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近三百年稀見名傢法書集粹.吳昌碩苦鐵碎金選墨
:75.00元
作者:吳昌碩 著,仲威 譚文選 編
齣版社:嶺南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6263628
字數:
頁碼:65,4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苦鐵碎金》於民國四年由西泠印社結集齣版,收錄吳氏精品頗多,本冊輯錄瞭其中的主要書法作品。本冊中的書法作品《自作詩》小行楷,寫得十分精到、雅緻,超塵脫俗。全捲神定氣足,是其中年時傑構。他七十二歲時臨寫的《石鼓文冊》是臨天一閣北宋本,樸茂雄強,蒼茫古質,厚重中透著靈氣,給人以大氣磅礴、排山倒海的藝術感受。行書《為葛書徵書聯》結字狹長,用筆豪肆老辣,加上波狀綫條的跳蕩靈動,形成蒼茫高遠、立體感極強的筆緻,有豪放縱逸的動勢。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說:“常是正鋒運轉,八麵周到,勢疾而意徐,筆緻如萬歲枯藤,古樸拙見。”《西泠印社記》是為紀念西泠印社成立而書寫的碑文,辭章與書法俱佳,是其人書俱老時期小篆藝術風範的傑作。
n目錄
作者介紹
吳昌碩(一八四四—一九二七),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又署倉石、蒼石,多彆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缶道人等。清末*書畫傢、篆刻傢,被稱為“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
n吳昌碩的書法從顔真卿入手,行書得黃庭堅、王鐸筆勢之欹側,中年以後受北碑書風及篆籀用筆之影響,大起大落,遒潤峻險。篆學石鼓文,用筆之法初受鄧石如、趙之謙等人影響,以後在臨寫《石鼓》中融會貫通。吳氏學畫頗晚,初期則受任伯年的指點,又參用趙之謙法,並博采徐渭、八大、石濤和揚州八怪諸傢之長,兼用篆、隸、狂草筆意入畫。作品重整體,尚氣勢,認為“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魄”,題材以花卉為主,富有金石氣,形成瞭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灕的“大寫意”筆墨形式。篆刻則從“浙派”入手,後專攻漢印,也受鄧石如、吳讓之、趙之謙等人影響,善於留白,氣象崢嶸,構圖塊麵體積感極強。又開創性地將錢鬆切中帶削的刀法和吳熙載的衝刀法相結閤,再參以石鼓文及漢磚瓦甓之趣,篆刻作品在雄渾樸茂中兼有秀逸特點。編訂的印集有《樸巢印存》《蒼石齋篆印》《齊雲館印譜》《篆雲軒印存》《鐵函山館印存》《削觚廬印存》《元蓋寓廬詩集》《缶廬詩》《缶廬印存》《缶廬印精拓》等。
n序言
對於我而言,選擇一本好書,往往是從書名和作者開始的。而《吳昌碩苦鐵碎金選墨》,這兩個元素就已經足夠吸引我瞭。《苦鐵》這個名字,帶著一種滄桑而堅毅的質感,讓人立刻聯想到吳昌碩那剛勁有力的書法和篆刻。而“碎金”二字,則又增添瞭幾分藝術的璀璨與珍貴。閤在一起,仿佛預示著這是一部集結瞭吳昌碩一生藝術精華,如同一塊塊珍貴的金石碎片,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全兩冊的裝幀,也意味著其內容的豐富性,想必不僅僅是簡單的作品集,更可能包含瞭他各個時期的代錶作,從他雄渾的書法到他遒勁的畫作,再到他獨具匠心的篆刻,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傳統書畫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欣賞那些能夠將傳統技法與個人創新融為一體的藝術傢。吳昌碩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藝術,既有古人的淵源,又有自己的風骨,那種“師造化,師古人”的創作理念,一直是我學習的典範。我非常期待在這套書中,能夠看到那些真正體現他“苦鐵”精神的作品,以及那些如“碎金”般閃耀的藝術細節,從中汲取藝術的養分,領略這位大師的藝術魅力。
評分剛拿到這套《吳昌碩苦鐵碎金選墨》,還沒來得及細細翻閱,但光是沉甸甸的書本分量和精美的封麵設計,就足以讓人心生期待。吳昌碩,這位海上巨匠,他的藝術成就早已是如雷貫耳。尤其“苦鐵”這個號,自帶一股蒼勁古樸的氣韻,讓人聯想到他筆下的金石篆刻,那種力透紙背的力度,和在紙墨間跳躍的生命力。這次的“選墨”之作,想必是精挑細選,將他一生藝術精華濃縮其中。我個人一直對明清以來文人墨客的雅玩之趣頗有心得,從他們身上總能感受到一種超脫世俗的灑脫,以及對藝術審美的極緻追求。《苦鐵碎金選墨》這個名字本身就極富畫麵感,仿佛能看到他在案前,揮毫潑墨,將心底的情感與對金石的理解,融於筆尖,最終化為紙上的一方方印章,一幅幅畫捲。這本書的全兩冊裝幀,也預示著內容的豐富程度,或許囊括瞭他的書法、繪畫、篆刻等多個藝術門類,甚至可能還包含一些關於他創作心路曆程的文獻資料。這不僅是一套藝術欣賞的書籍,更像是一扇通往吳昌碩藝術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窺探這位大師的思想深度與藝術境界。我迫不及待地想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沉浸在這墨海之中,感受那份“苦鐵”般的堅韌與“碎金”般的璀璨。
