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众科学译丛:天气的力量

合众科学译丛:天气的力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劳拉·李 著
图书标签:
  • 天气
  • 气象学
  • 科学普及
  • 自然科学
  • 环境科学
  • 气候变化
  • 合众科学
  • 译丛
  • 科普读物
  • 大气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43970069
商品编码:2965798491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合众科学译丛:天气的力量

定价:35.00元

作者:美 劳拉·李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39700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天气变化多次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本书介绍了55个人类历史被天气和气候改变的故事,比如在西方,拿破仑曾在俄罗斯寒冷的天气面前败下阵来;在东方,诸葛亮因雾而草船借箭,因风而火烧赤壁,揭示了天气的力量。

内容提要


目录


目录
前言 001
1. 人类曾与灭绝擦身而过 001
2. 诺亚洪水真的发生过吗 004
3. 澳洲是怎样被人发现的 007
4. 海风挽救了西方文明 010
5. 条顿堡森林伏击战 016
6. 英国何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020
7. 次神风显灵 024
8. 真十字架的丢失 028
9. 格陵兰岛的维京人 033
10. 从天而降的条约 039
11. 闪电与教宗制度大分裂 043
12 泥沼成就了英格兰 048
13. 战争迷雾 054
14. 迷失的西伯利亚人 059
15. 气候异常与女巫审判 064
16.“新教风”折毁西班牙“无敌舰队”068
17.失踪的殖民地072
18.天!这里真冷呀: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国075
19.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的秘密080
20.又一股“新教风”吹来了一位英格兰新国王083
21.富兰克林和风筝087
22.暴风雨后写就的圣歌《奇异恩典》092
23.幸运的天气眷顾华盛顿098
24.冰雹和干旱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103
25.大雨毁了罗伯斯庇尔108
26.风暴使爱尔兰联合会的反英叛乱失败113
27.付之东流的美国奴隶叛乱117
28.天!这里真冷呀:拿破仑入侵俄国122
29.美国国歌诞生在飓风后128
30.特库姆塞——大雾中牺牲的印第安英雄134
31.滑铁卢的大雨140
32.天!这里真冷呀:克里米亚战争144
33.美国“泥泞行军”事件151
34.暴风雨拯救了美战战俘155
35.《呐喊》画中的人为何呐喊159
36.那阵风吹毁了兰利的“架飞机”163
37.厄尔尼诺现象与破灭的南极梦166
38.舒适牌剃须刀的发明源于低温170
39.天气预报失误与战争大臣之死173
40.雨云终结了飞艇时代178
41.天!芬兰真冷呀:冬季战争182
42.天!这里真冷呀:希特勒入侵苏联187
43.D日计划196
44.核时代的来临:蘑菇云202
45.阳光普照下的广岛208
46.别低估了季风213
47.阳光助力杜鲁门217
48.寒冷挽救了加拿大国家公园免受核污染220
49.高温是汽车城的箱224
50.制造季风229
51.人类的祖先:露西和她的朋友235
52.沙漠风暴使“鹰爪行动”失败238
53.“挑战者”号失事243
54.血雨和“第三次世界大战”249
55.大自然并不会带护照252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天气的力量》 前言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颗孤寂的蓝色星球,悬浮在无垠的黑暗里。然而,这颗星球并非冰冷寂静,它涌动着生命的脉搏,而驱动这脉搏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便是那变幻莫测、时而温柔时而狂暴的——天气。从拂过脸颊的微风,到席卷大地的飓风;从滋养万物的细雨,到冻结一切的寒潮,天气以其丰富多样的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塑造着我们的生存环境,甚至在潜移默化中,编织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天气的力量》并非仅仅是一本描绘天气现象的书籍,它是一次深入探寻地球呼吸的旅程,一次对塑造我们星球动力学核心的科学解析。本书旨在揭示隐藏在日常天气背后那令人惊叹的物理原理、复杂的化学反应以及动态的地理因素。我们将一起攀登大气科学的珠穆朗玛峰,领略云层之上,风雨雷电的壮丽交响;我们将潜入海洋深处,探索气候变化如何与洋流暗流交织,谱写地球冷暖的史诗。 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梳理,更是一次思维的拓展。天气,这个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常常感到敬畏的自然现象,蕴含着跨越时空、连接万物的深刻智慧。通过理解天气的运作机制,我们不仅能更好地应对自然的挑战,更能从中洞察地球系统的精妙平衡,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以更负责任的态度,与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和谐共处。 本书的写作,力求在严谨的科学基础上,注入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以及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致敬。我们希望读者在翻阅每一页时,都能感受到科学的魅力,都能激发对这个充满活力星球的无限好奇。这股好奇心,将引导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理解,去尊重,最终去守护这股赋予我们生命、也挑战着我们的——天气的力量。 第一章:大气的构成与分层——地球的生命之衣 我们的星球被一层看不见的保护罩所包裹,这层保护罩便是大气层。它并非均质一体,而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其密度和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区域。