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的诺曼底
定价:29.00元
作者:唐师曾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535430496
字数:
页码:29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我的诺曼底》战地记者唐师曾自1992年开始,多次自驾车亲赴欧美、东南亚以及二战战场采访,收集大量一手资料、现场照片,历时13年写成《我的诺曼底》。这是献给反战争胜利60周年的一朵小花,黑色花心是射入胸膛的7.62mm,红色花瓣是子弹穿过皮肤迸出的鲜血——以此缅怀“消灭、自由属于人民”的无名英雄。“对世界,你只是一个大兵;对母亲,你却是整个世界。”
内容提要
《我的诺曼底》海湾战争使唐师曾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重度抑郁症,遭逢人生的低谷。而当他完成《我的诺曼底》——一部跨越战争本身、令人含泪微笑的和平之书——宝贵的信仰亦失而复得。
目录
自序:诺曼底之旅
拜谒二战战场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
“闯进”隆美尔老宅,拜会他的独生儿子
“蓝马克斯”两次被拿走,让隆美尔勃然大怒
隆美尔的讣告言简意赅
我跑在米纳豪斯、采茨利恩豪夫宫前磕头点地,连抽自己大嘴巴……
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对死亡冷静之极
“哪儿老啊!像您这个年龄,在我们那儿专管大事!”
刺杀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一枚炸弹在行军东线司令部定时爆炸
施陶芬贝格四次身背试图行刺
柏林:创造之都
达豪:集中营之母
……
作者介绍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新华社记者.海湾战争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度抑郁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KODAK特约摄影师.装甲兵学院客座教授,荣誉上校
1983年北大国际政治系毕业,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7年为法国SIPA、SIGMA、《巴黎竞赛》拍掇”沿万里长城步行”。1988年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出版《The Secret World of The Giant Pandas》,珍妮·古德尔序。1990年加人国家可可西里考察队。独自潜人伊拉克。出版《我从战场归来》,萧乾序。1991-1993年被新华社派驻中东,采访加利、卡扎菲、穆把拉克、阿拉法特、沙米尔、拉宾、佩旨斯、巴拉克、沙龙,曼德拉、等。1994年参加印尼555世界汽车拉力赛。1995年参加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神农架寻找野人”活动。1996—1997年独自驾车环绕美国1998年1999年在病床上完成《我钻进了全字塔》。张中行序。1999年出访海湾,策划“从金字增到万里长城”吉普车采访活动2000年出版《重
文摘
序言
自序:诺曼底之旅
拜谒二战战场
德国:隆美尔和他的儿子
“闯进”隆美尔老宅,拜会他的独生儿子
“蓝马克斯”两次被拿走,让隆美尔勃然大怒
隆美尔的讣告言简意赅
我跑在米纳豪斯、采茨利恩豪夫宫前磕头点地,连抽自己大嘴巴……
隆美尔请求给他10分钟与家人告别,对死亡冷静之极
“哪儿老啊!像您这个年龄,在我们那儿专管大事!”
刺杀希特勒
1944年7月20日,一枚炸弹在行军东线司令部定时爆炸
施陶芬贝格四次身背试图行刺
柏林:创造之都
达豪:集中营之母
……
《我的诺曼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作者的笔触,就像是一把锋利的雕刻刀,将诺曼底的每一处肌理,都雕刻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他/她不仅仅是在描绘山川河流,更是在描绘那片土地上的人文精神,以及历史的痕迹。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以及他/她对过往岁月的深刻思考。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结构上的独到之处,他/她似乎并不遵循传统的线性叙事,而是将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故事碎片巧妙地穿插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这种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反而更能体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我感觉,作者是在邀请我一同去探索,去发现,去拼凑出诺曼底的全貌。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诺曼底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对历史的解读方式有了新的启发。
评分这本《我的诺曼底》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置身于那片土地,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顽强。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他/她笔下的诺曼底,不仅仅是一片地理区域,更是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情感和记忆的鲜活存在。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细节的捕捉,那些细微之处,比如风吹过草地的沙沙声,海浪拍打海岸的低语,甚至是古老石墙上苔藓的颜色,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身临其境的描写,让我仿佛能够嗅到海水的咸味,感受到泥土的芬芳,甚至能听到远古的战鼓声在耳边回响。 更让我动容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风景的描绘,而是将历史事件巧妙地融入其中。那些二战的痕迹,那些血与火的洗礼,虽然早已成为过去,但在作者的笔下,它们仿佛从未消逝,依然在诉说着过往的悲壮。我尤其喜欢作者对当地居民的刻画,他们的坚韧,他们的乐观,他们在经历了无数风雨后依旧保持的对生活的热爱,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读这本书,我仿佛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一同成长,一同感受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性的光辉。
评分第一次翻开《我的诺曼底》,我以为会读到一个关于战争的回忆录,或者是对某处景点进行简单的介绍,但很快我就发现,这本书远比我预期的要丰富和深刻得多。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别致,他/她似乎并不急于一次性倾倒所有信息,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读者慢慢地、有条不紊地探索。他/她会让你在欣赏一处宁静的海湾时,不经意间忆起曾经发生在那里的惨烈战役;也会让你在品尝当地的美食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传承和生活哲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历史部分时的态度,既不回避那些沉重的过往,也没有过度渲染悲情。他/她更侧重于展现历史事件对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他们在历经沧桑后所展现出的生命力。这种不卑不亢、真实客观的叙述,让我对诺曼底的历史有了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认识。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和一个老朋友在咖啡馆聊天,他/她一边给你讲着那些有趣的故事,一边又让你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独特情感。
评分《我的诺曼底》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秋日的午后,独自坐在窗边,手中捧着一杯热茶,慢慢翻阅一本旧相册。每一页的照片,都讲述着一个故事,勾起一段回忆。作者的笔触,就是那双温暖的手,轻轻地拂过岁月的痕迹,为我们展现出那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诺曼底。他/她并没有选择用最直接、最醒目的方式去呈现,而是像一位老者,娓娓道来,将那些沉淀了时光的故事,缓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作者在描写那些历史事件时,并没有将它们作为孤立的事件来讲述,而是将它们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能感受到,那些战争的创伤,那些历史的变迁,是如何深刻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命运,又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读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二战的硝烟散去后,人们如何重新站起来,如何重建家园,如何继续热爱生活。这种对生命顽强意志的赞颂,让我深受鼓舞。
