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衝壓模具設計實用手冊
定價:158元
作者:陳炎嗣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51619
本手冊基於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特點,兼顧理論基礎和設計實踐兩個方麵,根據設計人員在衝壓模具設計過程中的需要,地介紹瞭衝壓模具中核心模具的設計標準、原則、步驟與方法,並列舉瞭大量先進實用、全麵可靠的結構範例。
主要內容包括衝模設計基礎與設計步驟,衝壓模具用材料,衝壓件設計與衝壓工藝性;衝壓模具結構中應用量大麵廣的衝裁模、彎麯模、拉深模、成形模的設計原理、方法和要點等。對於不同類型的衝模,每章均介紹瞭新穎的典型結構,有些圖例為發錶。
本手冊可為從事衝壓模具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幫助,也可供高校相關的師生查閱參考。
第1章衝模設計基礎與設計步驟
1.1衝壓生産與衝模1
1.1.1衝壓加工的基本原理與衝模1
1.1.2衝壓加工在工業生産中的地位1
1.1.3衝壓加工的特點3
1.1.4衝模的分類3
1.1.5衝壓加工工序的分類、特徵及模具3
1.2衝模術語9
1.3衝模設計步驟15
1.3.1衝模設計應具備的資料15
1.3.2衝模設計的基本要求15
1.3.3衝模設計的一般步驟15
1.4衝模結構形式的選用17
1.4.1根據製件的生産批量選用17
1.4.2根據製件的精度要求選用18
1.4.3根據製件的形狀大小和復雜程度選用19
1.4.4根據生産部門的現有設備情況選用19
1.4.5根據衝模能達到的使用壽命選用19
1.4.6根據模具製造能力選用20
1.4.7各種不同類型衝模選用比較20
1.5壓力中心的確定23
1.5.1確定壓力中心的目的23
1.5.2確定壓力中心的方法24
1.6衝壓設備的選用25
1.6.1壓力機的分類與型號錶示方法25
1.6.2各類衝壓設備的用途27
1.6.3常用壓力機的主要技術參數含義與要求28
1.6.4衝壓設備的選用30
1.7衝模圖的設計34
1.7.1模具圖的作用和重要性34
1.7.2衝模圖樣的繪製要求與標準34
1.7.3衝模裝配圖的繪製與要求41
1.7.4衝模零件圖的繪製與要求49
1.7.5衝模圖的校核66
1.8衝模設計的幾種實用方法與衝壓模具的總體尺寸68
1.8.1衝模設計實用方法68
1.8.2衝壓模具的總體尺寸70
第2章衝壓模具用材料
2.1衝壓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與選用原則71
2.1.1衝壓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71
2.1.2衝壓模具材料的選用原則73
2.2衝壓模具鋼的分類、常用鋼材牌號及應用特點74
2.2.1冷作模具鋼的分類74
2.2.2常用冷作模具鋼和硬質閤金75
2.2.3常見的非國標牌號(國産和進口)冷作模具鋼82
2.3常用模具鋼化學成分及主要用途84
2.3.1常用的模具鋼化學成分及主要用途84
2.3.2模具常用鋼結硬質閤金和硬質閤金化學成分86
2.4硬質閤金86
2.4.1硬質閤金的分類86
2.4.2模具常用硬質閤金性能與用途87
2.4.3硬質閤金的應用與鋼模具的比較87
2.5鋼結硬質閤金88
2.5.1鋼結硬質閤金的基本類型與性能88
2.5.2鋼結硬質閤金的熱加工與熱處理89
2.5.3冷作模具常用鋼結硬質閤金的使用性能與用途90
2.6粉末冶金高速鋼和高閤金鋼91
2.7衝模零件材料的選用與硬度要求92
2.7.1衝模工作零件材料選用的依據92
2.7.2衝模工作零件常用材料及硬度的指導性選用94
2.7.3衝模結構零件材料及硬度選用98
2.8模具材料與使用壽命99
2.8.1模具的使用壽命99
2.8.2判斷模具壽命的依據100
2.8.3影響模具刃口磨損的因素101
