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不懼
定價:38.00元
作者:(日)鈴木大拙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2641457
字數:120000
頁碼:25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世界禪學研究*人”鈴木大拙經典傑作,傑齣的禪學入門書,
2. 極適閤大眾閱讀的禪學讀本,以淺顯的語言講述通透圓融的禪宗智慧
3. 內容經典,語言典雅流暢,優美形象,深入淺齣地講述禪之真諦
4. 鬍適、錢穆、弗洛姆、海德格爾、榮格等名傢鼎力推薦
5.史蒂夫·喬布斯的靈感源泉,暢銷歐美50年
內容提要
《不懼》,是鈴木大拙的代錶作之一。在本書中,鈴木大拙從佛教的源流、禪門公案等著眼,使讀者領悟:禪自生活中來,它不是神秘主義,也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相反,它是實在、貼近生活和人的生命體驗。瞭解禪,是為瞭解決每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偏離自己的內心帶來的痛苦,化解深層的心理睏境,理解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
目錄
作者介紹
鈴木大拙(1870-1966),日本佛教學者、思想傢,被公認是嚮西方傳播禪佛教的人。他所弘傳的禪被稱為“鈴木禪”,標誌著西方現代禪學的開端。
他齣生於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本多町,曾任帝國大學講師、大榖大學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一生多次到歐美各國教學、演講,晚年曾赴中國,與鬍適、錢穆等人相交甚篤。
由於他對禪學不遺餘力的弘揚,使得西方世界對東方佛教産生瞭極大的興趣,也刺激瞭東方人對佛教的再度關注。
文摘
序言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溝通古老智慧與現代心靈的橋梁。鈴木大拙的視角,無疑是站在東方哲學的深厚土壤之上,但他對西方讀者的接納度和理解力,又有著極高的敏感度。他沒有將東方智慧“異國情調化”,而是將其提煉為一種普適的人類精神指南。我尤其欣賞其中對於“不懼”這個核心主題的界定,它並非鼓吹盲目的勇敢,而是強調一種基於深刻理解後的坦然接受。這種“瞭然無懼”,比那種靠腎上腺素驅動的“硬扛”要高明得多。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強大,源於對世界和自我的清晰洞察,而非一味地拒絕接受睏難的存在。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安寜而堅韌的內在力量,它教人如何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那個永不迷失的自我核心。
評分這本《不懼》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初次翻開,那種沉靜中蘊含力量的感覺就撲麵而來。紙張的質感細膩而有分量,不是那種輕飄飄的速食讀物用紙,而是讓人願意細細摩挲,仿佛能從指尖感受到作者思想的厚重。封麵那種留白的處理,深得禪宗的意境,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隻是用最樸素的字體和配色,傳達齣一種直指人心的力量感。我特彆喜歡它在字體選擇上的考究,那種略帶古樸卻又清晰易讀的排版,讓閱讀過程本身就變成瞭一種對內心世界的梳理。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擁有一本在物理形態上就如此注重“定”與“靜”的書,實屬難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可以安放浮躁心靈的物件,每一次將它從書架上取下,都能感受到一種儀式感,提醒我即將進入一個需要慢下來、深入思考的空間。這種對細節的執著,無疑為接下來的精神之旅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對書中的智慧充滿瞭由衷的期待和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不得不提其匠心獨運之處。它並非采用綫性的時間推進或是主題堆砌的模式,而是更像一個螺鏇上升的結構。每一章的論點看似獨立,卻又在更高層次上相互印證、彼此滲透。初讀時,你會感覺像是進入瞭一個迷宮,某些概念似乎在前麵章節已經提到過,但在這裏又被賦予瞭新的維度和更深的層次。這種設計,非常符閤人類心智對復雜事物的理解規律——我們總是在循環往復的接觸中,纔最終把握事物的全貌。特彆是其中關於“知行閤一”的部分,作者巧妙地將前文討論的“內在平靜”與後文探討的“外在行動”連接起來,展現齣一種完整的生命哲學觀。這種非綫性的編排,反而鼓勵讀者進行跨頁、跨章節的對比閱讀,讓整本書成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而非一堆孤立的知識點。
評分閱讀體驗中,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對“當下”這一概念的闡述,那種層層遞進、抽絲剝繭的邏輯推演,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深度剖析。他似乎總能找到那個最刁鑽的角度,去剖開我們日常習以為常卻從未深思過的那些日常瞬間。比如他對“恐懼”的定義,不是簡單地歸類為負麵情緒,而是將其視為一種對“已知”的固執依戀,從而引申齣如何通過“覺察”來瓦解這種依戀的過程。這種論述方式極其精妙,它不直接給齣答案,而是巧妙地設置一個個“認知陷阱”,等你跳進去,然後引導你發現陷阱的構造本身就是我們思維的局限。讀到此處,我常常需要停下來,閤上書本,目光放空許久,試圖將書中的理論與自己生活中的真實場景進行對接和校準。這種強迫性的自我反思,遠比那些大道理空洞的勵誌文字要有效得多,它真正做到瞭“字字珠璣,句句敲心”。
評分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展現齣一種奇特的平衡感,它既有東方哲學思辨的深邃與含蓄,又在行文節奏上保持著一種令人意外的現代感和通透性。它沒有故作高深地使用晦澀難懂的古文辭藻,而是用極其精準、冷靜甚至略帶幽默的筆觸,描繪那些最形而上的精神睏境。對比我讀過的其他幾本哲學導讀類書籍,這本書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它沒有停留在理論的空中樓閣上,而是不斷地將復雜的概念,通過一個個貼近生活的比喻和場景,強行拉迴到我們日常的柴米油鹽之中。例如,關於“放下執念”的描述,作者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立刻聯想到瞭工作中那些因為一個微小失誤而反復糾結的下午。這種“學以緻用”的即時反饋,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價值感,讓每一次閱讀都像是進行瞭一次高效的心理谘詢,而不是單純的知識輸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