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核電 霧霾 你——從福島核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業安全
定價:36.00元
作者:郭位
齣版社:北京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30124106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核電 霧霾 你——從福島核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業安全》備受國際關注,已發行中文簡體字、中文繁體字、日文、英文、法文版,其他文字版本正在接洽中。
內容提要
2011年3月,日本發生裏氏9級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導緻福島核電廠事故。這是自1979年美國三裏島、1986年蘇聯切爾諾貝利意外發生以來,為嚴重的核事故,再度引發社會各界對能源問題的討論。
福島核事故發生後一個多月,郭位教授作為首位受邀進入福島附近區域的外國安全可靠度專傢,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理性的態度,分析瞭福島核事故發生的原因;並於2013年7月再次受邀訪問福島核電廠,瞭解災後的善後工作。
郭位教授以福島核事故為鑒,剖析管理缺失、人為疏忽等成因。如今霧霾為害,引起恐慌,郭位教授提醒大傢要探討能源與環保政策走嚮,以找到能源供應、經濟福祉及可靠度與可持續性之間的平衡點。
目錄
序一
序二
關於本書
颱灣版補充說明
再版自序
初版自序
導論 從可靠度看核能發電
部分 “三一一”後的世界—一一核激起韆層浪
章 三月殘花落更開
第2章 一水相隔兩樣情
第3章 老化設備需更新
第4章 透明管理解韆愁
第5章 十洲品質待檢驗
第6章 核電安全經營遠八卦
第二部分 環保、工安與創新——七彩能源一鑒開
第7章 七彩能源一鑒開
第8章 背景輻射知多少
第9章 工安人禍處處聞
0章 環境汙染花濺淚
1章 天災人難鳥驚心
2章 安全能源何處尋
3章 能源代價共承擔
4章 能源政策求創新
5章 實踐天路近
附錄
附錄Ⅰ 古往今來可靠度
附錄Ⅱ 解讀福島核事故的危與機
附錄Ⅲ 一樣文化兩種態度——颱北國際馬拉鬆賽
側記
相關參考讀物
後記
作者介紹
郭位,香港城市大學校長。美國國傢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及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職美國橡樹嶺國傢實驗室高級管理團隊、田納西大學工學院院長、德州農工大學工業(及生物醫學)工程係主任,為舉足輕重的旅美華人科研。係統可靠度研究的先驅;可靠度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 主編。
文摘
序言
讀到這本書名,“核電 霧霾 你——從福島核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業安全”,我腦海中瞬間浮現齣幾個關鍵詞:警示,反思,責任。福島核事故,無疑是人類在核能利用史上的一次沉重打擊,它像一個巨大的問號,懸在所有關於核能的討論之上。而霧霾,則是我們用發展換來的,揮之不去的環境“疤痕”。“你”這個字,則將所有宏大的敘事拉迴到瞭個體層麵,暗示瞭這場關於能源、環保和工業安全的討論,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本書的立意非常高遠,它試圖在一個具體事件的框架下,探討一個龐雜的社會議題。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運用福島核事故的經驗和教訓,來闡述核能的利弊,以及它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位置的。同時,它又如何將能源問題與我們日常呼吸的空氣聯係起來,探討工業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環境影響。最讓我好奇的是,這本書會如何引導讀者去思考“工業安全”這個概念,它不僅僅是技術的保障,更是一種製度的保障,一種文化的塑造。這本書,感覺是一次關於“代價”的深刻反思,一次關於“未來”的鄭重呼喚。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吸引人,深藍色的背景上,幾個巨大的核電符號和一團迷濛的霧霾交織在一起,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書名“核電 霧霾 你”更是直擊要害,直接點明瞭當今社會最關心的幾個熱點問題。我一直對能源問題非常關注,特彆是核能,它既是清潔能源的希望,又伴隨著潛在的風險。而霧霾,更是我們每個人都深切感受到的環境汙染。這本書似乎想要探討的,正是這兩者之間的復雜聯係,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到我們的生活,甚至“你”——每一個普通人。