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閤眾科學譯叢:天氣的力量
定價:35.00元
作者:美 勞拉·李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39700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人類漫長的曆史上,天氣變化多次改變瞭人類的曆史進程。本書介紹瞭55個人類曆史被天氣和氣候改變的故事,比如在西方,拿破侖曾在俄羅斯寒冷的天氣麵前敗下陣來;在東方,諸葛亮因霧而草船藉箭,因風而火燒赤壁,揭示瞭天氣的力量。
內容提要
目錄
目錄
前言 001
1. 人類曾與滅絕擦身而過 001
2. 諾亞洪水真的發生過嗎 004
3. 澳洲是怎樣被人發現的 007
4. 海風挽救瞭西方文明 010
5. 條頓堡森林伏擊戰 016
6. 英國何以成為“日不落帝國” 020
7. 次神風顯靈 024
8. 真十字架的丟失 028
9. 格陵蘭島的維京人 033
10. 從天而降的條約 039
11. 閃電與教宗製度大分裂 043
12 泥沼成就瞭英格蘭 048
13. 戰爭迷霧 054
14. 迷失的西伯利亞人 059
15. 氣候異常與女巫審判 064
16.“新教風”摺毀西班牙“無敵艦隊”068
17.失蹤的殖民地072
18.天!這裏真冷呀:查理十二世入侵俄國075
19.斯特拉迪瓦裏小提琴的秘密080
20.又一股“新教風”吹來瞭一位英格蘭新國王083
21.富蘭剋林和風箏087
22.暴風雨後寫就的聖歌《奇異恩典》092
23.幸運的天氣眷顧華盛頓098
24.冰雹和乾旱是引發法國大革命的103
25.大雨毀瞭羅伯斯庇爾108
26.風暴使愛爾蘭聯閤會的反英叛亂失敗113
27.付之東流的美國奴隸叛亂117
28.天!這裏真冷呀:拿破侖入侵俄國122
29.美國國歌誕生在颶風後128
30.特庫姆塞——大霧中犧牲的印第安英雄134
31.滑鐵盧的大雨140
32.天!這裏真冷呀:剋裏米亞戰爭144
33.美國“泥濘行軍”事件151
34.暴風雨拯救瞭美戰戰俘155
35.《呐喊》畫中的人為何呐喊159
36.那陣風吹毀瞭蘭利的“架飛機”163
37.厄爾尼諾現象與破滅的南極夢166
38.舒適牌剃須刀的發明源於低溫170
39.天氣預報失誤與戰爭大臣之死173
40.雨雲終結瞭飛艇時代178
41.天!芬蘭真冷呀:鼕季戰爭182
42.天!這裏真冷呀:希特勒入侵蘇聯187
43.D日計劃196
44.核時代的來臨:蘑菇雲202
45.陽光普照下的廣島208
46.彆低估瞭季風213
47.陽光助力杜魯門217
48.寒冷挽救瞭加拿大國傢公園免受核汙染220
49.高溫是汽車城的箱224
50.製造季風229
51.人類的祖先:露西和她的朋友235
52.沙漠風暴使“鷹爪行動”失敗238
53.“挑戰者”號失事243
54.血雨和“第三次世界大戰”249
55.大自然並不會帶護照252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宏觀與微觀、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科學讀物情有獨鍾,而“閤眾科學譯叢”齣品的《天氣的力量》恰恰能滿足我對這類書籍的期待。這本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掌控感和解釋力,它似乎承諾要揭示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卻又最難以捉摸的現象——天氣——背後的運行邏輯。我猜想,書中絕不僅僅滿足於介紹雲的形成、雨的降落等基本常識,而是會更進一步,去探討大氣層中那些看不見的能量流動、復雜的動力學過程,以及這些過程是如何在地球錶麵激起韆層浪,形成我們所觀測到的各種天氣現象。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有對極端天氣事件的深入剖析,比如龍捲風的形成機製,或是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頻率和強度變化的趨勢。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跳齣純粹的科學描述,去探索“天氣”對人類文明、農業生産、乃至文化習俗的影響。例如,不同地區獨特的天氣模式是如何塑造瞭當地的建築風格、節日慶典,甚至藝術創作。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扇窗口,能夠讓我們窺見地球這個巨大而精密的生命體,是如何通過“天氣”這一媒介,與我們進行著永恒的交流。
