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1版 (2016年3月1日)
外文书名: Der Ultimative Bike-Workshop
平装: 151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1525554
条形码: 9787111525554
商品尺寸: 24 x 17 x 1.2 cm
商品重量: 699 g
品牌: 机械工业出版社
山地自行车这个名字出现在1966 年,一开始被称为“Mountain Bicycle”,这种由重型海滩车(Cruiser Bicycle)改装而来的自行车更适合在山路上滑行。20 世纪70 年代,山地自行车运动开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流行起来并逐渐发展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山地自行车。之后,一些高技术的轻量化材料开始运用到山地自行车的制作中。1981年美国的Specialized Bicycle 公司批量生产了山地自行车。20 世纪90 年代,山地自行车运动开始在国际上活跃并逐渐变成一种主流的体育运动。它非常好地将体育运动与娱乐休闲结合在一起,带给人们非常好的骑车乐趣。
随着山地自行车运动越来越多地被人喜欢和接受,的山地自行车本身的技术也越来越复杂,科技感也越来越强。如何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山地自行车,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成了摆在众多山地车运动新手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山地自行车实用手册》的作者托马斯· 罗格纳是来自德国的山地自行车专家,他曾是知名自行车杂志《BIKE》的主编,之后作为自由撰稿人出版了多本有关山地自行车的著作。在书中,作者对对山地自行车的基本维护、调校,主流车型的介绍、选择,还有修理工具和专业词汇这些基础内容进行叙述的。对每个组件的保养维修和所需要的修理工具一步一步地做了详细说明,同时也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了解释。
编辑推荐
深入地了解山地自行车构造
全面掌握组装调校保养知识
DIY自我风格的山地自行车
介绍山地自行车运动及山地自行车的几大类型
全面解析轮组、制动、传动、避振等各大系统的细部结构与日常保养
细致讲解制动器、车碗、脚踏、车架、中轴、曲轴、链条等的组装、调校技巧
教您如何DIY适合自己的山地自行车
作者简介
作者托马斯·罗格纳是德国知名的自行车专家,曾在20 世纪90 年代早期作为知名自行车杂志《BIKE》的记者和编辑,之后又以独立撰稿人身份一直致力于自行车运动。本书在编写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BIKE》杂志和速连(SRAM)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德国出版印刷共13 次。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山地自行车入门书籍。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更加可靠的自行车运动
第2章山地自行车的类型
第3章关于车架及其组件
第4章车架的几何形状和车座位置
第5章修理工具
第6章清洗和护理山地自行车
第7章自行车的变速传动套件
第8章中轴、曲柄和链条的安装
第9章的制动系统
第10章制动器的安装、调校和排气
第11章山地自行车碗组的安装和调校
第12章山地自锁脚踏的安装和调校
第13章山地自行车避振前叉的百科与维护
第14章全避振山地自行车的保养
第15章车架调节的各种窍门
第16章关于车轮和车胎
第17章把手和把立
第18章车鞍及座管(升降座杆)的专业提示
第19章如何DIY组装山地自行车
序言
译者序1896 年,在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自行车运动被列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1913 年前后,中国开始出现了自己的自行车运动。1930 年至1937 年间,旅行家潘德明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徒步加自行车方式的环球旅行。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车运动在我国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我国也成为了自行车大国。
1990 年,国际自行车联盟(UCI)正式承认了山地自行车运动,并在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将山地自行车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我国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正式开始山地自行车运动。随着山地自行车运动在全世界被热捧,这几年这项运动在我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6 年,首届黄山(黟县)国际山地自行车节成功举办,吸引了国内外6000 余名选手参加,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规模大的自行车赛事之一。越来越多赛事的举办,还有中央电视台这样强势媒体的宣传,让山地自行运动成为了一种健康向上的运动,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目前我们不乏与山地自行车有关的中文资料,各种网络论坛、报刊杂志等层出不穷,年轻人获得山地自行车上各种新设计、新材料和新技术运用的信息来源也非常广泛。但一些与山地自行车相关的基本维护和保养,修理工具选择等基本知识却并不完善,很多自行车运动、自行车相关配件的专业词汇都有着多种称呼。这本由德国托马斯·罗格纳编写的《山地自行车实用手册》,正是对山地自行车的基本维护、调校,主流车型的介绍、选择,还有修理工具和专业词汇这些基础内容进行叙述的。作者托马斯·罗格纳是德国知名的自行车专家,曾在20 世纪90 年代早期作为自行车杂志《BIKE》的记者和编辑,之后又以独立撰稿人身份一直致力于自行车运动。《山地自行车实用手册》在编写的时候同时也得到了《BIKE》杂志和速连(SRAM)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德国出版印刷共13 次。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山地自行车入门书籍。非常荣幸能有机会翻译本书,希望能给国内广大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们带来一些有价值的资料和建议!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有翻译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博客狮
……………………………………
