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 2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黄静薇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443537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2》
 时间:4年。里程:100000公里。
 无关风景与风俗、转山或转经,只有人。300个藏人。
 一个内地女子奇妙的藏地“转人”之旅。
《西藏脸书:一个时代的藏人肖像2》
 这是一本关于当代藏人的肖像拍摄手记,不仅真实记录了三百多个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藏人的面孔,还带出了拍摄过程中精彩有趣的见闻,以及隐藏在这些面孔后的种种故事。
 从2008年开始,作者──一个普通的重庆女子,奔波往返于中国各大藏区寻访藏人,西藏、四川、甘肃、云南、青海……行程总计近十万公里。
 这三百多名藏族文化名人,是藏族各个文化领域中的精英人物,他们有专业学者,诗人作家,民间艺人;有藏医传承人,天文历算家,手工艺者……可以说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当下*代表性的藏人文化。通过对这些藏族文化名人“相”的记录,以群像的方式勾勒出了现代藏族文化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剪影,它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慑人心的一张张面孔,也是整个藏族的时代精神和文化风貌。
 作者在书中记录了整个拍摄过程的点滴,从拉萨到重庆,从康定到成都,从兰州到西宁……以日记这种轻松活泼的形式来展现其独特的经历。其中有发生在旅途过程中的趣事,有隐藏在拍摄者背后的故事,有藏地独特的风俗风貌的记录,有作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有自己对藏地藏人的深入思考,有三年拍摄经历的成长与感悟……另外,本书还配有大量拍摄花絮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藏地藏人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个独特的视角将带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了解、感悟藏人的方式,读懂一个与平常观念中全然不同的另一个西藏。
黄静薇,女,一九六零年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自由摄影师、文化商人、旅行者。
这部作品给我的触动,简直如同置身于雪域高原,耳边回荡着经幡被风吹动的声响,鼻腔里充盈着酥油茶的独特香气。作者以一种近乎朝圣者的虔诚和敏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神秘而又坚韧的民族心灵深处的窗户。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捕捉,那些细微的表情、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衣着上的每一道褶皱,都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和个体命运的重量。它不是那种宏大叙事的历史书,更像是无数张精心拍摄的特写照片,每一张都凝聚着光阴的故事和人性的复杂。读完后,我仿佛被那些鲜活的面孔所环绕,他们的眼神里有对传统的坚守,有对现代化的迷茫,更有对未来生活最朴素的期盼。这种“在场感”非常强烈,让人在合上书本时,仍旧能感受到那片土地上特有的凛冽与温暖交织的氛围。
评分老实说,我带着一些先入为主的印象去翻开这本书的,毕竟关于那个地区的文献和影像资料,常常带着强烈的刻板印象。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某些陈旧认知。作者的笔触是克制而有力的,他似乎在刻意避开那些戏剧性的冲突点,转而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正是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一次市场上的讨价还价,一次家庭聚会上的沉默,一次对新技术的好奇——汇聚成了撼动人心的力量。它像是一面平静的湖水,清晰地映照出时代洪流下,个体在精神层面所经历的暗流涌动。这种深沉的内省力量,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一般的纪实文学。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或许是它如何不动声色地探讨了“记忆”与“遗忘”的议题。书中的每一个“肖像”,都像是被定格在历史的一个瞬间,但通过作者的叙述,我们又能窥见其身后绵延不绝的家族史与文化脉络。它提醒我们,历史不是抽象的年代数字,而是无数个体生命累积而成的切片。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信仰、关于归属、关于变迁的论述,它们像是散落在广袤草原上的玛尼石,每一块都刻着不同的箴言。这不仅是一部关于特定群体的观察报告,更是一部关于“如何安放自我于快速流动的时代”的深刻反思录,让人受益匪浅,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对我而言,初读时略显跳跃,但细细品味之后,才发觉这恰恰是作者高明之处。它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轴去简单梳理,而是通过一系列分散却又互为映照的个体侧写,构建起一个立体的时代横截面。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万花筒中,每一次转动,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图案,但所有的碎片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核心——变迁中的藏族社会肌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保持客观距离的同时,又流露出的那种深切的共情。这种平衡拿捏得极好,既避免了过度煽情或浪漫化的陷阱,又确保了人物的尊严和复杂性得以充分展现。它迫使读者跳出固有的认知框架,去理解“身份”这个宏大议题在具体到一个个生命体时,所承载的沉重与轻盈。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惊叹,但更难得的是其背后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扎实的田野调查基础。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场景中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去观察、去倾听,那些对话的片段,那些场景的描摹,都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了无数次往复斟酌的成果。它呈现的不是一个被符号化的“西藏”,而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巨大张力时,所展现出的适应、抗争与妥协。这种对“人”的关注,超越了地理和文化的界限,触及了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与情感纠葛。读到某些人物的命运转折点时,我的心头都会为之一紧,那种无声的震撼远胜过任何激烈的语言冲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