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什麼太陽能發光發熱?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為什麼孩子長得像爸媽?為什麼我們能看到現場直播?為什麼爬山虎會爬牆?……隻有給不齣的答案,沒有問得完的問題!聰明孩子的頭腦裏總是裝滿瞭無數“小問號”,這正是推動世界發展的原動力。打開本書,不怕你打破沙鍋問到底!
目錄
第一章 宇宙和地球
2 宇宙是怎樣形成的?
2 為什麼說宇宙有限而無邊?
2 為什麼銀河係是條“流動的河”?
3 星係會互相吞並嗎?
3 什麼是星雲?
3 什麼是黑洞?
4 為什麼恒星會發光?
4 為什麼天上會齣現新星?
4 為什麼星星有不同的顔色?
5 為什麼月亮有月相變化?
5 為什麼月亮老是以同一麵朝著地球?
5 為什麼會發生日食和月食?
6 為什麼太陽會發光發熱?
6 為什麼會形成太陽係?
7 什麼是太陽風?
7 什麼是太陽黑子?
7 太陽會死亡嗎?
8 為什麼水星上沒有大氣層?
8 為什麼金星又叫啓明星和長庚星?
8 為什麼金星錶麵溫度特彆高?
9 火星上有生命嗎?
9 為什麼火星看上去是紅色的?
9 為什麼木星有“小太陽係”的美稱?
10 為什麼說“木衛二”上可能有生命?
10 為什麼說土星是“星中美人”?
10 為什麼把天王星稱作“冷行星”?
11 為什麼天王星和海王星看上去呈藍綠色?
11 為什麼海王星的環呈短弧狀?
12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12 為什麼地球內部可以分成許多圈層?
12 地球是怎樣繞太陽公轉的?
13 為什麼地球會繞軸自轉?
13 為何說“大陸漂移”形成瞭現在的地形構造?
14 為什麼說喜馬拉雅山是從海裏升起來的?
14 為什麼會發生地震?
14 為什麼測量山的高度要以海平麵為標準?
15 為什麼火山會噴發?
15 為什麼會形成“東非大裂榖”?
15 為什麼會發生海嘯?
16 沙漠是怎樣形成的?
16 為什麼沙漠裏會有綠洲?
16 為什麼黃土高原上覆蓋著大量的黃土?
17 沼澤是怎樣形成的?
17 盆地是怎樣形成的?
18 為什麼水總也用不完?
18 為什麼湖水有的鹹,有的淡?
18 瀑布是怎樣形成的?
19 為什麼會有間歇泉?
19 為什麼要保護地下水?
19 為什麼湖水的顔色有深淺變化?
20 為什麼在大河入海處會有三角洲?
20 為什麼會形成赤潮?
20 為什麼海水是藍色的?
21 為什麼紅海的水是紅色的?
21 為什麼海水有潮漲潮落?
21 為什麼百慕大三角區被稱為“神秘地帶”?
22 為什麼會形成化石?
22 岩石是怎樣形成的?
22 為什麼會形成鐵礦?
23 為什麼南京會有雨花石?
23 為什麼煤層中會有琥珀?
23 為什麼土壤會有各種顔色?
24 為什麼會形成雲?
24 為什麼天空中的雲有各種不同的顔色?
24 閃電是怎麼形成的?
25 為什麼天空會齣現虹?
25 為什麼冰雹齣現在暖季?
25 為什麼雪花有多種形狀?
26 為什麼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
26 為什麼臭氧層會被破壞?
26 為什麼地球會變暖?
第二章 動物與植物
28 為什麼海蜇會蜇人?
28 為什麼海參會有“分身術”?
28 珊瑚是怎樣形成的?
29 為什麼蚯蚓是植物的“好朋友”?
29 為什麼螞蟥具有醫學用途?
29 蜈蚣到底長多少隻腳?
30 為什麼昆蟲會蛻皮?
30 為什麼昆蟲沒有鼻子卻嗅覺靈敏?
30 為什麼蝴蝶飛舞時沒有聲音?
31 為什麼蜻蜓要點水?
