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有效管理化学品和农药——《鹿特丹公约》谈判履约历程
定价:32.00元
作者: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111051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公约的由来及主要内容,记录了公约文书谈判以来历次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公约谈判中重点议题的进展情况,记述了中国在公约谈判、履行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为今后的谈判和履约工作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对从事化学品管理的技术研究人员和环境保护国际合作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和启发,共同推进中国化学品管理事业的发展。
目录
章 公约的基本情况
节 公约的产生
第二节 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公约运作的关键机构
第二章 公约的谈判历程
节 公约文本的谈判——三年六次会议
第二节 公约的过渡期安排——六年六次会议(公约通过后的问谈判委员会第六至第十一次会议)
第三节 持续推进——七年五次会议(缔约方大会至第五次会议情况)
第四节 公约的化学品审查委员会及其历次会议
第三章 重点谈判议题
节 增列物质——27—43
第二节 遵约机制
第三节 技术援助
第四节 资金机制
第五节 公约成效
第四章 中国履行公约
节 公约的批准
第二节 公约的履行
第三节 履行公约的成效
附录
附录一 公约相关国际大事记
附录二 公约相关国内大事记
附录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公约的决定
附录四 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管理目录调整一览表
附录五 公约文本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有效管理化学品和农药——〈鹿特丹公约〉谈判履约历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一个看似专业、枯燥的国际条约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人类智慧和情感。作者不仅仅是罗列事实,而是将谈判的各个环节、各方人物的诉求、争论的焦点,都描绘得绘声绘色。我仿佛置身于那些紧张的会议现场,感受着每一位代表为了达成共识而付出的努力。这本书让我了解到,《鹿特丹公约》的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谈判过程。各国在化学品和农药管理方面的利益诉求不同,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这使得谈判充满了挑战。然而,正是这种挑战,使得公约的最终达成更显意义非凡。它代表着人类在应对全球性环境和健康风险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本书让我对国际合作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看到,只要我们坚持对话、理解与合作,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评分这本《有效管理化学品和农药——〈鹿特丹公约〉谈判履约历程》给我的触动太大了,让我深刻认识到全球在化学品和农药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书中对〈鹿特丹公约〉谈判过程的细致描绘,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条约条款,而是充满智慧、妥协与坚持的博弈。我仿佛看到了各国代表们在会议室里唇枪舌剑,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了在发展需求和安全保障之间找到平衡点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努力。那些关于信息共享、知情同意、技术援助的条款,背后是无数次的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集体智慧。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那种“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以及通过国际合作,我们确实能够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化学品管理体系。它让我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未来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承担的责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国际公约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如何凝聚共识、付诸行动的生动史诗。它让我对“全球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那种积极参与、贡献智慧的姿态,令人倍感振奋。
评分这本书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让我领略了国际政治的复杂性与人道主义关怀的交织。我从未想过,关于化学品和农药的管理,竟然能够引发如此大规模、高层级的国际谈判。《鹿特丹公约》的诞生,绝非易事,书中细致地展现了各国代表在不同议题上的拉锯战、妥协与让步,以及最终达成一致的来之不易。它让我看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书中对于信息共享、风险评估、知情同意等关键条款的阐释,让我明白了公约的实际意义,以及它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了“全球化”的另一面——它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互联互通,更是责任与义务的共担。它让我看到了,通过多边合作,人类是可以有效地管理潜在的全球性风险,并为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化学品和农药管理这个复杂议题的全新认知。之前,我可能只知道农药对环境和健康有影响,但从未想到过,在全球范围内,对于这些潜在的危险物质,竟然需要如此庞大、精细且充满博弈的谈判过程。作者以一种极其详实和专业的笔触,勾勒出了《鹿特丹公约》从概念萌芽到落地生根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每一个参与者的心路历程。我惊叹于各国在谈判桌上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履行国际义务所展现出的策略与智慧,也为那些为了共同目标而超越分歧的努力感到由衷的钦佩。书中对不同国家在化学品管理理念、技术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的描绘,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达成一致如此困难,但也正因如此,公约的达成才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集合,更是各国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共同承担责任的象征。这本书让我深刻反思,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时,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其潜在的风险,并积极参与到全球性的风险管理体系中。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次关于“责任”与“智慧”的深刻启迪。我一直以为,化学品和农药的管理,似乎更多的是国内的事情,但《鹿特丹公约》的谈判履约历程,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在跨越国界的化学品贸易和使用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环境与健康风险,而正是这些风险,催生了如此一场意义深远的国际合作。书中对谈判过程中各种力量的较量、不同国家立场背后的考量,以及最终如何凝聚共识的描绘,都让我惊叹于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它不仅仅是关于一项条约的诞生,更是关于如何在多元化的世界中,通过对话和协作,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全球治理,需要的不止是法律的约束,更有各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意愿。它让我对人类应对挑战的能力充满了信心,也让我反思,作为个体,我们又能为这个共同的目标贡献什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