2.8.4模具零件常用熱處理工序的目的與適用範圍102
2.8.5提高模具使用壽命的措施103
2.8.6模具常用機加工方法與所能達到的加工精度和錶麵粗糙度104
2.9常用鋼材國內外牌號對照錶106
第3章衝壓件設計與衝壓工藝性
3.1衝壓件的工藝性與衝壓件設計原則109
3.1.1衝壓件的工藝性109
3.1.2衝壓件設計原則109
3.2衝裁件精度、錶麵粗糙度和毛刺110
3.2.1衝裁件的精度110
3.2.2衝裁件的尺寸公差111
3.2.3衝裁件切斷麵質量115
3.2.4衝裁件的切斷麵錶麵粗糙度116
3.2.5精密衝裁件的尺寸精度116
3.2.6金屬衝裁件允許的毛刺高度117
3.3衝裁件的工藝性117
3.3.1對衝裁件(落料件和衝孔件)的形狀要求117
3.3.2對衝孔件的尺寸要求119
3.4彎麯件的精度與工藝性120
3.4.1彎麯件的精度120
3.4.2彎麯圓角半徑與小彎麯半徑Rmin123
3.4.3彎麯件的工藝性與彎麯件的結構要點123
3.5拉深件精度與工藝性129
3.5.1拉深件的精度129
3.5.2拉深件一次拉深成形條件130
3.5.3拉深件的工藝性與拉深件的結構要點132
3.5.4小型件帶料連續拉深工藝條件136
3.6翻邊工藝性138
3.6.1翻邊工藝的分類和應用138
3.6.2圓孔翻邊的工藝性141
3.6.3非圓孔翻邊與工藝性143
3.6.4變薄翻邊144
3.7壓筋、壓包的工藝性145
3.7.1壓筋的工藝性145
3.7.2壓凸包的工藝性147
3.8冷擠壓件精度與工藝性148
3.8.1冷擠壓件的尺寸精度148
3.8.2冷擠壓件閤理的形狀與尺寸151
3.9衝壓件公差標注方法規範化建議152
3.10衝壓件的尺寸、角度公差、形狀和位置未注公差(GB/T 13914、
13915、13916—2002)、未注公差尺寸的極限偏差(GB/T 15055—1994)等154
第4章衝裁模
4.1衝裁與衝裁過程分析161
4.1.1衝裁與衝裁模161
4.1.2衝裁變形過程分析161
4.1.3衝裁斷麵特徵162
4.1.4衝裁件的質量分析163
4.2衝裁間隙與選用165
4.2.1衝裁間隙的含義165
4.2.2間隙大小對衝裁的影響166
4.2.3衝裁間隙方嚮的確定原則170
4.2.4確定閤理衝裁間隙的方法170
4.2.5衝裁間隙的分類172
4.2.6常用的幾種衝裁間隙值174
4.2.7選用衝裁間隙的依據和原則178
4.3衝裁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製造公差的確定179
4.3.1衝裁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確定原則179
4.3.2衝裁凸、凹模分開加工時刃口尺寸計算180
4.3.3衝裁凸、凹模配閤加工時刃口尺寸計算181
4.3.4衝裁模凸、凹模刃口尺寸計算示例183
4.3.5凸、凹模分開加工法與配閤加工法的特點和應用比較184
4.4衝裁力、卸料力、推件力、頂齣力185
4.4.1衝裁力計算185
4.4.2減小衝裁力的方法187
4.4.3卸料力、 推件力和頂齣力的計算189
4.4.4選用壓力機時總壓力計算方法189
4.4.5計算衝裁功的意義和衝裁功的驗算190
4.5排樣、搭邊、料寬及材料利用率191
4.5.1排樣191
4.5.2材料的消耗與材料利用率195
4.5.3搭邊與搭邊值的確定199
4.5.4條(帶) 料寬度的確定201
4.5.5衝裁排樣實例分析與材料利用率計算203
4.5.6排樣圖的畫法與圖例205
4.6衝模零件的分類、功能及使用範例211
4.6.1衝模零件的分類與功能211
4.6.2各種衝模零件的使用範例212
4.7凸模設計結構219
4.7.1凸模的種類和標準結構219
4.7.2常見的凸模形式與固定方法219
4.7.3凸模的防轉245
4.7.4級進模的凸模固定示例245
4.7.5凸模長度的確定(包括多工位級進模的多凸模長度)247
4.7.6凸模的強度驗算249
4.8凹模結構設計251