我之前一直对“DIY”山地车维修这个概念有点距离感,总觉得那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情。直到我入手了《正版山地自行车 实用手册》,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从最基础的构造讲起,一直到具体的维修保养。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跟你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关于“保养”的部分,以前我只知道洗车打蜡,但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清洁传动系统,如何给链条上油,如何检查刹车片磨损程度,还有关于各个部件的润滑点和周期。这些细节的处理,让我觉得我的山地车得到了更精心的呵护。它还提到了如何识别一些潜在的危险,比如车架是否有裂痕,刹车线是否有磨损等等。这不仅让我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对自己的爱车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这本书就像一本“山地车百科全书”,几乎涵盖了所有我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它强调的“自己动手”的精神,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每次自己动手修好一个小毛病,都觉得自己的技能又提升了一截。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不再害怕面对山地车的一些“小麻烦”,能够更自信地享受骑行的乐趣。
评分读完《实用手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茅塞顿开”。我是一名有几年骑行经验的“老”车友了,一直以来都是凭着感觉和网上零散的信息来做一些简单的维护。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之前模糊的概念给系统化了。它在“组装”和“调校”部分的内容,简直是我这种喜欢自己动手DIY的车友的宝藏。我之前换过一次轮胎,虽然换好了,但总觉得轮胎安装得不是那么完美,有时候在路上会感觉有点晃。这本书详细地讲解了轮胎的安装步骤,包括气压的设定、气嘴的方向,还有很多细节处理,我发现我以前很多操作都是错的!最让我惊喜的是关于刹车系统的调校,我一直觉得我的刹车不够灵敏,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刹车线的张力、刹车卡钳的校准,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刹车性能。我按照书中的方法,自己动手调整了刹车,效果立竿见影,现在的刹车手感真的不一样了,骑行起来安全感大大提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实在,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就是告诉你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效果会怎么样。而且,它还很细致地提到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山地车可能存在的差异,这让我感觉这本书的适用性非常强,不是一本“万金油”式的泛泛之谈。
评分终于收到这本期待已久的《正版山地自行车 实用手册》了!迫不及待地翻开,虽然我才刚接触山地车不久,但这本书立刻吸引了我。它的排版非常清晰,插图也足够大,而且关键步骤都有详细的图示,这对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喜欢关于“构造”的部分,以前只知道有车架、轮子、变速器这些基本概念,看完这部分,我对自己山地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传动系统和刹车系统的讲解,文字深入浅出,配上精美的分解图,让我对那些弯弯绕绕的链条、飞轮、刹车线有了直观的认识,甚至能自己判断出一些简单的故障了。这本书不是那种枯燥的技术说明书,而是真正从骑行者的角度出发,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它解释了不同类型的车架材料对骑行体验的影响,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车骑起来更“硬朗”,有些则更“舒适”。还有关于避震器的调整,以前我只知道调软调硬,现在才知道原来不同的路况需要不同的阻尼设置,这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山地车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辆“坐骑”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充满了探索的动力。
评分作为一名热爱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实用手册》中的“使用知识技能”部分,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硬件的,它更注重“人”和“车”的结合。关于骑行技巧的部分,它讲解了如何在不同地形下选择合适的档位,如何保持身体重心,如何安全地下坡等等。我以前骑山路,总感觉自己很“飘”,下坡的时候心里没底。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技巧都是可以通过练习掌握的。它还讲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路况来选择合适的轮胎气压,这一点我以前从来没太在意过,总是一成不变。现在我明白了,不同的路面抓地力需求不一样,气压的调整直接影响到骑行的稳定性和效率。这本书还包括了装备的选择和保养的建议,比如如何挑选合适的头盔、手套,以及在长途骑行中如何进行简单的现场处理。它还特别强调了安全意识,这一点是我觉得特别重要的。这本书不是鼓励你去挑战极限,而是让你在享受骑行的同时,能够确保自身的安全。这些实用的“软技能”,让我感觉我的山地车骑行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简单的“骑上去”,而是真正地“驾驭”它。
评分我之前一直对山地车的“维修”部分有点畏惧,觉得那都是专业技师才懂的事情。但《构造组装调校维修保养使用知识技能书》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这本书的“维修”章节简直就是给新手准备的“救命稻草”。它把很多常见的故障,比如链条异响、变速不顺畅、刹车抱死等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和排查步骤。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修”,而是先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你找出问题所在。我记得我前段时间链条老是“跳牙”,我一直以为是链条坏了,准备去买新的。结果翻到这本书,发现它讲到链条“跳牙”可能是链条磨损、卡飞磨损、甚至后拨导轮脏污引起的。我按照书里的方法,仔细检查了我的卡飞,发现确实有些地方粘了很多泥,清理干净后,再调整了后拨,问题竟然解决了!这让我省了一大笔钱,而且成就感爆棚!这本书还有一个很棒的地方是,它会根据不同的故障,给出相应的工具建议,让你知道你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它不会让你为了修一个小问题,就去买一堆用不上的工具。这种实操性非常强的指导,对于我这种只想让自己的车保持良好状态,但又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去学习复杂技术的人来说,简直太及时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