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秒探索:建筑学

30秒探索:建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爱德华·丹尼森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学
  • 设计
  • 历史
  • 文化
  • 艺术
  • 城市规划
  • 结构
  • 风格
  • 理论
  • 速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3885
商品编码:2965256510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30秒探索:建筑学

定价:55.00元

作者:爱德华·丹尼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1115538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翻译成20种文字畅销全球;
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每天30秒,探索各学科精华,适合全家人的科普书。
50个主题,一幅图、两页纸、三四百字,帮你探索建筑学的知识,普及建筑学的流派和风格,了解古老的历史文化建筑,培养对建筑科学的兴趣。

内容提要


到底罗马建筑师为世人做出了哪些贡献?你能找出拱券和穹顶的区别吗?什么是“建筑学的面纱”?你能阐述新艺术运动和艺术装饰风格的不同吗?你知道谁是摩天楼之父吗?这一系列50个对于建筑的创新、理论、样式和发展的解释将会给你完整的答案,并且为建筑专业背景知识——从古代陵墓到现代建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书提供了建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书中解释的每一个观点,不管它有多么复杂,都浓缩成一幅图、两页纸、三四百字,在30秒内向读者进行讲解。专业的作家所要面临的挑战是定义和描述建筑师所依赖的准则和建筑师在实际中运用这些准则所设计出的样式。那么,如果你想知道拱的高度,还有从巴洛克到拜占庭的历史,或者希望以一个关于仿生建筑的演讲来结束一场晚宴,阅读本书将是建立你个人建筑学观点的快方法。

目录


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1 基础篇
2 术语
4 原始与乡土建筑
6 古埃及
8 古希腊
10 古罗马
12 拜占庭
14 罗马风
17 人物传略:维特鲁威
18 哥特式
20 伊斯兰风格
23 重要的创新
24 术语
26 拱
28 穹顶
30 拱顶
32 梁
35 人物传略:帕拉迪奥
36 柱
38 飞扶壁
40 框架结构
43 投影
44 术语
46 平面图
48 剖面图
50 立面图
52 对称
54 透视图
56 轴测投影图
58 比例尺
61 人物传略:勒·柯布    西耶
63 原理和概念
64 术语
66 比例与黄金比
68 形式追随功能
70 虚与实
72 少就是多
75 人物传略:路易
  斯·亨利·沙利文
76 审美
78 复古主义
80 纸上建筑(观念建筑)
82 批判地域主义
85 思潮/运动
86 术语
88 古典主义
90 文艺复兴
92 古典复兴
94 工艺美术运动
96 前卫派(先锋派)
98 现代主义
100 有机建筑
103 人物传略:弗兰
   克·劳埃德·赖特
104 新陈代谢派
106 高技派
108 后现代主义
111 风格
112 术语
114 巴洛克
116 东方主义
118 新艺术运动
120 国际风格
122 艺术装饰风格
124 粗野主义
127 人物传略:贝聿铭
129 未来
130 术语
132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135 人物传略:理查·罗
   杰斯
136 创造性再利用
138 仿生建筑
140 可持续建筑
143 附录
144 参考资源
146 作者简介
148 词汇表

作者介绍


爱德华·丹尼森是一位建筑学和城市历史方面的顾问、作家和建筑摄影师。他为国际组织工作,工作地点主要在中国以及非洲、欧洲不同的国家。这些地方通常具备国际性的平面、电子和广播电视媒体。他主要关注建成环境及其可持续性。

