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 9787111520436

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 978711152043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现代国防与安全研究中心 著
图书标签:
  • 海军舰艇
  • 海军航空器
  • 军事科技
  • 美日俄印
  • 舰艇识别
  • 航空器识别
  • 军事装备
  • 图鉴
  • 武器装备
  • 现代海军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20436
商品编码:2962324061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

定价:79.00元

售价:59.3元,便宜19.7元,折扣75

作者:现代国防与安全研究中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115204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主要安全挑战在哪里?当然是在海上。感谢现代国防与安全研究中心为广大军事爱好者及相关专家提供了高密度与高质量的信息。有信息才能有思维,有思维才能有行动,有行动才能直面挑战。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舰种、机种分类介绍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海军舰艇与航空器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核潜艇、常规潜艇、航母、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轻型护卫舰、攻击快艇、两栖舰艇、战舰艇、巡逻舰艇、训练舰及支援舰、补给舰、舰载机等。本书所有内容均来自《现代舰船》杂志社,资料,内容详实,对于喜爱海空武器装备的读者,是非常理想的参考书。

目录

目 录舰 艇美国舰艇“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宙斯盾”导弹巡洋舰“阿利伯克”Ⅰ/Ⅱ级“宙斯盾”导弹驱逐舰“阿利伯克”ⅡA级驱逐舰LCS-1“自由”级濒海战斗舰LCS-2“独立”级濒海战斗舰“佩里”级护卫舰“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黄蜂”级两栖攻击舰“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蓝岭”级两栖指挥舰“萨拉门托”级快速战斗支援舰“供应”级快速战斗支援舰“胜利”级海洋调查与观测船“霍华德劳伦斯”号导弹/卫星观测船“无暇”号音响测量船“埃莫斯兰德”级潜艇供应舰“梅尔维尔”级海洋研究船AGOR-26级海洋研究船“托马斯G汤普森”级海洋研究船“沃森”级大型中速滚装船“约翰P鲍勃少校”级海上预置船“仁慈”级医院船俄罗斯舰艇“台风”型弹道导弹核潜艇(941型)D4型弹道导弹核潜艇(667BDRM型)D3型弹道导弹核潜艇(667BDR型)“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955型)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971型)塞拉级攻击型核潜艇(945型)V3型攻击型核潜艇(671RTM和671RTMK型)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885型)奥斯卡2型巡航导弹核潜艇(949A型)基洛级常规潜艇(877和636型)T级常规潜艇(641B型)拉达级常规潜艇(677型)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1143.5型)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1144型)光荣级巡洋舰(1164型)卡拉级巡洋舰(1134B型)“卡辛”级导弹驱逐舰(61型)“无畏”级大型反潜驱逐舰(1155型)“现代”级驱逐舰(956型)“无畏2”级大型反潜驱逐舰(1155.1型)22350型护卫舰“克里瓦克”级导弹护卫舰(1135型)“不惧”级导弹护卫舰(11540型)“猎豹”级轻型导弹护卫舰(11660型)“守护”级轻型导弹护卫舰(20380型)“格里莎”级轻型导弹护卫舰(1124型)“蟾蜍”级大型登陆舰(775型)“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西北风级)“伊万格伦”级大型登陆舰(11711型)18280型中型情报船“维西亚”级中型情报船(864型)“巴扎木”级大型情报船(1826型)“摩玛”级情报船(861M型)“阿匹里斯特”级电子情报收集船 (503M/R型)日本舰艇“榛名”级驱逐舰“日向”级直升机驱逐舰“金刚”级驱逐舰“爱宕”级驱逐舰“旗风”级驱逐舰“太刀风”级驱逐舰日本“初雪”级驱逐舰“朝雾”级驱逐舰“村雨”级驱逐舰“高波”级驱逐舰“白根”级驱逐舰“秋月”级驱逐舰“出云”级直升机护卫舰“春潮”级潜艇“亲潮”级潜艇“苍龙”级潜艇“大隅”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印度舰艇“布拉马普特拉”级护卫舰“维拉特”号航空母舰“什瓦里克”级护卫舰“拉吉普特”级(购俄“卡辛”II型)驱逐舰“戈达瓦里”级护卫舰“德里”级驱逐舰“歼敌者”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舰“加尔各答”级驱逐舰“塔尔瓦尔”级护卫舰“辛杜格霍什”级(购俄“基洛”级)常规潜艇“希舒马尔”级(购德209/1500型)常规潜艇航 空 器美国航空器F-35C舰载战斗/攻击机X-47B舰载无人验证机AV-8B舰载战斗/攻击机F/A-18F/F舰载战斗/攻击机P-8A陆基反潜巡逻机F-35B舰载战斗/攻击机E-2“鹰眼”舰载预警机F/A-18C/D舰载战斗/攻击机CH-47舰载直升机CH-53舰载直升机SH-60舰载直升机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俄罗斯航空器卡-31预警机米格-35舰载战斗/攻击机苏-33舰载战斗/攻击机图-95陆基远程轰炸机图-142远程反潜巡逻/轰炸机伊尔-38陆基反潜巡逻机图-22M3陆基远程轰炸机苏-24陆基战斗轰炸机日本航空器CH-47舰载直升机XP-1/P-X海上巡逻机US-1A水上巡逻机YS-11战术运输机P-3“猎户座”海上巡逻机US-2水上巡逻机KC-130加油机CH-53舰载直升机SH-60舰载直升机印度航空器“山猫”舰载直升机米格-35舰载战斗/攻击机SH-3舰载直升机伊尔-38陆基反潜巡逻机LCA舰载型战斗机SA-316/319B舰载直升机P-8I陆基反潜巡逻机“海鹞”舰载战斗/攻击机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寰宇舰艇风云录:海空力量解析》 序言 大海,自古以来便是文明交流的纽带,亦是国家力量的延伸。