4.8.1凹模的基本類型與應用251
4.8.2凹模的常用結構252
4.8.3凹模刃口形式275
4.8.4凹模外形尺寸的確定277
4.8.5凹模強度計算279
4.8.6凹模的固定螺孔和定位銷孔大小及間距280
4.8.7螺釘擰入深度和圓柱銷配閤長度281
4.8.8凸模和凹模的加工精度與互換性281
4.9衝裁模典型結構283
4.9.1衝裁模的分類283
4.9.2落料模283
4.9.3衝孔模288
4.9.4切角模308
4.9.5切口模309
4.9.6衝槽模314
4.9.7切舌模316
4.9.8剖切模317
4.9.9切邊模318
4.9.10切斷模332
第5章彎麯模
5.1闆料的彎麯變形342
5.1.1彎麯方法342
5.1.2彎麯變形過程與特點343
5.2小彎麯半徑(rmin)344
5.2.1彎裂與小彎麯半徑(rmin)344
5.2.2影響小彎麯半徑的因素344
5.2.3小彎麯半徑的確定345
5.3迴彈及防止346
5.3.1彎麯件的迴彈及迴彈錶現形式346
5.3.2影響迴彈的因素347
5.3.3迴彈值的確定347
5.3.4減小迴彈的措施354
5.4彎麯件展開尺寸的計算357
5.4.1彎麯件中性層位置的確定357
5.4.2彎麯件展開長度計算358
5.5彎麯力、頂件力及壓料力362
5.5.1彎麯力的計算362
5.5.2頂件力和壓料力的計算362
5.5.3彎麯設備標稱壓力的選擇363
5.6彎麯模工作部分尺寸設計364
5.6.1凸、凹模圓角半徑364
5.6.2凹模的工作深度364
5.6.3U形彎麯件凹模的長度和寬度尺寸確定365
5.6.4彎麯凸模與凹模之間的間隙365
5.6.5彎麯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與製造公差的確定367
5.6.6彎麯或成形凸模和凹模的尺寸差367
5.7彎麯模的結構設計368
5.7.1彎麯模結構設計要點368
5.7.2彎麯件的工序安排369
5.8彎麯模典型結構372
5.8.1V形件彎麯模372
5.8.2L形件彎麯模376
5.8.3U形件彎麯模377
5.8.4形件彎麯模378
5.8.5Z形件彎麯模380
5.8.6圓形和卡環類件彎麯模383
5.8.7鉸鏈捲邊模387
5.8.8其他彎麯模391
5.9彎麯件産生缺陷或廢品原因及消除方法407
第6章拉深模
6.1拉深件分類及闆料的拉深變形分析409
6.1.1拉深方法與拉深件分類409
6.1.2圓筒形件拉深變形過程特性410
6.1.3圓筒形件拉深過程中毛坯的應力應變狀態411
6.1.4拉深時的起皺、厚度變化和硬化現象412
6.1.5盒形件拉深變形特點415
6.2拉深件毛坯形狀的確定與毛坯尺寸的計算417
6.2.1確定拉深件毛坯形狀的原則與方法417
6.2.2拉深件切邊餘量417
6.2.3拉深件毛坯尺寸的基本計算方法417
6.2.4鏇轉體拉深件毛坯尺寸的計算方法419
6.2.5矩形盒形件毛坯尺寸的計算方法432
6.3拉深工藝計算438
6.3.1拉深係數與閤理選用438
6.3.2無凸緣圓筒形件拉深次數443
6.3.3無凸緣圓筒形件工序尺寸的計算443
6.3.4有凸緣圓筒形件工序尺寸的計算445
6.3.5矩形件工序的計算453
6.4變薄拉深472
6.4.1變薄拉深應用、方法與特點472
6.4.2變薄拉深的工藝計算472
6.4.3變薄拉深的模具設計474
6.4.4舉例介紹變薄拉深工藝計算476
6.4.5變薄拉深産生廢品原因477
6.5反嚮拉深478
6.5.1反嚮拉深方法與應用478
6.5.2反嚮拉深特點478
6.6階梯形、錐形、球形、拋物體形件的拉深480
6.6.1階梯形件的拉深480
6.6.2錐形件的拉深481
6.6.3半球形件的拉深488
6.6.4拋物綫形件的拉深494
6.7拉深力和壓邊力的計算495
6.7.1拉深力495
6.7.2壓邊力497
6.7.3壓力機公稱壓力的確定502
6.7.4拉深功的計算503
6.7.5拉深速度503
6.8拉深凸模和凹模工作部分設計504
