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羽毛球竞赛规则(2017)
定价:32.00元
作者:中国羽毛球协会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644244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规则是根据世界羽联的羽毛球规则翻译和修订的。内容包括《羽毛球比赛规则》《羽毛球比赛通用规程》《羽毛球比赛行为规范》等,并包括介绍了比赛项目、比赛方法、确定“种子”的原则、报名顺序、抽签变更和运动员替补、竞赛日程安排、场地规定、比赛用球、裁判椅、场区广告等。
目录
章 羽毛球比赛规则
一、规 则(2)
二、对技术官员的建议(17)
三、技术官员规范用语(46)
四、即时回放系统(54)
五、场地和场地设备的变通(55)
六、残疾人羽毛球比赛分级(57)
七、礼让比赛(62)
八、其他计分方法(63)
九、公英制对照表(65)
第二章 羽毛球比赛通用规程
一、比赛项目(68)
二、比赛方法(68)
三、确定“种子”的原则(98)
四、报名顺序(98)
五、抽签变更和运动员替补(98)
六、竞赛日程安排(99)
七、场地规定(100)
八、比赛用球(101)
九、裁判椅(102)
十、场区广告(102)
十一、比赛服装(103)
十二、比赛用表(115)
十三、兴奋剂检测(119)
第三章 羽毛球比赛行为规范
一、教练员、随队官员行为规范(122)
二、运动员行为规范(124)
三、处罚规定(128)
LawsofBadminton
LAWSOFBADMINTON (133)
REMENDATIONSTOTECHNICALOFFICIALS (15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深入阅读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编撰团队显然对羽毛球运动的现状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它并非仅仅是对既有规则的机械照搬,而是融入了对近年来比赛趋势和技术发展变化的考量。例如,在关于“双打轮转”和“挑球高度”的描述中,就能明显感受到对现代高水平对决中这些战术要素的关注。它不仅仅告诉你“规则是什么”,更隐含着“规则如何影响比赛的演化”。 这种前瞻性体现在对细节的处理上。书中对于器材标准的部分,描述得尤为详尽,从球的重量波动范围、到羽毛的固定方式,甚至连球网高度在不同环境下的微小调整都有提及。这说明编者深知,器材的细微偏差往往是引发争议的根源。通过如此细致的规范,这本书实际上为所有裁判、教练乃至球具制造商提供了一套统一的、高标准的参照系。它扮演了一个“标准制定者”的角色,确保了比赛的公平性和一致性。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对羽毛球运动的“工业标准”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这是一种从宏观到微观都极为严谨的专业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简洁又不失力量感的排版,光是看着就让人忍不住想翻开内页,探究里面的奥秘。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书籍,它的外在形象就如同一个人的第一印象,而这本《羽毛球竞赛规则(2017)》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它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装饰,而是用一种沉稳的色调和清晰的字体,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的气质。 每次把它放在书架上,总能吸引我的目光,那种低调的奢华感,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特别是侧边书脊的设计,字体排列的疏密有致,即便从很远的距离也能一眼辨认出书名,这对于经常需要快速查找资料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分量适中,翻页时的触感顺滑,完全没有廉价书籍那种粗糙感。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编者在书籍的制作过程中,也秉持了与内容同等精益求精的态度。我甚至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品味它装帧上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也是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外衣”完美地预示了它内在价值的厚重与可靠,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是其极高的检索效率和实用性,它简直是为“救急”而生的神器。我试着在脑海中设定了一些极其刁钻的场景,比如“球员在准备击球时身体的哪个部分触网算犯规?”或者“界外球被队友无意中碰到后应该如何判罚?”然后快速地翻阅索引和目录。令人惊喜的是,每一个我能想到的复杂情况,几乎都能在三秒之内定位到相应的条款和页码。 这种效率的背后,是极其精妙的索引系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页码罗列,而是采用了关键词交叉引用和场景索引的双重结构。目录清晰地展示了逻辑框架,而文末的详细索引则像一张无形的检索网,将所有相关的、易混淆的术语和场景都串联起来。对于一场正在进行中的比赛,时间就是一切,规则的解读必须是即时且准确的。这本规则书在设计上完美地满足了这种高压、高时效性的需求。它摒弃了那些不必要的学术探讨,将所有的精力都聚焦于“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场上问题”。可以说,它不仅是案头的常备参考书,更是赛场边上最可靠的“定海神针”。
评分初次接触这本书时,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条例汇编,毕竟规则类的书籍往往伴随着大量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密密麻麻的条款。然而,我错了,这本书的行文逻辑简直是大师级的构建。它不像许多官方文件那样,把所有内容一股脑地堆砌在一起,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人性化的分层结构。开篇的导读部分,用一种近乎散文的笔调,概述了羽毛球运动的精神和规则制定的初衷,一下子就把读者的心绪拉进了那个充满竞技与友谊的赛场氛围中。 接着,内容的组织呈现出一种清晰的“由表及里”的脉络。它没有急于深入细枝末节,而是先用大块的、易于理解的板块划分了不同的章节,比如“场地与器材标准”、“发球规范”、“界外与擦网处理”等等,每一个大类下面再细化到具体的条文。更妙的是,它大量采用了图示和表格对比的方式来解释那些容易混淆的场景,例如不同情况下的“界内”和“界外”的细微差别,那些复杂的跑动和击球点,通过简洁的线条图解,瞬间就变得豁然开朗。这种设计极大地降低了学习和记忆规则的门槛,让人感觉不是在啃规则,而是在学习一门优雅的技艺。这种对读者学习路径的体贴入微,是很多专业书籍所欠缺的。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成功地在“精确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我过去读过一些规则手册,那些句子往往冗长、句式复杂,读完一段话,我可能需要回过头来读两遍才能确定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但这本书的表述方式则截然不同,它讲究的是“一语中的”,每一个句子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打磨。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阐述那些具有争议性或容易产生误解的规则时,往往会附带一个简短的“判例解析”或者“注意事项”的小框。这些附加信息,不是简单的重复规则,而是用更加口语化、更贴近实际比赛场景的语言,来解释规则背后的“精神内涵”和“执法倾向”。比如,对于一些判断速度极快的“擦边球”,它会提醒裁判在判断时应重点关注的几个关键视觉要素。这种深入到“执法艺术”层面的指导,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规则手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在耳边细细道来,让你不仅知道“是什么”,更明白了“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教学相长的效果,对于任何想要提升自己比赛理解深度的羽毛球爱好者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