規則約束 24
3. 1. 1 射頻規定 24
3. 1. 2 關於NFC 輻射和汙染的約束 25
3. 1. 3 ERC 70 ̄03 標準和ETSI 300 330 規範 25
3. 2 關於標準的討論 29
3. 2. 1 關於人體暴露在電磁場中 29
3. 2. 2 關於個人自由(隱私) 的社會約束 30
3. 2. 3 環境影響 32
3. 3 NFC 市場的規範 32
3. 3. 1 應用NFC 技術的短距離設備 32
3. 3. 2 用戶期望的成本與市場價 33
3. 3. 3 注意虛假廣告 33
第2 部分 NFC 應用領域導緻的約束
第4 章 NFC 應用的分類與成果 36
4. 1 NFC 應用的分類方法 36
4. 1. 1 技術 36
4. 1. 2 “NFC Forum 設備” 和“NFC Forum 標簽” 37
4. 1. 3 NFC Forum 設備通信的“模式” 38
4. 1. 4 NFC Forum 設備的角色 39
4. 1. 5 應用分類的可行性及其約束 39
4. 2 應用成果及其直接約束 41
4. 2. 1 Touch & Go 41
4. 2. 2 Touch & Confirm 42
4. 2. 3 Touch & Connect 42
4. 2. 4 Touch & Explore 42
第5 章 NFC 應用領域導緻的約束 43
5. 1 NFC 應用的技術可行性範圍 43
5. 1. 1 架構和電子功能 43
5. 1. 2 形狀. 尺寸和外形(公共場閤除外) 43
5. 1. 3 備注和錶的部分解釋 45
5. 1. 4 用於長距比賽監測的接收者/標簽 45
5. 1. 5 用於監控品的接收者/標簽 46
5. 2 NFC 設備細分、市場類型、問題和影響及直接技術約束 47
目 錄 Ⅸ
5. 2. 1 市場部門和類型 47
5. 3 移動電話 48
5. 4 銀行/貨幣事務/付款 49
5. 5 運輸 50
5. 5. 1 種情況: 電池輔助型和平闆電池型卡模擬模式 52
5. 5. 2 第二種情況: 電池輸齣的卡模擬模式 52
5. 5. 3 第三種情況: 碰撞和負載效應 53
5. 6 汽車 53
5. 6. 1 消費類電子産品 55
5. 7 健康服務 57
5. 8 溝通介質 57
5. 8. 1 NFC 平闆電腦 58
5. 8. 2 NFC USB 鑰匙 58
5. 8. 3 NFC 溝通和促銷介質 58
5. 8. 4 “附加性” 的NFC 設備、棒和貼紙 59
第3 部分 設計NFC 係統及其天綫時需要解決的應用約束問題
第6 章 NFC 的結構約束 62
6. 1 天綫形狀導緻的約束 62
6. 2 操作距離變化導緻的約束 62
6. 2. 1 距離和磁耦閤 63
6. 3 在約束下發起者天綫的品質因數Q 的大可接受值 63
6. 4 迴歸(逆) 調製電壓的約束 64
6. 4. 1 無源負載調製(PLM) 64
6. 4. 2 有源負載調製(ALM) 66
第7 章 應用功能約束 69
7. 1 天綫調諧/失諧約束 69
7. 1. 1 發起者的情況 69
7. 1. 2 接收者的電路示意圖 69
7. 1. 3 “調諧” “未調諧” 和“失諧” 的移動電話 75
7. 2 環境的影響和約束 78
7. 2. 1 環境的物理影響 78
7. 2. 2 環境對天綫及其性能的影響 78
7. 2. 3 電場 78
7. 2. 4 磁場 80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最近在研究一些前沿的物聯網項目,總感覺在概念實現和實際産品化之間隔著一道無形的牆。市麵上很多書籍講技術原理講得很透徹,但往往忽略瞭將這些原理轉化為一個可量産、可維護的産品的過程中的那些“不得不妥協”的地方。我聽說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尤其關注那些常常被教科書忽略的設計邊界條件。例如,功耗、成本、體積、環境適應性等等,這些都是決定一個設計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更貼近工程師日常工作的視角,而不是停留在純粹的學術討論。如果這本書能教會我如何在高壓的研發周期內,做齣最優的、基於現有資源和技術限製的決策,那就太超值瞭。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工程實踐有著深刻的體會,能夠預見到設計過程中可能齣現的陷阱,並提前給齣規避策略,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寶典。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引人注目,那種深藍色的背景配上科技感的綫條,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當時在書店裏翻閱,立刻被它所散發齣的那種專業氣息所吸引。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內文,但從目錄和前言來看,它似乎對理解現代電子設備設計中的復雜性有著獨到的見解。尤其是它對“約束”這個概念的探討,聽起來就不是那種浮於錶麵的介紹,而是深入到設計流程核心的剖析。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案例,讓我能更好地理解理論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落地的。畢竟,設計不光是創意的火花,更是對各種限製條件的巧妙平衡。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一把瑞士軍刀,幫助我在麵對各種技術難題時,能更遊刃有餘。從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機械工業齣版社一如既往地保持瞭很高的水準,這對於一本需要反復查閱的技術書籍來說至關重要。
評分最近在準備一個麵嚮新興市場的創新項目,那裏的設計環境充滿瞭挑戰——從極端的氣候條件到極其敏感的成本控製,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我急需一本能夠提供“反直覺”解決方案的參考書。我猜測這本書不會僅僅羅列標準化的設計指南,而是會深入探討那些非綫性的、邊緣化的約束對設計思想的塑造作用。比如,當某種材料或工藝受到嚴格限製時,我們如何利用創造性的思維繞過這個“死鬍同”。我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邊界案例研究”,展示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設計是如何被巧妙地實現的。這種對設計極限的探索和突破,往往是區分普通工程師和頂尖專傢的關鍵所在。這本書如果能提供這樣的思維工具,那麼它就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更像是一份探索未知領域的冒險地圖。
評分作為一名資深硬件工程師,我閱讀瞭大量的技術手冊和設計規範,但很多都顯得過於乾燥和教條。我更傾嚮於那種能將復雜的工程哲學融入到具體案例中的著作。這本書的標題“設計約束篇”,讓我聯想到它可能是在探討如何在嚴格的框架內激發最大的創新潛力。真正的設計高手,不是天馬行空,而是在鐐銬中跳舞。我很好奇它如何處理不同約束條件之間的相互衝突和權衡,比如,如何在高可靠性要求下,同時控製製造成本的攀升。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對比分析,展示不同設計取捨背後的邏輯鏈條,那無疑是對我思維模式的一次重塑。那種能夠清晰闡述“為什麼必須這樣設計,而不是那樣設計”的論證過程,遠比單純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要來得深刻和持久。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基於其對係統思維培養的潛力。在當今的電子産品設計中,任何一個模塊的設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須服從於整個係統的架構和生命周期要求。如果這本書能夠從宏觀層麵解析各種“約束”是如何自上而下地滲透到具體元器件選型和布局布綫決策中的,那將極大地提升我對整體項目把控的能力。我希望它能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將看似分散的限製條件(如EMC要求、熱管理需求、供應鏈風險等)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約束網絡圖譜。閱讀完後,我希望自己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傢一樣,在復雜的交響樂團(即設計團隊和技術棧)中,確保所有聲部和諧共振,而不是各自為政地演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