在现代国际格局中,海洋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海权更是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而维系海权的基石,便是不断精进的海军舰艇与航空器。它们是国家意志的象征,是维护和平的利器,更是塑造区域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关键要素。 本书,《寰宇舰艇风云录:海空力量解析》,并非一本简单的图册或技术手册,而是致力于为读者呈现一幅广阔的海空力量全景图。我们旨在深入剖析当下全球主要海军力量在舰艇与航空器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技术特点、战略部署及其对国际安全态势的影响。我们希望通过详实的解读与分析,帮助读者超越表面信息,理解这些庞大而复杂的军事装备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战略考量与技术革新。 本书将目光投向那些在海洋和天空舞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的国家。我们不以简单的国家罗列作为划分,而是以其在海空力量建设上的投入、发展步伐和战略影响力作为考察维度。通过对这些力量的系统梳理,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海空力量是如何相互作用、影响着地缘政治的演变。 第一章:海空力量的演进脉络与未来趋势 回溯历史,海空力量的演进是一部科技进步与战略思维碰撞的史诗。从帆船时代的炮舰外交,到蒸汽时代的铁甲雄兵,再到如今信息化、智能化的隐形战机与核动力航母,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重塑了海权。本书将首先梳理这一漫长的发展历程,探讨不同时代的海空力量构成及其战略意义。 进入21世纪,海空力量的发展呈现出几个显著的趋势: 信息化与智能化融合: 无人机、无人艇、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地提升了侦察、打击和指挥作战的效率与精度。 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竞逐: 隐形材料、先进气动设计使得现代舰艇和航空器更难被探测,而反隐身技术的研发也从未停歇,形成了持续的攻防对抗。 战略平台的多功能化与体系化: 航母不再仅仅是舰载机的载体,而是集成了指挥、通信、情报、侦察、打击等多种功能的海上军事基地。各类平台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新兴军事力量的崛起: 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赶,其海空力量的现代化步伐令人瞩目,正在改变传统的军事力量格局。 非对称作战能力的强化: 针对强国的优势,一些国家也在发展针对性的非对称作战能力,例如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水下作战能力等,以求在冲突中获得战略主动。 第二章:大国海军的旗舰装备分析 在全球海军力量的版图中,一些国家凭借其庞大的经济体量、强大的科技实力和长远的战略眼光,构建了令人生畏的海空力量。本书将对这些国家的旗舰装备进行深入剖析。 航空母舰的时代解读: 作为海上的“移动国土”,航空母舰依然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分析不同国家航空母舰的设计理念、舰载机联队构成、作战能力以及其在区域和全球战略中的作用。这包括但不限于其动力系统、飞行甲板设计、舰载武器配置,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航母战斗群。 水面作战舰艇的革新: 从驱逐舰、巡洋舰到护卫舰、濒海战斗舰,现代水面作战舰艇的功能日益多样化。本书将重点关注那些代表先进水平的舰艇,如装备先进相控阵雷达、垂发系统、巡航导弹以及具备区域防空、反潜、反舰能力的舰艇。我们将分析其传感器技术、武器系统、动力推进、隐身设计等方面的突出特点。 水下力量的潜行优势: 潜艇,尤其是战略核潜艇和先进攻击型核潜艇,是现代海军最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之一。本书将探讨不同国家潜艇的设计哲学、静音技术、探测与反探测能力、武器系统(如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鱼雷)以及其在战略核威慑、反潜作战、侦察监视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空中力量的制空与制海权争夺 天空,是另一片战略制高点。先进的战斗机、战略轰炸机、侦察机以及各类战术支援飞机,共同构成了国家空中力量的核心。 第五代战斗机的时代格局: 以隐形、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先进航电系统为特征的第五代战斗机,正在重塑空战规则。我们将分析代表性机型的设计理念、技术突破、作战性能以及它们在争夺制空权中的关键作用。 战略轰炸机的威慑与力量投送: 战略轰炸机作为陆基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远程打击能力对维护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其航程、载弹量、隐身性能、巡航导弹搭载能力以及在不对称战场上的存在价值。 海军航空兵的崛起: 随着海军力量的扩张,海军航空兵的作用日益凸显。从舰载预警机、反潜机到舰载攻击机,它们极大地扩展了航母打击群的作战半径和能力。我们将分析海军航空兵装备的特点及其在联合作战中的配合。 无人航空器的革命: 无人机(UAV)和无人作战飞行器(UCAV)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它们在侦察、监视、目标指示、精确打击甚至电子战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书将探讨其技术发展、应用场景以及对未来空战模式的颠覆性影响。 