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健康养泥鳅 9787122266675 化学工业出版社

标准化健康养泥鳅 9787122266675 化学工业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金平,杨军,冯德品 著
图书标签:
  • 养殖
  • 泥鳅
  • 标准化
  • 健康养殖
  • 水产养殖
  • 农业科技
  • 畜牧业
  • 养殖技术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266675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66675
商品编码:2964012815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标准化健康养泥鳅

定价:38.00元

作者:张金平,杨军,冯德品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222666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作者为水产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丰富的一线资料和经验传授。
重点介绍了泥鳅人工繁殖、标准化养殖和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
讲解了池塘养殖、网箱养殖、稻田养殖、庭院养殖及各类高效益的套养模式。
包含鳅苗养殖、成鳅养殖、饵料培育、疾病防控与诊断治疗、捕捞运输以及泥鳅食药用等内容。
对于泥鳅的人工繁殖、高效养殖、利润分析等都列举了丰富的典型实例供读者参考。

内容提要


《标准化健康养泥鳅》在泥鳅生物学和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泥鳅的人工繁殖、标准化健康养殖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全书概述了池塘选址与建造;泥鳅的生物学特征;泥鳅的人工繁殖技术;泥鳅的营养需求及饵料培育;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与各种高效益养殖模式;泥鳅标准化健康养殖的质量要求;泥鳅疾病防控;捕捞与运输;泥鳅的药用与食用等。书稿资料数据丰富,对于人工繁殖、高效养殖及利润分析等都列举了丰富的典型实例供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适合广大有志于养殖致富的朋友,规模养殖场管理与技术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员,以及相关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张金平,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工作30余年,主要从事各种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养殖模式、鱼病防治研究与推广。主持完成多项生态养殖、高效养殖工程与规划与技术推广项目,获得多项省级以上奖项,编写过多方面的淡水鱼类养殖技术资料,每年多次作为专家到各地讲课、技术指导。