31 為什麼螢火蟲會閃閃發光?
31 為什麼蜜蜂蜇人後自己也會死掉?
32 為什麼飛魚會“飛”?
32 為什麼長吻魚喜歡“接吻”?
32 為什麼彈塗魚會“爬樹”?
33 為什麼紅比拉魚被稱為“危險動物”?
33 為什麼旗魚被稱為“海洋殺手”?
33 為什麼電鰻能放電?
34 為什麼壁虎能“飛簷走壁”?
34 為什麼海龜能認識迴“故鄉”的路?
34 為什麼鰐魚會流眼淚?
35 為什麼把大鯢稱為娃娃魚?
35 為什麼變色龍善於變色?
36 為什麼杜鵑能藉窩繁殖後代?
36 為什麼啄木鳥不會得腦震蕩?
36 為什麼蜂鳥能在半空中停留?
37 為什麼火烈鳥的嘴是彎的?
37 為什麼稱軍艦鳥為“強盜鳥”?
38 為什麼老虎喜歡“淋浴”?
38 為什麼獅子被稱為“獸中之王”?
38 為什麼獵豹能夠奔如閃電?
39 為什麼雪豹被稱為“高山霸主”?
39 為什麼狼愛在夜間號叫?
39 為什麼大象用鼻子吸水時不會被嗆著?
40 為什麼馬要站著睡覺?
40 為什麼牛被稱為“反芻動物”?
40 為什麼說豬並不蠢?
41 為什麼雞要吃石子?
41 為什麼狗在夏季愛伸齣舌頭?
41 為什麼貓的眼睛會一日三變?
42 為什麼說人類離不開植物的光閤作用?
42 為什麼植物的種子能“無腳走遍天下”?
42 為什麼說植物的種子是“大力士”?
43 為什麼植物要長很長的根?
43 為什麼植物的根嚮下生長,莖嚮上生長?
43 為什麼樹木年輪綫的間距大小不等?
44 為什麼植物也有“寄生蟲”?
44 為什麼說“樹怕剝皮”?
44 不同的樹過鼕方法相同嗎?
45 為什麼銀杏樹有“活化石”之稱?
45 為什麼巨杉是“世界巨木之首”?
45 為什麼紡錘樹可以提供“自來水”?
46 為什麼油棕有“世界油王”的美稱?
46 為什麼鬆樹會産生鬆脂?
46 為什麼榕樹能獨木成林?
47 為什麼有的樹葉鞦天會變紅?
47 為什麼說鐵樹不容易開花?
47 為什麼仙人掌能在乾旱炎熱的沙漠中生存?
48 為什麼稱王蓮為“蓮中之王”?
48 為什麼荷花“齣淤泥而不染”?
48 為什麼雪蓮花不畏冰雪高寒?
49 為什麼水仙花“喝”清水就能生長開花?
49 為什麼曇花開花時間非常短?
49 為什麼罌粟被稱為“有毒植物之王”?
50 為什麼草經火燒後會“死而復生”?
50 為什麼含羞草會害羞?
50 為什麼爬山虎能爬高?
51 為什麼有的植物能吃蟲?
51 為什麼說鼕蟲夏草是自然界的“怪物”?
51 為什麼下雨後地上會長齣很多蘑菇?
52 為什麼鬍蘿蔔營養價值很高?
52 為什麼發芽的馬鈴薯不能吃?
52 為什麼說大蒜是良藥?
第三章 信息與科技
54 為什麼計算機又稱電腦?
54 為什麼計算機會說話?
55 為什麼磁盤可以保存信息?
55 為什麼計算機能“思考”?
55 為什麼要用互聯網?
56 為什麼電腦不能代替人腦?
56 為什麼要用“伊妹兒”?
56 為什麼計算機能夠發送傳真?
57 什麼是“黑客”?
57 為什麼網絡可以入侵?
57 為什麼互聯網上要設立防火牆?
58 為什麼平麵直角彩色電視機很清晰?
58 為什麼液晶能顯像?
58 為什麼錄像機能自動錄像?
59 為什麼攝像機攝像時不需要對焦和曝光?
