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現代性、烏托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55.00元
售價:40.2元,便宜14.8元,摺扣73
作者:張蘭英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11727442
字數:234000
頁碼:26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現代性、烏托邦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力圖藉助於“現代性”、“範式”、“烏托邦”等哲學概念,反思社會主義的曆史,解讀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尋求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閤法性依據,從理論上探索在當代中國,以社會主義為製度選擇,在社會主義現代化中真正實現現代性,所承諾的關於人和社會的價值理想的可能性與現實性,堅定人們的社會主義信念,同時也期望能為社會主義研究話語體係的轉變做一番有益的探索。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在地性”的強調。我們通常在討論全球性的宏大敘事時,很容易陷入一種抽離的、空中樓閣般的理論構建中去。然而,這位作者卻始終將目光牢牢鎖定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現實睏境與精神需求上,這使得整本書的論述充滿瞭厚重的現實感和泥土的氣息。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特定社會形態下“理想共同體”構建的嘗試與失敗的案例分析,這些案例的選擇非常典型且富有代錶性,它們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符號,而是鮮活的曆史經驗。通過這些細緻入微的觀察,作者成功地論證瞭一個核心觀點:任何超越現實的完美設想,一旦脫離瞭其産生的土壤,便極易走嚮異化甚至反作用。這本書仿佛在提醒我們,真正的社會變革,不是自上而下的宏偉藍圖的強行植入,而是根植於本土經驗的、緩慢而堅韌的生長過程。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學術密度相當高,初讀時需要極大的專注力,因為它不像通俗讀物那樣提供即時的愉悅感,而更像是一場需要循序漸進的智力攀登。作者對於不同流派理論傢的觀點梳理得極為細緻,尤其是對於一些晦澀的哲學概念,他總能找到恰當的類比或曆史切片來加以闡釋,使得原本高聳的理論壁壘顯得平易近近瞭許多。比如,書中對“進步史觀”的批判性繼承,就處理得非常老辣,沒有一棍子打死,而是承認瞭其曆史功績的同時,揭示瞭其內在的邏輯陷阱。這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使得整本書的論述充滿瞭張力,讀起來酣暢淋灕。對於長期關注社會理論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次思想的盛宴,它迫使你走齣自己舒適的理論角落,去直麵那些復雜、甚至相互矛盾的思潮,並在這種碰撞中提煉齣自己的獨立見解。
評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對於理解當代社會心態的“失焦”狀態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觀念快速迭代的時代,人們對“更好生活”的集體共識似乎正在瓦解。這本書從曆史的縱深處迴溯瞭人類對“彼岸世界”的集體投射是如何一步步瓦解的,這個過程的梳理非常清晰有力。作者沒有給齣簡單的“藥方”,而是細緻地剖析瞭信念基礎的動搖是如何影響到個體選擇和集體行動的。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許多社會現象的“非理性”爆發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們往往不是簡單的思潮衝突,而是深層結構中,對失去確定性未來的焦慮的投射。這種對時代精神的精準把握,使得這本書具有超越一時一地的價值,它提供瞭一種審視我們當前精神睏境的有效工具。
評分這本新近齣版的理論力作,錶麵上探討的是宏大敘事下的社會思潮變遷,但真正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它對“未來想象”的解構與重塑。我讀完後最大的感受是,作者沒有流於對既有理論的簡單羅列,而是構建瞭一個極其精妙的分析框架,將西方啓濛以來的“烏托邦情結”置於一個動態的、不斷自我批判的曆史進程中進行考察。尤其是書中對於技術進步與社會理想之間張力的論述,著實發人深省。它並非簡單地贊美或批判技術工具,而是深入挖掘瞭技術理性如何一步步異化瞭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原始渴望,使得追求完美的藍圖逐漸淪為僵化的教條。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梳理思想史脈絡時所展現齣的那種穿透力,仿佛能看到那些偉大思想傢在麵對社會現實的睏境時,那種既充滿希望又飽含絕望的復雜心境。那種對曆史必然性的深刻洞察,讓我對我們當前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不再滿足於錶麵的論斷,而是開始追問那些潛藏在社會結構深處的動力和製約因素。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齣乎意料地富有畫麵感和敘事性,這在嚴肅的學術著作中是比較少見的。與其說是在閱讀一篇論述性的文章,不如說是在跟隨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穿越思想的迷宮。作者擅長運用排比和反問來營造強烈的節奏感,尤其是在總結某一階段思想發展的高潮與低榖時,那種氣勢磅礴的文字力量,讓人仿佛置身於曆史的洪流之中。例如,在闡述某個關鍵轉摺點時,他使用瞭一連串富有衝擊力的短句,將那種時代變遷的焦慮感和突圍的渴望錶達得淋灕盡緻。這種修辭上的高超技巧,極大地降低瞭理論的理解門檻,使得即便是對初級讀者而言,也能抓住核心的論點,並被其思想的深度所吸引。這本書證明瞭學術著作不必是枯燥的,也可以是充滿文學性的激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