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據通信技術(第3版)(中國通信學會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推薦教材)
定價:36.00元
售價:26.3元,便宜9.7元,摺扣73
作者:李斯偉,鬍成偉著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115257239
字數:
頁碼:
版次:3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本書從先進性和實用性的角度齣發,全麵介紹瞭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有關技術。本書在介紹“必需、夠用”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介紹瞭大量的通信網絡新技術。內容深入淺齣,條理清晰,並配有大量案例,便於自學。本書可以作為高職高專院校通信技術類專業、電子類專業、自動化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等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培訓教材使用,同時可供相關行業技術人員參考。
內容提要
本書從先進性和實用性齣發較全麵地介紹瞭數據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有關技術。全書共7章,內容包括:數據通信概論、數據傳輸、數據通信協議、數據交換、IP路由、數據通信設網和數據通信寬帶接入技術。
本書在介紹瞭“必需、夠用”的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介紹瞭大量的*的通信網絡新技術。內容深入淺齣,條理清晰,並配有大量的實例與部分學習案例,便於自學和理解。
本書可以作為高等職業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的通信技術類專業、電子類專業、自動化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以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通信專業的培訓教材,並可供廣大IT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章 數據通信概述
1.1 數據通信的發展及數據通信業務
1.1.1 數據通信的發展曆史
1.1.2 數據業務
1.2 數據通信係統
1.2.1 數據的概念
1.2.2 數據通信的概念
1.2.3 數據通信係統模型和基本類型
1.3 數據通信的特點與主要內容
1.3.1 數據通信的特點
1.3.2 數據通信的主要研究內容
1.4 數據通信的信號錶示
1.4.1 消息、信息與信號
1.4.2 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
1.4.3 數據通信信號的帶寬需求
1.4.4 網速的幾個概念
1.5 數據通信的傳輸代碼
1.5.1 傳輸代碼概述
1.5.2 典型的傳輸代碼
1.6 數據通信的傳輸信道
1.6.1 信道概述
1.6.2 實綫電纜信道
1.6.3 語音信道
1.6.4 數字信道
1.6.5 信道容量
1.7 數據通信係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1.7.1 數據傳輸速率
1.7.2 差錯率
1.7.3 延遲
1.7.4 頻帶利用率和功率利用率
1.7.5 可靠性
1.8 數據通信技術的標準化組織簡介
思考題與習題1
第2章 數據傳輸
2.1 數據編碼技術
2.1.1 數字數據的數字編碼
2.1.2 模擬信息的數字編碼
2.1.3 數字信息的模擬編碼
2.2 數據傳輸模式
2.2.1 單工、半雙工和全雙工傳輸
2.2.2 串行傳輸和並行傳輸
2.2.3 異步傳輸和同步傳輸
2.2.4 基帶傳輸和頻帶傳輸
2.3 數據傳輸係統的時鍾同步
2.3.1 同步的概念
2.3.2 位同步
2.3.3 幀同步
2.3.4 網同步
2.4 多路復用
2.4.1 多路復用概述
2.4.2 頻分多路復用
2.4.3 時分多路復用
2.4.4 波分多路復用
2.4.5 統計時分多路復用
2.5 差錯控製
2.5.1 差錯控製編碼概述
2.5.2 差錯控製的基本方式
2.5.3 糾錯檢錯編碼的基本原理
2.5.4 典型的檢錯碼
2.5.5 漢明碼
2.5.6 循環冗餘校驗
思考題與習題2
第3章 數據通信協議
3.1 通信協議和分層
3.1.1 通信協議及其作用
3.1.2 協議的分層結構
3.2 開放係統互連參考模型
3.2.1 開放係統互連參考模型概述
3.2.2 OSI模型各層的功能描述
3.2.3 網絡設備在OSI模型中的位置
3.2.4 OSI模型中的數據封裝
3.3 物理層接口
3.3.1 物理層的接口特性
3.3.2 接口標準
3.3.3 串行接口
3.4 數據鏈路控製規程
3.4.1 數據鏈路概述
3.4.2 數據鏈路控製規程種類
3.4.3 麵嚮字符的協議
3.4.4 麵嚮比特的協議
3.4.5 Inter的點對點協議
3.5 TCP/IP
3.5.1 TCP/IP概述
3.5.2 網絡地址的概念
3.5.3 網際協議(IP)
3.5.4 TCP
3.5.5 UDP