文摘


序言



30秒探索:建筑学 一瞥世界,一刻洞见 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人类文明的印记,往往以建筑的形式凝固。它们是风雨的见证,是思想的载体,是梦想的具象。然而,对于许多人而言,“建筑学”这个词语,或许意味着晦涩的理论、复杂的图纸,以及遥不可及的专业门槛。你是否曾驻足于一座宏伟的建筑前,惊叹于它的雄姿,却又对其背后蕴含的设计理念、历史演变以及人文关怀感到一丝茫然?你是否曾在翻阅画报时,被一张别具匠心的住宅设计所吸引,却又无法触及到那个空间所能带来的生活温度? 《30秒探索:建筑学》正是为你而生。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建筑史册,也非一本深奥的设计理论集。相反,它是一扇窗,一束光,旨在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为你打开通往建筑世界的大门。我们相信,即使是短暂的30秒,也能让你捕捉到建筑的精髓,感受它的力量,甚至激发你对所处环境的全新审视。 洞察设计的脉络,品味空间的艺术 本书的核心在于“探索”。我们不满足于仅仅罗列建筑的名字和年代,而是致力于挖掘隐藏在每一栋建筑背后的故事。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再到罗马的斗兽场,我们追溯文明的源头,解析那些流传千古的建筑形态如何塑造了早期人类的信仰与生活。你将了解到,为何这些建筑能屹立千年,它们在材料运用、结构技术以及象征意义上,又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随着文明的演进,建筑风格也随之变迁。本书将引导你穿越漫长的中世纪,感受哥特式教堂尖顶直指苍穹的虔诚,以及罗马式建筑厚重石墙所带来的安全感。你将见证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如何回归古典的比例与和谐,成为人文精神的体现。随后,巴洛克风格的奢华与动感,洛可可的精致与优雅,都将一一呈现在你的眼前,让你在短短的篇幅里,领略不同时代审美情趣的极致表达。 步入近代,工业革命的浪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革新,建筑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聚焦于那些大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建筑师们,如水晶宫的钢铁与玻璃,埃菲尔铁塔的开放结构,以及芝加哥学派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你将了解到,这些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社会发展、城市生活方式的深刻回应。 进入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以其对功能至上的追求、简洁的线条和对装饰的摈弃,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家”和“城市”的认知。你将接触到包豪斯学派的思想,理解“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并欣赏到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大师的经典之作。然而,现代主义并非终点。本书也将深入探讨后现代主义建筑如何反思现代主义的单一,拥抱多样性、历史的借鉴以及对象征意义的重新解读。 不止于“看”,更在于“理解” 《30秒探索:建筑学》的价值,并不仅限于知识的普及。我们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培养你用“建筑学”的视角去观察世界的能力。 什么是“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建筑的外观和造型。但形式绝非随意而为,它承载着设计师的意图,反映着时代的精神,甚至与使用者产生共鸣。本书将解析各种经典形式的由来及其背后含义,让你在看到建筑时,不再只停留在“好看”与否的层面,而是能理解它为何如此呈现。 什么是“功能”? 每一个建筑,无论宏伟还是朴素,都有其存在的目的。是提供居住空间?是作为宗教场所?是满足商业需求?亦或是纪念历史?本书将为你剖析不同功能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得到体现,以及功能性与美观性之间如何巧妙地平衡。 什么是“结构”? 建筑得以矗立,离不开巧妙的结构支撑。从古老的拱券、梁柱,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悬索结构,结构是建筑的骨骼。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一些基础的结构原理,让你明白那些令人惊叹的建筑是如何做到的。 什么是“材料”? 石材、木材、砖、钢材、玻璃……不同的材料赋予建筑不同的肌理、色彩和质感,同时也影响着建筑的耐久性、环保性以及整体风格。本书将介绍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时代和风格中的运用。 什么是“空间”? 建筑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所创造的空间。是开放的广场,还是私密的居室?是庄严的殿堂,还是活泼的公共区域?本书将引导你感受不同空间带来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理解建筑师如何通过空间设计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情绪。 什么是“语境”? 任何建筑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环境而存在。地理、气候、文化、历史,这些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设计。我们将探讨建筑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如何融入城市肌理,以及如何回应当地的文化传统。 超越宏伟,关注寻常 《30秒探索:建筑学》的视野,并非只局限于那些世界闻名的地标性建筑。相反,我们同样关注你身边那些可能被忽略的建筑。一栋充满历史韵味的民居,一座设计巧妙的社区中心,甚至是你每天经过的那个路口,背后都可能蕴含着值得探索的设计智慧。 本书将带你重新审视住宅设计,理解不同户型布局的合理性,以及室内设计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你将了解到,一个优秀的建筑师,不仅仅是建造宏伟的殿堂,更是创造舒适、宜居、充满人情味的生活空间。 我们还将探讨公共建筑的设计,如博物馆、图书馆、学校、医院等。这些建筑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需求,更要体现人文关怀,为公众提供便利、舒适、富有启发的体验。 “30秒”的承诺,是“无限”的可能 “30秒”并非是对内容的限制,而是对传播方式的革新。我们力求用最精炼的语言,最恰当的配图,为你提炼出每个知识点的精华。这意味着,你可以在通勤路上,午间休息时,甚至是在睡前,随时随地翻开这本书,进行一次短暂而富有成效的建筑学“漫游”。 但我们深知,30秒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始。这本书的目标,是点燃你对建筑学的好奇心,激发你进一步深入了解的欲望。我们希望,当你合上这本书时,你会发现,自己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新的认识。你会开始留意身边的建筑,思考它们的意义,甚至会尝试着去理解它们的设计语言。 《30秒探索:建筑学》是一次邀请,邀请你加入这场关于空间、形式、历史与人文的奇妙旅程。我们相信,通过这扇30秒的窗口,你将窥见建筑学背后无限的精彩,发现生活之中无处不在的设计之美。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用30秒,探索建筑的无穷魅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建筑的认知都停留在“大楼”这个层面,直到我遇到了《30秒探索:建筑学》。这本书就像一本建筑学的“入门秘籍”,它用最简洁、最直观的方式,打开了我对建筑世界的大门。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不同建筑风格的介绍,比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特点,而是通过几个标志性的建筑案例,辅以精炼的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插图,让我能够迅速抓住每个风格的核心精髓。我记得有一个章节是关于“空间”的,我一直以为空间就是“空着的地方”,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空间是可以被设计、被塑造,甚至是被“感觉”的。它提到了一些关于“负空间”的概念,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发现原来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被精心设计的空间。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的“30秒”概念,我最初以为这只是一个噱头,但实际上,它确实做到了用最短的时间,让你对一个知识点有最核心的掌握。每一次翻开这本书,我都能在短时间内学到一些新东西,并且这些知识点都非常有趣,能够引发我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让我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城市里的建筑,不再是匆匆路过,而是会停下来,仔细观察它的线条、它的比例、它的材质,去体会设计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和理念。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次的迷你建筑之旅,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建筑学的了解几乎为零,最多也就是看看图片,觉得“哦,这个好看”或者“这个有点奇怪”。所以当朋友推荐《30秒探索:建筑学》给我的时候,我既兴奋又有点忐忑。名字听起来很厉害,但“30秒探索”这个概念实在是太吸引人了,我总觉得它会不会过于简化,流于表面,最后什么都没讲清楚。然而,当我真的翻开这本书,才发现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它的排版设计非常用心,每页的视觉元素都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信息过载,同时又充满了吸引力。文字描述也极其精炼,直击要点,而且用词非常生动形象,我感觉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建筑师在旁边,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给我讲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介绍“比例”那个部分,我之前一直觉得比例就是长宽高的问题,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它涉及到黄金分割、动态平衡等等如此多有意思的原理,而且这些原理竟然能影响到我们观看建筑时的感受。我甚至开始尝试着去留意身边建筑的比例,发现自己看东西的方式真的不一样了!这本书的强大之处在于,它没有试图把所有建筑学的知识一次性灌输给你,而是像一个导航仪,精准地为你指引方向,让你对某个点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你就会主动去深入了解。它就像是一个美味大餐的菜单,让你知道有什么好吃的,然后你再决定去点什么菜。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这本书的其他部分了,我相信它一定会颠覆我之前对建筑的刻板印象。