59 為什麼數碼相機不使用膠捲?
60 為什麼激光唱機能播放音樂?
60 為什麼收音機能選擇電颱?
60 為什麼傳真機可以傳遞信息?
61 為什麼要使用信用卡?
61 為什麼商品要采用條形碼?
61 什麼是機器人?
62 為什麼吸塵器能吸塵?
62 為什麼空氣清新器能淨化空氣?
62 金屬烹調器皿為什麼不能用於微波爐?
63 為什麼電冰箱能製冷?
63 為什麼空調能製冷?
63 為什麼洗衣機能洗乾淨衣服?
64 為什麼說數學起源於結繩記數和土地測量?
64 為什麼“畢達哥拉斯定理”又稱為“勾股定理”?
64 為什麼中國古代把“數學”稱為“算術”?
65 為什麼輪子是圓形的?
65 為什麼蜂窩都是六角形的?
65 為什麼放大鏡不能把角放大?
66 為什麼電燈泡會發光?
66 為什麼變壓器能改變電壓的高低?
66 為什麼堿性電池比較耐用?
67 為什麼蓄電池能蓄電?
67 為什麼太陽能電池闆能夠發電?
68 為什麼物體的重量會變?
68 為什麼“不倒翁”始終不倒?
68 為什麼迴音壁、三音石會傳聲?
69 為什麼“馬德堡半球實驗”能證明壓強的存在?
69 為什麼自來水塔造得很高?
69 為什麼運動的物體都有慣性?
70 放大鏡是怎樣把物體放大的?
70 為什麼望遠鏡能使我們看清遠處的東西?
70 為什麼指南針能指南?
71 為什麼顯微鏡能看到微觀世界?
71 為什麼鉛筆伸進水裏就像是斷瞭?
72 為什麼說世界上的東西都是由元素組成的?
72 為什麼空氣並不“空”?
72 為什麼水不能燃燒?
73 為什麼金剛石最堅硬?
73 為什麼寶石是五顔六色的?
74 玻璃上的花紋是怎樣刻齣來的?
74 鏡子背麵鍍的是什麼?
74 為什麼在陶瓷上可以燒齣美麗的顔色?
75 為什麼彩色膠捲能拍齣彩色照片?
75 為什麼彩色照片時間久瞭會褪色?
75 為什麼紅色印泥不易褪色?
76 蠟燭燃燒後變成瞭什麼?
76 為什麼焰火有各種各樣的顔色?
76 為什麼火柴一擦就著火?
77 為什麼乾粉滅火劑能滅火?
77 為什麼物質燃燒後留下的東西不一樣?
77 為什麼鞭炮點燃會“劈啪”地響?
78 為什麼古時候人們用銀製品作餐具和療傷?
78 為什麼化學藥品要裝在深色瓶裏?
78 為什麼“乾冰”不是冰?
79 為什麼要把氫“儲藏”在金屬裏?
79 玻璃是用什麼製造齣來的?
80 為什麼瓦特發明的蒸汽機能提高效率?
80 倫琴是怎樣發現X射綫的?
80 牛頓是怎樣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
第四章 軍事與交通
82 為什麼機槍多為輕重兩用?
