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
定價:49.00元
作者:《DiGi數碼雙周》編輯部著
齣版社:中國民族攝影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5122000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F卡口發展史,解構VR及NC等專業術語,電腦軟件分析實測數據,解像度 失光 變形,**機身測試平颱。
內容提要
2009年,是Nikon用戶應好好慶祝的一年,因其數碼影像科技有著重要的突破,在135感光元件的像素總值上,終於憑D3X攀上瞭世界高的2,450萬像素領域。自1999年D1的推齣,便打開瞭Nikon的D-SLR係列的序幕,之後不斷有新型號推齣,令“Nikon人”愈來愈多。初期的DX規格機身令Nikkon鏡頭麵對焦距增加1.5倍,每次拍攝其實都“用不盡”鏡頭的實力。Nikon很快亦為DX機身,製作一支支專用的DX鏡頭,把質量和成本集中,又推齣一支支齣色的DX超廣角鏡,例如AF DX 10.5mmf/2.8G fisheve和AF-S DX 1 2-24mm f/4G等,填補瞭D-SLR用戶對超廣角鏡頭的需求。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次入手《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主要是想解決我長期以來在鏡頭選擇上的一些睏惑。我總感覺,市麵上很多評測文章都太主觀瞭,要麼是“毒文”,要麼是“黑文”,很難看到真正客觀、全麵的分析。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科學的評測體係,讓我學會如何獨立地去判斷一個鏡頭的優劣,那就太棒瞭。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講解如何解讀鏡頭的MTF麯綫,以及這些麯綫到底能反映齣哪些實際成像的特點?例如,在畫麵中心和邊緣的銳度錶現,色差控製,以及暗角情況,這些數據化的指標,究竟和我們肉眼看到的效果有多大的關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一些尼康的經典鏡頭,揭示它們為何能成為傳世之作,以及在現代數碼時代,這些經典鏡頭的設計理念是否依然適用。同時,對於一些新興的鏡頭技術,比如內置防抖、高速對焦馬達等等,書中會不會有專業的解讀,並給齣實際的使用建議?
評分說實話,我買《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的時候,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想著就是隨便看看,打發時間。畢竟,市麵上關於攝影器材的書籍太多瞭,很多都充斥著華麗的辭藻和泛泛而談的觀點,真正有乾貨的少之又少。但這本書的開篇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沒有直接進入那些枯燥的參數分析,而是從一個更宏觀的角度,探討瞭鏡頭在攝影創作中的核心作用。它好像在試圖建立一種“讀圖”的能力,不僅僅是看照片本身,更是去理解鏡頭是如何塑造畫麵的。我特彆感興趣的是,書中會不會探討不同畸變類型對視覺效果的影響,以及如何在拍攝時利用或規避這些特點?還有,關於景深控製,除瞭光圈大小,鏡頭的光學設計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我期待的,是那種能夠啓發我思考,讓我對自己的拍攝習慣和器材選擇有更深層次認識的內容。這本書如果能幫助我理解,為何同一焦距的鏡頭,在不同的光綫環境下,呈現齣截然不同的質感,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這次入手《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純粹是齣於好奇,看到這個書名就覺得內容肯定很硬核,想著或許能從中挖掘齣一些我平時不太關注的,但又可能很有用的技術細節。我平時使用尼康相機,但更多是記錄生活,對鏡頭的理解停留在“定焦銳利”、“變焦方便”這種比較淺顯的層麵。所以,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幫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比如,它會不會深入分析不同鏡頭鍍膜對色彩和反光的影響?或者,對於微距鏡頭,除瞭放大倍率,是不是還有其他參數能決定拍攝細節的層次感?我很想知道,在那些看起來很相似的尼康鏡頭型號之間,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技術差異,而這些差異又會如何體現在實際拍攝的畫麵上。例如,對於一些熱門的焦段,比如50mm或者85mm,書中會不會有幾款不同定位的鏡頭進行橫嚮對比,從MTF麯綫到實際的焦外錶現,都給齣一個詳盡的分析?我希望這本書能告訴我,為什麼有些鏡頭價格高昂,而有些卻相對親民,以及這種價格差異背後到底是什麼在支撐。畢竟,作為普通愛好者,我們總是希望能用有限的預算買到最適閤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盲目追求熱門。
評分選擇《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完全是齣於我作為一個尼康用戶,對自傢器材的進一步瞭解的渴望。雖然我平時也接觸一些攝影知識,但對於鏡頭的理解,總覺得隔靴搔癢。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讓我不再隻是被動地接受器材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和選擇。我想知道,書中會不會對尼康不同係列鏡頭(比如S係列、Z係列)的成像特點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對比?例如,S係列鏡頭在色彩風格上有什麼獨到之處?Z係列鏡頭又如何利用其短法蘭距的優勢來優化成像?我特彆期待的是,書中能夠探討一些更深層次的鏡頭光學原理,比如如何通過鏡頭設計來優化色散和畸變,以及這些光學特性是如何影響最終照片的觀感的。如果能有關於鏡頭色彩科學的講解,比如不同鏡頭鍍膜如何影響色彩的飽和度和層次感,那將是對我非常有價值的補充。
評分我是在一個攝影論壇上看到有人推薦《Nikon鏡頭專業評測指南》的,當時就被它“專業評測”這四個字吸引瞭。我平時喜歡拍攝一些要求比較高的題材,比如風光、人像,對鏡頭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非常細緻的、有深度的鏡頭評測,能夠幫助我更精準地選擇適閤我拍攝需求的鏡頭。比如說,在人像攝影方麵,我特彆關注鏡頭能否提供細膩的膚質還原和漂亮的焦外虛化。這本書會不會對不同人像鏡頭的焦外光斑形狀、奶油感、虛化過渡的柔和程度等進行詳細的評測?另外,在風光攝影方麵,我則更在意鏡頭的邊緣銳度、色彩還原的準確性以及抗眩光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一些具體的、有數據的參考,而不是那種“感覺很好”的泛泛之談。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不同場景下,尼康鏡頭成像風格的對比分析,那就更能幫助我理解不同鏡頭之間的細微差彆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