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 |
| 商品名称:开心辞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双色版平装本繁体字字典 | |
|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 主编:开心辞书研究中心编 |
| 出版时间:2015年5月第1版 | 印刷时间: 2016年5月第2次印刷 (以实物为准) |
| 定价:36.00元 | 开本:32 |
| ISBN:9787542334282 | 页数:746页 |
.....
.....
我对这本字典的定位——“学生工具书”,抱持着一种既肯定又审慎的态度。肯定的是,它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需求,必然在选词的频率和释义的通俗性上做了优化,能有效服务于中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考试准备。审慎之处在于,工具书的“工具性”往往意味着要取舍。我担心它在追求“广博”的同时,是否牺牲了某一方面的深度。特别是对于“小初高”这样一个跨度极大的学习阶段,不同阶段对词语的理解深度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初中可能侧重于字面意思和常见用法,而高中的文言文鉴赏则要求对词义的多重性和语境的敏感性。我希望能看到这本书在不同层级上对词条进行细致的区分标注,比如标记出“仅用于先秦”或“唐宋以后多用”之类的用法指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它就能真正成为一本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伴读书”,而不是仅仅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才拿出来用一次的临时工具。好的工具书是能够陪伴学习者成长的,我期待它能做到这一点。
评分这本厚重的工具书摆在桌上,光是看着封面的质感,就让人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既能满足日常阅读需求,又能深入探究古汉语精妙之处的字典。市面上那些轻薄的、只求速查的词典,总觉得少了一份沉淀感。而这本《开心辞书》,从名字里透出的那股“开心”劲儿,似乎预示着它能将晦涩难懂的古文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看重它的“双色版”设计,这在工具书中可不是个寻常配置。通常,一成不变的黑白印刷,长时间盯着看下来,眼睛会非常容易疲劳,尤其是在查阅那些生僻字或复杂的词条结构时。我设想,双色印刷的应用,很可能是在区分词条的释义、例句与字源考证等不同模块时采用了不同的颜色,比如用醒目的颜色来标记重点的引文出处或者那些极易混淆的同形异义词。这种精心的排版,无疑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和查阅效率,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苦役,而更像是一次在文字迷宫中的探险,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豁然开朗的喜悦。希望它在收录的广度和对例证的严谨性上,也能给我带来惊喜。
评分我对于“辞书”二字的理解,更倾向于它应该具备超越一般“字典”的功能范畴。字典重在“释义”,而辞书则应包含了“汇编”和“知识体系构建”的意味。这本书既然自称为“辞书”,我猜想它在词条的组织结构上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或许在收录的惯用语、成语的解释深度上,或者在古今异义词的对比分析上,有超出一般字典的建树。例如,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看似与古汉语同源,但实际意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漂移,如果能用简洁明了的图表或对比列表展示这些“语义漂移”的轨迹,那对于提升读者的语感和辨析能力将是莫大的帮助。我尤其关注它对于那些被现代白话文淘汰但却在古典名著中反复出现的“冷僻”词汇的处理方式。它们是否被孤立地解释,还是被系统地归类到某个特定的主题或语境下进行阐述?这种系统化的编排,才能真正帮助我们构建起一个稳固的古汉语知识网络,让学习的知识点不再是零散的珍珠,而是串联成熠熠生辉的项链。
评分每一次入手一本新的语言学工具书,我都忍不住去触摸它的“手感”和“分量”,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编纂者心血的体现。这本《开心辞书》平装本,虽然可能在耐用性上不如精装本,但便携性会更好,方便我随时随地——无论是在图书馆的角落,还是在咖啡馆的桌面上——打开它进行查阅和笔记。我希望它的纸张质量足够好,能够承受反复翻阅和标记的磨损,同时墨水附着力也要强,避免用荧光笔做标记时发生洇墨现象。更重要的是,一本优秀的工具书,其价值最终体现在它能否激发使用者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我希望这本书的某些词条后附带的“拓展阅读建议”或者“相关文化背景链接”,能像一个个小小的箭头,指引我去探寻《说文解字》的源头,或是去了解某一词汇在不同朝代诗歌中的具体意象变化。如果它能在我心中种下一颗持续求知的种子,让我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查阅,而是为了享受探索汉字之美而主动翻开它,那么这本字典的价值就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标价,成为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挚爱。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人,我总觉得现代的白话文少了古汉语中那种特有的韵味和张力。很多时候,读到一篇文言佳作,总有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让我无法完全捕捉到作者的原意。这本《开心辞书》的“繁体字”特性,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现在很多字典为了追求“便捷”,早就把繁体字彻底边缘化了,甚至连一些常用的繁体字也只给出简体对应,这对于研究古籍或者欣赏书法作品时的阅读体验是极大的损失。我非常期待它在繁体字形、笔顺以及形近字辨析上的处理。一个好的繁体字字典,不仅仅是简单地提供一个对应的简体字,更重要的是要解释繁体字在历史演变中的结构逻辑和审美价值。我希望它能够提供详尽的部首归属和古代的字形演变图示,哪怕只有简单的示意图,也能帮助我们建立起对汉字结构更宏观的认识。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细节的把控,决定了一本工具书的学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我相信这本字典在这方面一定有独到的建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