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
定价:2880元
售价:2188.8元,便宜691.2元,折扣76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2201027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由作者授权并亲自选编、审定,对其科幻、科普文学创作*完整汇集◆在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可读性、独创性、文学性等方面,都是中国科普读物创作的一个高峰
内容提要
《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000余万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分别是:—2卷《主力舰沉没》,第3卷《爱之病》,第4卷《黑影》,第5卷《暗斗》,第6卷《秘密纵队》,第7卷《神秘衣》,第8卷《小灵通漫游未来》,第9卷《哭鼻子大王》,0卷《奇怪的病号》,1卷《生死未卜》,2—13卷《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4卷《春花秋月》,5卷《人才成败纵横谈》,6卷《我的*本书——〈碳的一家〉》,7卷《白衣侦探》,8卷《电影的秘密》,9卷《化学的世界》,第20卷《空气的一家》,第21卷《科学家故事100个》,第22卷《飞天梦》,第23卷《追寻彭加木》,第24卷《科学明星》,第25卷《写给“小叶永烈”》,第26卷《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第27卷《科普创作札记》,第28卷《科学文艺概论》。
《叶永烈科普全集》包括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科学家传记、科普创作理论等六类内容。《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000余万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分别是:—2卷《主力舰沉没》,第3卷《爱之病》,第4卷《黑影》,第5卷《暗斗》,第6卷《秘密纵队》,第7卷《神秘衣》,第8卷《小灵通漫游未来》,第9卷《哭鼻子大王》,0卷《奇怪的病号》,1卷《生死未卜》,2—13卷《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4卷《春花秋月》,5卷《人才成败纵横谈》,6卷《我的*本书——〈碳的一家〉》,7卷《白衣侦探》,8卷《电影的秘密》,9卷《化学的世界》,第20卷《空气的一家》,第21卷《科学家故事100个》,第22卷《飞天梦》,第23卷《追寻彭加木》,第24卷《科学明星》,第25卷《写给“小叶永烈”》,第26卷《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第27卷《科普创作札记》,第28卷《科学文艺概论》。
目录
—2卷《主力舰沉没》
作者介绍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1940年8月30日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六年制本科)。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碳的一家》,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1000万字。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以及奖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宇宙探索和天文学充满向往的读者,我最近有幸接触到了叶永烈先生的科普作品,这无疑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科学之旅。我一直以来都对浩瀚的星空和未知的宇宙充满遐想,而叶先生的著作,则将我带入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他对于天体物理学的讲解,清晰而富有条理。从恒星的诞生与死亡,到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再到宇宙的膨胀与起源,他都用引人入胜的方式一一呈现。我曾经对黑洞、暗物质这些概念感到无比神秘,但在叶先生的解释下,它们变得触手可及。他会用形象的比喻来阐述这些抽象的概念,比如用一个被拉长的橡皮筋来比喻宇宙的膨胀,用一个看不见的“幽灵”来形容暗物质。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仿佛置身于宇宙的洪流之中,感受着它的壮丽与神秘。 更让我赞赏的是,叶先生在书中展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他会详细地介绍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测、计算和理论推导来认识宇宙的。他也会提及一些科学研究中的争议和未解之谜,这让我明白科学并非一成不变的真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种开放性的探讨,激发了我对未知的好奇心,也让我对科学研究充满了敬意。 他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想象力,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魅力。他能够将冰冷的科学数据,转化为充满诗意的文字,让我感受到宇宙的宏伟和人类探索精神的伟大。读他的书,就像是在聆听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宇宙的奥秘,让我受益匪浅。 总而言之,这套书为我带来了一场关于宇宙的精彩探索。它不仅增长了我的天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宇宙的敬畏之心和探索的欲望。我将带着这份热情,继续在这浩瀚的科学海洋中遨游。
评分对于热爱探索未知世界的人来说,叶永烈先生的作品绝对是不容错过的选择。我一直对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着迷,也对生命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叶先生的科普著作,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带领我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科学领域。 他对于生物学知识的讲解,既有宏观的概括,也有微观的细节。我曾经对DNA、基因这些概念感到模糊不清,但在他的笔下,这些复杂的概念变得清晰可见。他会用精妙的比喻来阐述基因的编码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细胞的生命活动。这种详尽而又易于理解的讲解,让我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尤其欣赏叶先生在书中对科学史的梳理。他会追溯某个科学概念的源头,介绍相关的科学家们所做出的贡献。这种历史的视角,让我明白每一个科学成就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它让我对科学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些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充满了敬意。 他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他能够将那些枯燥的科学事实,通过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呈现出独特的魅力。读他的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一种对科学的热爱和对人类文明的赞美。 总之,这是一套能够拓展我视野、提升我认知水平的优秀科普读物。它让我对科学世界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生命的奇妙充满了敬畏。我非常享受阅读的过程,也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启示。
