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什么太阳能发光发热?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孩子长得像爸妈?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现场直播?为什么爬山虎会爬墙?……只有给不出的答案,没有问得完的问题!聪明孩子的头脑里总是装满了无数“小问号”,这正是推动世界发展的原动力。打开本书,不怕你打破沙锅问到底!
目录
第一章 宇宙和地球
2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2 为什么说宇宙有限而无边?
2 为什么银河系是条“流动的河”?
3 星系会互相吞并吗?
3 什么是星云?
3 什么是黑洞?
4 为什么恒星会发光?
4 为什么天上会出现新星?
4 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5 为什么月亮有月相变化?
5 为什么月亮老是以同一面朝着地球?
5 为什么会发生日食和月食?
6 为什么太阳会发光发热?
6 为什么会形成太阳系?
7 什么是太阳风?
7 什么是太阳黑子?
7 太阳会死亡吗?
8 为什么水星上没有大气层?
8 为什么金星又叫启明星和长庚星?
8 为什么金星表面温度特别高?
9 火星上有生命吗?
9 为什么火星看上去是红色的?
9 为什么木星有“小太阳系”的美称?
10 为什么说“木卫二”上可能有生命?
10 为什么说土星是“星中美人”?
10 为什么把天王星称作“冷行星”?
11 为什么天王星和海王星看上去呈蓝绿色?
11 为什么海王星的环呈短弧状?
12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12 为什么地球内部可以分成许多圈层?
12 地球是怎样绕太阳公转的?
13 为什么地球会绕轴自转?
13 为何说“大陆漂移”形成了现在的地形构造?
14 为什么说喜马拉雅山是从海里升起来的?
14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
14 为什么测量山的高度要以海平面为标准?
15 为什么火山会喷发?
15 为什么会形成“东非大裂谷”?
15 为什么会发生海啸?
16 沙漠是怎样形成的?
16 为什么沙漠里会有绿洲?
16 为什么黄土高原上覆盖着大量的黄土?
17 沼泽是怎样形成的?
17 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18 为什么水总也用不完?
18 为什么湖水有的咸,有的淡?
18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19 为什么会有间歇泉?
19 为什么要保护地下水?
19 为什么湖水的颜色有深浅变化?
20 为什么在大河入海处会有三角洲?
20 为什么会形成赤潮?
20 为什么海水是蓝色的?
21 为什么红海的水是红色的?
21 为什么海水有潮涨潮落?
21 为什么百慕大三角区被称为“神秘地带”?
22 为什么会形成化石?
22 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22 为什么会形成铁矿?
23 为什么南京会有雨花石?
23 为什么煤层中会有琥珀?
23 为什么土壤会有各种颜色?
24 为什么会形成云?
24 为什么天空中的云有各种不同的颜色?
24 闪电是怎么形成的?
25 为什么天空会出现虹?
25 为什么冰雹出现在暖季?
25 为什么雪花有多种形状?
26 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
26 为什么臭氧层会被破坏?
26 为什么地球会变暖?
第二章 动物与植物
28 为什么海蜇会蜇人?
28 为什么海参会有“分身术”?
28 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29 为什么蚯蚓是植物的“好朋友”?
29 为什么蚂蟥具有医学用途?
29 蜈蚣到底长多少只脚?
30 为什么昆虫会蜕皮?
30 为什么昆虫没有鼻子却嗅觉灵敏?
30 为什么蝴蝶飞舞时没有声音?
31 为什么蜻蜓要点水?
31 为什么萤火虫会闪闪发光?
31 为什么蜜蜂蜇人后自己也会死掉?
32 为什么飞鱼会“飞”?
32 为什么长吻鱼喜欢“接吻”?
32 为什么弹涂鱼会“爬树”?
33 为什么红比拉鱼被称为“危险动物”?
33 为什么旗鱼被称为“海洋杀手”?
33 为什么电鳗能放电?
34 为什么壁虎能“飞檐走壁”?
34 为什么海龟能认识回“故乡”的路?
34 为什么鳄鱼会流眼泪?
35 为什么把大鲵称为娃娃鱼?
35 为什么变色龙善于变色?
36 为什么杜鹃能借窝繁殖后代?
36 为什么啄木鸟不会得脑震荡?
36 为什么蜂鸟能在半空中停留?
37 为什么火烈鸟的嘴是弯的?
37 为什么称军舰鸟为“强盗鸟”?
38 为什么老虎喜欢“淋浴”?
38 为什么狮子被称为“兽中之王”?
