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须臾:落落首部随笔图文集
定价:24.80元
作者:落落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5354367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日,拥有人气的作家落落由长江文艺出版社(blog)推出首部图文集《须臾》。
同落落今年1月推出的散文集《不朽》相比,落落此次全新创作的《须臾》更为精致。这是一本记录情感的精致的值得收藏的书,内容清新,感人。文中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以及在日本旅行时拍摄的精美图片,设计精美、华丽。
书中记录了落落旅行途中反复听的歌、不断遇见的人,时刻忆起的小时候的家园,爱情故事,以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所有应该忘记即将忘记而没能忘记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落落极其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震撼的同时,更让人感到温暖。
内容提要
本书是落落的首部图文随笔集,比落落08年1月推出的《不朽》更为读者期待。文中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以及旅行中拍摄的精美图片,由郭敬明团队总结了《N.世界》图文书的经验后隆重推出,设计精美、华丽。在《小说》中预告时,好评如潮,读者期待值极高。
本书收录了落落的全新散文,和旅行中自己拍摄的图片,记录了旅行途中反复听的歌,不断遇见的人,时刻忆起的小时候的家园故事,爱情故事,和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所有应该忘记即将忘记而没能忘记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她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
这是一本记录情感的精致的值得收藏的书,内容清新,感人。想要更了解落落的人,不要错过这本书将会带给你的震撼与温暖的感动。
目录
作者介绍
落落,82年4月生,上海人,编辑,自由撰稿人。个人主页.luo-luo.。 长篇小说《年华是无效信》(2005年),短篇小说《那些生命中温暖而美好的事情》(2005年),长篇小说《尘埃星球》(2007年),散文集《不朽》(2008年)。
文摘
序言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语言运用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尤其是在意象的选取上,体现了扎实的文学功底。她善于运用那些看似普通,却又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物件或场景,比如“一盏夜灯”、“一张老照片的边缘”,并围绕它们构建起复杂的情感网络。这种意象的反复出现和深化,构建了全书内在的隐秘结构,即便读者跳着阅读,也能感受到这些意象在不同篇章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并非简单的随笔记录,更像是作者对自身生命体验进行的一次文学性的重构与提炼。它需要的不是快速浏览,而是沉下心来,去捕捉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细微的声响和色彩,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层次和更深的寓意,展现出极高的耐读性。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那种扑面而来的真诚与细腻,仿佛作者是一位老友,坐在我对面,娓娓道来她生命中那些看似微小却意义非凡的瞬间。她的文字没有刻意的雕琢或华丽的辞藻堆砌,反而有一种清水出芙蓉般的自然之美。那种对日常生活中细微情绪的捕捉能力,简直令人拍案叫绝,比如她描写某个特定光影下的感受,或者某次偶然的对话带来的心绪波动,都描绘得入木三分,让人忍不住停下来,回味自己过往的类似经历。这种“他人的经验”能够如此迅速地转化为“我的共鸣”,是优秀随笔的标志。它并非宏大叙事,而是专注在“须臾”——那稍纵即逝的时间切片里,却挖掘出了永恒的价值。读者的代入感极强,常常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感叹而红了眼眶,或是会心一笑,这需要作者极高的共情能力和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那种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露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讲究,墨色印制清晰又不刺眼,非常适合长时间的阅读。虽然我拿到的是精装版,但即便是平装,想必也能感受到设计者在细节上的用心。尤其是那些随附的插图和照片,它们的排版简直是艺术品,与文字之间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没有喧宾夺主,又起到了极好的烘托和补充作用。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视觉和心灵的深度对话。我尤其欣赏作者在版式设计上展现出的那种克制与张扬的平衡感,它让这本图文集不仅仅是一堆文字和图片的堆砌,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工艺品,让人忍不住想要收藏和细细品味。从快递的包装到书籍本身的触感,无不体现出出版方对作品的尊重,这种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
评分作者在选择记录的“素材”上,展现出一种近乎固执的个人化视角,这使得整本书的风格高度统一,又极具辨识度。她笔下的世界,总是带着一层淡淡的、略显疏离的观察滤镜,但这并非冷漠,而是一种保持距离以求看得更清的智慧。我尤其欣赏她对“失落”和“等待”这些负面情绪的处理方式,她不回避它们,而是像对待一个旧识那样与之和平共处,从中提炼出安宁和韧性。这种对内心阴影的接纳,比单纯的阳光和积极向上更具有力量和说服力。它告诉我们,完整的人生必然包含着不完美和缺憾,而真正的成长,恰恰在于如何优雅地与这些“不完美”共舞。这本书的底色是温暖的,但这份温暖并非来自外部的慰藉,而是从内心的深处自行燃起的微光。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节奏非常独特,它不像传统散文那样一气呵成,反而充满了跳跃感和情绪的起伏,仿佛是作者思绪的真实流动路径被完整地记录了下来。有些篇章短小精悍,如同一个闪烁的眼神,信息密度极大,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而另一些篇幅则相对舒缓,像一段悠长的独白,带着时间的余韵缓缓流淌。这种节奏上的变化,有效地避免了阅读过程中的疲劳感,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未知和期待。它更像是一本私密的日记被意外公开展览,读者得以窥见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未加修饰”的部分。这种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恰恰契合了我们现代人碎片化的接收信息的方式,却又在精神层面达到了高度的整合,读完后,感觉像是进行了一场深入的、非线性的自我对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