6.8.1拉深凸、凹模結構形式與凸模的通氣孔504
6.8.2拉深凸、凹模圓角半徑506
6.8.3拉深凸、凹模之間的間隙507
6.8.4拉深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計算509
6.9拉深的潤滑、退火和酸洗510
6.9.1潤滑510
6.9.2退火512
6.9.3酸洗514
6.9.4拉深工藝中相關工序的應用514
6.10拉深模結構514
6.10.1拉深模的種類514
6.10.2拉深模的設計要點515
6.10.3拉深模典型結構518
6.11拉深件的質量分析537
6.11.1拉深件常見缺陷或廢品形式、原因分析和解決措施537
6.11.2中小型拉深件的質量分析538
第7章成形模
7.1起伏成形540
7.1.1起伏成形基本原理、特點、應用和變形極限540
7.1.2壓加強筋541
7.1.3壓凸包(壓包、 壓凸、 壓窩)541
7.1.4壓筋、 壓包、 百葉窗成形模結構542
7.2翻邊與翻孔550
7.2.1圓孔翻邊(翻孔)550
7.2.2小螺紋底孔的變薄翻邊555
7.2.3外緣翻邊559
7.3脹形563
7.3.1脹形的種類與特點563
7.3.2翻邊模結構564
7.3.3圓柱形空心毛坯脹形方法與特點567
7.3.4空心毛坯脹形工藝計算567
7.3.5脹形模結構571
7.4縮口584
7.4.1縮口變形特點與變形程度584
7.4.2縮口工藝計算585
7.4.3縮口的方法586
7.4.4縮口模具結構588
7.5擴口591
7.5.1擴口的變形特點與變形程度591
7.5.2擴口成形計算592
7.5.3擴口模結構593
7.6校平與整形597
7.6.1校平與整形的作用與特點597
7.6.2校平、 校平模分類與應用597
7.6.3整形特點與應用599
7.6.4校平、 整形力的計算601
7.6.5整形、 校平模結構601
附錄
附錄A標準公差數值與基孔製、基軸製優先、常用配閤606
附錄B衝壓常用材料的性能612
附錄C模內攻牙(螺紋)機型號、規格與擠壓螺紋底孔尺寸616
附錄D金屬材料力學性能符號對照錶619
參考文獻
作為一個多年在生産一綫摸爬滾打的衝壓師傅,我深知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重要性。雖然我對於衝壓工藝本身有著豐富的經驗,但在模具設計的細節上,我總覺得還有提升的空間。特彆是對於一些復雜零件的模具結構設計,比如多工位模具、復閤模具的設計思路,以及如何優化模具結構以提高生産效率、降低廢品率,我希望能夠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啓發。我更關注的是如何將我的現場經驗與更先進的設計理念相結閤,如何利用CAD/CAM等軟件更高效地完成設計工作,以及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運用一些高級的模具設計技巧。例如,對於模具的公差配閤、熱處理工藝對模具性能的影響、以及新型模具材料的應用,我都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探討。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本“武功秘籍”,揭示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功心法”,讓我能夠融會貫通,更上一層樓。
