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成语词典(双色插图本) 庞晨光 主编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97875176022

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成语词典(双色插图本) 庞晨光 主编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9787517602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成语词典
  • 小学生
  • 语文
  • 教材
  • 双色
  • 插图
  • 庞晨光
  • 商务印书馆
  • 新课标
  • 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欣翰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517602293
商品编码:29494513641

具体描述

书名: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成语词典(双色插图本)
定价:49.80
ISBN:9787517602293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作者:庞晨光 主编
编号:1201358005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日期:2016-06-01
版次:1
字数:800千字
页数:681
暂无媒体评论

《新课标教材版小学生成语词典》(双色插图本)是一部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成语词典,规范 ,配合教学,内容全面 ,功能强大。以《新课程标准》为编写原则,以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全国小学语文主流教材为编写依据。收录成语7000余条,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成语全覆盖,具有注音、释义、例句、同义成语、近义成语、反义成语、辨析、用法、典故、成语园、成语接龙等11项功能。配有插图400多幅,辅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功能示例
凡例
汉语拼音音节表
词目笔画索引
正文
暂无在线试读

庞晨光,陕西师范大学辞书编撰研究所硕士,韩国岭南大学对韩汉语教学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副院长。参加国家“八五”重大科研项目《十三经词典》的编写工作,参加过《古汉语虚词词典》的部分资料整理工作。主编过以下辞书:《常用典故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小学生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小学生多功能词典》(中华书局出版)、《多音多义字辨析词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标小学生字典》(商务印书馆靠前有限公司)等

中华成语通鉴:现代汉语精选成语详解与应用指南 第一版 主编:李明德 出版社:华夏文化出版社 ISBN:9787568812345 --- 图书简介 《中华成语通鉴:现代汉语精选成语详解与应用指南》是一部旨在系统梳理、深入解读当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具文化内涵的成语的权威工具书。本书并非简单的成语词汇罗列,而是立足于现代社会语境和语言学习的实际需求,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成语知识体系,旨在帮助读者不仅知晓成语的字面含义,更能领悟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典故、文化精神及实际运用技巧。 一、 编纂理念与特色 本书的编纂秉持“继承传统,面向实用,兼顾学术”的原则。我们深知,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智慧结晶。因此,本书在收录和释义上力求精准可靠,同时,在结构设计上着重突出其在现代交流中的可操作性。 1. 语境化深度解析: 不同于传统词典的简洁定义,《中华成语通鉴》对每一个收录的成语都提供了深入的语境分析。我们不仅解释“是什么”,更侧重于阐述“为什么”和“怎么用”。每个条目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标准释义(一、二层级): 区分主释义与引申义,确保意义的全面性。 出处与典故溯源: 详细考证成语的原始出处,无论是《史记》《左传》等经典文献,还是后世的诗词歌赋,力求还原其诞生的历史场景,增强知识的厚度。 语用分析与辨析: 深入探讨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褒贬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使用场合限制(正式、口语、书面)以及与近义词、反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对“精益求精”与“尽善尽美”的区分,不仅停留在词义层面,更深入到使用的主体和达到的境界差异。 现代例句展示: 摒弃过于陈旧或晦涩难懂的例句,全部采用当代作家、媒体、官方文件中的真实语料作为例证,确保读者能够直接将其应用于日常写作和交流中。 2. 体系化的分类与索引: 为了方便读者快速定位和系统学习,本书采用了创新的分类体系,而非单一的拼音或笔画排序: 主题分类法: 设置了“历史人物与事件类”“自然现象与哲思类”“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类”“军事与谋略类”等十大主题板块。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或需要提升的领域进行集中攻克。 高频使用指数标注: 针对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极高的成语,进行了星级标注(三星为最高频),指导初学者优先掌握“核心词汇”。 反义链与近义群落: 在部分条目后附设“关联成语群落”,形成一张密集的语义网络,有助于读者构建知识图谱,避免混淆。 3. 视觉辅助与版面设计: 本词典采用国际先进的三色印刷技术,以优化阅读体验: 主文(黑色): 保证正文释义的清晰度。 典故与溯源(深蓝色): 突出历史信息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现代语境与用法提示(橙色): 醒目地标记出褒贬色彩和使用禁忌,防止误用。 版面设计上,采用大开本、适中字号和充足的行间距,确保长时间查阅的舒适性,尤其适合中学生、高校学生及职场人士使用。 二、 目标读者群体 《中华成语通鉴》的读者定位广泛,尤其适合以下群体: 语文教师与研究者: 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提供精准的典故考证和鲜活的语用实例。 中高等院校学生: 提升论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文化深度和准确性,是备考各类语言能力考试(如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的必备参考书。 职场人士与公文写作人员: 掌握恰当的成语能显著提升公文、报告、商业函件的专业度和说服力。 对外汉语学习者(高阶): 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实现从“知道”到“会用”的飞跃。 三、 内容结构概览(章节举例) 全书共收录常用及罕见成语约8000余条,主体内容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核心(1-2000条): 涵盖日常交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00个成语的深度解析。 第二部分:历史典故(2001-4000条): 侧重于与特定历史人物、战役、朝代相关的成语,如“完璧归赵”、“卧薪尝胆”等,并附有简明扼要的背景介绍。 第三部分:哲理与思辨(4001-6000条): 集中探讨富有深刻哲理或人生态度的成语,如“物极必反”、“行胜于言”等。 第四部分:文学修辞(6001-7500条): 梳理文学创作中常用的、具有较强描述性的成语,如“栩栩如生”、“荡气回肠”。 第五部分:附录与速查工具: 易混淆成语辨析专题: 专门选取了100组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进行对比分析。 主题成语速查表: 按“勇气”、“智慧”、“贪婪”、“衰败”等主题分类的列表,方便快速检索。 成语文化简史: 简述成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轨迹。 结语 《中华成语通鉴:现代汉语精选成语详解与应用指南》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文化史。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详实、严谨且富有现代应用价值的著作,帮助每一位读者真正掌握汉语的“四字密码”,让古老的智慧在当下的沟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阅读本书,是构建高雅、精准、富有文化底蕴的书面语和口头表达的坚实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对很多工具书都有点“畏惧症”,总觉得它们要么内容太专业,要么就是排版密密麻麻,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耐心引导你走进成语的世界。我孩子现在上小学高年级,正是积累和运用成语的关键时期,但传统的练习册总是让他觉得枯燥乏味。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被它那鲜活的双色插图吸引了。插图风格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既不幼稚也不过于写实,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成语的意境。比如解释“画蛇添足”时,那条笨拙地给自己脚上加了脚的蛇,形象得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孩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过度装饰的愚蠢之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收录量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既足够全面,又不会显得过于庞杂。它似乎是精心筛选过,挑选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或者在课本中经常出现的重点成语,每条目下面还有“辨析”小栏目,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近义成语,这极大地提高了孩子的辨识准确率。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将“枯燥的知识”转化成了“有趣的探索”,极大地提升了我家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评分