評分初見《吳昌碩苦鐵碎金選墨》這套書,便被其沉甸甸的質感和雅緻的裝幀所吸引。吳昌碩,這位近代中國藝術界的巨擘,他的名字本身就凝聚著一種厚重的曆史感與藝術的張力。“苦鐵”二字,仿佛是他藝術生涯最真實的寫照,是曆經歲月打磨、錘煉而成的堅韌與蒼勁;而“碎金”之說,則又彰顯瞭其作品的寶貴與璀璨,如同散落人間的珍寶,每一筆、每一劃都閃耀著藝術的光輝。這套書的全兩冊,預示著內容的豐富性與完整性,想必是精選瞭吳昌碩一生中的精華之作,涵蓋瞭他的書法、繪畫、篆刻等多個藝術領域。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與創新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欣賞那些能夠將古人的筆意與時代的精神相結閤的作品。吳昌碩正是這樣一位大師,他的藝術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底,又有鮮明的個人風格,將金石之氣與文人情懷融為一體。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深入探究他作品中的筆墨韻律、構圖章法,以及他創作過程中所蘊含的獨特藝術理念。希望通過閱讀這套書,能夠更全麵地認識和理解這位偉大的藝術傢,感受他“苦鐵”般的堅守與“碎金”般的藝術成就。
評分剛收到《吳昌碩苦鐵碎金選墨》,還未深入閱讀,但僅從書的體量和精美的裝幀來看,就足以感受到其不凡的價值。吳昌碩,在中國藝術史上,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他的影響力,無論是在書法、繪畫還是篆刻領域,都是劃時代的。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傳統文化底蘊與個人獨特風格完美結閤的藝術傢抱有極高的敬意,而吳昌碩無疑是其中的典範。“苦鐵”這個號,本身就帶著一種沉甸甸的重量,仿佛是對他藝術創作生涯中無數次錘煉與打磨的最好注解,而“碎金”則形象地勾勒齣他作品中蘊含的珍貴與閃耀,每一筆,每一刀,都如同散落的黃金碎片,散發著藝術的光輝。這套書的全兩冊,預示著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想必收錄瞭他各個時期的重要作品,也可能涵蓋瞭他在不同藝術門類上的傑齣成就。對於我這樣的藝術愛好者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套圖書,更是一次與藝術大師跨越時空的對話。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細細品味吳昌碩筆下的蒼勁之美,感受他金石篆刻的雄渾氣魄,領略他繪畫中的獨特韻味。我相信,通過這本書,我能更深切地理解“苦鐵”背後的堅韌,“碎金”所蘊含的藝術價值。
評分翻開這套《吳昌碩苦鐵碎金選墨》的扉頁,一種厚重的曆史感撲麵而來。吳昌碩的名字,在中國近現代藝術史上,無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他的藝術,尤其在金石學和書法篆刻領域,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我一直對那種將傳統文化精髓與個人藝術風格完美融閤的作品情有獨鍾,而吳昌碩無疑是其中的翹楚。“苦鐵”這個雅號,本身就蘊含著他藝術創作的艱辛與對藝術的執著,仿佛他將一塊塊冰冷的頑石,通過自己的雙手,錘煉齣溫潤而堅韌的藝術生命。“碎金”則暗示著其藝術作品的珍貴與閃耀,每一筆每一劃,都如同散落人間的金色碎片,凝聚著大師的心血與智慧。這套書的全兩冊,或許是為瞭更全麵地呈現他不同時期的創作麵貌,抑或是為瞭將他的書法、繪畫、篆刻等不同藝術形式,進行分門彆類地展示。對於我這樣熱衷於中國傳統藝術的愛好者來說,能夠有機會一睹吳昌碩的“選墨”之作,無疑是莫大的榮幸。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收錄一些他創作的代錶性作品,並配以專業的賞析文字,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他作品中的筆墨韻味、構圖章法以及所蘊含的時代精神。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與這位藝術巨匠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