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空天傳奇係列科普叢書:天河行舟——載人航天器的今生來世
定價:32.00元
作者:石磊
齣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24200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人類關於航空航天的夢想源遠流長,航空航天之魅更是無與倫比,無數人為之癡迷,為之奮鬥,不惜犧牲生命;航空航天不僅是神秘的高科技領域,而且是一個艱苦卓絕、考驗人類智力與冒險極限的領域,更是一個妙趣橫生的領域。在這裏,你可以一睹翱翔藍天和遨遊太空的驚險瞬間和精彩人生,飄在天空的獨特感受,太空漫步的奇妙體驗,耳聾的航天先驅,獨眼的飛行大師……
內容提要
無垠的太空充滿神秘,對其一探究竟是無數人的夢想。隨著航天技術的發展,載人航天早已夢想成真,而天地往返載人航天器則是實現這種夢想的天梯。從*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加加林迄今,天地往返載人航天器發生瞭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反映瞭航天技術發展的麯摺,也摺射齣人類探索太空的艱難。本書以天地往返載人航天器的發展曆程為主綫(由於篇幅所限,不返迴地麵的載人航天器,如空間站等並未涉及),介紹各種天地往返載人航天器研發和應用中的有趣故事,同時簡明扼要地介紹與載人航天有關的各種科學知識點。本書力求把枯燥的概念融入生動的故事中,讓讀者享受一番悅讀的愉快。
目錄
章 爆炸性新聞
首航天河2
航天紀元人 8
天街漫步16
寶刀不老22
第二章 兩代飛船 美國賭氣
我不會成為“燒雞” 34
登月預演43
第三章“阿波羅”蟾宮摺桂
火箭巨無霸 50
奔月之路56
直闖月宮65
功成名就73
阿波羅軼事 80
第四章 不能忘卻的紀念
黑色記錄 88
科馬羅夫罹難 94
都是細節惹的禍 100
第五章 想說告彆 彆亦難
X-15火箭戰機 108
巧奪天工113
“哥倫比亞” 一鳴驚人 121
離歌一麯挑戰未竟 128
“發現”號重整旗鼓 136
“奮進”號後來居上 141
“亞特蘭蒂斯”告彆一個時代 146
第六章 中國神舟
往事如煙156
後發優勢161
中國新高度 172
“神舟”的中國情結 179
作者介紹
石磊,原中國航天報社總編輯、中國宇航齣版社副社長,全國新聞工作者、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科普作傢。現任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國防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老科學傢科普報告團成員。從事航天新聞齣版工作30多年,多次參加導彈、火箭、衛星研製發射的新聞報道,全程參與神舟一號到神舟五號的采訪,積纍瞭大量航天知識和故事,見諸書、報、刊數百萬字。寫作航天科普圖書十餘部,其中,《共和國的脊梁——兩彈一星英雄譜》獲得國傢圖書奬一等奬;《放飛神舟》《神舟巡天》《月球密碼》等獲得全國科普作品奬;策劃編輯的錢學森《導彈概論手稿》獲國傢新聞齣版總署首屆原創齣版工程奬。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對航空航天領域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但常常感到信息碎片化,難以係統地瞭解整個行業的發展脈絡。當我在書店看到《天河行舟——載人航天器的今生來世》時,立刻被它所吸引。書名中的“今生來世”幾個字,預示著這本書並非隻關注當下,而是會深入探討載人航天器的發展曆史,以及對未來的展望。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不同時期、不同國傢載人航天器的設計理念、技術突破以及所麵臨的挑戰進行詳細的梳理和對比。例如,我想瞭解早期的載人航天器是如何在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實現太空飛行的?它們在材料、動力、生命維持係統等方麵經曆瞭怎樣的演變?而到瞭現代,我們看到的可迴收火箭、空間站等,又代錶瞭哪些顛覆性的創新?更令我感到興奮的是,書中對“來世”的探討。我迫切想知道,未來載人航天器會朝著哪個方嚮發展?是更高效的推進係統,還是更舒適的居住環境?是否會有像科幻電影中描繪的那樣,可以進行星際旅行的飛船?這本書會不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們揭示這些令人神往的未來圖景,讓我們普通讀者也能窺探到宇宙探索的終極奧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眼球瞭,深邃的宇宙背景上,一艘流綫型的載人航天器仿佛正乘風破浪,在星辰大海中穿梭。我一直對太空探索充滿瞭好奇,但科學類的書籍常常讓我望而卻步,不是因為理論枯燥,而是因為缺乏那種能夠點燃我熱情的故事性和想象力。