评分最近,我被叶永烈先生的科学普及著作深深吸引。作为一个对自然界万物运行规律充满好奇的人,我一直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叶先生的著作,恰恰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激发了我对科学的热情。 他对于化学的阐释,让我彻底改变了对这门学科的刻板印象。我曾一度认为化学就是各种试剂的混合,是实验室里烧烧煮煮的枯燥过程。然而,叶先生却用生动的语言,将化学反应的奇妙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他会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入手,比如水、空气,然后层层深入,揭示它们背后复杂的化学构成和变化。他对于元素周期表的解读,更是让我看到了一个有机的、充满逻辑的化学世界。 他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引导我们去思考。在讲解一个科学概念时,他常常会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鼓励读者自己去探索答案。这种互动式的写作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我开始尝试着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叶先生的文字,充满了智慧和趣味。他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不失深度。他能够将复杂的科学理论,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大量的科学知识。他的作品,不仅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份激发阅读兴趣的指南。 总而言之,这套书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全新窗口。它让我看到了科学的无处不在,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的价值和意义。我非常感激叶先生为科学普及所做的贡献,他的作品将一直是我学习和探索的宝贵财富。
评分初次接触到叶永烈先生的科普著作,真是被他那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深深吸引。我一直觉得科学并非遥不可及的象牙塔,而是充满趣味和智慧的探索过程。叶先生的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能够将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物理、化学、生物知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清晰明了的逻辑,一点点剥开,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我尤其喜欢他笔下那些科学史上的故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的发现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挫折、坚持和灵光乍现。叶先生把这些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眼见证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他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传递一种科学精神——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科学的敬畏。 阅读他的作品,我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叶先生在解释科学概念时,常常会引导读者去质疑、去探究,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既定的结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开始用更审慎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不再轻易被表象所迷惑,而是去追溯事物的本质。 不得不说,叶先生的文笔也非常优美,他能够将科学的严谨与文学的浪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的文字流畅自然,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一位渊博的长者进行一次愉快的对话。即使是关于那些最基础的科学原理,他也能写出令人回味无穷的篇章,让我不禁感叹科学的魅力无穷。 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科学,认识了知识的力量,也让我对人类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非常庆幸能够读到如此优秀的作品,也期待着未来能够继续从叶先生的著作中汲取养分,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评分最近沉迷于科学探索的乐趣,有幸翻阅了一些叶永烈先生的科普作品,着实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宇宙的奥秘充满好奇,从微观的原子到宏观的星系,每一个细节都牵动着我的求知欲。叶先生的讲解,仿佛一把钥匙,轻轻一转,就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他对于物理学概念的阐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之前总觉得黑洞、相对论这些词汇离我太遥远,充满了神秘感,但叶先生用生动的比喻和清晰的逻辑,将它们一一剖析。他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比如用一个下落的乒乓球来解释引力,用一个飞驰的火车来描绘时空的扭曲。这种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轻松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论,并且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画面。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叶先生在讲述科学发现的过程中,并没有回避那些弯路和错误。他会详细地介绍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试错、如何推翻旧的理论、又如何建立新的体系的。这种坦诚的态度,让我明白科学的发展并非直线前进,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它让我们看到科学家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们的智慧,更在于他们的坚持和勇气。 他的文字功底也非同一般,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阅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在欣赏一幅精心绘制的科学画卷,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他能够将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我读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总的来说,这是一套能够激发我深度思考的科普读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思维的启迪。它让我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世界,用严谨的态度去探索未知,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和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