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邮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 林立 著 科学出版社图书籍

包邮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 林立 著 科学出版社图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新疆
  • 西域
  • 佛寺
  • 古代建筑
  • 考古
  • 历史
  • 宗教
  • 文化
  • 林立
  • 科学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兰兴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7696
商品编码:2949059941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定价150.0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版次1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开本16
作者林立
装帧平装
页数191
字数285000
ISBN编码9787030577696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新疆地区公元3世纪至13世纪的地面佛教寺院。书中把这些寺院分为巴楚、库车、焉耆、吐鲁番- 哈密和丝路南道五个区。对每个区的佛寺建筑遗址现状、佛堂建筑形制、寺庙布局以及年代分别进行论述,*后对这些佛寺遗址所呈现出的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渊源进行了探讨。 

目录


目录 
第*章 绪论 1 
第*节 题解 1 
第二节 地面寺院的发掘和研究简史 3 
第三节 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 6 
第四节 研究思路 7 
第二章 图木舒克地面佛寺 10 
第*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简史 10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11 
第三节 佛寺建筑类型 18 
第四节 寺院布局 22 
第五节 年代 24 
第三章 夏合吐尔和乌什吐尔地面佛寺 31 
第*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简史 31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32 
第三节 佛寺建筑类型 37 
第四节 寺院布局 40 
第五节 年代 43 
第四章 苏巴什地面佛寺 47 
第*节 考古发掘和研究简史 47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48 
第三节 佛寺建筑类型 61 
第四节 寺院布局 64 
第五节 佛塔形制 65 
第六节 年代 68 
第五章 焉耆锡格沁地面佛寺 69 
第*节 发掘和研究概况 69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71 
第三节 佛堂建筑类型 82 
第四节 年代 83 
第五节 寺院布局 88 
第六章 高昌故城地面佛寺 89 
第*节 考古发掘和研究简史 89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90 
第三节 佛堂建筑类型 105 
第四节 佛堂的形制渊源和族属 107 
第五节 年代 116 
第六节 寺院布局 118 
第七章 交河故城地面佛寺 119 
第*节 考古发掘和研究简史 119 
第二节 佛堂建筑类型 120 
第三节 寺院布局 124 
第四节 年代 126 
第八章 胜金口地面佛寺 129 
第*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简史 129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129 
第三节 佛堂建筑类型 139 
第四节 寺院布局 140 
第五节 年代 141 
第九章 白杨沟地面佛寺 144 
第*节 考古发掘与研究简史 144 
第二节 佛寺遗址现状 144 
第三节 佛堂建筑类型 150 
第四节 年代 153 
第五节 寺院布局 155 
第十章 结语 157 
第*节 地面寺院的地域划分与所属宗派 157 
第二节 地面寺院建筑的渊源 162 
第三节 地面寺院建筑与石窟 166 
第四节 地面寺院与交通 168 
参考文献 171 
附录 丝绸之路南道佛寺研究 178 
Abstract 190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一书,由林立先生倾注心血撰写,并由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地名与寺院遗址,而是深度聚焦于中国西部,特别是新疆地区,古代地面佛寺遗址的系统性研究。 全书的核心在于“地面佛寺”,这一定位本身就决定了其研究的客观性和考古学意义。它不同于地下墓葬或一般遗迹,而是那些曾矗立于地表,承载着宗教、文化、社会功能的建筑实体。林立先生的研究,便是要透过这些曾经辉煌如今或已成废墟的寺院,去探寻其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 本书的研究范围,以新疆广袤的地域为基底,涵盖了从古代早期佛教传入新疆,直至其逐渐式微的漫长历史时期。这并非一个静止的图景,而是随着历史的演变,佛教在新疆的传播、发展、融合以及最终的变迁过程。林立先生细致梳理了这一过程中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民族互动以及中原与西域、乃至印度、中亚等地文化交流的影响。 在具体研究方法上,本书充分体现了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它整合了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对已发现的佛寺遗址进行细致的类型学分析,区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寺院建筑形制、布局特点、构件特征等。例如,不同时期寺院的塔、殿、僧房、讲堂等建筑功能区的演变,以及它们在整体布局中的相互关系,都可能成为本书深入探讨的对象。 同时,林立先生也重视对历史文献的考证与解读。古籍中关于新疆古代寺院的记载,虽往往语焉不详,却能为考古发现提供重要的佐证或线索。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与辨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寺院的名称、规模、历史沿革、宗教活动等。 本书的另一重要维度,在于对佛寺遗址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古代佛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学术交流的中心。林立先生的研究,将会触及到这些寺院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例如寺院的田产、手工业、商业活动等;它们与艺术创作的联系,如壁画、雕塑、建筑装饰的风格演变及其文化渊源;以及它们作为学术传播与翻译中心的作用,对佛教经典的传播和本地化进程的贡献。 此外,对“地面佛寺”的考察,也必然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寺院为何会兴盛?又为何会衰落?本书可能将探讨影响寺院兴衰的多种因素,包括政治格局的变化、宗教政策的调整、社会经济的起伏、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佛教自身的发展与转型等。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一书,不仅是对新疆古代佛教文化的一次系统梳理,更是对物质遗存与文献记载相结合,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典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古代西域社会文化肌理的独特视角,让我们得以窥见那段跨越千年、连接东西的辉煌历史。本书的出版,无疑将为中国古代史、佛教史、考古学、建筑史以及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地理的辽阔感。林立先生的著述,加上科学出版社的出版,让这本书蒙上了一层严谨而可靠的光环。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那些在戈壁荒漠中,在雪山脚下,默默矗立了千年的佛寺遗迹。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这些古老的寺庙,去感受那份历史的沉寂与庄严。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佛寺的建筑结构,比如塔、殿、窟的布局?它们在选址上是否遵循了风水之道,或是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那些壁画和塑像,又如何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信仰、生活,以及艺术审美?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佛教文化是如何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又如何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艺术。这不仅仅是对建筑的考察,更是对一段跨越千年的文明交流史的追溯。

