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离心力:互联网历史与数字化未来
定价:68.00元
售价:49.6元,便宜18.4元,折扣72
作者:(英)Johnny Ryan(乔尼·赖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1213248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互联网是一股离心力,它的是用户驱动的、开放的。一场巨大的转折正在发生,新的全球公地正在形成,它将是一套不断变化的政治和媒介系统,也是创新竞争的未来。想要适应这个全球新常态,就要理解它的含义和起源。
与所有的史书一样,本书便是通过认识过去,提出针对未来的互联时代洞见。
内容提要
虽然互联网从诞生至今,不过是五六十年,但我们已然有必要整理其丰富的历史。未来的数字世界不仅取决于我们的设想,也取决于它的发展历程,以及互联网先驱们的理想和信念。 本书作者乔尼赖安不但以详实的资料、亲历者的叙述,还原了互联网诞生时的历史时空,在'冷战”的氛围和'家酿俱乐部”成员的热情中,与读者一道追溯了互联网发明和发展的来龙去脉,还深入地探究互联网所倚赖的思想基石,从人类历史和信息传播的角度广泛地探讨了万维网的革命性,并从互联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的浪潮切入,漫谈至近年来因社交网络而变化的社会面貌,讨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政治、商业的影响。 这本书不仅是一次怀旧的旅程,带我们回忆*次感受到地理界限消失时的惊奇,重温BBS、电子邮件,还有吵杂的拨号声带来的喜悦,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次勇敢探索,从波澜壮阔的互联网历史中,窥探未来世界的曙光与忧患。
目录
前言 大转折 ix
阶段 分布式网络,离心式思想
1 核战阴影下诞生的概念 003
2 军事实验 019
3 互联网的本质 033
4 更便宜、更快速、更普及的计算机 053
第二阶段 扩张
5 大众的连接 081
6 因兴趣而非距离形成的社区 095
7 从军用网络到全球互联网 117
8 Web! 139
9 贸易平台和网络泡沫的陷阱 163
第三阶段 新兴的环境
10 Web 2.0与口述传统的回归 187
11 新受众、第四面墙与可塑媒体 207
12 双向的政治 227
13 希望与危机 247
作者介绍
作者乔尼赖安(Johnny Ryan)出生于1980年,长于爱尔兰都柏林,分别在都柏林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和剑桥大学接受教育,期间曾是莫德林学院的奥莱利基金学者。他现在是UCD创新学院的执行主管,剑桥大学贾吉商学院的成员。此前是《爱尔兰时报》的首席创意官(Chief Innovation Office)。
段铁铮,毕业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哲学系、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电脑爱好者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复杂概念深入浅出地解释清楚的书籍情有独钟。如果这本书能够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案例,将互联网发展中的技术演进、商业模式的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文化冲击,都描绘得清晰明了,那将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我希望作者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能够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时间线,并从中提炼出重要的“离心力”——那些将事物推向新方向、促使变革发生的关键因素。例如,开放源代码的理念是如何释放创新潜力的?又或者,信息爆炸的负面影响是如何促使我们寻求新的信息筛选和管理方式的?
评分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对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推动时代变革的关键人物和技术突破。想象中,这本书应该会像一部宏大的史诗,详细讲述第一个网站的诞生,Mosaic浏览器的革命性意义,以及雅虎、谷歌等巨头是如何一步步建立起它们的数字帝国。我期待着能深入了解那些早期互联网创业者的激情、困境与创新,以及他们如何在技术浪潮中抓住机遇,又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对早期互联网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信息传播的革命、人际交往模式的改变,以及由此引发的文化思潮。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最期待的莫过于它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似乎被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包围,很难建立起宏观的认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跳出当下,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理解互联网的发展脉络,以及它如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它是否会探讨数字技术的双重性,既是解放者,也是束缚者?它是否会为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日益数字化的世界,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框架?我渴望在这本书中找到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至少是引发我进一步探索的灵感。
评分对于“数字化未来”这一部分,我的期待更加是关于那些正在或即将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深刻变革。我会思考,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这些新兴技术,究竟会如何重塑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思维方式?这本书是否会探讨数字鸿沟的加剧,还是会描绘一个更加普惠、公平的数字世界?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见解,甚至是一些大胆的预测,帮助我理解当下技术发展趋势背后隐藏的逻辑和潜在的影响。它是否会触及元宇宙、虚拟现实等概念,以及它们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深邃的蓝色背景,如同浩瀚的星空,上面浮现着模糊而又充满动感的漩涡状图案,隐约间又可以看到像素化的数据流。书名“离心力”的字体选用了棱角分明、略带金属质感的风格,而“互联网历史与数字化未来”则相对柔和,但又带着一种现代科技感。整个视觉呈现出一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未来科技的神秘感和冲击力。这种设计语言,在我看来,准确地传达了书籍所探讨的主题——从过去的根基出发,走向充满未知与变革的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