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生物学与生活(原书第10版)
定价:129.00元
作者:(美)特丽莎.奥德斯克,吉拉德.奥德斯克, 布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12129774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外经典的生物学入门教科书,彩色印刷,大量精美的图片、问题导向的讲解方法,让你以迷人有趣的视角学习生物学知识。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生物学的简介性图书,全书通过结合身边的具体实例,介绍了细胞、遗传、进化与生物多样性、行为和生态等内容。本书的特点是,详细介绍了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目录
第1章 绪论:生物学与你1
1.1 什么是生命?2
1.1.1 生物需要物质和能量以维持生存2
1.1.2 生物需要复杂的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的生存3
1.1.3 面对刺激,生物会有所应对和保护自己4
1.1.4 生物会生长4
1.1.5 生物会繁衍后代5
1.1.6 生物都有进化的能力5
1.2 什么是进化?6
1.2.1 生物进化三步走6
1.3 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生物学研究的?8
1.3.1 生物学研究的多种层面8
1.3.2 生物学家通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将其分类9
1.4 什么是科学?11
1.4.1 科学基于以下公理:一切自然事件皆有起因11
1.4.2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科学方法作为工具12
1.4.3 生物学家用对照实验来验证假说12
1.4.4 生物理论均经过严密的验证12
1.4.5 科学是一种人类活动13
篇 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2章 原子、分子与生命16
2.1 什么是原子17
2.1.1 原子是元素的基本结构单位17
2.1.2 原子由更小的粒子构成17
2.1.3 元素用原子序数来定义18
2.1.4 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18
2.1.5 原子核和电子在原子中相互依存18
2.2 原子是如何相互作用而形成分子的?20
2.2.1 原子形成分子以填补外层电子层的空缺20
2.2.2 原子之间依靠化学键形成分子20
2.2.3 离子之间可以形成离子键21
2.2.4 共价键通过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22
2.2.5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可形成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22
2.2.6 氢键是特定极性分子间的引力23
2.3 为什么水对生命如此重要?23
2.3.1 水分子之间相互吸引24
2.3.2 水分子可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24
2.3.3 水起到维持温度恒定的作用25
2.3.4 水可以形成特殊的固体——冰26
2.3.5 水溶液可以呈酸性、碱性或中性27
第3章 生物大分子29
3.1 为什么碳元素在生物大分子中至关重要?30
3.1.1 有机物分子复杂多样是由碳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化学键决定的30
3.2 有机物分子是如何形成的?31
3.2.1 聚合物通常通过脱水反应形成、通过水解反应分解31
3.3 什么是碳水化合物?32
3.3.1 不同的单糖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不同的结构33
3.3.2 二糖是两个单糖通过脱水反应而连接形成的33
3.3.3 多糖是多个单糖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链状结构34
3.4 什么是脂类?36
3.4.1 油脂、脂肪和蜡是仅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脂类36
3.4.2 磷脂类含有亲水的头部基团和疏水的尾部基团37
3.4.3 固醇类含有4个结合在一起的碳环38
3.5 什么是蛋白质?38
3.5.1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长链构成的39
3.5.2 氨基酸通过脱水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蛋白质40
3.5.3 蛋白质可以形成多达四级的结构40
3.5.4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三维立体结构相关42
3.6 什么是核苷酸、什么是核酸?42
3.6.1 核苷酸可以作为能量储存的载体,也可以作为胞内信号转导的信使42
3.6.2 DNA和RNA都是核酸,它们是遗传物质43
第4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4
4.1 什么是细胞学说?45
4.2 细胞的基本特性是什么?45
4.2.1 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特征45
4.2.2 细胞有两种基本类型: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48
4.3 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9
4.3.1 有些真核细胞需要依靠细胞壁来支撑细胞结构50
4.3.2 细胞骨架维持细胞形态、支撑细胞结构和调控细胞运动50
4.3.3 鞭毛和纤毛使细胞顺着液体流动的方向运动,或者使液体流过细胞表面51
4.3.4 细胞核含有DNA,是真核细胞的控制中心52
4.3.5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膜结构形成细胞中的内膜系统54
4.3.6 液泡的功能多种多样,包括调节水平衡、储存物质和支撑细胞结构58
4.3.7 线粒体从食物中获取能源,而叶绿体可以直接捕获太阳能58
4.3.8 植物有时利用质体(或称为色素体)来储存能量60
4.4 原核细胞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0
4.4.1 原核细胞的细胞表面十分特殊61
4.4.2 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的细胞质结构更简单62
第5章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63
5.1 细胞膜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关的?64
5.1.1 细胞膜是“流动的镶嵌结构”,蛋白质在脂质分子层中不断移动64
5.1.2 磷脂双层将细胞的内容物与外界隔离开65
5.1.3 多种蛋白在细胞膜上形成镶嵌图案66
5.2 物质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67
5.2.1 梯度使流体中的分子产生扩散现象67
5.2.2 跨膜运输包括被动运输及耗能运输67
5.2.3 被动运输包括简单扩散、协同扩散及渗透68
5.2.4 耗能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内吞和胞吐71
5.2.5 跨膜的物质交换影响细胞的大小和形状74
5.3 特化的连接是如何使细胞相连和交流的?74
5.3.1 桥粒将细胞黏附在一起74
5.3.2 紧密连接使细胞黏附滴水不漏75