本书将首先深入探讨大气的基本组成,分析氮气、氧气、氩气等主要气体的作用,以及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如何在温室效应中扮演关键角色。我们将循序渐进地揭示,从赖以生存的对流层,到平流层臭氧的保护作用,再到中层和热层的独特物理化学过程,每一层大气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维持着地球生命的适宜环境。我们将详细阐述不同高度上的气温、气压变化规律,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受到太阳辐射和地球表面特性的共同影响。通过对大气垂直结构的深入剖析,读者将对这个无形却至关重要的“生命之衣”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理解为何人类的活动,尤其是在较低大气层内的污染排放,会对整个大气系统的稳定造成潜在威胁。 第二章:太阳辐射与能量收支——地球生命的引擎 太阳,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最终来源。太阳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其中一部分被地球大气和地表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反射回太空。本书将详细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分配机制,包括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大气中的传播、吸收和散射过程。我们将重点探讨地球能量收支的平衡是如何形成的,分析地表反照率(albedo)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表类型(如冰雪、森林、海洋、城市)对能量吸收和反射的差异。此外,我们将深入研究温室效应的原理,阐明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何捕获地表长波辐射,从而维持地球表面的适宜温度,避免地球变成一个冰封的星球。本章内容将为理解全球气温变化、气候模式的形成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并解释为何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发地球气候系统的巨大响应。 第三章:水循环的奥秘——生命之源的流转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天气系统最活跃的要素之一。从浩瀚的海洋到高耸的山脉,从蒸腾的植物到飘渺的云朵,水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本书将详细描绘这个至关重要的自然过程,从蒸发、蒸腾,到凝结、降水,再到径流、下渗,每一个环节都将得到细致的阐述。我们将解析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季节的水循环特征,探讨云的形成机制,以及雨、雪、冰雹等各种降水形式的成因。此外,我们还将关注水循环与大气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降水如何受到风、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水汽如何成为驱动天气系统发展的重要能量来源。本章内容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为何水不仅是生命存在的基础,更是天气现象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第四章:大气运动的规律——风的形成与环流 空气的流动,即风,是天气变化最直观的表现。风的产生,源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异,而这种差异的根本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性。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从简单的空气对流,到复杂的大尺度环流系统。我们将深入解析科里奥利力(Coriolis force)在地球自转影响下,如何改变空气的运动方向,从而形成北半球和南半球不同的气旋和反气旋。本书还将详细介绍全球主要的大气环流模式,如信风、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区域性气候。我们将探讨季风系统的形成机制,以及高空急流(jet stream)在天气系统移动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理解为何风会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以及全球范围内的空气流动如何塑造着地球的天气格局。 第五章:天气系统的演变——从低压到高压的变奏 天气系统,是大气运动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现象。本书将重点剖析几种最常见和最具影响力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低压系统)和反气旋(高压系统)。我们将详细描述锋面(cold front, warm front)的形成过程,以及冷锋和暖锋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天气变化,如降温、降水、大风等。我们将深入探究台风、飓风等热带气旋的生成、发展和消亡机制,解释它们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同时,本书也将分析温带气旋的结构和演变,以及它们如何带来持续的降水和风暴。读者还将了解到,高压系统通常带来晴朗稳定的天气,但其内部复杂的运动机制同样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不同天气系统的剖析,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天气系统动态演变过程的清晰认知。 第六章:气候的变迁与影响——地球温度的宏大叙事 气候,是长时期内大气状况的统计描述,它与天气不同,更关注长期的平均状况和变化趋势。本书将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地球气候的形成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洋流、植被等。