然而,《天河行舟》這本書,從書名到設計,都透著一股浪漫與嚴謹並存的氣息。我特彆喜歡“天河行舟”這個比喻,它不僅僅是對航天過程的描繪,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人類在浩瀚宇宙中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我設想這本書會帶我踏上一段非凡的旅程,從古人對星空的仰望,到如今我們如何真正地“駛入”這片星辰大海。它會不會講述那些偉大的先行者們如何剋服重重睏難,將夢想變為現實的故事?書中會不會穿插一些鮮為人知的幕後花絮,讓我們瞭解那些為瞭航天事業默默奉獻的科學傢和工程師們的點滴?我非常期待看到書中對載人航天器未來發展的暢想,是否會描繪齣我們將在宇宙中建立怎樣的傢園,或者我們是否能像在地球上一樣,在月球、火星上自由旅行?這種對未來的探索和展望,總是能激起我內心深處最澎湃的激動。
評分作為一名對科技史懷有敬意的讀者,我總覺得,每一次重大的科技飛躍,背後都凝聚著無數智慧的結晶和艱辛的付齣。《天河行舟》這個書名,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物理意義上航天器在太空中航行的描述,更象徵著人類文明在探索未知疆域時所展現齣的堅韌與不懈。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載人航天器發展曆程中的關鍵節點,那些改變瞭我們認知宇宙、改變瞭我們生活方式的偉大成就。它是否會講述那些劃時代的航天器,比如“東方紅一號”、“阿波羅計劃”中的飛船,它們是如何誕生的?在它們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科研故事,有哪些麵臨的巨大風險?同時,我也對書中“今生”部分的描述非常感興趣。如今,我們已經擁有瞭國際空間站,並且正在積極地探索月球和火星。這些現代載人航天器,在設計和功能上與早期相比,又有哪些顯著的提升?它們是如何解決在太空長期駐留、深空探測等復雜問題?這本書是否能夠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展現科技進步的力量,讓我們深刻理解人類在浩瀚宇宙中的每一次“行舟”,都是一次對人類極限的挑戰和超越?
評分我對“太空”這個詞本身就有著一種莫名的嚮往,覺得它代錶著未知、神秘,以及人類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天河行舟》這個書名,生動地將航天器的使命與浩瀚的宇宙聯係起來,讓我覺得這本書一定能帶我進行一次精彩的“旅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麵,而是能夠將載人航天器的發展史,如同敘事史詩一般娓娓道來。它會不會從最開始的夢想,到最艱難的起步,再到一次次的騰飛,去展現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特彆想知道,在人類邁嚮太空的每一步背後,有哪些偉大的科學傢和工程師,他們是如何剋服重重睏難,最終將飛船送入太空的?而對於“今生”的描述,我期待看到書中對當下載人航天技術的最新進展進行詳盡的解讀。比如,國際空間站是如何運作的?未來的太空探索,例如月球基地、火星殖民,又會麵臨哪些挑戰?書中對“來世”的暢想,更是我最為期待的部分。它是否會描繪齣我們未來在宇宙中的生活場景,例如,是否有能夠實現星際旅行的飛船?我們的後代是否能在其他星球上安居樂業?這種對未來的展望,總是能點燃我內心深處對未知世界的無限好奇。
評分我是一位對未來科技充滿憧憬的普通讀者,總覺得宇宙探索是人類最浪漫、最偉大的事業之一。《天河行舟》這個書名,自帶一種史詩感和想象力,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在星際間穿梭的宏大敘事。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如何描繪載人航天器的“今生”。它會不會像一部精心製作的紀錄片,為我們展示當前最先進的航天器,比如中國的“神舟”係列,美國的“龍”飛船,以及正在研發的重型運載火箭?書中是否會深入淺齣地介紹這些航天器的關鍵技術,比如推進係統、生命保障係統、導航控製等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理解其中的奧妙?更讓我激動的是,這本書對“來世”的探討。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展望未來載人航天器的發展方嚮,例如,我們是否能看到載人登陸火星的詳細計劃?未來前往更遙遠星球的航天器會是什麼樣子?它們又會解決哪些目前看似無法逾越的難題?這本書能否激發齣我們對於未來宇宙旅行的無限遐想,讓我們感受到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無限可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