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态农场纪实
定价:46.00元
作者:蒋高明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46742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本发展生态农业及开办生态农场的理论指导书和操作指南
内容提要
民以食为天。在生态环境恶化,大众为食物安全所困扰的今天,有机概念层出不穷,生态农场遍地开花。可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农业?什么是真正的生态农场?什么是真正的生态产品?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如何经营生态农场?对于如上问题,真正认真思考并实践的人并不多。十年前,一位生态学教授带着几个学生在山东沂蒙老区承包了十几亩贫瘠的土地,与农民一起,展开了艰苦的生态农业实验。他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地膜,不用除草剂,不用人工合成激素,不用转基因技术,不但让土地增产,还保证了所有农畜产品达到了欧盟国家的有机标准。今天,弘毅生态农场已经全国闻名,指导和培育农场数十家,面积约20万亩。本书即为弘毅生态农场的发展纪实,全面阐述了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元素的循环以及农业互作等技术问题,兼述了生态农业管理问题。无论是对有意发展生态农业的各级和组织,还是对生态农场的经验管理,本书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目录
第2版前言
序一:尊重历史与科学证伪(温铁军)
序二:我的生态农场实践(蒋高明)
章为什么要发展生态农业
节当今食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第二节生态学主导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第二章生态种植:植物要怎么种
节“充满杀机”的农田
第二节农田害虫管理
第三节果园停农药啃硬的骨头
第四节如何控制杂草
第五节如何控制庄稼病害
第六节生态种植的产量问题
第三章生态养殖:动物要怎么养
节从养牛开始
第二节农区为什么不能养牛
第三节引进“面包草”设备及技术
第四节建立生态农场
第四章禽粮—林禽互作
节养鸡,从除草开始
第二节禽粮互作的效益
第三节生态农场为什么需要生态群落
第五章让生态循环起来
节元素循环一笔账
第二节热心人送来蚯蚓种
第三节教授的黄粉虫
第四节沼气池的故事
第五节加拿大博士的堆肥技术
第六节牛粪发酵与施肥
第六章生态农场的超值效益
节显著的生态效益
第二节发达国家农业学者的认可
第三节引起各级的关注
第四节十五所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参观弘毅生态农场
第五节农民喜签有机种植合同
第六节合作农户喜购家庭轿车
第七节产品走向全国
跋:在文明的转折点上
作者介绍
蒋高明山东平邑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常年致力于中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研究,特别是在陆地生态系统生理学过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近些年,积极投身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探索,从科研入手,产学结合,在农业领域,把生态农业从理论落到实践,终证明生态农业的可行性,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文摘
序言
初次接触到这本书,是在一个偶然的线上书店浏览中。被那朴实而充满力量的书名所吸引——“生态农场纪实”。我一直对那种远离城市喧嚣,回归田园生活的方式心向往之,而“生态农场”这个概念,更是将我心底的这份憧憬具象化。这本书的作者,蒋高明,也是我有所耳闻的,在科学界,他似乎是一位以独立思考和坚持实践著称的学者。而其背后的出版方——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更是让我对其内容的学术性和权威性有了期待。我最看重的是“纪实”二字,这意味着我将有机会窥探到一个真实的生态农场是如何从无到有,如何在挑战中成长,又如何在自然的怀抱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我设想,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理论的阐述,更多的是鲜活的故事、生动的人物、甚至是那些在田间地头发生的真实细节。我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生态农业的具体技术和理念,了解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本书,仿佛是一扇窗,让我能够透过它,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农业模式,感受一份回归自然的宁静与智慧。
评分在我眼中,一本好书,就像一位能与你深度交流的朋友。这本书的封面,那种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就已经传递出一种质朴而真诚的信号。作者蒋高明,在他的名字背后,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科学的坚守和对自然的敬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知识的力量和严谨的态度。我之所以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我对“生态农场”这个概念有着深深的探究欲望。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环境的责任。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了解,生态农场是如何在实践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我期待看到关于农场土壤的改良与保护,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与促进,关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我希望不仅仅是理论上的阐述,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这本书,在我看来,是通往一个更绿色、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的一个窗口。
评分对于一本关于“生态农场纪实”的书,我的期待是非常具体的。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而是能够真正地展现一个生态农场是如何运作的。封面上的那抹绿色,唤起了我对泥土和自然的无限遐想,而作者蒋高明,在我印象中是一位非常注重实践的学者,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信心。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更是保证了其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生态农场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具体措施,比如如何通过堆肥、绿肥等方式来提升土壤肥力,又如何避免化学肥料对土壤的破坏。同时,我也想了解生态农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是如何做到绿色无公害的,比如如何利用天敌、生物农药或者物理方法来控制病虫害。此外,关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以及如何实现农场的能源自给自足,这些也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这本书,在我看来,应该是一本能够指导实践的百科全书,它能够让我对生态农场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书,就被其封面所吸引。那种浓郁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虫鸣鸟叫。这本书的作者蒋高明,在我心中是一位对生态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的学者。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其内容的学术性和严谨性充满期待。我一直认为,在当前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生态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尤其对“纪实”二字情有独钟,它意味着这本书将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充满了真实的案例和鲜活的经验。我希望能够在这本书中,了解到生态农场是如何将理论付诸实践的,包括其在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作物轮作、动物养殖等方面的具体做法。我更期待能够看到生态农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的真实体现,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创新思维和前沿技术。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农业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构建可持续未来的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无疑是一场关于绿色与希望的探索。