文摘









序言



养殖绿色水产,共筑健康未来 序言 在追求健康生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安全、营养、可追溯的食品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水产品作为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生产过程的标准化与健康化至关重要。本书《标准化健康养殖——绿色水产的未来之路》聚焦于当前水产养殖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为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标准化健康养殖解决方案,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转型。 第一章 绿色水产养殖的理念与意义 1.1 时代呼唤绿色水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日益重视,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逐渐暴露出环境污染、产品质量不稳定、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消费者对“看得见的放心”和“吃得出的健康”的需求,正驱动着整个水产行业向绿色、有机、生态的方向发展。绿色水产不仅意味着产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更代表着一种负责任的生产方式,是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与保护。 1.2 标准化养殖的内涵与优势 标准化养殖是实现绿色水产的关键路径。它并非简单的规定和束缚,而是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形成一套完整的、可复制的、可追溯的养殖生产规程。标准化养殖能够: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养殖密度、投喂管理、病害防控等环节,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单位产量。 保障产品质量: 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源头杜绝不合格投入品的使用,确保水产品无毒无害,品质稳定。 降低环境风险: 科学管理养殖水体,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养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增强市场竞争力: 标准化生产的产品更容易获得消费者信任,也更容易进入高端市场和出口渠道,提升品牌价值。 促进产业升级: 推动养殖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智能化转变,提升整个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1.3 本书的定位与目标读者 本书致力于为水产养殖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技术推广人员、涉农院校师生以及关心绿色水产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一套权威、全面、实用的标准化健康养殖指南。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讲解绿色水产养殖的各项技术要点,涵盖从选址规划、苗种繁育、水体管理、饲料投喂、病害防治到产品追溯等全过程。本书的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科学的养殖方法,规避潜在风险,提升养殖效益,最终实现“养殖安全,健康消费”的美好愿景。 第二章 绿色水产养殖的选址与规划 2.1 养殖场地的选择原则 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是成功养殖的第一步,也是绿色养殖的基础。理想的养殖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水源充足且水质优良: 靠近无污染的水源,如地下水、山泉水或符合标准的江河湖泊水源。水质要求稳定,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关键指标需符合水产养殖水质标准。避免选择可能受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径流污染的水源。 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便于运输苗种、饲料和成品。远离工业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市污水排放口等污染源。 地形适宜: 土地平坦或坡度适中,便于场地建设和排水。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长期积水。 土壤类型: 粘土或半粘土质土壤,保水性好,适合建设池塘。 周边环境: 与农田、林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农药、化肥等污染物通过雨水径流进入养殖水体。 2.2 养殖模式与池塘设计 根据养殖品种、养殖规模、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可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对于池塘养殖,科学的池塘设计至关重要: 池塘形状与大小: 方形或长方形池塘便于管理,大小适中,不宜过大或过小。 池塘深度: 根据养殖品种和气候条件确定,一般在1.5-2.5米之间,以保证水温相对稳定,并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池塘坡度: 池底向中间略有倾斜,中间略深,便于排水和集污。 进排水系统: 独立的进排水口,方便换水和清淤。进水口应设置过滤装置,防止外来杂质和敌害生物进入。 增氧设施: 预留安装增氧机的空间,保证水体溶解氧充足。 防逃设施: 设置防逃网或围墙,防止养殖品种逃逸。 生态设施: 在池塘周边种植水生植物,形成缓冲带,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 第三章 苗种繁育与质量控制 3.1 优良苗种的选择标准 选择健康、优质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基础。优良苗种应具备以下特征: 活力强: 游动迅速,反应灵敏,外观完整,无畸形。 规格整齐: 同批苗种大小均匀,生长潜力一致。 抗病力强: 来源于健康亲本,经过严格的健康检查,无病原携带。 遗传性能优良: 选育自生产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亲本。 来源可靠: 从正规、信誉良好的繁育场引进,并附有质量合格证。 3.2 苗种的来源与检测 自行繁育: 对于有条件的养殖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繁育场,严格控制亲本的选育、管理和繁殖过程,确保苗种质量。 外购苗种: 选择信誉良好的专业育苗场。引进苗种前,应详细了解其亲本来源、繁育技术、疾病防控措施等。 苗种检疫: 购进苗种时,应要求提供苗种合格证和检疫证明。对大批量引进的苗种,建议进行抽样检测,检查是否存在常见病原。 3.3 苗种的暂养与培育 引进的苗种在入池前,通常需要进行暂养或培育,以适应新环境,观察健康状况。 暂养池: 建立专门的暂养池,水质要求高,密度控制严格。 水质调控: 保持水温、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稳定。 投喂管理: 投喂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吸收的开口料或小颗粒饲料。 疾病观察: 密切观察苗种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第四章 水体生态调控与环境管理 4.1 水质的监测与管理 水质是水产养殖的生命线。科学的水质管理能够预防疾病,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水质指标: 溶解氧(DO): 必须保证充足,一般要求在5 mg/L以上。 pH值: 适宜范围一般在7.0-8.5之间。 氨氮(NH3-N): 应尽可能低,通常要求小于0.1 mg/L。 亚硝酸盐(NO2-N): 应低于0.05 mg/L。 透明度: 适宜范围一般在20-40 cm之间。 总碱度: 适宜范围一般在80-120 mg/L之间。 硫化物(H2S): 必须为零。 监测频率: 定期(如每天早晚)对关键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并记录。 水质调控措施: 增氧: 及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水体溶解氧充足。 换水: 根据水质状况,适时适量换水,稀释有害物质。 水质改良剂: 合理使用生物制剂、底质改良剂等,调节水体生态平衡。 培藻: 培育有益藻类,维持水体活性,抑制有害藻类生长。 底泥处理: 定期清理池底淤泥,减少有机质积累。 