3.5.6 TCP與UDP通信實例
思考題與習題3
第4章 數據交換
4.1 數據交換的概念
4.1.1 數據交換的必要性
4.1.2 交換的概念
4.1.3 交換方式的分類
4.1.4 數據業務的特點及其對交換方式的要求
4.2 電路交換
4.2.1 電路交換的工作原理
4.2.2 電路交換的特點及應用
4.3 報文交換
4.3.1 報文交換的工作原理
4.3.2 報文交換的優缺點
4.4 分組交換
4.4.1 分組交換概述
4.4.2 分組交換原理
4.4.3 分組交換的優缺點
4.4.4 數據包方式的分組交換
4.4.5 虛電路方式的分組交換
4.4.6 分組交換的路由選擇
4.4.7 流量控製
4.4.8 幾種交換方式的比較
4.4.9 X.25協議的基本概念
4.5 數據交換中的連接和無連接
4.5.1 麵嚮連接服務和麵嚮無連接服務
4.5.2 麵嚮連接的方式
4.6 幀中繼
4.6.1 幀中繼概述
4.6.2 幀中繼的基本原理
4.6.3 幀中繼協議體係結構
4.7 ATM交換
4.7.1 ATM概述
4.7.2 ATM的異步交換原理
4.7.3 ATM的信元結構
4.7.4 ATM體係結構
4.7.5 ATM信元的復用與交換
4.8 數據交換技術的發展
4.8.1 電路交換技術和分組交換技術的融閤
4.8.2 軟交換技術
4.9 案例學習
4.9.1 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上的典型應用
4.9.2 中國公用幀中繼寬帶業務網應用實例
思考題與習題4
第5章 IP路由
5.1 IP路由基礎
5.1.1 路由的基本概念
5.1.2 IP數據包傳輸與處理過程
5.1.3 路由錶
5.1.4 路由的分類
5.1.5 動態路由協議
5.2 RIP
5.2.1 RIP的基本概念
5.2.2 RIP的報文格式
5.2.3 RIP算法——距離嚮量法
5.2.4 RIP配置舉例
5.3 OSPF協議
5.3.1 OSPF協議概述
5.3.2 OSPF協議的協議報文
5.3.3 OSPF協議基本算法
5.3.4 OSPF協議的路由計算過程
5.3.5 路由聚閤
5.3.6 OSPF協議典型配置舉例
5.4 BGP
5.4.1 BGP概述
5.4.2 BGP的消息類型和報文格式
5.4.3 BGP的路由原理
5.5 BGP典型配置舉例
思考題與習題5
第6章 數據通信網
6.1 網絡的基本概念
6.2 網絡的結構
6.3 數據通信網
6.3.1 數據通信網的發展階段
6.3.2 數據通信網與計算機網絡
6.3.3 數據通信網的分類
6.4 以太網
6.4.1 以太網概述
6.4.2 以太網技術
6.4.3 快速以太網技術
6.4.4 吉比特以太網技術
6.4.5 IEEE 802.1q協議
6.5 分組交換網
6.5.1 分組交換網的組成
6.5.2 分組交換網的特點
6.5.3 分組交換網的編號X.121
6.5.4 分組交換網的應用
6.5.5 我國分組交換網的結構及現狀
6.6 DDN
6.6.1 數字數據傳輸概述
6.6.2 DDN網絡結構
6.6.3 DDN的關鍵技術
6.6.4 DDN的網絡結構及現狀
6.6.5 DDN用戶接入
6.6.6 DDN傳輸應用實例
6.7 幀中繼網
6.7.1 幀中繼網的構成
6.7.2 幀中繼的操作
6.7.3 幀中繼業務的特點與應用
6.8 ATM網
6.8.1 ATM網絡組成
6.8.2 ATM網絡組織
6.9 數據通信骨乾網-城域網
6.9.1 城域網概念
6.9.2 寬帶城域網
6.10 從數據網到三網融閤
6.10.1 三網融閤概述
6.10.2 三網融閤的基本結構及業務
6.11 案例學習
6.11.1 DDN接入Inter方案
6.11.2 華為IP寬帶城域網解決方案
6.11.3 華為綜閤寬帶城域網解決方案
6.11.4 NGN的典型應用
思考題與習題6
第7章 數據通信寬帶接入技術
7.1 寬帶接入網的提齣
7.1.1 寬帶接入網的曆史背景
7.1.2 寬帶接入網的概述
7.1.3 接入網的技術應用
7.2 XDSL接入技術
7.2.1 HDSL技術
7.2.2 ADSL與ADSL2 技術
7.2.3 VDSL技術
7.3 PON/EPON接入
7.3.1 PON概述
7.3.2 PON的無源光器件
7.3.3 PON的多址接入技術
7.3.4 EPON
7.4 無綫局域網
7.4.1 無綫局域網的基本概念
7.4.2 無綫局域網的組成原理
7.4.3 介質訪問控製方法
7.4.4 無綫局域網的拓撲結構
7.4.5 無綫局域網的應用
7.5 其他接入技術
7.5.1 LMDS技術
7.5.2 WiMAX
7.6 案例學習
7.6.1 基於ADSL的傢庭網絡和辦公網絡
7.6.2 基於EPON的接入網
思考題與習題7
附錄 通信網常見設施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對於一本技術類的書籍,內容的前沿性和實踐性是衡量其價值的重要標準。這本書的“第3版”字樣讓我對其內容的更新程度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夠瞭解當前數據通信領域最前沿的技術和理論。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不同通信介質的對比分析,比如光縴通信、銅纜通信以及無綫通信各自的優缺點、傳輸速率、適用範圍和成本考量。如果作者能夠通過實際案例來演示不同介質在不同場景下的選擇依據,那將非常有啓發性。另外,我一直對網絡擁塞控製機製感到好奇,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TCP的各種擁塞控製算法,如Tahoe, Reno, Cubic等,並解釋它們是如何在網絡擁塞發生時動態調整傳輸速率,以保證網絡的穩定運行。我相信,對這些底層機製的深刻理解,對於構建高效可靠的網絡至關重要。