第四章:地区力量平衡与海空力量的互动 海空力量并非孤立存在,它们是国家战略的延伸,深刻影响着地区及全球力量的平衡。 区域热点地区的军事部署: 本书将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如亚太地区、地中海、北极等,分析主要国家在该地区的海空力量部署情况,以及这些部署如何影响地区安全与稳定。 海上通道的安全与控制: 海上通道是全球贸易和能源运输的生命线。各国海空力量在该领域的存在与竞争,直接关系到全球经济的稳定。 盟友体系与军事合作: 现代海空力量的运用越来越强调协同与合作。我们将探讨不同国家之间的军事同盟、联合演习以及技术交流,分析这些合作如何重塑区域安全格局。 新兴军事技术的战略应用: 高超声速武器、电磁轨道炮、定向能武器等新兴军事技术的出现,为海空力量的对抗带来了新的变数。本书将探讨这些技术可能带来的战略影响。 第五章:未来的挑战与展望 海空力量的竞赛永无止境。技术革新、地缘政治的变迁、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出现,都对海空力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安全与信息战: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攻击和信息战对海空力量的作战效能构成严峻挑战。 太空军事化: 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太空已成为新的军事角力场,对海空力量的运用带来新的维度。 气候变化与海洋权益: 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海平面上升、航道变化等问题,也将对海空力量的部署与运用产生影响。 结语 《寰宇舰艇风云录:海空力量解析》并非一本静态的记录,而是对当前和未来海空力量发展的一次深入探索。通过对舰艇与航空器技术的解读,对战略意图的分析,我们希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世界。认识海空力量,就是认识现代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把握未来国际安全格局演变的钥匙。我们相信,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个全面、深刻的视角,去洞察这片广阔海域和蔚蓝天空中的军事风云。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军事史,尤其是近代海战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总希望能找到一些能够帮助我更直观理解那个时代海上力量的资料。偶然间在书店翻到了这本《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当时就被它厚实的装帧和全彩的图片深深吸引了。拿到手中,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印刷相当精美,即使是舰船的细节,在放大后也能清晰辨认。它不像那种干巴巴的史料堆砌,而是提供了一种非常直观的学习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对于每一款舰艇的分类方式,从主力舰艇到辅助舰艇,再到各类航空器,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且每条条目下都配备了大量的精美插图和数据图表。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当我看到那些曾经只在历史记载中出现过的名字,如今以如此逼真的形象呈现在我眼前时,一种穿越时空的激动感油然而生。我可以用它来对照那些历史照片,验证书中给出的信息,或者仅仅是欣赏那些凝固在纸上的钢铁巨兽,感受它们曾经的辉煌。它不仅仅是一本手册,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能够窥探不同国家海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和技术演变。我曾花了好几个小时,仅仅是翻阅图片,就足以让我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庞大的海军博物馆,目不暇接。即使对于舰船知识已经有所了解的我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细节和对比也是极具价值的,它帮助我梳理了不同国家海军舰艇设计的思路和发展方向,例如美日两国在航空母舰发展上的不同侧重点,以及俄罗斯(苏联)海军的独特设计理念,甚至还有印度海军的崛起和其舰艇的特色,这些都让我对全球海军力量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我对军事武器的喜爱,更多地体现在对那些技术含量高、设计精巧的装备的欣赏。海军舰艇和航空器,无疑是现代军事科技的集大成者,它们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顶尖的工业和技术水平。当我捧读《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这本书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科技魅力。书中对每一款舰艇和航空器的介绍,都不仅仅是外观的展示,更是在设计理念、技术突破和性能优势上的深刻解读。例如,书中对现代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介绍,让我惊叹于其庞大的吨位、强大的续航能力以及搭载的先进电子设备。而对于一些先进的潜艇型号,书中则揭示了它们隐身技术和静音性能的卓越之处,让我对现代海战的潜藏危机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航空器方面,书中对一些高性能战斗机和预警机的介绍,也让我领略到了现代空海联合作战的强大威力。它不仅仅是一本识别手册,更像是一本关于海空装备技术发展的“发展史”。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国家在海军装备发展上的创新和竞争,以及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它让我能够从技术的角度去理解海军力量的强弱,以及未来海战的发展趋势。