5.3.3 间隙连接和胞间连丝使细胞间可直接交流75
第6章 细胞中的能量流动76
6.1 什么是能量?77
6.1.1 热力学定律描述了能量的基本特征77
6.1.2 生物利用太阳能为生命创造低熵的环境78
6.2 能量在化学反应中是如何转化的?79
6.2.1 放能反应释放能量79
6.2.2 吸能反应需要吸收能量79
6.3 能量在细胞中是如何转运的?80
6.3.1 ATP和电子载体是细胞内的载能分子80
6.3.2 偶联反应联系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81
6.4 酶是如何催化生化反应的?82
6.4.1 催化剂降低启动反应所需的能量82
6.4.2 酶是生物催化剂82
6.5 生物酶是如何被调控的?84
6.5.1 细胞通过控制生物酶的合成和活化来调控代谢途径84
6.5.2 有毒物质、药物和环境因素都会影响酶的活性87
第7章 光合作用:太阳能捕手89
7.1 什么是光合作用?90
7.1.1 叶片和叶片中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90
7.1.2 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开尔文循环组成90
7.2 光反应阶段:光能是如何转化为化学能的?92
7.2.1 捕获光能的是叶绿体中的色素92
7.2.2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基粒的膜结构上94
7.3 开尔文循环:化学能是如何储存在糖类分子中的?96
7.3.1 开尔文循环捕获二氧化碳97
7.3.2 开尔文循环中固定的碳元素用来合成葡萄糖97
第8章 能量的获取:糖酵解和细胞呼吸作用99
8.1 细胞是如何获得能量的?100
8.1.1 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是细胞能量的终来源100
8.1.2 葡萄糖是主要的储能分子101
8.2 什么是糖酵解作用?101
8.3 什么是细胞的呼吸作用?102
8.3.1 在细胞呼吸作用的个阶段,酸发生分解102
8.3.2 在细胞呼吸作用的第二个阶段,高能电子会通过电子传递链103
8.3.3 在细胞呼吸作用的第三个阶段,ATP通过化学渗透作用形成103
8.3.4 细胞的呼吸作用可以从多种分子中获取能量105
8.4 发酵是如何发生的?105
8.4.1 在无氧的环境下,细胞通过发酵作用实现NAD 的循环利用105
8.4.2 有些细胞通过发酵作用将酸分解为乳酸105
8.4.3 有些细胞通过发酵作用将酸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106
第二篇 遗 传
第9章 生命的延续:细胞增殖108
9.1 细胞为什么分裂?109
9.1.1 细胞分裂将遗传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子代细胞109
9.1.2 细胞分裂是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110
9.1.3 细胞分裂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所必需的110
9.2 什么是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111
9.3 真核细胞的DNA分子是如何排列的?112
9.3.1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由一条线性的DNA双螺旋分子和其上连接的蛋白质构成113
9.3.2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段113
9.3.3 复制后的一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分开113
9.3.4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通常成对出现且包含相同的遗传信息114
9.4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是如何发生的?116
9.4.1 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有丝分裂期116
9.5 细胞如何通过有丝分裂生成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两个子代细胞?117
9.5.1 在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发生压缩、纺锤体微管结构形成、核膜破裂、染色体与
纺锤体微管相连117
9.5.2 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上119
9.5.3 在有丝分裂末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被牵引到细胞的两极119
9.5.4 在有丝分裂末期,每套染色体周围会形成核膜结构119
9.5.5 在细胞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的细胞质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120
9.6 细胞周期是如何被调控的?120
9.6.1 特定蛋白质的活化与失活推动细胞周期进程120
9.6.2 细胞周期检查点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121
9.7 为什么如此多的生物通过有性生殖进行繁殖?122
9.7.1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可以结合两个亲本的等位基因122
9.8 减数分裂是如何产生单倍体细胞的?123
9.8.1 减数次分裂将同源染色体分开,分配给两个单倍体子代细胞的细胞核124
9.8.2 减数第二次分裂将姐妹染色单体分配到4个子代细胞的细胞核中126
9.9 在真核细胞的生命周期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何时发生的?127
9.9.1 处于二倍体生命周期的生物,大多数细胞处于二倍体状态127
9.9.2 处于单倍体生命周期的生物,大多数细胞处于单倍体状态128
9.9.3 在世代交替的生命周期中,既存在二倍体多细胞阶段,又存在单倍体多细胞阶段128
9.10 生物是如何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产生基因多态性的?129
9.10.1 同源染色体的随机分离创造新的染色体组合129
9.10.2 互换创造具有新基因组合的染色体130
9.10.3 配子的融合增加了子代基因的多样性130
第10章 遗传的方式131
10.1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什么?132
10.1.1 基因是染色体特定区域的核苷酸序列132
10.1.2 基因突变是等位基因的来源132
10.1.3 生物的一对等位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132
10.2 遗传法则是如何
作者介绍
闫宜青,2006年和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工学双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免疫识别与信号转导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起任特任副研究员。2015年起任特任研究员。主要成果发表于Cell、Immunity等国际高水平杂志。获2015年度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主要研究兴趣为炎症以及炎症相关疾病机制。
文摘
序言