這本書,對於我來說,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門。我一直對那些充滿想象力的主題,比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演化、以及人類文明的未來,有著濃厚的興趣。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這些宏大命題的求知欲。它用一種非常生動且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例如,在講述黑洞時,它不僅僅是給齣一堆物理公式,而是用震撼人心的圖像,去描繪黑洞的引力漩渦,去想象它吞噬一切的場景。同樣,在探討遠古生物時,它也不是簡單地展示化石,而是通過精美的復原圖,將那些早已滅絕的生物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眼前,仿佛我能聽到它們在史前叢林中的嘶吼。這本書的敘述方式也非常吸引人,它不會像教科書那樣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懸念感,讓我忍不住一頁頁地往下翻,想要知道下一個章節會揭示什麼。我尤其喜歡它在結尾處提齣的那些發人深省的問題,它們讓我開始從更深層次去思考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質量真的超齣瞭我的預期。我通常不太會主動去購買“百科”類的書籍,總覺得它們更適閤作為工具書來查閱。但是,這本書的編輯和設計者顯然有著非凡的品味和創造力。它沒有那種死闆的目錄和無休止的文字段落,而是以一種更加生動、更加藝術化的方式來呈現知識。每一頁都像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展覽,圖片和文字相輔相成,共同營造齣一種引人入勝的氛圍。我最喜歡的是它對一些“未解之謎”的探討,那些關於UFO、關於尼斯湖水怪、關於亞特蘭蒂斯的故事,都被它以一種客觀又不失想象力的方式呈現齣來,既滿足瞭我對神秘事物的獵奇心,又引導我進行獨立的思考。它沒有給齣絕對的答案,而是鼓勵我去探索,去發現。而且,這本書的印刷質量非常高,紙張的質感很好,色彩還原度也很棒,拿在手裏有一種厚重感和精緻感,讓人忍不住想去珍藏。
評分說實話,我對這種“百科”類的書籍一直抱有一種挑剔的態度,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泛泛而談,要麼過於枯燥乏味。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集閤,更像是一場視覺的盛宴,一次智慧的探險。從宇宙的奧秘到地球的奇跡,從古老的文明到現代的科技,這本書幾乎涵蓋瞭所有我感興趣的領域。而且,它對每一個主題的呈現都充滿瞭創意和深度。比如,在講述某個失落文明時,它不僅僅是簡單介紹這個文明的存在,還會通過大量的圖片和細緻的文字,去還原當時的生活場景,去推測他們消失的原因,甚至會帶你一起去思考,如果他們沒有消失,曆史將會如何發展。我特彆欣賞它對細節的處理,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那些被遺忘的傳說,都被它賦予瞭生命。我常常會因為書中某一個細節而引發無限的遐想,然後忍不住去查閱更多的資料。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趣味,讀起來讓人感到輕鬆愉快。
評分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的,當時隻是隨手翻瞭翻,就被裏麵精美的插圖和引人入勝的標題吸引住瞭。我平時對曆史、地理、以及一些未解之謎都挺感興趣的,所以這本書立刻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打開第一頁,就好像進入瞭一個全新的世界,各種令人驚嘆的圖片映入眼簾,色彩鮮艷,細節豐富,感覺每張圖片都在訴說著一個故事。它沒有那種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用一種非常直觀的方式來展現知識,即使是對於那些平時不怎麼讀書的人來說,也能輕易地被吸引。我特彆喜歡它對古代文明的描寫,那些曾經輝煌一時的王國,那些失落的城市,那些神秘的傳說,都被這本書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我甚至能在腦海中勾勒齣當時的情景,仿佛親身經曆瞭一般。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非常舒服,文字大小適中,行距閤理,讀起來一點也不會費眼睛。我常常會把它放在床頭,睡前翻幾頁,讓自己的思緒在奇妙的世界裏遨遊。我毫不猶豫地把它推薦給瞭我的朋友們,他們看完之後也和我一樣愛不釋手。
評分我必須承認,我是被它的封麵吸引進來的。那種深邃的藍色,配上若隱若現的星係圖案,瞬間就營造齣一種宇宙般的神秘感。翻開書頁,那種視覺衝擊力並沒有減弱,反而愈發強烈。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巧妙,每一頁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藝術品,色彩搭配大膽而和諧,圖像的運用更是恰到好處,讓原本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我尤其喜歡它對自然界奇觀的描繪,那些深海的神秘生物,那些荒漠中的奇特地貌,那些冰川下隱藏的秘密,都被一一展現。我仿佛能感受到海水的冰冷,感受到風沙的侵襲,感受到冰川的巍峨。更重要的是,這本書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通過深入淺齣的講解,將復雜的科學原理和曆史事件解釋得清晰易懂。它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穿越時空的隧道,探索未知的領域。我常常會被裏麵的某個瞬間深深吸引,然後花很長時間去琢磨那些圖片和文字,試圖從中挖掘齣更多的信息。這本書的體量也相當可觀,足以讓我沉浸其中很久,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