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心理学年鉴(2007~2008)
定价:98.00元
作者:中国心理学会组织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122067593
字数:447000
页码:3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自从中国心理学会决定定期组织编写和出版中国心理学年鉴以来,学会秘书处就承担了这项工作。现在,中国心理学学会出版的《中国心理学年鉴(2007~2008)》(以下简称《年鉴》)已经完成,这是我们编写的第二卷年鉴。过去两年中,中国心理学得到了的蓬勃发展,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心理学工作者队伍人数和成果产出增长速度非常快。到2008年底,全国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单位已有200多个,全国心理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数量已达到近万人。研究和教学成果大量产出。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的数量增长很快;并取得一些令国际同行瞩目的成果。为满足发表的需要,心理学刊物在数量和容量上不断扩大。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的频率加快,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005年以前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2001年在广州召开的会议超过1000人,2005年在上海召开的学术会议有1500人。考虑到心理学发展速度和会议承办单位的承受力,学会决定,全国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2007年在开封召开的学术会议参加人数达到2600人。今年即将在济南召开的学术会议目前已收到论文摘要超过3000篇。为了适应我国心理学发展形势的需要,近经过常务理事会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全国学术会议。心理学在解决国家和社会相关重大问题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其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可以说,过去两年,是我国心理学发展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时间段。
目录
中国心理学会组织机构和系统
第九届中国心理学会理事会理事名单
第九届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及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和学术期刊主编
部分 中国心理学会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2007~2008活动大事记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中国心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省级学会理事长联席会议
中国心理学会抗震救灾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第29届国际心理学大会
承办第五届世界心理治疗大会
第二部分 中国心理学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工作
中国心理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军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心理学会研究生工作委员会(筹)
第三部分 省、直辖市、自治区学会工作
北京市心理学会
天津市心理学会
河北省心理学会
山西省心理学会
内蒙古自治区心理学会
辽宁省心理学会
吉林省心理学会
黑龙江省心理学会
上海市心理学会
江苏省心理学会
浙江省心理学会
安徽省心理学会
福建省心理学会
江西省心理学会
山东省心理学会
河南省心理学会
湖北省心理学会
湖南省心理学会
广东省心理学会
广西心理学会
重庆市心理学会
四川省心理学会
贵州省心理学会
云南省心理学会
西藏自治区心理学会
陕西省心理学会
甘肃省心理学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心理学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心理学会
海南省心理学会
第四部分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机构
第五部分 心理学学术期刊
附录:部分心理学期刊2007年~2008年总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它并没有把这部分写得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通过案例分析,生动地展示了心理学家是如何一步步揭示人类行为背后的奥秘的。我之前一直觉得科学研究应该是冰冷的、客观的,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研究者身上那种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它展示了心理学研究是如何从一个微小的观察出发,通过严谨的设计和分析,最终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其中一些研究设计让我拍案叫绝,比如如何巧妙地规避主观性,如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在伦理道德的框架下进行研究的种种考量。它还介绍了一些前沿的研究技术,比如脑成像技术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以为心理学研究只能通过问卷和访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科技在心理学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也对未来心理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不仅仅是发现,更是过程中的智慧和创造力。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地方,在于它对于心理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解读,而且是以一种非常易于普通读者接受的方式。它没有选择那些最晦涩、最前沿的论文,而是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能够引发大众兴趣的研究,并且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我感觉自己像是被带入了一个心理学研究的“剧透”现场,提前看到了这个领域正在发生哪些激动人心的变化。它让我了解到,心理学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它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神经科学对理解意识的贡献,以及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这些内容让我对心理学的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也让我意识到,心理学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上,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心理学领域无限的可能性,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评分我非常欣赏这本书在探讨一些复杂心理学概念时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它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主题的各个层面,从理论渊源到现实应用,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比如,当它谈到“认知失调”时,不仅仅是解释了它的定义,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以及人们为了缓解失调会采取的各种策略,甚至还联系到了消费心理学和市场营销的实际应用。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也能看到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影子。它还鼓励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我们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含义。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灌输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让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开阔和灵活了,也更有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现象的比较研究。我一直对文化如何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通过大量具体的例子,展现了不同文化群体在情感表达、人际交往、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差异。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心理模式,可能并不是普适的,而是深受我们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比如,它探讨了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对个体自我认知的影响,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可能遇到的误解和挑战。这对于我理解全球化背景下的人们,以及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非常有帮助。它没有简单地将文化差异归结为“好”或“坏”,而是以一种客观、尊重的态度去分析和解读。它让我跳出了自己固有的文化视角,去理解和欣赏世界的多样性。读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次跨越国界的心理学旅行,让我对人类的共性和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理解他人,首先要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意外了!我之前对心理学领域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抱着一种“了解一下”的心态随意选了这本书。没想到,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年鉴”的刻板印象。一开始,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数据堆积,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晦涩难懂的理论,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将复杂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用一种非常生活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很多曾经让你感到困惑或者不解的现象,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有趣的解释。比如,它探讨了为什么我们在社交场合会感到尴尬,为什么有些人在压力下会表现得特别出色,甚至还聊到了我们对美食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它就像一位博学的 Yet 亲切的朋友,在你耳边低语着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种种秘密。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经典心理学实验的解读,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实验过程和结果,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些实验背后的哲学思考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很多时候,我读完一章,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似乎突然之间,很多事情都豁然开朗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有特色,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幽默感,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它让我意识到,心理学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学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