我们将追溯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从冰期到间冰期,分析导致这些巨大变化的自然驱动力,如米兰科维奇循环(Milankovitch cycles)、火山活动、太阳活动变化等。本书还将重点关注当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深入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如何导致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我们将探讨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水资源、海平面上升以及人类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本章将为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提供科学依据。 第七章:极端天气事件的挑战——自然力量的考验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气候系统中,但地球总会时不时地展现出其不可预测的、极具破坏力的一面——极端天气事件。本书将聚焦于这些突发性的、超出寻常范畴的天气现象,并对其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和潜在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将详细探讨: 热浪与干旱: 探究高温持续不退的机制,分析其对人体健康、农业、水源供应造成的严峻考验,并解析干旱的形成与缓解过程。 强降水与洪涝: 揭示短时间内大量降水形成的条件,分析其导致山洪、城市内涝、河流泛滥的成因,并讨论防洪减灾的策略。 强风暴与龙卷风: 深入了解飑线(squall line)的形成,分析雷暴、冰雹的发生机制,并重点剖析龙卷风这种最具破坏性的风暴,其形成条件和预警的困难性。 寒潮与严寒: 解释冷空气南下侵袭的动力学过程,分析极端低温对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威胁。 森林火灾: 探讨高温、干旱、强风等天气条件如何助长森林火灾的蔓延,以及火灾本身又如何反过来影响局部天气。 沙尘暴: 分析干旱、大风等天气因素如何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地表植被稀疏,最终引发大规模的沙尘天气。 本章旨在让读者了解,极端天气事件并非孤立的偶然,而是气候系统能量平衡被打破,或特定动力学过程加强时可能出现的现象。通过对其科学成因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预警和防御,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并在灾后重建中吸取教训。 第八章:人与天气——互动、适应与未来 天气,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生存方式以及文明的演进紧密相连。本书的最后一章,将聚焦于人类活动与天气之间复杂而深刻的互动关系,以及我们如何在这种关系中进行适应,并展望未来。 我们将回顾历史,探讨天气如何塑造古代文明的兴衰,例如农业社会对降水的依赖,以及航海时代对风的利用。我们将分析现代社会,天气如何影响交通运输、能源供应、通信系统,以及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从穿着打扮到休闲娱乐。 本书将重点探讨人类活动对天气的潜在影响。除了前述的气候变化,我们将讨论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 effect)如何改变局部天气模式,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城市扩张)如何影响区域水循环和气候。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未来,探讨人类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天气。这包括: 天气预报的进步: 介绍数值天气预报模型的发展,卫星遥报、雷达探测等先进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在提升预报精度中的作用。 气候适应策略: 探讨如何根据气候变化趋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管理、建设更具韧性的城市基础设施。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强调风能、太阳能等依赖于天气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转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预测和利用这些能源。 公众意识的提升: 呼吁公众理解天气和气候科学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天气的力量》的终极目标,是让读者认识到,天气不仅仅是天空中的云朵和飘过的风,它是一个充满能量、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理解这股力量,就是理解我们所处的星球,理解我们自身在其中的位置。通过科学的视角,我们希望点燃读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并最终促使我们以更智慧、更负责任的方式,与这股塑造我们命运的天气力量和谐共处,共同开创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结语 在合众科学译丛的这一卷中,我们一同踏上了一场探索“天气的力量”的科学之旅。从大气最基本的组成到全球气候的宏大变迁,从微观的水分子运动到宏观的大气环流,我们试图揭示隐藏在日常天气现象背后的深刻科学原理。 我们已知的,仅仅是这浩瀚宇宙中,我们星球表面上那股复杂而又充满活力的能量流。理解天气,不仅仅是为了预测下一场雨,更是为了洞察地球系统的精妙平衡,理解人类活动对这颗星球的深远影响,并为我们共同的未来寻找更明智的应对之道。 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天气的故事也仍在继续。希望本书能为您打开一扇通往理解地球奥秘的窗户,激发您对这个充满奇迹的世界持续的好奇与探索。因为,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了“天气的力量”,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它共存,更好地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用户评价

