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汉语字典(双色插图本)
定价:39.8元
作者:陆书平,万森,张秋霞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7601166
字数:222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我国部学习型、规范型的现代汉语字典,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该书收列单字14575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8大板块,16个功能项。包括(1)属性 , 列出字形、字级、部首、结构、笔画数。(2)字体 ,一级字列出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四种字体。(3)解形 ,介绍一级字字形演变及意义流变。(4)音义 , 列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例证恰切。(5)提示 ,提醒注意易写错、易读错、易用错的字等。(6)语汇 字头下列出相关词语78587个,帮助学习词汇。(7)插图 配有插图362幅,精美呈现,帮助理解字义。(8)知识窗 介绍与汉字有关的成语、词语、文史知识等。
目录
对于一个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来说,工具书的“权威性”是第一位的考量。我需要确保我使用的每一个字词的解释都是经过严格考证的。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无可挑剔。我尤其喜欢它在收录古今异义词时所体现出的严谨态度。它不仅标明了“今义”,还会简要注明“古义”及其时代背景,这对于我们做跨时代文本的校对和编辑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防错机制。有一次我在校对一份民国时期的文献时,发现一个词汇的含义与现代大相径庭,正是借助这本书中的对照解释,才得以准确无误地还原了原作者的本意,避免了因时代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这种对历史词义流变的关注,体现了编者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汉语传承的责任感。它不仅仅是一本供日常查阅的工具,更是一部浓缩了汉语发展历程的微型百科全书,让人在使用过程中,始终能感受到一种被可靠知识支撑的踏实感。
评分我是一个对语言的“精确性”有近乎偏执追求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被滥用或者被简化理解的词汇,总想一探究竟。这本工具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不是那种只给你一个简单定义的字典,它更像一个耐心的语言学导师。我特别欣赏它在词义辨析上的深度。比如“的、地、得”这三个助词的用法,很多学习者都望而却步,但它通过大量的对比和情景模拟,把它们之间的界限划分得清清楚楚,那种严谨的逻辑推导,简直让人叹服。我还留意到,对于一些新兴的网络用语,它也保持了审慎而又与时俱进的态度,虽然不至于全盘收录,但对那些已经开始进入主流书面语的词汇,给出了恰当的定位和解释,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把握现代汉语的发展脉络。翻阅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场思维的体操,需要集中注意力去消化每一个细微的语感变化,但收获是实实在在的,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少歧义的汉语认知体系。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字典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面对一些文学作品或者比较正式的官方文件时,总感觉自己对某些表达方式的理解不够“到位”。这本书的排版设计,说实话,一开始有点让我担心,毕竟信息量那么大,会不会显得拥挤不堪?但实际使用下来,发现他们的字体选择和行间距控制得非常科学,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的疲劳感也比我过去用的那本老字典要轻得多。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些多义词的处理方式。它会非常清晰地列出这个词在不同领域(比如哲学、科技、日常口语)下的专属含义,并且会用不同的符号或者小标题进行区分。这对我梳理知识结构非常有帮助,不再需要自己在大段的解释中费力地去筛选和提炼。这本字典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是告诉“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更是在教你“这个词应该在什么场合用,以及如何用得更高级”。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词汇量,更是一种语言的“场域感”。
评分我更偏向于从一个非母语学习者的角度来评价这本书的友好度。我过去尝试过好几本国际出版的汉语词典,很多都过于注重语法结构分析,而忽略了实际交流中的语用习惯。这本商务印书馆的版本,给我的感觉是极其“接地气”的。它的释义简洁明了,避免了过多的术语化解释,很多时候一个精妙的短句就能把一个复杂的概念说透。例如,关于语气词的解释,它没有长篇大论地去讨论句法地位,而是直接给出了在不同情绪下使用该词语后的听感变化,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对话的人来说,是无价的。而且,双色印刷的优势在这里得到了最大化体现——核心词汇和重要提示用醒目的颜色标出,大大加快了检索速度。在课堂上,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需要快速查阅时,我总能比别人更快地定位到准确信息,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课堂参与感和自信心。它真的像一个随时待命的私人助教。
评分这本厚实的家伙,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那种扎实的触感,让人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我主要是在研究一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倒是挺直观的,很多例句都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的表达习惯,不像有些字典,引用的例子陈旧得让人感觉像是从上个世纪搬过来的。特别是那些常用的成语和俗语,它给出的解释不仅准确,还常常会附带一些历史典故或者文化背景的介绍,这对我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帮助太大了。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习俗的文章,遇到一个特别生僻的词汇,其他工具书都查得含糊不清,结果翻到这本,不仅给出了清晰的现代用法,还追溯了它的本源,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太棒了。而且,双色插图的引入,虽然只是辅助,但对于一些抽象概念或者古代器物名称的理解,确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学习过程变得稍微轻松愉快了一些,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总的来说,它在实用性和知识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对每一个想扎实掌握汉语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值得信赖的案头工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