38 为什么猎豹能够奔如闪电?
39 为什么雪豹被称为“高山霸主”?
39 为什么狼爱在夜间号叫?
39 为什么大象用鼻子吸水时不会被呛着?
40 为什么马要站着睡觉?
40 为什么牛被称为“反刍动物”?
40 为什么说猪并不蠢?
41 为什么鸡要吃石子?
41 为什么狗在夏季爱伸出舌头?
41 为什么猫的眼睛会一日三变?
42 为什么说人类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
42 为什么植物的种子能“无脚走遍天下”?
42 为什么说植物的种子是“大力士”?
43 为什么植物要长很长的根?
43 为什么植物的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43 为什么树木年轮线的间距大小不等?
44 为什么植物也有“寄生虫”?
44 为什么说“树怕剥皮”?
44 不同的树过冬方法相同吗?
45 为什么银杏树有“活化石”之称?
45 为什么巨杉是“世界巨木之首”?
45 为什么纺锤树可以提供“自来水”?
46 为什么油棕有“世界油王”的美称?
46 为什么松树会产生松脂?
46 为什么榕树能独木成林?
47 为什么有的树叶秋天会变红?
47 为什么说铁树不容易开花?
47 为什么仙人掌能在干旱炎热的沙漠中生存?
48 为什么称王莲为“莲中之王”?
48 为什么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48 为什么雪莲花不畏冰雪高寒?
49 为什么水仙花“喝”清水就能生长开花?
49 为什么昙花开花时间非常短?
49 为什么罂粟被称为“有毒植物之王”?
50 为什么草经火烧后会“死而复生”?
50 为什么含羞草会害羞?
50 为什么爬山虎能爬高?
51 为什么有的植物能吃虫?
51 为什么说冬虫夏草是自然界的“怪物”?
51 为什么下雨后地上会长出很多蘑菇?
52 为什么胡萝卜营养价值很高?
52 为什么发芽的马铃薯不能吃?
52 为什么说大蒜是良药?
第三章 信息与科技
54 为什么计算机又称电脑?
54 为什么计算机会说话?
55 为什么磁盘可以保存信息?
55 为什么计算机能“思考”?
55 为什么要用互联网?
56 为什么电脑不能代替人脑?
56 为什么要用“伊妹儿”?
56 为什么计算机能够发送传真?
57 什么是“黑客”?
57 为什么网络可以入侵?
57 为什么互联网上要设立防火墙?
58 为什么平面直角彩色电视机很清晰?
58 为什么液晶能显像?
58 为什么录像机能自动录像?
59 为什么摄像机摄像时不需要对焦和曝光?
59 为什么数码相机不使用胶卷?
60 为什么激光唱机能播放音乐?
60 为什么收音机能选择电台?
60 为什么传真机可以传递信息?
61 为什么要使用信用卡?
61 为什么商品要采用条形码?
61 什么是机器人?
62 为什么吸尘器能吸尘?
62 为什么空气清新器能净化空气?
62 金属烹调器皿为什么不能用于微波炉?
63 为什么电冰箱能制冷?
63 为什么空调能制冷?
63 为什么洗衣机能洗干净衣服?
64 为什么说数学起源于结绳记数和土地测量?
64 为什么“毕达哥拉斯定理”又称为“勾股定理”?
64 为什么中国古代把“数学”称为“算术”?
65 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
65 为什么蜂窝都是六角形的?
65 为什么放大镜不能把角放大?
66 为什么电灯泡会发光?
66 为什么变压器能改变电压的高低?
66 为什么碱性电池比较耐用?
67 为什么蓄电池能蓄电?
67 为什么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发电?
68 为什么物体的重量会变?
68 为什么“不倒翁”始终不倒?
68 为什么回音壁、三音石会传声?
69 为什么“马德堡半球实验”能证明压强的存在?
69 为什么自来水塔造得很高?
69 为什么运动的物体都有惯性?
70 放大镜是怎样把物体放大的?
70 为什么望远镜能使我们看清远处的东西?
70 为什么指南针能指南?
71 为什么显微镜能看到微观世界?
71 为什么铅笔伸进水里就像是断了?
72 为什么说世界上的东西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72 为什么空气并不“空”?
72 为什么水不能燃烧?
73 为什么金刚石最坚硬?
73 为什么宝石是五颜六色的?
74 玻璃上的花纹是怎样刻出来的?
74 镜子背面镀的是什么?
74 为什么在陶瓷上可以烧出美丽的颜色?