4.2 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 生态养殖是绿色水产的核心理念,强调养殖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种间互利: 养殖不同物种间可以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如将滤食性鱼类与底栖性鱼类混养,利用前者净化水体,后者摄食池底残饵。 生物净化: 种植水葫芦、水芙蓉等水生植物,利用其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盐,净化水质。 轮作休养: 池塘养殖结束后,进行干塘、消毒、施肥种植水草等休养生息,恢复土壤和水体肥力。 种养结合: 将水产养殖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如稻渔共作、藕虾共作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第五章 科学投喂与营养管理 5.1 饲料的选择标准 高品质: 选择信誉良好的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的饲料,确保原料来源安全,营养成分准确。 营养均衡: 饲料应根据养殖品种的生长阶段、营养需求,配比适宜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易消化吸收: 饲料的加工工艺应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减少粪便排放。 无污染: 避免使用含有违禁药物、重金属、黄曲霉素等有害物质的劣质饲料。 新鲜度: 饲料应新鲜,无霉变、异味。 5.2 投喂管理策略 投喂量: 根据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水温、摄食情况和水质状况,科学确定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造成浪费和污染。 投喂次数: 根据养殖品种的摄食习性、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投喂次数。幼鱼期和生长旺盛期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 投喂方法: 采用定时、定量、定点投喂,鼓励摄食,减少残饵。 观察摄食: 密切观察养殖品种的摄食情况,作为调整投喂量的重要依据。 分级投喂: 对于规格差异较大的养殖品种,可进行分级投喂,满足不同个体生长需求。 5.3 配合饲料与生物饵料的应用 配合饲料: 是当前水产养殖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应选择高品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 生物饵料: 如水蚤、丰年虫、轮虫等,在苗种培育阶段尤为重要,能提供丰富、易消化吸收的营养,促进苗种生长。 辅助饵料: 如绞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可作为一些品种的补充营养来源。 第六章 病害的预防与绿色防控 6.1 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病害的绿色防控,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综合施策”。 生物安全: 隔离: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车辆、工具进入养殖区域,防止病原传播。 消毒: 定期对养殖场地、池塘、工具、车辆等进行消毒。 健康苗种: 确保引进的苗种健康无病。 环境调控: 保持良好的水质,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生存的环境。 营养管理: 提供均衡营养,增强养殖品种的自身免疫力。 水体消毒: 定期对水体进行生物消毒,如使用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 6.2 常见病害的识别与绿色防治 细菌性疾病: 如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等。 预防: 保持水质,增强体质。 治疗: 选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等,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提倡中草药配合使用,提高疗效,降低药物副作用。 病毒性疾病: 如虹彩病毒病、鳗鲝出血病等。 预防: 选育抗病品种,做好环境管理,避免应激。 治疗: 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依靠预防和增强宿主免疫力。可使用聚维酮碘、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体表消毒,配合使用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寄生虫病: 如指环虫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等。 预防: 保持水质,定期消毒。 治疗: 使用低毒、高效的驱虫药物,如硫酸铜、硫酸锌、敌百虫等,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养殖品种造成伤害。 真菌性疾病: 如水霉病、霉菌病等。 预防: 避免养殖品种受伤,保持水体清洁。 治疗: 使用孔雀石绿(慎用)、高锰酸钾、食盐等进行药浴。 6.3 兽药残留的控制与追溯 禁止使用: 严格禁止使用禁用兽药和假劣兽药。 规范用药: 科学合理使用批准使用的兽药,严格遵守休药期规定。 用药记录: 详细记录用药种类、剂量、用法、时间、养殖批次等信息,建立完善的用药档案。 检测: 定期对养殖产品进行兽药残留检测,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章 绿色养殖技术在养泥鳅中的应用 (本章节将深入探讨绿色养殖技术在养泥鳅这一特定品种中的具体应用,但由于题目要求不包含此书内容的简介,故此处仅作概括性描述,不展开具体养泥鳅的技术细节。) 本书还将详细阐述如何将上述绿色养殖理念和技术,系统地应用于泥鳅的养殖生产中。我们将从泥鳅的生物学特性出发,结合其生长环境和养殖需求,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的标准化健康养泥鳅的方案。这包括: 优良泥鳅品种的选择与繁育。 适宜泥鳅生存的水质、水温、溶氧等环境指标调控。 泥鳅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需求与科学投喂策略。 泥鳅常见病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包括预防、诊断与绿色治疗方案。 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泥鳅养殖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 结论 标准化健康养殖是水产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本书提供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将帮助广大水产养殖从业者,跨越技术瓶颈,实现绿色转型,生产出更多安全、健康、高品质的水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相信,通过科学、规范、绿色的养殖模式,水产养殖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社会贡献更多的绿色与健康。 [书本封面或封底示意,此处不生成实际图片,仅作提示] ISBN:978-7-122-26667-5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很精致,封面设计也颇为用心,一看就觉得是专业书籍。我一直对水产养殖,尤其是泥鳅的养殖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市面上的一些资料太过零散,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出版,让我眼前一亮。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标准化”的理念,在我看来,任何产业的发展,最终都要走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这不仅能提高效率,更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养殖流程,从苗种选择、水质管理、饲料投喂,到病害防治、捕捞上市,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同时,我也很想了解,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将这些标准化理念落地,比如是否有相关的技术指导,或者成功案例的分享,能让我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毕竟,理论和实践之间总会有一些鸿沟,希望这本书能够填补这部分空白。

