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 | 作者 | 张胜友,粟博莉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红旗出版社 |
| ISBN | 9787505122949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字数 | 页码 | 292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精选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那些对于人类精神、思想、文明以至历史的变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文章,奉献给追求美好精神家园的读者。 《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是“力量”与“美”的结合,他将让今天的读者在阅读时被力量震动,被美感动,获得透彻的心灵洗礼。 |
| 作者简介 | |
| 郑必坚,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 王蒙,文化部原部长; 主编: 张胜友,作家出版社原常务副社长、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其策划组织和推动出版的图书获得100多项和省部级图书奖项,包括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以及茅盾文学奖; |
| 目录 | |
| 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林觉民·与妻书 严复·读经当积极提倡 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节选) 罗家伦许德珩·五四宣言(白话版及文言版) 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高君宇·自题诗 丰子恺-渐 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闲话 鲁迅·范爱农 傅斯年·我所景仰的蔡先生之风格 老舍·济南的冬天 沈从文·街 陶行知·中国的人命 朱光潜·慢慢走,欣赏啊! 何其芳·雨前 闻一多·五四断想 巴金·我的幼年(节选) 李叔同·南闽十年之梦影(节选) 林语堂·人生的乐趣 梁实秋·旅行 张恨水·五月的北平 夏丐尊·幽默的叫卖声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 臧克家·与渺小 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毛·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邓拓·废弃“庸人政治” 郭路生·相信未来 恽逸群·平凡的道理——略谈个人崇拜 秦牧·社稷坛抒情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节选) 北岛·回答 舒婷·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徐迟·黄山记(节选) 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 林斤澜·隧道 张中行·汪大娘 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节选) 周涛·巩乃斯的马 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林贤治·看灵魂 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 汪曾祺·我是一个中国人——散步随想(节选) 李敬泽·春秋的老实人和天真汉 易中天·中庸的原则(节选) 朱鸿·玉华山:玄奘的圆寂之地 史铁生·想念地坛 范曾·炎黄赋 陈忠实·敲响城门的远方乡党 贾平凹·秦腔 刘成章·安塞腰鼓 余秋雨·莫高窟 素素·隐匿的激情(节选) 张胜友·石壁记 谢冕·消失的故乡 苇岸·大地上的事情(节选) 韩少功·土地 宗璞·紫藤萝瀑布 赵丽宏·躲进书里 潘旭澜·走出梦话(《太平杂说》节选) 梁晓声·人性似水(节选) 于丹·论语心得(节选) 冯骥才·细雨探花瑶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柏杨·丑陋的中国人(节选) 罗兰·中国人的山与水 三毛·沙漠中的饭店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席慕蓉·初遇 张晓风·初雪 陈丹青·笑谈大先生(节选) 周国平·论东西方文化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 爱国!爱国!这种声浪,近年以来几乎吹满了我们中国的各种社会。就是腐败官僚蛮横军人,口头上也常常挂着爱国的字样。就是卖国党也不敢公然说出不必爱国的话。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 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重要的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德国和日本的军人,就是如此)。人类行为,自然是感情;中动的结果。我以为若是用理性做感情冲动的基础,那感情才能够始终热烈坚固不可摇动。当社会上人人感情热烈的时候,他们自以为天经地义的盲动,往往失了理性,做出自己不能认识的罪恶(欧战时法国、英国市民打杀非战派,就是如此)。这是因为群众心理不用理性做感情的基础,所以群众的盲动,有时为善,有时也可为恶。因此我要在大家热心盲从的天经地义之“爱国”声中,提出理性的论,问问大家,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若不加以理性的讨论,社会上盲从欢呼的爱国,做官的用强力禁止我们爱国,或是下命令劝我们爱国,都不能做我们始终坚持有信仰的行为之动机。 要问我们应当不应当爱国,先要问国家是什么。原来国家不过是人民集合对外抵抗别人压迫的组织,对内调和人民纷争的机关。善人利用他可以抵抗异族压迫,调和纷争。恶人利用他可以外而压迫异族,内而压迫人民。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闭关,独霸东洋,和欧美日本通商立约以前,只有天下观念,没有国家观念。所以爱国思想,在我们普遍的国民根性上,印象十分浅薄。要想把爱国思想,造成的非一时的,和自古列国并立的欧洲民族一样,恐十白不大容易。 欧洲民族,自古列国并立,国家观念很深,所以爱国思想成了的国民性。近来有一部分思想高远的人,或是相信个人主义,或是相信世界主义,不但窥破国家是人为的不是自然的没有价值,并且眼见耳闻许多对内对外的黑暗罪恶,都是在国家名义之下做出来的。他们既然反对国家,自然不主张爱国的了。在他们眼里看起来,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所以他们把爱国杀身的志士,都当做迷妄疯狂。 我们中国人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我们不爱国,和那班思想高远的人不爱国,决不是一样见解。官场阻止国民爱国运动,不用说更和那班思想高远的人用意不同。我现在虽不能希望我们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的同胞都有高远思想,我却不情愿我们同胞长此无教育无知识无团结力。即是相信我们同胞从此有教育有知识有团结力,然后才有资格和各国思想高远的人共同组织大同世界。 我们中国是贫弱受人压迫的国家,对内固然造了许多罪恶,“爱国,二字往往可以用做搜刮民财压迫个人的利器,然后对外一时万没有压迫别人的资格。若防备利用国家主义和国民的爱国心,去压迫别国人,简直是说梦话。 思想高远的人反对爱国,乃是可恶野心家利用他压迫别人。我们中国现在不但不能压迫别人,已经被别人压迫得几乎没有生存的余地了。并非压迫别人,以为抵抗压迫自谋生存而爱国,无论什么思想高远的人,也未必反对。个人自爱心无论如何发达,只要不伤害他人生存,没有什么罪恶。民族自爱心无论如何发达,只要不伤害他族生存,也没有什么罪恶。 据以上的讨论,若有人问: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我们便大声答道: 我们爱的是人民拿出爱国心抵抗被人压迫的国家,不是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 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 |