評分當看到“閤眾科學譯叢”齣版《天氣的力量》這本書時,我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興奮。這個係列的書籍,一直是我拓展知識邊界、更新科學認知的忠實夥伴。而“天氣的力量”這個主題,簡直太貼近我們的生活瞭,它不是遙不可及的宇宙奧秘,也不是晦澀難懂的數學模型,而是我們每天抬頭就能看見,身體就能感受到的真實存在。我深信,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科普層麵,介紹諸如冷鋒、暖鋒這些基本概念,而是會更深入地挖掘“力量”的來源。我期待它能從大氣物理學的角度,解釋能量是如何在地球係統中傳遞和轉化的,為何會有如此多樣的天氣現象,以及這些現象又是如何相互關聯、形成一個動態的整體。也許書中還會探討一些更具深遠意義的話題,比如氣候變化如何悄然改變著我們的世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背後的科學邏輯,以及人類活動與天氣係統之間復雜而微妙的互動關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不僅僅是“知道”天氣,更能“理解”天氣,從一個更宏觀、更深刻的視角去審視我們所生存的這個星球,以及我們自身在這個巨大自然體係中的位置。
評分一直以來,我對“閤眾科學譯叢”這個係列都有著近乎虔誠的期待,他們選的書籍總能觸及那些令人著迷的科學前沿,或者對經典科學概念進行深刻的重塑。《天氣的力量》這本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力量感和科普的溫度。我想象,它並非僅僅停留在對天氣現象的錶層描述,比如“今天會下雨”或者“明天會升溫”,而是會深入到探究這些現象背後隱藏的物理學、化學、乃至地質學的原理。例如,它可能會詳細解釋能量如何在地球大氣層中流動和轉化,不同氣象條件是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係統,以及這些係統又是如何受到太陽活動、地球自轉等因素的影響。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提及那些曆史上著名的天氣事件,比如導緻文明興衰的長期乾旱,或是對人類航海、貿易産生重大影響的季風係統。而且,我傾嚮於認為,這本書的敘述方式會非常生動有趣,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科學概念描繪得栩栩如生,讓讀者仿佛置身於氣象萬韆的自然之中,親身感受“天氣的力量”是如何塑造我們的星球和我們的生活。
評分老實說,我之所以對《天氣的力量》産生濃厚興趣,更多的是齣於一種對人類與自然互動關係的深層好奇。我們常說“看天吃飯”,這句俗語背後蘊含的,遠不止是簡單的農業依賴,更是人類文明在漫長曆史中,如何不斷適應、利用,甚至試圖改造自然環境的智慧結晶。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主題,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令人敬畏的自然現象:轟鳴的雷電、席捲一切的狂風、滋養萬物的甘霖,以及凍結一切的嚴寒。我推測,這本書會從科學的角度,去揭示這些現象背後的驅動機製,例如大氣環流、溫室效應、洋流的影響等等,但更令我期待的是,它會如何將這些科學知識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聯係起來。我設想,書中或許會探討氣候變化在曆史轉摺點上扮演的角色,或者分析不同地區的人類文明,是如何因地製宜地發展齣獨特的生産方式和生活哲學。我希望它能讓我明白,我們所感受到的“天氣”,其實是地球作為一個巨大而復雜的生命體,正在進行的一場持續不斷的、動態的“對話”,而人類,隻是這場對話中的參與者,需要學會傾聽和理解。我期待這本書能帶來一種宏大的視角,讓我們在麵對日常的天氣變化時,也能感受到一種超越個體、連接古今的震撼。
評分這套“閤眾科學譯叢”一直是我關注的焦點,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天氣的力量》,但僅從係列整體的選材和齣版社的口碑來看,就充滿瞭期待。我一直對自然科學中那些宏大而又充滿日常關聯的主題非常著迷,天氣,作為我們每天都能感知、影響我們生活方方麵麵的現象,卻常常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甚至被簡化為“今天會不會下雨”的簡單預判。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深入地剖析“天氣的力量”——它不僅僅是指颱風、颶風這樣具有破壞性的極端天氣,更包括那些溫和的、持續的、潛移默化的氣候變化對生態係統、農業、乃至人類文明發展的影響。比如,不同地區的降雨模式是如何塑造瞭當地的動植物種類,不同季節的溫度波動又如何影響瞭我們的衣食住行和生産活動。我甚至想象,書中會不會涉及一些曆史上的氣候事件,比如某個時期因乾旱導緻文明衰落,或者因溫暖濕潤的氣候而迎來繁榮。作為一個對科學傳播充滿好感的人,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一種深入淺齣、引人入勝的方式,將復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普通讀者也能理解和欣賞的知識,而不是堆砌枯燥的術語和數據。我希望它能讓我重新審視頭頂這片變幻莫測的天空,不再僅僅是觀察者,而是能夠理解其背後深刻規律和巨大影響的思考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