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天下名人丛书:莎士比亚
定价:23.80元
作者:《图解天下名人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10006944
字数:
页码:18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81kg
编辑推荐
善良、正直、的名人是社会的精华、后人的楷模,他们的言行自由启迪世人之妙用。借鉴前人,借鉴历史,可推动文明进步。
内容提要
威廉·莎士比亚(W.William Shakespeare;公元1564~1616年)于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史特拉福镇。他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他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的天才之一”。他被人们誉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本书详细叙述了莎士比亚的文学创作路程。
目录
爱汶河畔走出的演员
出生于爱汶河畔
十八岁成亲
走上文坛
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舞台
早期的剧本创作
闹瘟疫戏院关闭
青年诗人的处女作
才华横溢的剧作家
“政务大臣”剧团
为女王演出
《罗密欧与朱丽叶》
好戏连篇的剧作家
成为名流贵族
晋身名门贵族
剧团巡回演出
伦敦漂亮的剧院
“征服者威廉”
长的剧——《哈姆雷特》
得到新国王的赏识
小有财富的地主
王恩宠遇有加
投资经营产业
流芳百世
自由写作的风格
后剧本
家中儿女们
立下遗嘱
同时代的所有作家
莎士比亚年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图解天下名人丛书:莎士比亚》,心中涌起一股久违的震撼。作为一个对文学作品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莎士比亚的名字耳熟能详,但对其生平的细节、创作的背景以及作品的深远影响,却始终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层面。这本书犹如一扇窗户,为我打开了通往这位文学巨匠内心世界的大门。 首先,书中精美的插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并非简单的配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或描绘了都铎王朝时期伦敦的街景,或还原了当时戏剧演出的热闹场面,甚至细腻地勾勒出莎士比亚本人想象中的角色形象。这些图画不仅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它们以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将文字中难以具象化的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呈现出来,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戏剧张力的时代。每一幅图都如同一个微小的故事,与文字内容相得益彰,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的莎士比亚。
评分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提供详实信息的同时,还保持了相当的开放性和启发性。它鼓励读者带着自己的思考去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而不是仅仅接受现成的解读。在介绍每一部剧作时,作者常常会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读者去探讨人物的行为动机、作品的主题意义,甚至其在当代的价值。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莎士比亚世界的兴趣。我发现,原来这些几百年前的剧作,在情感、人性、社会议题上,依然能与当下的我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本书像是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踏上一段充满发现的旅程,而不是简单地告知我答案。
评分《图解天下名人丛书:莎士比亚》的叙事风格也令人称道。它将莎士比亚的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用流畅的笔触勾勒出这位伟大剧作家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的传奇一生。书中不仅记录了他作为演员、剧作家、剧院老板的多重身份,更着力于展现他如何从生活琐事、社会变迁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传世之作。那些关于他与同行们的竞争、与观众的互动、与贵族的周旋,都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戏剧。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作为一个人,在那个时代的挣扎与坚持,以及他对戏剧艺术的无限热爱,这种人格化的描绘,使得莎士比亚不再只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一个鲜活、有血有肉的灵魂。
评分总而言之,这本《图解天下名人丛书:莎士比亚》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传记与鉴赏结合的读物。它以其精美的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解读、生动鲜活的叙事以及富有启发性的引导,为我这位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亲近莎士比亚的绝佳途径。我从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一位文学巨匠跨越时空的魅力,以及他作品中蕴含的永恒价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阅读莎士比亚,不仅仅是对经典文学的致敬,更是一次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深刻探索。它让我期待着,能够继续深入挖掘莎士比亚的宝藏,去感受更多震撼心灵的文字。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欣喜的是它对于莎士比亚作品解读的独到之处。它没有陷入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从一个更贴近读者的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经典剧作的精髓。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通过对台词的细致梳理和情感的层层剥离,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角色。例如,书中对于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的挣扎,并非简单罗列,而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展现了其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动态,让我对这位“王子”的痛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解读方式,既保留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又降低了理解门槛,让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