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
定價:39.00元
作者:(韓)金翼兼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5100389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韓國外交官談中韓文化交流》所收入的內容盡管隻是筆者三年來諸多努力的一個縮影,但也算得上是辛勤付齣的好見證瞭。筆者在文中流露齣希望中國人民能夠正確、客觀地看待韓國,並且希望中國能與韓國一道為發展兩國關係而努力的美好願望。
書中收入的所有文章,筆者都曾用中文發錶過,其中需要翻譯的部分則由駐華韓國文化院申海燕完成,而後通過筆者的嚴格校對終確定。齣色的翻譯都歸功於申海燕,若翻譯部分存在問題實屬筆者疏忽,望給予理解。
目錄
演講
文化産業發展的戰略性思考與政策支援
21世紀文化角色與韓中文化交流
韓國為振興文化創意産業的金融支援政策
韓中兩國的文化力量與知識分子的角色
東亞文化價值與韓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製度
韓國文化産業的發展與民族文化的作用
Ondol的文化價值與世界化
文化産業發展與版權閤作
人類和平與東亞文化的作用
訪談
文化産業根本動力在民間
望中韓電影閤作雙贏(摘要)
國傢發展和民族文化的角色(摘要)
透過文化以提高生活質量
韓流越吹越勁背後的“國傢推動
韓流中漸
中韓文化的一衣帶水
以文化推進韓中兩國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投稿
21世紀東亞文化的作用與使命
韓中應攜手共建文化強國
加強韓中文化閤作的提議
增進韓中友誼加強文化閤作
加強韓中旅遊閤作的提議
韓食-21世紀的全新well-being飲食
逐步被世人注目的韓字
跆拳道的教育作用
跆拳道的主要精神
跆拳道的世界化與中國跆拳道
擴大韓中版權閤作的提議
為韓中飲食世界化的提議
祝詞
“2011中韓文化藝術人論壇”開幕詞
“中韓紀錄片論壇”開幕詞
“第六屆東亞茶文化專題研討會”祝詞
“世界知識産權日紀念研討會”祝詞
“北京大學翻譯學術研討會”祝詞
“光州市立美術館北京創作中心開館儀式”祝詞
“亞洲藝術博覽會開幕式”祝詞
“2009中韓跆拳道發展研討會”祝詞
“中韓版權論壇開幕式”祝詞
“韓中室內設計學會國際學術大會”祝詞
“韓中遊戲産業閤作協議簽訂儀式”祝詞
“2009韓中飲食文化交流展及中國長今料理大賽”祝詞
作者介紹
金翼兼,前韓國駐華外交官、政治學博士、韓國《朝鮮日報》中文網總編輯、韓國安陽科學大學中文係教授一、韓國大國傢黨國際委員會委員、大韓民國駐華大使館公使參贊兼文化院長(2009-2011)。
文摘
序言
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以為它會是一本比較枯燥的關於國際關係和文化政策的讀物,但讀瞭之後,我纔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金翼兼先生的筆觸非常細膩,他用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講述瞭中韓兩國文化在漫長曆史中是如何相互滲透,又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彼此影響的。他沒有使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用平實的語言,穿插著他在外交工作中的親身經曆和感悟,讓讀者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活力的交流現場。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兩國人民之間,超越政治藩籬的深厚情感連接。他對於一些文化現象的分析,比如韓劇在中國受歡迎的原因,或者中國傳統節日對韓國的影響,都非常有深度,也很有見地。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睿智的長者聊天,聽他講述兩國人民之間的故事,感受文化交流的脈搏。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醒我們,在宏大的國傢敘事之外,個體的情感和文化認同,纔是真正推動交流的強大力量。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是一種非常“落地”的思考,它不像一些理論化的著作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從非常具體、非常生活化的層麵,剖析瞭中韓文化交流的方方麵麵。金翼兼先生的文字,帶著一種外交官特有的冷靜和嚴謹,但同時又不失人情味。他沒有迴避兩國關係中的一些復雜性,但他總是能夠找到一個積極的切入點,去探討如何通過文化交流來增進理解,化解矛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有很多關於兩國人民日常生活細節的描寫,這些細節往往最能反映齣文化的真實麵貌,也最能展現齣交流的張力。比如,他談到韓國人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些適應,或者中國人對韓國流行音樂的接受程度,這些看似微小的現象,在他的筆下卻被賦予瞭深厚的文化意義。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文化交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漫長而微妙的過程,需要雙方的耐心、理解和真誠。
評分這本書我最近剛翻完,確實讓我對中韓兩國文化交流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金翼兼先生作為一名資深的外交官,他的視角是獨特的,不落俗套。他並非簡單羅列曆史事件或文化符號,而是深入到兩國人民情感的細微之處,探討瞭在政治、經濟因素之外,那些更深層、更不易察覺的文化基因是如何相互影響,又是如何産生碰撞與融閤的。讀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瞭一種“看見”文化交流背後真實肌理的方式。比如,他描述瞭某個時期,韓國的流行文化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中國年輕人,而這種影響並非單嚮輸齣,書中也探討瞭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在中國現代社會中以新的形式吸引韓國人。金翼兼先生的敘述語言非常生動,夾雜著他在兩國任職期間親身經曆的故事和感悟,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趣味。他對於一些敏感問題的探討也十分到位,既保持瞭客觀性,又傳遞瞭希望兩國文化交流能夠更加深入、更加健康發展的願景。這本書絕非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一本充滿人情味和洞察力的對話錄,它讓我重新審視瞭“交流”這個詞的豐富內涵。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震撼,與其說在於信息的豐富,不如說在於作者敘事方式的巧妙。金翼兼先生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復雜的兩國文化交融過程展現在讀者麵前。他沒有上來就拋齣宏大的理論,而是從一個又一個生動的個體故事切入,比如某個韓國藝術傢在中國學習的經曆,或者某個中國學者在韓國的學術探索。這些故事如同一個個引子,引領讀者逐漸深入到中韓文化交流的曆史長河中。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兩國間曆史遺留問題時所展現齣的智慧和剋製。他沒有迴避這些敏感話題,但也沒有誇大其詞,而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文化交流大背景下進行審視,強調通過理解和包容來化解分歧,促進共同發展。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文化交流不僅僅是藝術、音樂、影視的互鑒,更是一種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碰撞與重塑。金翼兼先生的真誠和洞察力,讓這本書充滿瞭溫度,讀來令人迴味無窮。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像是一本硬邦邦的學術研究,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對話。金翼兼先生以他豐富的閱曆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瞭中韓文化交流背後那些復雜而又迷人的脈絡。他不僅僅是在講述曆史,更是在描繪情感,探討人性。他用一種非常接地氣的語言,將兩國文化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用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鮮活的例子串聯起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一些文化現象的細緻解讀,比如韓國傳統服飾對中國時尚産業的影響,或者中國書法藝術在韓國的傳承與發展。這些解讀都充滿瞭智慧,也充滿瞭啓發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文化交流不僅僅是物質的交換,更是精神的契閤,是心與心的靠近。金翼兼先生的寫作,充滿瞭溫度和人文關懷,他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聲音,呼喚著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讓我對未來的文化交流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