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罗伯特议事规则 |
| 作者 | (美)罗伯特;王海莲 |
| 定价 | 39.80元 |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201112831 |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数 | 175000 |
| 页码 | 255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是作者生前*后一次全面增修版本的中文译本,详细阐述了各项规则的内容及其所适用的情况,并为读者制定了系统全面的议事规则学习计划。通过本书,读者能够学会保障会议秩序,优化会议程序,大大提高会议效率,取得卓有成效的会议结果。书中大量介绍了有关普通与会者的规则,极具实用效果。 |
| 作者简介 | |
| 亨利·M.罗伯特,议事规则专家。曾为美国陆军工程兵长官,后升至准将。在一次被选为教会会议主持人后,对议事程序产生了极大兴趣。在军务之余,积极参与议事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他编撰并出版了《罗伯特议事规则》。该议事规则博采众家之长,是西方议事规则的集大成者,被广泛采纳为各类会议的议事准则。 |
| 目录 | |
| 动议优先顺序表 动议规则表 前 言 导 言 编?议事规则 章 如何在协商会议中处理事务 1.引入事务 2.进行辩论之前 3.获得发言权 4.动议和决议 5.附议动议 6.陈述议题 7.辩 论 8.辅动议 9.提交表决和宣布表决结果 10.用于达成特定目的的规范动议 第二章?动议的一般分类 11.主动议或主干动议 12. 附属动议 13.偶发动议 14.优先动议 15.其他主动议及未分类的动议 第三章?优先动议 16.指定后续会议时间 17.休 会 18.休 息 19.权益问题 20.议 程 第四章?偶发动议 21.规则问题及申诉 22.暂缓规则 23.反对审议一项议题 24.拆分议题,以及逐段或逐条审议 25.起立重新表决,以及涉及表决的动议 26.关于提名的动议 27.产生自会议组织事务的请求 第五章?附属动议 28.搁 置 29.立即表决 30.调整辩论限制 31.有限期推迟,或推迟至某个时间 32.委托或交付 33.修 改 34.无限期推迟 第六章?其他主动议及未分类的动议 35.取消搁置 36.重新审议 37.撤销、废除或取消 38.重提一项动议 39.批 准 40.故意拖延性质的、不合理的或浪费时间的动议 41.会议传召 第七章?辩 论 42.辩 论 43.辩论礼仪 44.结束与阻止辩论 45.辩论原则以及不可辩论的动议 第八章?表 决 46.表 决 47.即使获一致同意也无效的表决 48.需要多于过半数得票的动议 第九章?委员会和理事会 49.委员会分类 50.理事会或董事会,以及执行委员会等 51.理事会和委员会的当然成员 52.特设和常设委员会 53.接收报告 54.通过或接受报告 55.全体委员会 56.准全体委员会 57.非正式审议 第十章?官员和会议记录 58.主席或会议长 59.秘书或文书 60.会议记录 61.执行秘书 62.财务官 第二编?会议组织 第十一章?其 他 63.一届会议 64.法定人数 65.会议程序 66.提名与选举 67.总章程、章程、议事规则及管理规章 68.修改总章程、章程及议事规则 第十二章?组建与会议 69.临时或公众集会 70.固定社团 71.代表大会的会议 第十三章?会议组织的合法权利及对其成员的审理 72.会议组织处罚其成员的权利 73.会议组织将任何人驱逐出其会场的权利 74.宗教法庭的权利 75.审理社团成员 议事规则学习计划 中英文对照表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给人一种沉静而专业的质感。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有一种想要深入了解它的冲动。它不是那种 flashy 的、一眼就能抓住眼球的书,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书页的纸张质量很好,触感温润,印刷清晰,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查阅的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尤其喜欢它装帧的牢固程度,翻阅起来很舒服,不用担心页数松散的问题。而且,内容上的编排也很人性化,章节划分清晰,索引也很详细,这大大降低了查找特定规则的难度。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仅是内容的权威性,还包括它在呈现内容时的易用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传递出来的是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仿佛在开启一段知识探索的旅程。
评分从书的厚度和它的内容主题来看,我推测这本书一定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一个对公共事务和组织管理抱有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很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阐述如何进行规范化讨论的书。我尤其希望能够了解“罗伯特议事规则”是如何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和完善的,它是否经历过修正,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也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对规则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或者提供一些历史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价值和局限性。另外,对于翻译的质量,我也有着很高的期待,毕竟这涉及到将一套源自西方文化的制度性知识,准确而生动地传达给中文读者,这本身就是一项挑战。一本好的翻译,应该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原文的精神,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流畅无阻。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议事规则”这个概念最初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我一直以为它只是一个官方场合才会用到的东西,跟我的日常生活似乎没什么关联。但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和作者时,我开始重新思考。毕竟,即使在家庭内部,或者和朋友们一起做决定的时候,也常常会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不愉快。我开始好奇,是不是一套科学的议事规则,也能让这些日常的互动变得更加顺畅和公平?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能够解释“为什么”的论断,而不是仅仅列出规则。我想了解这些规则背后所蕴含的哲学和逻辑,它们是如何保障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又是如何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如何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应用这些原则,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实用性。我一直对如何更有效地组织讨论和决策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团队合作或者社团活动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见分歧和低效的沟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帮助我理解如何让每一次会议都更有建设性,而不是变成一场漫长的、没有结果的辩论。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提出动议、如何辩论、如何表决等具体环节的论述,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能尊重和倾听他人的声音。我期待书中能够给出许多具体的案例或者场景模拟,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规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在团队协作和公共事务讨论中的一个得力助手,帮助我提高沟通效率,达成更好的共识。
评分我一直对如何让群体决策更加民主和高效感到着迷。在许多社会组织和社区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意见不统一、效率低下、甚至因为规则不明确而导致的冲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我理解如何设计和执行一套公平、有效的议事流程。我特别想了解这本书是如何处理少数服从多数但同时又保护少数人权益的平衡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多数人的暴政”。此外,我也对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下的决策、如何进行有效的辩论以及如何达成一致的决策等具体操作层面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切实可行的工具和方法,让我能够在未来的集体活动中,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