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定价:19.00元
作者:闫海燕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2225622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类似农业专家授课的形式向读者介绍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的技术,形式生动活泼,且简单易懂,便于读者快速掌握相关技术。
内容提要
本书以蔬菜害虫识别与防治为主线,包含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豆科等各科蔬菜害虫,分别从种类及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其发生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介绍了综合防治策略,对指导蔬菜的高产栽培及产业化发展,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适合蔬菜企业技术人员、专业菜农阅读参考。
目录
**讲绪论1
一、蔬菜害虫对其栽培生产的影响概述2
二、蔬菜害虫的发生为害特点3
三、蔬菜害虫的研究现状4
四、蔬菜害虫治理的前景展望7
第二讲十字花科蔬菜害虫10
一、菜蚜类10
二、小菜蛾16
三、夜蛾类19
四、跳甲类26
五、菜粉蝶29
六、灯蛾类32
七、菜螟35
八、其他害虫38
第三讲茄科蔬菜害虫48
一、烟青虫和棉铃虫48
二、茄二十八星瓢虫和马铃薯瓢虫54
三、温室白粉虱58
四、马铃薯块茎蛾61
五、茶黄螨64
六、其他害虫67
第四讲豆科蔬菜害虫71
一、大豆食心虫71
二、豆天蛾74
三、豆荚螟76
四、豆野螟78
五、豆象类80
六、豌豆潜叶蝇86
七、其他害虫88
第五讲葫芦科蔬菜害虫97
一、守瓜类97
二、瓜蚜100
三、棉红蜘蛛101
四、瓜实蝇103
五、潜叶蝇类105
六、瓜蓟马110
七、其他害虫112
第六讲地下害虫119
一、地老虎类119
二、蛴螬类124
三、蝼蛄类129
四、金针虫类133
五、地蛆类136
六、其他害虫142
第七讲其他蔬菜害虫148
一、葱蓟马148
二、菠菜潜叶蝇150
三、甘薯天蛾152
四、棉蝗153
五、茴香凤蝶155
六、中华蚱蜢156
参考文献15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致力于可持续农业研究的学者,我一直在关注各类病虫害的生态学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这本《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在识别和基础防治技术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参考框架,也涵盖了许多经典和常用的防治手段。然而,在我看来,书中在深入探讨生态位互作、生物多样性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构建健康的农田生态系统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例如,书中虽然提到了利用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但对于如何评估天敌资源的有效性、如何优化天敌引入的环境条件、以及如何将生物防治与其他绿色防控技术进行整合,却没有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同样,书中对于一些新兴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精准植保技术,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前景,也仅仅是略有提及,未能深入阐述。这让我觉得,这本书在引领读者走向更前沿、更可持续的病虫害管理方向上,还有待加强。
评分作为一名热衷于有机种植的家庭园艺爱好者,我一直苦苦寻找一本能帮助我有效应对各种蔬菜虫害的实用指南。偶然间,我翻阅到了这本《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虽然书中内容丰富,但我不得不说,它在某些方面并没有完全满足我的期待。首先,书中对一些非常规的、或是地区性极强的害虫的介绍略显不足。例如,在我种植的辣椒上,去年出现了一种从未在其他资料中见过的、体型较小、颜色艳丽的甲虫,它们成群结队地啃食叶片,让我的辣椒产量大打折扣。我翻遍了书中关于辣椒害虫的部分,虽然有提到几种常见的甲虫,但对于这种特定类型的甲虫,无论是识别特征还是防治方法,都显得模糊不清,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扰。此外,书中对于一些现代化、科技化的防治手段,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精准喷洒,或是最新的生物防治技术,提及得也比较笼统,没有深入探讨其原理、适用范围和实际操作的细节。作为一名追求高效环保的园艺新手,我渴望了解更多前沿技术,并将其融入我的农耕实践中。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各种农作物打交道的植保技术人员,我对专业的书籍有着相当高的要求。这本《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在很多方面都算是一本不错的参考书,它系统地梳理了许多常见蔬菜的病虫害,并给出了一些常规的防治策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比如多重病虫害的复合发生,或是某些害虫对常用药剂产生了严重的抗性。这时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就显得有些局限了。它更多地侧重于单一害虫的识别和防治,对于病虫害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制定综合性的、多层次的、能够应对抗性发展的防治方案,则没有给出太多的深入探讨。例如,在我最近负责的一块番茄大棚里,就同时出现了白粉虱和烟粉虱,并且它们对市面上几种主要的杀虫剂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药性,这让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搜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试验数据,而书中提供的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显得过于简单和滞后。
评分我是一位对家庭盆栽蔬菜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的阳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蔬菜,从辣椒、西红柿到各种绿叶蔬菜,我享受着自己动手种植带来的乐趣。然而,小小的盆栽环境,却也常常被各种小虫子困扰,特别是那些在室内环境下容易滋生的害虫,比如小黑飞、蚜虫等等。我当初购买这本《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也是希望能找到一些针对家庭种植、或者说是小规模种植的、更温和、更环保的防治方法。然而,书中大部分的篇幅都集中在田间地头的规模化种植上,对于家庭盆栽环境中遇到的特有虫害,以及适合小范围使用的、非化学性的防治措施,介绍得非常有限。比如,书中提到的许多药剂,对于我这样在阳台上种植的爱好者来说,使用起来既不方便,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更希望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天然物质(如大蒜水、辣椒水等)来驱虫,或者介绍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例如如何在家中培养益虫来捕食害虫。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刚开始尝试规模化种植草莓的农户来说,虫害管理是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我手里这本《蔬菜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确实提供了不少基础性的知识,也介绍了一些经典的防治方法,比如针对草莓蚜虫的黄板诱捕,或是对红蜘蛛的药物处理。但是,当我遇到一些更复杂的情况时,这本书的指导性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比如,我的草莓园里,有时会出现一种叶片卷曲、底部有细密网状结构的虫害,它们藏匿在叶片下方,很难发现,一旦蔓延开来,会迅速毁掉整株草莓。书中对这类潜伏性、隐蔽性强的害虫的描述相对简单,对于如何早期发现、如何彻底清除,并没有给出特别具体的、可操作的步骤。而且,在书中提到的化学防治部分,对于不同农药的作用机理、最佳使用时机、以及可能产生的抗药性问题,并没有足够详尽的解释。这让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感到有些不安,毕竟我希望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产品的潜在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