75 为什么彩色胶卷能拍出彩色照片?
75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75 为什么红色印泥不易褪色?
76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
76 为什么焰火有各种各样的颜色?
76 为什么火柴一擦就着火?
77 为什么干粉灭火剂能灭火?
77 为什么物质燃烧后留下的东西不一样?
77 为什么鞭炮点燃会“噼啪”地响?
78 为什么古时候人们用银制品作餐具和疗伤?
78 为什么化学药品要装在深色瓶里?
78 为什么“干冰”不是冰?
79 为什么要把氢“储藏”在金属里?
79 玻璃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
80 为什么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能提高效率?
80 伦琴是怎样发现X射线的?
80 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第四章 军事与交通
82 为什么机枪多为轻重两用?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那些充满想象力的主题,比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人类文明的未来,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些宏大命题的求知欲。它用一种非常生动且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讲述黑洞时,它不仅仅是给出一堆物理公式,而是用震撼人心的图像,去描绘黑洞的引力漩涡,去想象它吞噬一切的场景。同样,在探讨远古生物时,它也不是简单地展示化石,而是通过精美的复原图,将那些早已灭绝的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眼前,仿佛我能听到它们在史前丛林中的嘶吼。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非常吸引人,它不会像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悬念感,让我忍不住一页页地往下翻,想要知道下一个章节会揭示什么。我尤其喜欢它在结尾处提出的那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它们让我开始从更深层次去思考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看到的,当时只是随手翻了翻,就被里面精美的插图和引人入胜的标题吸引住了。我平时对历史、地理、以及一些未解之谜都挺感兴趣的,所以这本书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打开第一页,就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各种令人惊叹的图片映入眼帘,色彩鲜艳,细节丰富,感觉每张图片都在诉说着一个故事。它没有那种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来展现知识,即使是对于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的人来说,也能轻易地被吸引。我特别喜欢它对古代文明的描写,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王国,那些失落的城市,那些神秘的传说,都被这本书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甚至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当时的情景,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文字大小适中,行距合理,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费眼睛。我常常会把它放在床头,睡前翻几页,让自己的思绪在奇妙的世界里遨游。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推荐给了我的朋友们,他们看完之后也和我一样爱不释手。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百科”类的书籍一直抱有一种挑剔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泛泛而谈,要么过于枯燥乏味。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次智慧的探险。从宇宙的奥秘到地球的奇迹,从古老的文明到现代的科技,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我感兴趣的领域。而且,它对每一个主题的呈现都充满了创意和深度。比如,在讲述某个失落文明时,它不仅仅是简单介绍这个文明的存在,还会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细致的文字,去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去推测他们消失的原因,甚至会带你一起去思考,如果他们没有消失,历史将会如何发展。我特别欣赏它对细节的处理,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那些被遗忘的传说,都被它赋予了生命。我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一个细节而引发无限的遐想,然后忍不住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独特,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趣味,读起来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被它的封面吸引进来的。那种深邃的蓝色,配上若隐若现的星系图案,瞬间就营造出一种宇宙般的神秘感。翻开书页,那种视觉冲击力并没有减弱,反而愈发强烈。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巧妙,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色彩搭配大胆而和谐,图像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它对自然界奇观的描绘,那些深海的神秘生物,那些荒漠中的奇特地貌,那些冰川下隐藏的秘密,都被一一展现。我仿佛能感受到海水的冰冷,感受到风沙的侵袭,感受到冰川的巍峨。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历史事件解释得清晰易懂。它就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的隧道,探索未知的领域。我常常会被里面的某个瞬间深深吸引,然后花很长时间去琢磨那些图片和文字,试图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信息。这本书的体量也相当可观,足以让我沉浸其中很久,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质量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我通常不太会主动去购买“百科”类的书籍,总觉得它们更适合作为工具书来查阅。但是,这本书的编辑和设计者显然有着非凡的品味和创造力。它没有那种死板的目录和无休止的文字段落,而是以一种更加生动、更加艺术化的方式来呈现知识。每一页都像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展览,图片和文字相辅相成,共同营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氛围。我最喜欢的是它对一些“未解之谜”的探讨,那些关于UFO、关于尼斯湖水怪、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都被它以一种客观又不失想象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满足了我对神秘事物的猎奇心,又引导我进行独立的思考。它没有给出绝对的答案,而是鼓励我去探索,去发现。而且,这本书的印刷质量非常高,纸张的质感很好,色彩还原度也很棒,拿在手里有一种厚重感和精致感,让人忍不住想去珍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