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
定价:29.80元
作者:豆麦麦
出版社: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36968844
字数:
页码:1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学奖1976-2016)》选取了1976-2016年来历届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故事作为主线,阐释了这些获奖科学家及其科研成果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在讲述这些科研成果的发现历程时,作者抛开了枯燥难懂的专业学术式的叙述方式,用大众更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以图文并茂、简洁扼要的笔触,为读者奉上一道科学知识的盛宴。
目录
华人发现的粒子
使现活用具更具效率
来自导师的帮助
兴趣广泛的工科学生
名师出高徒
像他父亲一样的英雄
不以论文多寡论成就
莎士比亚的粉丝
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知识没有终点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
寻找廉价的超导材料
宇宙间的“隐身人”
100万年才误差1秒的原子钟
证实夸克的存在
液晶显示器的发明者
强大的粒子探测器
引力波的世纪谜题
比x射线更先进的中子散射技术
冷战下的机遇
阅读让他迷上物理学
捕获原子的方法
母亲的远见成就崔琦
聪明的老师和天才的学生
小芯片改变了世界
爱因斯坦的预言
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
不喜欢物理学的物理学家
夸克的渐近自由
量子光学之父
寻找宇宙起源的证据
小体型大容量的硬盘
宇宙的形成过程
光纤通讯之父
电子材料的革命
寻找宇宙加速膨胀的证据
实验技术的支撑
发现上帝粒子
失败,也不要放弃
会“变身”的中微子
拓扑相变是什么
作者介绍
豆麦麦,知名科普童话作家,已出版多部科普童话作品。
文摘
《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学奖1976-2016)》:
但是,朱棣文没有听从父亲的意见,毅然选择了他钟情的物理学。就这样,朱棣文先后就读于罗彻斯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攻物理学。
大学毕业后,也即1978年,他来到了的贝尔电话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1983年,担任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主要从事电子化研究工作。
1983年起,朱棣文开始关于原子冷却技术的研究。1985年,他对外发表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即能够使用激光来冷却原子的一种新技术。
我们知道,原子十分微小、不易捕捉,其研究工作是十分不易的。诚如瑞典皇家科学院的新闻公报说,在室温下,空气中的原子和分子以每小时4000千米的速度在运动,当温度下降时其速度会随之降低,但即使达到零下270摄氏度的低温时,其运动速度仍达到每小时400千米,只有在零度(称为开氏温度,即273摄氏度)状态下,速度才会大大下降,如达到1微开(即百万分之一开氏温度)时,速度降为每秒钟25厘米。
……
序言
拿到《XH》这本《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我感到一股知识的洪流即将扑面而来。虽然我不是物理学家,对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去消化,但我一直深信,物理学是理解我们所处世界最根本的钥匙,而诺贝尔奖,则是开启这些钥匙的最高荣誉。书名中“改变人类”这四个字,更是点燃了我对这本书的极大热情。 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了解到1976年到2016年这四十余年间,物理学领域有哪些里程碑式的发现。我想知道,是哪些伟大的科学家,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揭开了宇宙更深层的奥秘。更重要的是,我渴望理解,这些抽象的科学理论,是如何一步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最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人类文明的走向。
评分《XH》这本书,书名是《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听起来就充满了分量。虽然我不是物理学的专业人士,但一直以来,我对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那些能够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成就,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崇敬之情。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书名中的“改变人类”四个字,最能触动我。它暗示了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对奖项的简单罗列,而是对这些科学发现如何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迫切想知道,在1976年到2016年这个时间段内,究竟有哪些物理学的突破,能够被冠以“改变人类”的称号?它们是如何从一个抽象的理论,转化为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科技和产品?我期待这本书能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解读那些深奥的科学原理,让我们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到科学的魅力。
评分拿到《XH》这本《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阅读冲动。作为一名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但并非专业人士的读者,我一直对诺贝尔物理学奖充满着无限的敬意。它代表着人类在理解自然界最深层规律方面的最高成就,而书名中“改变人类”这四个字,更是让我预感到这是一部充满力量和启示的书。 我非常好奇,在1976年至2016年这几十年的时间里,物理学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那些在当时看来不可思议的理论和实验,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我们今天生活的基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这些获奖的成果,以及它们背后的科学家们的故事。我想了解,他们是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捕捉到规律,如何在无数次的失败中坚持不懈,最终为人类的知识体系贡献了如此重要的篇章。
评分读到《XH》的《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这个书名,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无数个闪耀的名字和改变世界的发明。我对物理学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我自己并非从事相关专业,但总觉得物理学是理解世界万物运转规律的基石。诺贝尔奖,尤其是物理学奖,更是这种兴趣的集中体现,它代表了人类智慧的最高峰,是对那些敢于挑战未知、揭示宇宙奥秘的先驱们的最高赞誉。 书名中“改变人类”四个字,更是点燃了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我迫切想知道,在1976年到2016年这四十年间,究竟有哪些物理学的发现,能够称得上是“改变人类”?是粒子物理学领域那些我们难以想象的微观世界,还是天体物理学中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的深刻洞察?亦或是那些直接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比如半导体、激光、核能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科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让我们这些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理解这些奖项背后的深刻意义。