封面设计,那种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仿佛能将我从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拉扯出来,置身于一片宁静而富饶的土地。作者蒋高明,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科学的严谨和实践的温度。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保驾护航下,我仿佛已经预见到了一本充满深度和广度的作品。我一直对“生态农场”这个概念抱有浓厚的兴趣,它代表着一种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一种对土地和生命的尊重。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真正地“纪实”,去展现一个生态农场是如何在现实中运作的。我想要知道,那些关于有机种植、生物多样性保护、循环农业的理念,是如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的。我希望能够读到那些关于农场主的心路历程,关于他们在面对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以及那些在田野间辛勤耕耘的农人的故事。这本书,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一个更加可持续、更加美好的农业未来。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很吸引人,封面上那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仿佛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自然的呼吸。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也十分舒适,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而是带着点微微的粗糙,很有质感。我本身对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这是解决当下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就立刻被它吸引了。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看目录和封面,就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标题中的“纪实”二字,让我期待着能看到真实、接地气的内容,而不是空泛的理论。蒋高明这个名字,我在一些科普文章中也曾见过,似乎是位在生态农业领域很有建树的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出品,也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有了一定的信心。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第一印象非常深刻,就像走进了一片未知的、充满希望的田野,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了解生态农场的实际运作,理解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甚至从中获得一些启发,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也可以尝试参与到这样的绿色事业中来。
评分当我目光落在《{WL}生态农场纪实》这本书上时,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封面上那充满生命力的绿色,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关于土地、关于自然的古老故事。作者蒋高明,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浮现时,就与“科学”、“坚持”、“创新”等词语联系在一起。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更是以其严谨的出版态度,为这本书增添了厚重的信任感。我一直坚信,人类的未来,离不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生态农场,正是这种和谐共处的最直接的体现。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关于生态农场成功的“秘籍”,了解他们是如何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地描述生态农场的日常运作,包括土壤的孕育、作物的种植、动物的饲养,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各个环节。我更期待能够看到,在面对各种挑战时,生态农场是如何运用智慧和创新,找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了解可持续农业的绝佳机会。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WL}生态农场纪实》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眼前一亮。封面设计上,那种扑面而来的绿色生命力,立刻勾起了我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可持续农业模式的好奇。这本书的作者是蒋高明,我对他并不陌生,是一位在生态学领域有着深刻见解的科学家。而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更增添了我对这本书内容的信心。我一直认为,农业不仅仅是满足温饱,更应该是一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生态农场,正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农业形态。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真实地记录下生态农场的点滴,不仅仅是宏观的理念,更是微观的实践。例如,农场是如何进行土壤改良的?如何防治病虫害?又是如何处理废弃物的?这些都是我在生活中常常思考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解答,并分享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态农场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所带来的深远意义。它不应该仅仅是理论的堆砌,而是有血有肉的实践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在我而言,就像一缕清风吹拂过心田。封面上的绿色,没有张扬,却带着一种深邃的力量,仿佛蕴藏着无数关于生命的故事。作者蒋高明,这个名字对我来说,意味着科学的严谨与实践的智慧。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这个名字,则代表着知识的殿堂和严谨的态度。我一直对“生态农场”这个概念着迷,它不仅仅是一种农业模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一种对地球的关怀。我希望这本书能带领我走进真实的生态农场,去感受那里的勃勃生机,去理解那里的运作规律。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地介绍生态农场是如何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又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来提升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我更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生态农场是如何构建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让土地、植物、动物、微生物都能和谐共存。这本书,对我来说,将是一次关于自然智慧的深度学习之旅,它将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评分一本好的图书,往往在触碰到它的那一刻,就已传递出它独特的灵魂。而这本《{WL}生态农场纪实》,在我指尖滑过它封面时,就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感觉。封面设计简洁却不失大气,绿色为主调,点缀着自然的元素,仿佛预示着书中即将展开的生命故事。更吸引我的是作者的名字——蒋高明,这个名字在我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代表着一种对科学的执着和对自然的敬畏。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类出版社,其出版的书籍一向以严谨求实著称,这无疑为本书的内容质量增添了一份保障。我是一名对生态学和农业发展抱有深厚兴趣的读者,我渴望了解那些真正能够改变我们与自然关系,并且惠及我们下一代的农业实践。《{WL}生态农场纪实》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的是那些在田野间辛勤耕耘的身影,是那些用科学和汗水浇灌出的绿色奇迹。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一个真实的生态农场是如何运作的,它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邀请,邀请我走进那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去感受自然的力量,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