评分

从小就对各种“大家伙”着迷,尤其是那些能够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庞然大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兴趣逐渐演变成了对海军舰艇的痴迷。我曾尝试阅读一些军事历史书籍,但常常因为文字描述过于抽象,难以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而感到沮丧。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我的世界仿佛被点亮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极其丰富的视觉信息。每一页都充满了精美的彩图,从巨型航空母舰到灵活的驱逐舰,再到神秘的潜艇,甚至是各种型号的舰载直升机和战斗机,都以清晰、逼真的形象呈现在我眼前。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插图,很多图片都带有详细的标注,指出了舰艇的关键部位和结构特征。我常常会把这本书放在手边,一边看军事纪录片,一边对照书中的舰艇,那种“原来是这样!”的恍然大悟感,是我在其他地方很难获得的。它帮助我建立起了一个庞大而清晰的海军舰艇知识库,让我能够快速识别出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海军装备。我尤其喜欢它在对比方面的处理,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不同国家在设计理念上的差异,以及技术的演进。这本书让我对海军世界的认知,从模糊的轮廓逐渐变得立体和清晰,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

我对海军历史的兴趣,更多地源于对战争场面的好奇,尤其是那些发生在浩瀚海洋上的钢铁碰撞。想象着那些巨大的战舰在硝烟弥漫的海面上纵横驰骋,各种先进的航空器在空中盘旋,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史诗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它彻底颠覆了我对“识别手册”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图片质量之高,色彩之鲜艳,让我一度以为它是一本高端的画册。但翻阅进去之后,我才发现它蕴含的知识量是如此惊人。它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将我脑海中模糊的战舰形象变得清晰起来。我可以通过书中的图片,将那些在电影、纪录片或者小说中提到的舰艇,一一对应起来。比如,我曾经对“俾斯麦”号战列舰的名字印象深刻,但一直难以将其形象具体化,直到在这本书中看到它高清的侧视图和三视图,我才真正理解了它的强大和它的历史地位。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清晰地分辨出不同国家、不同型号的舰艇,即使是外观上非常相似的军舰,它也能通过细微的特征进行区分。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样不太擅长阅读大量文字描述的人来说,简直是如同醍醐灌顶。我常常会一边看相关的战争电影,一边翻阅这本书,对照着屏幕上的画面,寻找书中对应的舰艇。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我对历史的代入感和理解度。

评分

作为一名军事院校的学生,我在学术研究中常常需要接触到大量关于海军力量的资料。传统的文献和史书固然重要,但往往过于宏观,缺乏对具体舰艇和航空器细节的深入剖析。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填补这一空白的实用性读物。当我拿到《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时,我立刻意识到它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书。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呈现了美、日、俄、印这四个重要海军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舰艇和航空器的特点。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更是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对每一款型号的性能参数、设计理念、服役历史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这对于我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撰写相关的论文和报告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参考信息。我可以用它来快速了解一个特定型号的舰艇或航空器的基本情况,而不需要翻阅大量的专业书籍。书中对于不同型号舰艇和航空器之间的技术对比分析,也为我提供了研究海军力量发展趋势的独特视角。它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某些设计会在特定时期盛行,以及不同国家海军在技术选择上的差异。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我的学术道路上扮演着“百科全书”的角色,让我能够更高效、更深入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评分