评分当我在书架上看到《XH》——《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时,我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住了。我对物理学的理解可能谈不上精深,但一直以来,我都很敬佩那些能够洞察宇宙奥秘的科学家们,而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疑是对他们最崇高的肯定。书名中的“改变人类”四个字,更是让我充满了好奇,它承诺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解读。 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了解1976年至2016年这四十年的物理学发展历程。这是一个跨越了小半个世纪的辉煌时代,我想知道,在这段时间里,物理学领域究竟发生了哪些颠覆性的变革?是那些关于量子力学、相对论的进一步深化,还是对基本粒子的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更关心的是,这些理论和发现是如何一步步转化为我们今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应用。我想看到,那些抽象的科学理论,是如何在科学家们的手中,变成驱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
评分最近翻阅了一本名为《XH》的书,书名是《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虽说我并不是一个深厚的物理学爱好者,对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总是有点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题目却深深吸引了我,那种“改变人类”的字眼,以及跨越四十载的光辉岁月,仿佛预示着一段精彩绝伦的科学史诗。我一直觉得,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尤其是物理学奖,它往往触及我们对宇宙最根本的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最终却能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技术,这种“由虚入实”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魔力。 我尤其好奇,在1976年到2016年这四十年间,物理学究竟经历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那个年代开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边界又被拓展到了何种程度?书中提到的“改变人类”,具体是指哪些发现?是那些揭示了粒子世界奥秘的理论,还是那些为能源、通讯、医疗等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的技术?我设想,书中一定描绘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可能如同孤军深入的探索者,在未知的领域里披荆斩棘,用他们的智慧和毅力,为我们点亮了一盏盏科学的明灯。我期待着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读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物理学概念,让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科学的光辉,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评分《XH》这本《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我对物理学一直怀有特别的兴趣,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所有艰深理论,但我坚信,物理学的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之一。诺贝尔奖,尤其是物理学奖,便是这种动力的最佳体现。 我尤其关注书名中“改变人类”这几个字。它告诉我,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奖项,更是要展现这些科学发现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我非常想知道,在1976年到2016年这四十年间,究竟发生了哪些对人类社会产生革命性改变的物理学突破?这些突破是如何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向大众的生活,又是如何重塑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评分拿到这本《XH》——《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的时候,说实话,我对物理学的热情算不上是那种狂热到痴迷的程度,但从小到大,诺贝尔奖的光环总是让我心生向往。尤其是物理学奖,它代表着人类对宇宙最深层次的探索,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往往是理解我们所处世界最关键的钥匙。书名中“改变人类”这四个字,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标签,它告诉我,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奖项和人物,而是要展现这些科学突破如何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塑造了我们今天的文明。 我一直觉得,科学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一代代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1976年到2016年,这四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也许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科学史上,却可能是无数重大发现孕育和绽放的黄金时代。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那些在特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家们的故事,了解他们是如何在实验室中,在思想的碰撞中,一点点揭开宇宙的面纱。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坚持不懈,最终摘得桂冠的。
评分翻阅《XH》这本《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我的内心充满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虽然我对物理学的专业知识储备算不上丰富,但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能够拨开迷雾、揭示宇宙真相的科学探索充满敬意,而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疑是这种探索的巅峰象征。书名中“改变人类”这四个字,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份奖项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如何塑造世界的史诗。 我特别渴望在这本书里,深入了解1976年至2016年这四十年间,物理学领域所发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变革。这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我想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性的理论被提出,有哪些突破性的实验被证实,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这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是如何一步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何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以及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
评分我对《XH》——《物理学奖1976-2016-改变人类的诺贝尔科学奖》这本书,可以说是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物理学是理解宇宙最根本的学科,而诺贝尔奖则是对那些为人类知识宝库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们的最高赞誉。书名中“改变人类”这四个字,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的堆砌,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意义。 我非常想知道,在1976年到2016年这大约四十年的时间里,物理学领域究竟有哪些重大的发现和突破?这些突破是如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它们是如何从实验室里的理论,最终变成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见的技术和产品?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为我揭示这些科学的奥秘,让我能够理解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