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福島核事故”這樣一個具體的事件,串聯起如此宏大的主題的。福島事故的影響是全球性的,它不僅僅是一場災難,更是對核能安全、能源政策以及環境風險管理的一次深刻反思。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福島事故的起因、過程和後果,並以此為切入點,引齣關於核電發展的爭議、不同國傢在能源結構調整上的選擇,以及我們在追求工業發展的同時,如何纔能真正守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這本書給我一種預感,它會是一次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閱讀體驗,或許還能引發我對自身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的思考。
評分“核電 霧霾 你——從福島核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業安全”,單看這個書名,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福島核事故,這個名字本身就代錶著一場巨大的災難,它讓人們對核能的安全性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質疑,也迫使我們重新審視依賴能源的模式。而霧霾,則是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過程中,留給子孫後代的一份沉重遺産。這本書顯然是想通過一個具體的、具有代錶性的事件,來引齣關於能源、環保和工業安全這三個相互關聯、又相互製約的宏大主題。我期待書中能夠呈現一些非常具有說服力的論據和分析,比如,作者會如何詳細解讀福島事故的深層原因,它對全球核能發展格局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又會如何分析工業生産與環境汙染之間的復雜關係,並提齣切實可行的環保策略?而“你”這個字,則將所有這些討論的主體,聚焦在瞭我們每一個普通人身上,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本能夠引起讀者共鳴、激發行動的書。它或許會改變我們對能源的看法,對環境的認識,甚至對工業發展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讓我聯想到一股撲麵而來的思考風暴。“核電 霧霾 你——從福島核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業安全”,這樣的組閤,簡直就像是把現代社會最棘手的幾個“痛點”揉捏在一起,然後放在瞭我們麵前。福島核事故,那三個字仿佛還帶著放射性的餘溫,提醒著我們,即使是看似強大的科技,也可能在自然的偉力麵前不堪一擊。而霧霾,它是一種彌漫的、無處不在的壓抑感,是工業文明高速發展留下的“副作用”。這本書要做的,似乎是把這些看似分散的問題,用一條清晰的邏輯綫串聯起來,而這條綫索,就是“你”——我們每一個人。我好奇的是,作者將如何從福島這個具體的“點”齣發,延展到“麵”上的能源政策,再到“體”上的環保理念,最終觸及“心”上的工業安全責任。它是否會讓我們重新審視核能的定位,是否會為我們揭示治理霧霾的更深層原因,是否會讓我們反思在追求效率和利潤的同時,我們是否犧牲瞭安全和可持續性?這本書,感覺是一場深入肌理的剖析,是對現代社會發展模式的一次“把脈”。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第一眼就被它樸實卻充滿力量的書名所吸引:“核電 霧霾 你——從福島核事故細說能源、環保與工業安全”。這個書名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老者,用一種沉靜卻不容置疑的語氣,道齣瞭我們時代最緊迫的幾個議題。福島核事故,這個詞語本身就承載瞭太多的復雜情感和深刻教訓。它不僅暴露瞭技術上的脆弱性,更揭示瞭人類在麵對自然災害和技術失控時的無力感。而霧霾,這個近年來籠罩在我們頭頂的揮之不去的陰影,則是我們發展過程中留下的環境代價。這本書顯然試圖在這兩個看似獨立的現象之間找到某種關聯,並以此為綫索,引領讀者一同審視我們所依賴的能源體係、我們為之付齣的環境代價,以及工業發展背後那些關乎生命安全的隱患。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和數據,來支撐作者的論點,而不是流於空泛的理論闡述。我想知道,從福島的灰燼中,我們究竟學到瞭什麼?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道路上,我們又忽視瞭哪些本應被放在首位的環境保護和工業安全原則?這本書,或許會是一次關於真相的探索,一次關於責任的追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