評分我是一名正在準備考取相關職業技能證書的學生,對於衝壓模具設計的知識體係構建感到有些迷茫。我需要一本能夠係統性地講解衝壓模具設計原理、分類、基本結構、以及設計流程的書籍。書中最好能夠包含一些典型零件的模具設計案例,從零件分析、工藝規程製定、選擇閤適的衝壓件類型,到繪製模具總圖和零件圖,都能有清晰的步驟和詳細的說明。對於模具零部件的標準件選擇、配閤尺寸的確定、以及模具材料的選擇和性能要求,我希望能有明確的指導。此外,對於衝壓模具的安全規範和操作規程,我也希望能有相應的介紹,這對於我未來的工作和安全生産都非常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並為我通過考試和實際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評分我是一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的工程師,主要負責衝壓件的開發和生産。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高精度、大尺寸或者復雜形狀的衝壓件設計和製造難題。我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能夠深入探討這些復雜模具設計技巧的書籍,例如如何設計高強度鋼闆的衝壓模具,如何處理大變形零件的起皺和迴彈問題,以及如何優化模具結構以實現輕量化和高效率。我特彆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模具強度分析、剛度計算、以及疲勞壽命預測的介紹,並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案例,展示如何通過仿真分析來優化模具設計。另外,對於一些自動化生産綫上的模具設計,比如連續模、轉移模等,我希望能有更詳細的講解,以及如何與自動化設備協同工作。這本書應該能夠提供一些行業領先的設計理念和技術方法,幫助我們應對更具挑戰性的項目。
評分初次接觸衝壓模具設計,實在是感到有些力不從心。市麵上的書籍琳琅滿目,很多都過於理論化,看得雲裏霧裏,對於實際操作指導性不強。我渴望的是一本能夠真正“落地”的書,能夠詳細講解從零件分析到模具結構選擇,再到每一個部件的細緻設計,一步步引導我入門的。尤其是在理解模具的成形原理、材料選擇、以及各種關鍵工藝參數的設定方麵,我希望能有更直觀、更深入的講解。當然,對於一些常見的模具問題,比如塌陷、起皺、飛邊等,如果能附帶一些排查和解決的思路,那簡直是如虎添翼。我尤其關注模具的壽命和維護,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建議,讓我在設計時就能考慮到這些因素,避免日後的諸多麻煩。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清晰的圖例和流程化的步驟是至關重要的,這樣纔能避免走彎路,快速建立起對衝壓模具設計的整體認知和操作能力。我期待的這本書,應該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師傅,耐心地手把手教導,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
評分我是一名模具製造企業的設計主管,帶領著一個年輕的設計團隊。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團隊提升整體設計水平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關於單個模具的設計,而是更側重於模具設計的思想、方法論和流程管理。例如,如何建立有效的模具設計標準化體係,如何進行模具的模塊化設計,以及如何運用數字化工具提高設計效率和協同性。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進行模具經濟性分析、如何權衡設計方案的優劣、以及如何將製造和裝配的便利性納入設計考量的內容。此外,對於如何培養設計人纔,如何建立知識沉澱和分享機製,我也希望能從書中獲得一些藉鑒。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一本“戰略性”的讀物,幫助我們站在更高的層麵審視和規劃我們的模具設計工作,並最終提升我們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