评分

当我的目光停留在《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的书名上时,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和探索欲便油然而生。西域,一个充满异域风情与神秘色彩的地理名词,而“古佛寺”,更是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个佛教文化鼎盛的时代。林立先生的名字,以及科学出版社的出品,都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猜测,这本书应该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佛寺的名字和照片,而是会深入地探讨这些地面佛寺的建筑特色、宗教意义、历史背景,以及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对哪些具体的佛寺进行详细的研究?例如,它们是如何选址的?在建筑材料和工艺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壁画中的人物形象、色彩运用,又折射出怎样的艺术风格和宗教观念?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佛教如何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又如何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文化。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初读之下,仿佛就带我穿越了数千年的时空,来到了那片神秘而辽阔的西域大地。‘包邮’二字,在现代购物语境下显得有些突兀,但仔细一想,或许正是这种不经意间的现代感,反倒更能勾勒出“西域古佛寺”那种跨越时空的震撼力。它不是那种陈列在博物馆里,蒙着一层灰尘的文物,而是活生生的、曾经香火鼎盛、信徒往来的场所。林立先生的这本《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单凭书名,我就能想象其中蕴含的丰富图景:高耸的佛塔,精美的壁画,虔诚的僧侣,以及在苍茫戈壁中默默矗立的千年古刹。我想象着,作者是如何披荆斩棘,深入那些鲜为人知的遗址,用他敏锐的眼光和深厚的学识,一点点揭开这些古老建筑的神秘面纱。每一个石砌的砖瓦,每一笔描绘的飞天,都可能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段关于信仰、艺术与文明交流的传奇。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书中那些“地面佛寺”究竟有哪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们与内地的佛寺有何异同?它们又是如何在丝绸之路这条伟大的贸易通道上,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节点角色?这些佛寺的选址,是否暗藏着古人的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林立先生的著作,应该不仅仅是一部学术研究,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探险,一次对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深刻回溯。

评分

当我的目光落到《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的标题上时,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林立先生的著作,科学出版社的出版,这些都预示着这是一部严肃而有价值的学术作品。我立刻想到的是那些散落在新疆大地上的古老遗迹,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风霜雨雪,却依旧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些地面佛寺究竟有哪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它们与我们熟知的内地佛寺有何不同?它们为何会出现在新疆这片土地上?它们在佛教传播、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期待着,林立先生能够运用他扎实的学术功底,为我们展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感受那些古老佛寺的宏伟与精致,以及它们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灿烂文明。

