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标准与非标准田径运动场地
定价:30.50元
售价:18.9元,便宜11.6元,折扣61
作者:吴长稳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807124764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吴长稳的《标准与非标准田径运动场地》一书共分六章二十节,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与计算、跑道的计算与丈量、半圆式标准与非标准场地的规格和基本数据、田赛项目场地的布局与规格,以及室内200米椭圆形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与布局等。本书可作为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培训田径等级裁判员的教科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但愿本书的出版能为田径教学与裁判员培训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内容提要
吴长稳的《标准与非标准田径运动场地》一书共分六章二十节,书中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与计算、跑道的计算与丈量、半圆式标准与非标准场地的规格和基本数据、田赛项目场地的布局与规格,以及室内200米椭圆形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与布局等。本书可作为体育院校田径教学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培训田径等级裁判员的教科书,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但愿本书的出版能为田径教学与裁判员培训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体育场馆建设领域的“圣经”!我是一名常年接触各类田径赛事组织工作的资深人士,深知场地标准对于比赛公平性和运动员安全的重要性。这本书没有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和细致入微的图表,将“标准”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塑胶跑道的材料配比、厚度检测,到起跑线、终点线的精确丈量,再到不同级别赛事对场地规格的微小差异,作者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对比。特别是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场地维护和耐久性的章节,提供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实用的维护建议,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年与户外场地打交道的管理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书中对于国际田联(IAAF)各项规则的引用和解读非常权威,让我在面对国际大型赛事的筹备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底气十足。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手把手地指导你如何打造一个符合世界级标准的田径场。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规范汇编,但阅读体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画面感和引导性,仿佛带着读者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场地探秘之旅”。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对于“非标准”场地的探讨,这部分内容极具启发性。在很多基层学校或资源有限的地区,建设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场地往往是不切实际的。这本书没有简单地否定这些“非标准”设施,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评估和改进思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地接近标准、确保基础功能的实现,以及如何识别和规避那些可能带来安全隐患的“伪标准”设置。它教会了我用更务实的眼光去看待场地建设中的妥协与创新,这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设施的普及和合理利用,比单纯强调“一步到位”更具现实意义。这种辩证的、人性化的视角,让这本书超越了技术手册的范畴,具有了更广阔的教育价值。
评分作为一位业余长跑爱好者和社区体育活动组织者,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很简单:我想知道我常去的公园里的塑胶跑道到底“靠不靠谱”。这本书并没有直接给出某个品牌的场地好坏的结论,但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体检”工具箱。书里详细列举了如何用最基础的工具(卷尺、水平仪、甚至一些简单的物理测试方法)来检测跑道的坡度、厚度和均匀性。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如何识别那些肉眼可见的质量问题,比如局部鼓包、排水不畅等,书中的图解非常清晰。它赋予了普通用户一种“鉴别力”,让我们在选择锻炼场地时,不再是盲目相信宣传,而是可以基于科学的标准进行判断。这极大地提升了我对自身训练环境的安全感和信任度,可以说是为我们这些普通运动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后盾。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极其严谨,从宏观的场地规划选址,到微观的线路绘制细节,层层递进,逻辑闭环做得非常完美。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在设计美学与功能性之间的平衡处理。作者不仅关注跑道的专业性能,还深入探讨了看台、辅助设施(如照明、计时系统集成)与主运动场域的协调关系。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运动场(如400米标准跑道与非标准椭圆形跑道)在视觉引导和观众体验上的差异分析,见解独到。书中穿插了一些历史上的场地演变案例,展示了技术进步如何影响运动体验和场地布局的演化趋势,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未来的科技感。这种将工程技术、运动生理学、乃至一丝设计哲学融入一体的写作手法,让这本书成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参考典籍。
评分我是一名刚毕业不久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正在考虑未来职业方向是否要深入体育工程领域。选择这本书完全是基于好奇心,想了解田径场地的建造究竟有多复杂。结果是,它彻底颠覆了我对“一块跑道”的朴素认知。书中对基础结构层、缓冲层、面层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得极其透彻,简直就是一场材料科学与土木工程的深度结合展示。例如,关于不同类型填充颗粒物对跑道弹性和吸震性能的影响,以及季节性热胀冷缩对结构完整性的潜在威胁,这些细节的讨论,让我对“一米跑道”背后蕴含的科技含量感到震撼。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工程力学原理时,能巧妙地将其转化为场地设计中的具体参数,使得晦涩的公式变得直观易懂。对于想进入这个专业领域的年轻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是任何标准课程都难以企及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