评分

我必须承认,《30秒探索:建筑学》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购买它的初衷,只是想找一本能在通勤路上打发时间的读物,同时对建筑这个我一直以来都觉得“高不可攀”的领域,能有一个粗浅的了解。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却是一次次意想不到的惊喜。它的内容设计非常精妙,不是那种堆砌式的知识点,而是通过一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核心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建筑材料时,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比如,它在讲“混凝土”的时候,不仅仅是介绍了它的成分和优点,还结合了一些历史背景和实际应用,让我看到了这种看似普通的材料背后蕴含的科技和智慧。更让我惊叹的是,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温度。它不会用一堆晦涩的专业术语来吓唬你,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幽默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我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个见多识广的朋友聊天,他一边告诉你世界上的奇闻异事,一边又让你不由自主地被他的见识所折服。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我所处的城市,我发现那些我曾经视而不见的建筑,原来都隐藏着如此多的故事和智慧。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建筑的全新认知,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感激和赞叹。

评分

哇,刚拿到这本《30秒探索:建筑学》真是太惊喜了!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不是那种死板的学术风,而是带着一种现代感和一点点神秘感,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看看里面到底讲了什么。我一直对建筑挺好奇的,但又觉得那些专业书籍太枯燥,读起来就像在啃石头一样。这本书的名字《30秒探索》立刻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听起来就像是给我这样零基础小白量身定做的,30秒就能了解一个建筑概念?这简直是太诱人了!我期待它能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把那些抽象的建筑理论和历史故事讲明白,让我能迅速get到精髓,而不是被一堆术语弄得晕头转向。想象一下,在咖啡馆里,或者等公交车的时候,拿出这本书,随手翻开一页,就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像个小专家一样,对某个建筑风格、某个著名建筑师,或者某种建筑材料有基本的了解,那种成就感一定很棒!我特别想知道它会不会介绍一些我平时能看到的建筑,比如我家附近的那座造型奇特的图书馆,或者城市里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建筑,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它们又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这本书会不会给我一些新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些司空见惯却又充满魅力的建筑呢?总之,我抱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期待,希望它能开启我对建筑世界的大门,让我从此看到建筑不再是冰冷的砖瓦,而是充满智慧和美学的故事。

评分

说实话,我购买《30秒探索:建筑学》纯粹是出于一种“猎奇”的心态。我平时的工作和生活和建筑几乎毫无关联,对这个领域也没有任何特别的兴趣。但是“30秒探索”这个概念实在是太抓人眼球了,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各种关于快速学习、高效吸收的场景,感觉这本书能让我成为那种“别人问起也能说上两句”的聪明人。拿到书后,我最先关注的就是它的内容呈现方式。我本来以为会是那种枯燥的图文并茂,结果它竟然用了很多非常巧妙的图示和类比,甚至是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解释复杂的建筑术语。比如,它解释“承重墙”的时候,竟然用了一个叠汉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墙不能随便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比硬生生灌输知识要有效得多。而且,我发现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灵活,时而是客观的科普,时而又带有一些人文的关怀,比如在介绍某个著名建筑的时候,不仅仅是讲它的结构和材料,还会聊聊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以及这座建筑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意义。这让我感觉,建筑不再仅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而是承载着人类情感、历史和文化的艺术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的新方式。我已经开始在我的社交媒体上向朋友们推荐这本书了,我觉得它适合任何对周围环境感到好奇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