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病毒
定价:29.80元
作者:华春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1-01
ISBN:9787802147805
字数:126000
页码:17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讲解微观世界里的小成员——病毒方面的书籍,特别为满足青少年认识病毒和了解病毒有关知识而编写。主要介绍病毒的概念、起源、特征、分类、结构、生殖等方面内容。另外还简介了病毒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危害和在环境中所起的作用等内容,以便广大青少年正确、全面地认识病毒及其危害性,从而更好地了解病毒知识。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于一个对生物学充满热情的初中生来说,“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病毒”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一直渴望探索的微观世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讲解病毒的基本结构,比如它们的遗传物质(DNA或RNA)是如何被蛋白质外壳包裹的,以及它们是如何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的。我特别想知道,病毒是如何“劫持”细胞的,这个过程听起来就充满了戏剧性。如果书中能配上高质量的插图或示意图,那就更棒了,能够帮助我直观地理解病毒的形态和复制过程。我还对病毒的“进化”很感兴趣,它们是如何在短时间内产生变异,从而产生新的病毒株的?这和我们常听到的“病毒变异”有什么关系?这本书能否解释清楚这些深层次的科学原理,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我这个生物学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从而为我今后的生物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评分我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公共卫生和传染病的讨论,这让我对病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讲解一些重要的病毒性疾病,比如流感、艾滋病、新冠病毒等等,不仅仅是它们的症状和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应该深入探讨这些疾病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人类在与之抗争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我特别想了解,为什么有些病毒会造成全球性的流行,而有些则局限于特定地区?在疫苗和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这本书如果能穿插一些科学家们不懈努力、攻克难关的故事,那就更好了,这能激发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让我明白科学的魅力在于探索未知和解决问题。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政策的重要性,让青少年明白,了解病毒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为构建一个更健康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吸引了我,那种略带神秘感又充满科技感的插画,让人忍不住想翻开一探究竟。我一直对微生物的世界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它们是如何运作,又对我们身边的世界产生着怎样的影响。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为青少年读者揭开病毒的面纱。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罗列枯燥的科学知识,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故事,甚至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来展现病毒的奇妙之处。比如,病毒是如何感染细胞的?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和家族?在自然界中,它们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是不是有些病毒反而对我们有益?这些都是我非常好奇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惊喜,让我对这个充满未知的微观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我对病毒的进化和适应能力感到好奇,它们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宿主和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这种生命力着实令人惊叹。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病毒”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关于免疫系统的知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当病毒入侵人体时,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如何作出反应的。这其中涉及到哪些免疫细胞?它们是如何协同作战,识别并清除病毒的?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感染病毒后症状很轻,而有些人则会病情严重,这是否与个体的免疫力有关?我还想了解,疫苗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是如何“欺骗”我们的免疫系统,让我们在接触真正的病毒之前就建立起防御能力的。如果书中能介绍一些关于免疫系统与病毒之间“猫鼠游戏”的经典案例,那就更生动有趣了。这本书能否帮助青少年理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对于增强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有多么重要?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青少年不仅了解病毒的威胁,更能学会如何通过科学的方式保护自己,成为一个对自身健康负责任的个体。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病毒”让我觉得非常贴合当下社会的需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接触到各种关于病毒的信息,但很多时候这些信息碎片化、甚至带有误导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权威且易于理解的入门读物,帮助青少年建立起对病毒的正确认知。它应该解释清楚病毒与细菌的区别,澄清一些关于病毒的常见误解,比如“感冒就是病毒引起的”这类说法,究竟是准确还是过于笼统。我期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病毒的“正能量”信息,比如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或者它们如何被用于基因治疗等前沿科技领域,展现病毒并非全然是负面的。通过这些内容,让青少年看到科学的另一面,认识到即使是看似有害的微生物,也可能蕴含着巨大的科学潜力,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用更理性的视角去看待科学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