评分我必须说,《我的诺曼底》这本书,在我最近的阅读经历中,绝对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它不是那种读完后立刻能用几个词语概括出来的书,它更像是一首悠长的诗,需要你慢慢品味,细细咀嚼。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她似乎总能发现那些隐藏在寻常风景中的不寻常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段描写,作者在讲述一个看似普通的码头时,却引出了与之相关的航海历史、贸易变迁,甚至是一个关于爱情的传说。 这种将宏大历史与个人生活、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让整本书充满了层次感和厚重感。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地方的故事,更是在理解一段历史,感受一种文化,体味一种生活态度。作者的文字中充满了对细节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过往的尊重。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慰藉。
评分《我的诺曼底》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尘封已久的宝盒里,偶然间发现了那些闪烁着岁月光芒的珍宝。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充满个人情感的笔触,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诺曼底的画卷。它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历史教科书,也不是那种猎奇的游记,而是一种更加私密、更加深入骨髓的探索。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以及他/她在这片土地上所经历的独特体验。 让我尤其着迷的是,作者并没有选择罗列那些大而空的史实,而是将个人化的观察与历史的宏大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他/她可能会讲述一个关于某户农家老宅的故事,而这个老宅背后可能隐藏着一段被遗忘的战争岁月。这种“小切大”的叙事方式,让宏大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让冰冷的数字有了温度,让那些遥远的人物仿佛就站在我们眼前,与我们低语。我甚至能在阅读过程中,想象作者漫步在那些古老村庄的石板路上,感受着不同时代的气息交织在一起的奇妙感觉。
评分《我的诺曼底》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作者以他/她独特的视角,带领我深入探索了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在描写诺曼底的自然风光时,总能赋予它们独特的生命力。无论是浩瀚的大西洋,还是起伏的丘陵,抑或是古老的城镇,在作者的笔下,都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灵魂,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历史事件孤立出来,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之中。我感觉,历史并非是僵死的过去,而是与这片土地的现在和未来紧密相连。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自然,他/她没有刻意卖弄文采,而是用一种朴实而真诚的语言,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对诺曼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历史的理解有了更深的层次。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我的诺曼底》。作者的文字,仿佛是带着魔法的颜料,将诺曼底的每一个角落都涂抹上了独特的色彩。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历史的书籍,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最为亲切和感动的。作者并没有用宏大的笔触去讲述那些冰冷的历史事实,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温暖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描写战争的场景时,并没有选择过于血腥和暴力的描写,而是更侧重于表现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以及他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气和希望。这种以人为本的叙事角度,让这本书充满了人性的光辉。我感觉,作者不仅仅是在讲述诺曼底的故事,更是在讲述关于生命、关于勇气、关于爱的普世价值。读完这本书,我心中充满了力量,也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评分《我的诺曼底》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扇通往另一个时空的大门,一旦推开,便沉醉其中,难以自拔。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奇妙的魔力,能够瞬间将读者带入他/她所描绘的世界。我反复读了其中关于某个海滩的描写,那种海风拂面、沙粒粗粝的触感,以及远方海鸥的鸣叫,都仿佛真切地发生在眼前。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淌,是作者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切感受,毫无保留地倾注在了每一个字里行间。 更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追求某种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那些深刻而动人的故事。这种返璞归真的写作风格,反而让这本书更具感染力。我感觉,作者不是在“写”诺曼底,而是在“生活”在诺曼底,然后将他/她所经历、所看到、所感受的一切,真诚地分享给我们。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家”的概念,以及一个地方如何能够深深地烙印在人的灵魂里,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评分坦白说,《我的诺曼底》这本书,在我打开之前,我对这片土地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然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在那里生活了很久一样。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他/她用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真诚的语言,将自己与诺曼底的故事娓娓道来。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在描写风景时,总能巧妙地融入历史的元素。比如,在描绘一个宁静的乡村时,他/她可能会提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某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或者这里孕育出的某个伟大的文化人物。 这种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实的美好景象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整本书显得格外有深度。我感觉,作者并不是在简单地介绍景点,而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这片土地的灵魂。他/她对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惊叹,无论是对当地的建筑风格的描绘,还是对居民生活习惯的观察,都显得那么真实而生动。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诺曼底的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被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所感染,也对生命本身产生了更深的敬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