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時頻測量技術及應用
:79.00元
售價:75.1元,便宜3.9元,摺扣95
作者:梁文海,秦爽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030528148
字數:
頁碼:192
版次:0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主要介紹時頻測量基本原理與方法以及時頻技術在常見物理量測量中的測量原理、方法與應用,包括電壓測量、溫度測量、濕度測量、微位移測量以及壓力與拉力的測量等。同時介紹瞭時頻技術在現代超聲測距、基於IEEE802.11協議測距測嚮以及室內定位等新技術中的應用,給齣瞭時頻測量技術研究成果以及在超聲測距、基於IEEE802.11協議測距測嚮以及室內定位等具體實現方法、算法等。
我是一名業餘的電子愛好者,平時喜歡搗鼓一些信號處理的項目。雖然沒有接受過係統的專業訓練,但我對新技術總是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次購買這本書,主要是想瞭解一下“時頻測量”這個聽起來就很有技術含量的概念,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實用的知識,能夠應用到我的DIY項目裏。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雖然比較學術化,但作者在講解一些基礎概念時,還是考慮到瞭不同背景的讀者。比如,在引入一些復雜的數學公式之前,會先用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其背後的物理意義。這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大概理解其中的原理。書中給齣的應用實例,雖然有些我暫時還理解不瞭,但我已經從中看到瞭很多有趣的結閤點,比如在音頻信號分析中的一些應用,這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封底的簡介也相當專業,一看就不是那種追求嘩眾取寵的書籍。我最初購買它,是齣於對“時頻”這個概念的好奇,以及它在各種科學測量中的潛藏力量。我平時接觸的領域更多是信號處理的基礎理論,比如傅裏葉變換、Z變換這些,但總覺得在實際應用中,純粹的頻譜分析似乎總有那麼一點點“不夠貼切”,尤其是在處理非穩態信號,或者需要同時考察信號的頻率成分隨時間變化的特性時。這本書的題目恰好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模糊的睏惑,所以毫不猶豫地入手瞭。拿到書後,我先粗略翻閱瞭一下目錄,發現內容涵蓋瞭時頻分析的基本原理、各種經典的變換方法(比如短時傅裏葉變換、小波變換等),以及它們在不同領域的具體應用。這讓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又提高瞭不少,感覺它能夠填補我在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鴻溝,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信號在時間和頻率兩個維度上的動態變化。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作者在對時頻分析理論的梳理和總結上做得非常到位。我是一名研究生,目前正在進行一項關於非綫性係統響應的研究,在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信號的頻率成分隨著時間發生劇烈變化,而傳統的傅裏葉變換在這種情況下顯得力不從心。偶然的機會,我的導師推薦瞭這本書,我便迫不及待地找來研讀。書中的內容,特彆是關於廣義時頻分布理論的部分,讓我眼前一亮。作者對於Wigner-Ville分布、Choi-Williams分布等經典時頻錶示的介紹,不僅給齣瞭詳細的數學推導,還深入分析瞭它們的交叉項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這些內容對於我理解和處理復雜的非綫性信號具有極大的理論價值,也為我後續的研究開闢瞭新的思路。
評分對於一個長期從事通信係統設計的研究人員來說,對信號的精準測量和分析是至關重要的。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時頻測量技術,並能提供豐富實際應用案例的參考書。在我翻閱的眾多技術書籍中,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我的一個驚喜。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推導,更重要的是,作者花瞭大量的篇幅來闡述各種時頻分析方法的優缺點,以及在具體應用場景下的選擇依據。例如,在介紹小波變換時,作者詳細對比瞭不同小波基函數的特性,以及它們對不同類型信號的適應性,這對於我選擇閤適的小波進行信號去噪或特徵提取非常有指導意義。書中的實例也足夠豐富,涵蓋瞭雷達信號分析、語音信號處理、地震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讓我能夠從中找到與自己工作相關的啓發。
評分這本書的包裝很嚴實,沒有一點磕碰。我平時對這類專業書籍的要求不高,隻要內容紮實,排版清晰,能夠讓我專心緻 싶地閱讀就已經很滿足瞭。翻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就是嚴謹的學術風格,沒有絲毫的浮誇。作者在引言部分就清晰地闡述瞭時頻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簡要迴顧瞭其發展曆程。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原理時那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即使是初學者也能較容易地跟上思路。比如,在介紹短時傅裏葉變換時,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公式,而是從“局部化”的概念入手,解釋瞭為什麼需要引入時間窗口,以及窗口大小對時間和頻率分辨率的影響。這種由淺入深的講解方式,讓我覺得作者非常有經驗,能夠準確把握讀者的認知過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