评分

初次接触到《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所蕴含的“古老”与“神秘”所吸引。西域,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遥远的想象;而“古佛寺”,则勾勒出了一幅庄严肃穆、充满宗教氛围的画面。林立先生著,科学出版社,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无疑传递出这是一部具有相当学术深度和研究价值的作品。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些散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天山南北的古代遗迹,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风沙的侵蚀,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我想象着,书中会对哪些著名的佛寺进行深入的剖析?是否会涉及到它们的建造年代、建筑风格、壁画内容,以及僧侣的生活习俗?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他扎实的学识,为我们揭示这些古老佛寺在佛教传播、艺术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在我看来,不应仅仅是一部枯燥的学术专著,更应该是一扇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带领我们去探寻那段辉煌而又充满传奇的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文明。

评分

我常常在想,那些沉寂在新疆广袤土地上的古老佛寺,究竟承载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当我在书店看到《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望。林立先生的名字,本身就散发着一种严谨治学的气息。科学出版社的出版,也为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提供了保障。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那些曾经辉煌如今却已残垣断壁的寺庙,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沧桑。我好奇,书中对于“地面佛寺”的界定,是侧重于其建筑结构,还是其宗教功能?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遗址,比如克孜尔千佛洞、高昌故城,或是那些更为隐秘、鲜为人知的场所?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实的考古发掘资料,精美的图片,能够让我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古佛寺的宏伟与精致。同时,我也希望能从中了解到,这些佛寺是如何融入当地的自然环境,与周边的绿洲、山脉、河流形成和谐的统一?它们又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了民族的迁徙、文化的交融,甚至战争的洗礼?林立先生的这部作品,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古代建筑的梳理,更是对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回眸,是对丝绸之路上一颗颗璀璨明珠的重新点亮。

评分

“西域古佛寺”——仅仅是这四个字,就足以激起我无限的遐想。林立先生的《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听起来就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探险记。科学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充满期待。我总觉得,那些隐藏在新疆广袤土地上的古老佛寺,就像沉睡的巨人,承载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想象着,书中会对那些分布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寺庙进行详尽的考古发掘和历史考证。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建筑风格有什么独到之处?又为何会在那个时代,在这片土地上兴盛起来?我期待着,作者能够通过细致的研究,为我们揭示这些佛寺的宗教意义、艺术价值,以及它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本书,在我心中,不只是一本研究古代建筑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信仰、艺术、历史和文明交流的恢弘史诗。

评分

拿到《包邮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我immediately就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林立先生的名字,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严谨性充满信心,而科学出版社的招牌,更是为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做了最好的背书。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新疆广袤土地下的古代佛寺的秘密。我期待着,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曾经香火鼎盛、如今却已成为历史遗迹的佛寺。例如,它们的选址有何讲究?建筑风格上又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些精美的壁画,是否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信仰,甚至是神话传说?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对这些地面佛寺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一条清晰的佛教在新疆传播的脉络,展现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融碰撞的精彩篇章。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对建筑遗迹的简单记录,更是对一段充满智慧、信仰和艺术的古老文明的深度挖掘,是对丝绸之路作为文化大动脉的生动诠释。

评分

《包邮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的名字,总能轻易地将我的思绪带到那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新疆。林立先生,一个我并不熟悉的作者,但我对科学出版社的信任,让我相信这本书必定内容翔实,论证严谨。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些在漫天黄沙中若隐若现的古老佛寺,它们沉默地诉说着过往的辉煌。我期待着,书中能有对这些地面佛寺的详尽考察,包括它们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宗教功能,甚至是当年僧侣的生活场景。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佛教是如何在西域这片土地上扎根、发展,并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艺术和建筑风格。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对古代建筑的研究,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和文明演进的深入探索。

评分

当我看到《包邮 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这本书时,第一个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古老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和悠扬的佛号声。林立先生的名字,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性充满信心,而科学出版社的出品,更是为它的严谨性提供了保证。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阅这本书,去探寻那些曾经辉煌的西域古佛寺。我想象着,书中会对那些著名的地面佛寺,如克孜尔、库车大寺等,进行详尽的考证和解读。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研究这些古老建筑的?是通过实地考察,还是深入文献?我期待着,书中能有精美的图片,能够让我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佛寺的建筑艺术和壁画风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佛教在新疆地区的发展历史,以及它如何与当地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域佛教文化。这本书,在我看来,不只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