| 序言 | |
在我看来,一本好的书籍,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思想的传递和情感的共鸣。这本书《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的书名,就给了我一种强烈的期待,一种想要去探寻其中奥秘的冲动。9787505122949这个ISBN号,让我能够更精准地找到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的梳理,而是能够深入挖掘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核,探讨它如何在社会转型时期扮演的角色,如何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例如,我一直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在思想观念上的巨大转变很感兴趣,这本书能否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这一过程,分析其中有哪些新的文化元素涌现,又有哪些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张力与融合,这将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近现代史充满好奇的人,尤其关注社会思潮和文化变迁。《文化的力量:中国现当代卷》这个书名,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它似乎触及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9787505122949这个ISBN号,我通常会在购书前进行一番检索,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中国现当代文化是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孕育、发展,并最终形成独特的面貌的。我特别想知道,在经历了动荡与变革的年代,中国文化是如何展现其韧性和生命力的,它又如何与外来文化进行碰撞与融合,并最终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文化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对“中国文化”这个概念有一个更深刻、更立体、更具辨识度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相当有意思,采用了一种复古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淡雅的色彩基调中点缀着一些象征性的图案,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一种厚重而又不失活力的气息。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很好,厚实且不易透墨,这在如今的图书市场中实属难得。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单从这份前期的体验来看,它就给我留下了一种“用心”的印象。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那些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预示着书的内容或许并非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能够有一本书在触感和视觉上都带来这样的愉悦感,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如同它的外观一样,给我带来一场关于“文化”的深度对话,让我能够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中国现当代文化发展的脉络和精神内核,也许它会像一位老友,娓娓道来,又或者像一位智者,点拨迷津。
评分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纯属偶然,当时在书店里随手翻阅,就被它那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书名所吸引。我平时对历史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涉猎不深,但对中国文化的变迁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定价也比较适中,并没有因为内容的厚重而显得价格高昂,这让我觉得很亲民。我期待这本书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文化概念解释清楚,而不是使用艰涩的学术术语,让普通读者也能有所收获。我希望它能像一位良师益友,循循善诱,引导我一步步走进中国现当代文化的深邃世界。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重新审视和理解中国本土的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厘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找到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感受它对当下中国社会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对中国现当代文化有一个更宏观、更清晰认识的书籍。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和观点,让人难以形成系统的认知。这本书的书名《文化的力量》就显得非常有分量,它暗示着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驱动力,一种塑造社会、影响人心的力量。9787505122949这个ISBN号,我也仔细核对过,确实是正规出版的。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中国现当代历史的书籍,但总觉得在文化这一块的探讨还不够深入,常常停留在表面的现象。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文化是如何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其独特作用,它是如何被塑造、如何反作用于社会,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尤其希望它能探讨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一个文学流派、艺术思潮或者社会现象,是如何体现出“文化的力量”的,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