评分

作为一个在基层从事水产养殖推广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切实指导农民、提升养殖水平的书籍。这本书的“标准化”和“健康养殖”理念,正是我们目前急需推广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套完整、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标准化养殖技术规程,覆盖从苗种培育到商品鱼出塘的每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成本可控的健康养殖方法,例如绿色水质调控技术、生物防治病害的技术、以及营养均衡的饲料配方建议等。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典型的养殖模式介绍,并分析其优缺点,那将对我们指导农民选择适合的养殖模式大有裨益。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们工作的有力助手,帮助农民实现科学、高效、环保的泥鳅养殖。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城市里,对农村和农业产品有浓厚兴趣的消费者。我一直很喜欢吃泥鳅,但近年来,对于食品的来源和生产过程越来越关注。这本书的标题——“标准化健康养泥鳅”,深深吸引了我。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养殖技术,更是一种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承诺。我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让普通消费者能够理解的“标准化”概念,比如,为什么标准化养殖能保证泥鳅的肉质更鲜美?为什么更健康?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检测标准,让消费者可以对购买的泥鳅有信心?我个人更倾向于购买那些有明确养殖标准和质量追溯的产品。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辨别,那么我将非常愿意去了解它。

评分

我是一名刚开始接触泥鳅养殖的新手,之前在网上看了不少视频和文章,但总是感觉摸不到门道,很多操作都显得比较随意。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指明了方向。我最看重的是它提到的“健康养殖”概念,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是食品安全最根本的保障,而对于养殖户而言,也是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关键。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界定“健康养殖”的标准,是侧重于使用天然的、无污染的养殖模式,还是在饲料和药物的使用上有严格的限制?有没有介绍一些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同时又对环境和产品无害的技术?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例如水质净化、病原体检测、免疫增强等方面的指导,让我能够少走弯路,从一开始就走上“健康养殖”的正轨。

评分

我是一个对科研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对农业科技的发展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这本书以“标准化”为切入点,我认为这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标准化在泥鳅养殖中的具体应用,比如在育种、养殖设施、病虫害防治、饲料配方等方面的技术规范。我更关注的是,这些标准化是否基于科学的研究和实证,是否有相关的数据支持?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以及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效地融入标准化流程中?例如,智能化的水质监测系统、精准的饲料投喂设备、无公害的病害防治技术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提升泥鳅养殖效率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技术细节和理论基础,那对我来说将是极有价值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