评分

当看到“合众科学译丛”出版《天气的力量》这本书时,我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这个系列的书籍,一直是我拓展知识边界、更新科学认知的忠实伙伴。而“天气的力量”这个主题,简直太贴近我们的生活了,它不是遥不可及的宇宙奥秘,也不是晦涩难懂的数学模型,而是我们每天抬头就能看见,身体就能感受到的真实存在。我深信,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科普层面,介绍诸如冷锋、暖锋这些基本概念,而是会更深入地挖掘“力量”的来源。我期待它能从大气物理学的角度,解释能量是如何在地球系统中传递和转化的,为何会有如此多样的天气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又是如何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动态的整体。也许书中还会探讨一些更具深远意义的话题,比如气候变化如何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背后的科学逻辑,以及人类活动与天气系统之间复杂而微妙的互动关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不仅仅是“知道”天气,更能“理解”天气,从一个更宏观、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以及我们自身在这个巨大自然体系中的位置。

评分

老实说,我之所以对《天气的力量》产生浓厚兴趣,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对人类与自然互动关系的深层好奇。我们常说“看天吃饭”,这句俗语背后蕴含的,远不止是简单的农业依赖,更是人类文明在漫长历史中,如何不断适应、利用,甚至试图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明了主题,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令人敬畏的自然现象:轰鸣的雷电、席卷一切的狂风、滋养万物的甘霖,以及冻结一切的严寒。我推测,这本书会从科学的角度,去揭示这些现象背后的驱动机制,例如大气环流、温室效应、洋流的影响等等,但更令我期待的是,它会如何将这些科学知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联系起来。我设想,书中或许会探讨气候变化在历史转折点上扮演的角色,或者分析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出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哲学。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我们所感受到的“天气”,其实是地球作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命体,正在进行的一场持续不断的、动态的“对话”,而人类,只是这场对话中的参与者,需要学会倾听和理解。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种宏大的视角,让我们在面对日常的天气变化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体、连接古今的震撼。

评分

这套“合众科学译丛”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天气的力量》,但仅从系列整体的选材和出版社的口碑来看,就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自然科学中那些宏大而又充满日常关联的主题非常着迷,天气,作为我们每天都能感知、影响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现象,却常常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甚至被简化为“今天会不会下雨”的简单预判。我特别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深入地剖析“天气的力量”——它不仅仅是指台风、飓风这样具有破坏性的极端天气,更包括那些温和的、持续的、潜移默化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农业、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比如,不同地区的降雨模式是如何塑造了当地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季节的温度波动又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和生产活动。我甚至想象,书中会不会涉及一些历史上的气候事件,比如某个时期因干旱导致文明衰落,或者因温暖湿润的气候而迎来繁荣。作为一个对科学传播充满好感的人,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一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和欣赏的知识,而不是堆砌枯燥的术语和数据。我希望它能让我重新审视头顶这片变幻莫测的天空,不再仅仅是观察者,而是能够理解其背后深刻规律和巨大影响的思考者。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读物情有独钟,而“合众科学译丛”出品的《天气的力量》恰恰能满足我对这类书籍的期待。这本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掌控感和解释力,它似乎承诺要揭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却又最难以捉摸的现象——天气——背后的运行逻辑。我猜想,书中绝不仅仅满足于介绍云的形成、雨的降落等基本常识,而是会更进一步,去探讨大气层中那些看不见的能量流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以及这些过程是如何在地球表面激起千层浪,形成我们所观测到的各种天气现象。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深入剖析,比如龙卷风的形成机制,或是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率和强度变化的趋势。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跳出纯粹的科学描述,去探索“天气”对人类文明、农业生产、乃至文化习俗的影响。例如,不同地区独特的天气模式是如何塑造了当地的建筑风格、节日庆典,甚至艺术创作。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窥见地球这个巨大而精密的生命体,是如何通过“天气”这一媒介,与我们进行着永恒的交流。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合众科学译丛”这个系列都有着近乎虔诚的期待,他们选的书籍总能触及那些令人着迷的科学前沿,或者对经典科学概念进行深刻的重塑。《天气的力量》这本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力量感和科普的温度。我想象,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天气现象的表层描述,比如“今天会下雨”或者“明天会升温”,而是会深入到探究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物理学、化学、乃至地质学的原理。例如,它可能会详细解释能量如何在地球大气层中流动和转化,不同气象条件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系统,以及这些系统又是如何受到太阳活动、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那些历史上著名的天气事件,比如导致文明兴衰的长期干旱,或是对人类航海、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季风系统。而且,我倾向于认为,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会非常生动有趣,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科学概念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气象万千的自然之中,亲身感受“天气的力量”是如何塑造我们的星球和我们的生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