我婆婆最近迷上了短视频平台上的文化类博主,特别喜欢听他们讲那些关于字词来源的小故事。她年纪大了,看电子屏幕眼睛容易累,但又不想错过这些有趣的知识。所以,我特意给她买了这本“实体书”。我选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装帧质量和字体大小。商务印书馆的出品,纸张和印刷质量自然不用多说,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更重要的是,这款“双色插图本”的字体选得非常考究,间距适中,对比度高,即便是光线不太好的地方,老人家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那些双色插图,虽然是为理解成语服务的,但它们的颜色搭配柔和不刺眼,不会造成视觉疲劳。婆婆说,她现在每天吃完饭就会翻看几页,不需要插电,没有弹窗干扰,可以安静地沉浸在那些关于“囊萤映雪”、“滴水穿石”的故事里,感觉精神头都好了很多。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一座连接传统智慧与中老年读者之间的桥梁,让知识的传承变得如此舒适和愉悦。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阅读救星!我最近沉迷于一个历史题材的小说,里面的对话和描述总是充满了各种典故和成语,看得我一头雾水。身边的朋友们似乎都心领神会,只有我像个局外人一样,时不时得停下来查阅。本来以为得找一本厚重的、学术性的工具书来啃,结果误打误撞发现了这本书的电子版(虽然我手里拿的可能不是这个具体版本,但感觉非常相似)。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字典格式。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个成语的解释,不仅仅是简单的字面意思,还会穿插一些简短的、引人入胜的小故事或者典故的背景。比如,我之前一直搞不懂“卧薪尝胆”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本书里就用了一个很生动的篇幅描述了越王勾践的隐忍与复仇,读完之后,这个成语不仅记住了,连带着那段历史背景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了。对于我这种需要通过故事来理解和记忆的人来说,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简直太棒了。它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探索”中华文化的宝藏,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和古人对话。强烈推荐给所有觉得传统成语学习枯燥的朋友们,这本书绝对能点燃你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火花。

评分

说来惭愧,我工作性质比较特殊,经常需要撰写一些需要用到正式书面语的报告和文案,但总感觉自己的表达方式过于口语化,缺乏那种韵味和力度。我一直认为,提升书面表达的“高级感”,关键在于恰当地嵌入成语。然而,我最大的困扰是:我经常“记得”一个成语,却不确定自己用对地方了,生怕用错了闹出笑话。这本词典恰恰解决了我的“选择困难症”。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用”。它在每一个成语的释义后面,都提供了两到三个不同应用场景的例句,这些例句的语体风格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叙事、议论、说明等不同文体。我经常会特意去浏览那些例句,模仿它们组织句子结构,这对我日常的工作写作帮助巨大。它就像一本“高级词汇情景应用手册”,让我能够自信地在正式场合运用那些原本觉得高不可攀的成语,让我的文字瞬间增色不少。这对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来说,性价比简直高到爆表。

评分

我本人是一名语文教师,常年和教材打交道,深知市面上成语词典的良莠不齐。很多面向中小学生的版本,为了追求篇幅和趣味性,往往在释义的准确性和引证的权威性上打了折扣,这对于我们教学来说是硬伤。我抱着审慎的态度翻阅了这本,尤其是关注了它对一些具有文化深层含义的成语的处理。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它在保持语言生动性的同时,对成语的出处和引申义的阐释是扎实且严谨的。例如,对于一些历史背景复杂的成语,它会清晰地区分出主要的引申义和次要的引申义,并且会给出具体的例句,这些例句的选择也十分贴合现代语境,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运用。作为教师,我非常看重这种“兼顾学术严谨性与实用可读性”的设计理念。它没有为了迎合低龄读者而牺牲掉知识的深度,这在同类产品中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这是一本面向初中或高中生的进阶版本,我会毫不犹豫地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作为课外辅导资料,它能为扎实的语文基础添砖加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