評分翻閱這本書,我立刻感受到一股紮實的技術功底撲麵而來。從它的章節標題就能看齣,內容由淺入深,覆蓋瞭數據通信的各個維度。我個人對網絡安全在數據通信中的作用非常感興趣,期待書中能有專門的章節來探討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加密、認證以及防範攻擊的技術,比如SSL/TLS協議的工作原理,或者各種網絡安全威脅如DDoS攻擊的原理和防禦策略。此外,隨著物聯網的飛速發展,低功耗廣域網(LPWAN)等技術日益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對這些新興的傳輸技術有所涉獵,闡述其在低功耗、遠距離通信方麵的優勢和應用場景。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未來數據通信發展趨勢的展望,例如5G/6G技術、軟件定義網絡(SDN)以及網絡功能的虛擬化(NFV)等,那將極大地拓寬我的視野,幫助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發展方嚮。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結構清晰,邏輯性強。從目錄設計來看,它似乎遵循著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基礎到應用的學習路徑。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關於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之間的銜接,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來完成端到端的通信的。我期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MAC地址、IP地址、ARP協議、ICMP協議等核心概念,並能提供詳細的圖示來描繪數據包在網絡中傳輸的整個流程。此外,對於錯誤檢測和糾錯機製,比如CRC校驗、海明碼等,我希望書中能夠解釋其原理和在實際通信中的應用,以確保數據傳輸的準確性。最後,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在綫資源或配套習題,供讀者進行實踐和鞏固,那將大大提升學習效果,使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得到有效的結閤。
評分拿到這本書,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嚴謹的學術風格和詳實的章節安排。從目錄來看,它似乎涵蓋瞭數據通信的方方麵麵,從基礎的信號理論、編碼傳輸,到復雜的網絡協議、傳輸介質,再到新興的無綫通信和網絡安全。我特彆期待其中關於網絡層和傳輸層協議的詳細講解,比如IP地址的分配機製、路由選擇算法是如何在龐大的互聯網中找到最優路徑的,以及TCP和UDP在可靠性與效率之間的權衡是如何實現的。我希望作者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協議的工作原理,並提供相應的僞代碼或流程圖來輔助理解。另外,對於數據通信中的關鍵性能指標,如吞吐量、延遲、誤碼率等,我期望書中能有清晰的定義、計算方法和影響因素分析,並能給齣如何優化這些指標的指導。我也對書中可能涉及到的網絡測試和故障排除技術感到好奇,希望能夠學習到一些實用的工具和方法,以便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快速定位和解決網絡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方,給人一種專業又易於接近的感覺。書名“數據通信技術”本身就涵蓋瞭通信領域的核心內容,而“第3版”則錶明瞭其內容的更新與時俱進,讓人期待其中會有最新的技術解讀和發展趨勢。封底的“中國通信學會普及與教育工作委員會推薦教材”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一份權威性和指導性,作為一名希望深入瞭解數據通信技術、打下堅實基礎的學生或從業者,這本書無疑是一個可靠的選擇。我尤其關心書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希望能夠通過真實的工程實例來理解理論知識,瞭解這些技術在實際通信網絡中的應用方式,以及其中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圖示和流程圖,幫助我直觀地理解復雜的數據傳輸過程,比如TCP/IP協議棧的各個層次是如何協同工作的,或者不同類型的調製解調技術是如何實現信號在信道中的有效傳輸的。希望作者在語言錶述上能夠做到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循序漸進地掌握核心概念,而不是一開始就陷入過於晦澀的技術術語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