第二段 读完这本关于生物学的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于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融合处理得非常巧妙。书中对于不同生态系统,比如森林、草原、海洋等,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不仅展示了它们各自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更着重分析了这些系统内部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对整个地球环境的影响。例如,关于雨林生态系统,作者不仅介绍了其中的动植物,还深入探讨了它们在气候调节、碳循环等方面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其造成的破坏。最让我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将这些纯粹的生物学知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丧失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生存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我意识到生命科学并非孤立存在的学科,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引发了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让我更加珍视和敬畏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评分第一段 最近读了本关于生命科学的书,虽然书名我记不太清了,但其中关于遗传和进化论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那些抽象的遗传学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仿佛我真的能看到DNA双螺旋在细胞中复制,看到基因突变如何一点点累积,最终塑造出千姿百态的生命。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自然选择的论述,作者通过一些经典的生物进化案例,比如达尔文雀的喙形演化,或者不同环境中物种的适应性差异,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而又神奇的力量。书中不仅罗列了理论,更注重阐述理论背后的逻辑和证据,使得我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更为宏观和系统的图景。对于那些对生命科学的奥秘充满好奇,又苦于难以入门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绝佳的选择。它没有刻意去炫技,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朴实而充满智慧的语言,引导你一步步走进生命科学的殿堂。
评分第四段 最近偶然读到一本关于生物学原理的书,其中关于植物学和动物行为学的章节,令我受益匪浅。对于植物,我一直以为它们只是安静地生长,吸收阳光和水分,但书中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些沉默的生命。比如,书中详细介绍了植物如何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如何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甚至是如何感知环境变化并作出响应。而关于动物行为的部分,更是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了动物在求偶、捕食、社交、防御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复杂而精妙的行为模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昆虫社会行为的研究着迷,蚂蚁和蜜蜂那种高度协作、分工明确的社会结构,让我不禁感叹自然界造物的神奇。这本书将严谨的科学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叙述中,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对生命的奇妙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对那些平时容易被忽视的动植物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尊重。
评分第三段 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生命奥秘的书籍,其中关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书中对于细胞这个生命基本单位的讲解,细致入微,从细胞膜的通透性到细胞器的功能,再到细胞核内DNA的运作机制,都做了非常清晰的阐述。我之前一直觉得细胞是微观世界里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通过书中丰富的图解和生动的描述,我仿佛能亲眼看到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如何工作,线粒体如何为细胞提供能量,以及核糖体如何按照DNA的指令合成蛋白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基因表达调控的部分,作者用形象的比喻解释了基因是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被激活或沉默,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前沿的生物技术,比如基因编辑和细胞治疗,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将复杂的生物学原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到生命科学的魅力。
评分第五段 这本书中关于人体生理学和免疫学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记。作者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带领读者深入探索我们自己的身体。从呼吸系统如何运作,到消化系统如何分解食物,再到循环系统如何输送氧气和营养,每一个生理过程都被拆解得非常清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作者用生动的类比解释了神经元之间如何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交流,以及大脑如何整合这些信息,控制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动。而免疫学部分,则让我对身体自带的“防御系统”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详细介绍了免疫细胞如何识别并清除病原体,以及疫苗接种的原理。这种对人体内部运作机制的细致讲解,不仅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更让我意识到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阅读这本书,感觉就像是在给自己的身体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和“科普”,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更加珍惜健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