我对军事科技的发展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海上作战平台和空中支援力量的演进。我一直认为,舰艇的设计和航空器的发展,是国家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当我无意中看到《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这本书时,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精美的视觉呈现,让我对海军舰艇和航空器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了各种型号,更是在细节上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比如,对于同一类别的舰艇,它会详细展示不同国家的设计思路和技术侧重点,例如美国海军在航空母舰的设计上如何追求效率和续航力,而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期又为何倾向于建造大型巡洋舰。在航空器方面,它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时代螺旋桨飞机向喷气式飞机的过渡,以及它们在舰载应用上的发展。书中对于一些标志性的舰艇和航空器,例如“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基洛夫”级巡洋舰,以及F-14“雄猫”战斗机等,都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包括其设计理念、主要武器装备、性能特点等。这让我能够从技术层面去理解这些海上巨兽的强大之处,以及它们在现代海战中的作用。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密的科技图谱,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各个国家在海军装备发展上的创新和突破,为我对军事科技的理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有幸接触过一些军事领域的朋友,他们常常会提及一些我闻所未闻的舰艇和航空器型号,这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知识储备存在巨大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不同国家海军力量的入门级读物。《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这本书,无疑是我找到的最理想的工具。它摒弃了过于专业的学术术语,而是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简明的文字,清晰地介绍了美、日、俄、印这四个国家的主要海军舰艇和航空器。我最欣赏的是它在条目设置上的逻辑性,能够根据舰艇的类型、吨位,以及航空器的作战用途进行分类,让我能够有条理地进行学习。例如,当我了解到航空母舰时,书中会详细介绍不同国家的主力航母,包括它们的舰载机配置和作战半径,这让我能够迅速理解其战略意义。同样,在介绍驱逐舰和护卫舰时,书中也会清晰地展示它们在编队防御和反潜作战中的作用。这本书让我能够快速掌握不同国家海军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即使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它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起点,让我能够对全球海军力量的格局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评分

每当我看到那些关于海战的史诗级电影或者游戏,我总是会对其中出现的海军舰艇和航空器产生强烈的好奇。我渴望能够像那些电影中的军事顾问一样,一眼就能辨认出各种型号的装备,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特点。这本《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就如同一个神奇的宝箱,满足了我所有的好奇心。我喜欢它那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书中大量的精美插图,让我能够轻松地将脑海中模糊的形象具象化。当我看到书中对“信浓”号航母的介绍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它悲剧性的命运,而书中清晰的侧视图和细节标注,让我更能感受到它作为一艘曾经的巨兽,却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惋惜。同样,当我了解到“海狼”级潜艇的强大攻击力时,我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它在海战中所能造成的巨大威胁。这本书让我对军事装备的认知,不再仅仅停留在冰冷的数据和枯燥的文字,而是变得生动有趣,充满画面感。它就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在浩瀚的海军世界里穿梭,让我能够自信地辨认出各种舰艇和航空器,并对它们的历史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本书是我通往军事世界的一个绝佳的起点,也是我探索未知领域的一个重要伙伴。

评分

我是一个狂热的军事模型爱好者,尤其是对二战时期的舰船模型情有独钟。收集和制作模型的过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动手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历史的一种致敬和理解。在制作模型之前,我总是会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相关的资料,力求模型的还原度能够达到最高。直到我发现了这本《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我的模型制作生涯可以说迎来了重要的转折。这本书中的舰艇和航空器插图,精细到了每一个细节,无论是炮塔的布局,烟囱的造型,还是舰桥的结构,都清晰可见,这为我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参考依据。我常常会把书中的插图和一些老照片放在一起对比,然后反复揣摩模型设计的要点。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这样的模型制作者节省了大量搜集零散资料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它不仅仅局限于舰船本体,对于航空器的细节,例如舰载机的型号、涂装,甚至是早期喷气式飞机的设计特点,都有详尽的介绍。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模型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技术特征。我特别欣赏它在航空器部分的梳理,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国家在航空技术发展上的脉络,以及它们是如何与海军力量相辅相成的。这本书让我制作的每一个模型都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科学的严谨性,当我完成一艘舰船模型,看着它和书中的插图几乎一模一样时,那种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它就像我模型制作桌上最得力的助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它精准的指导。

评分

我对全球地缘政治和军事力量对比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在当今世界格局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海军力量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清晰了解主要海军国家力量构成的参考书。《美日俄印海军舰艇与航空器识别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正好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以一种非常全面和客观的态度,梳理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这四个在海军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其舰艇和航空器的发展情况。通过书中大量的图片和数据,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这四个国家海军的规模、构成以及技术水平。比如,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美国海军作为全球霸主,其航母战斗群的强大阵容,以及各种舰艇的先进设计。同时,我也能了解到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区域防卫中的独特地位,以及其舰艇的高技术含量。而俄罗斯海军,虽然经历了一些起伏,但其潜艇和水面舰艇依然拥有不容忽视的力量。至于印度海军,它作为一支崛起中的新兴海军力量,其发展势头和装备水平也在这本书中有清晰的体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舰艇的介绍,它还将航空器纳入了考察范围,这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海军的作战体系。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清晰地分析不同国家海军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全球海洋安全格局的变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