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海战事典006:日俄战争前后的俄国海军
定价:39.80元
作者:查攸吟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472374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指文倾力打造的海洋军事文化类MOOK,旨在关注海域局势,了解海战历史,传承海洋文化!
全景式专著《日俄战争全史》视角的延伸——聚焦日俄战争的前因后果。
详析俄罗斯帝国海军进击远东的强大动因,以及怎样步步为营,狂刷在东北亚地区的存在感?
战后在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威胁”时,他们的新战略重点又该划向何方?
于一夕之间覆灭的俄罗斯舰队,在那段帝国*后的时光中,经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和发展?
木质帆船在地中海的*后一次大海战——纳瓦里诺之战,对维也纳体系造成怎样的冲击?
内容提要
《海战事典006》为全景式专著《日俄战争全史》视角的延伸,为读者精心准备了以下三篇精致图文:
《东方的陆与海: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军》记录了俄罗斯帝国海军进击远东的强大动因,以及怎样步步为营,狂刷在东北亚地区的存在感。
《帝国海军的无畏舰时代:日俄战争后俄国海军力量的重建》围绕俄国海军战后取得的海上经验,叙述了俄国海军无畏型战列舰的设计、建造、发展与覆灭,以及与其命运息息相关的俄国造船厂的历史。
《维也纳体系的破裂:纳瓦里诺之战》为连载文章,本辑只收录了其上半部分。此篇为读者梳理了纳瓦里诺大海战对维也纳体系造成的影响和冲击,记录了木质帆船在地中海的*后一次大海战。
目录
【大国海事】
东方的陆与海: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军
帝国海军的无畏舰时代:日俄战争后俄国海军力量的重建
【海上角力】
维也纳体系的破裂:纳瓦里诺之战
作者介绍
查攸吟:上海人,擅长海军史、日俄战争史、美国建国史,撰写过多篇军史类文章。曾经出版过《*与衰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水面舰队的巡洋作战》、《日俄战争:开战背景与海战始末》、《血腥的民主》、《日俄战争全史》等书籍,并在《兵器》、《现代舰船》等刊物与文集发表过大量文稿。
董旻杰:网名本垒打,曾任“知兵堂”执行总编,著有《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克和他的部队》、《闪击西欧》、《沸腾的雪》等二战战史类作品。
指文号角工作室:由诸多*深作家领衔,除近现代各国制服徽章文化领域外,号角工作室还致力于海洋军事文化领域的研究及创作,聚集了大量海洋军事历史作家,策划有《英国战列舰全史》、《英国驱逐舰全史》、《美国驱逐舰全史》等系列丛书,已经上市的指文“世界舰艇”系列出版物受到了读者一致认可。
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由陈悦等*深海军史研究者组成,研究范围涉及中国近代海军史、舰船技术史、甲午战争史等。代表作品有《近代国造舰船志》、《甲午海战》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极其独特的视角来审视一场影响深远的冲突。它没有简单地将俄国海军塑造成一个失败者形象,而是深入剖析了他们在面对一个迅速现代化对手时的困境。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海军造船工业和后勤保障的讨论篇幅相当可观,这往往是其他历史著作所忽略的“幕后英雄”或“幕后祸首”。那些关于港口设施的不足、鱼雷技术的落后,以及舰队部署的战略失误的分析,清晰地揭示了工业化程度差异带来的代际差距。阅读体验如同在解剖一个复杂的历史标本,每一块组织都清晰可见,且相互关联。对于研究军事技术如何影响地缘政治走向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其论证的严密性和史料的翔实程度令人信服。
评分拿起这本书,我立刻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史诗感所震撼。它不单单记录了波谲云诡的海战,更深入挖掘了政治风暴如何搅动着波罗的海和太平洋的海面。作者似乎拥有令人惊叹的资料搜集能力,那些关于海军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技术引进中的猫腻,乃至水兵的日常训练和士气状况,都被描绘得入木三分。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对“光荣的孤军奋战”——比如某个舰队的远航——的叙述,那种近乎悲剧性的浪漫主义情怀被作者的冷静叙事笔法衬托得更加苍凉有力。读罢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战争的胜负从来都不是偶然,它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技术、管理、文化乃至民族精神共同作用下的必然展现。这本书成功地将冰冷的海军数据和鲜活的历史人物结合起来,让人读起来既能长知识,又能感叹历史的无情。
评分这本关于日俄战争前后的俄国海军的书,读起来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旅程。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将那个时代俄国海军从辉煌走向衰落的复杂脉络展现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战前海军建设的描述,那种雄心勃勃的姿态和背后隐藏的结构性问题,对比战时一连串的溃败,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书中对舰船性能、战术思想的分析,既有专业深度,又不会让非军事背景的读者感到晦涩。它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史,更像是一幅反映沙皇俄国末期社会肌理的生动画卷。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那些老式战舰在海面上发出的沉重喘息声,感受到官僚体系的僵化是如何一步步将一个曾经强大的海上力量推向深渊的。对于任何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个绝佳的切入点,它提供的视角比传统的宏大叙事更具人情味和细节感。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军事技术手册,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好,高潮迭起,低谷也写得沉重有力。相比于其他同类书籍侧重于某次战役的复盘,这本书更像是一部“海军编年史”,将战前酝酿、战中挣扎、战后反思整合在了一起。我最喜欢的一点是,作者似乎对俄国海军的水手和低级军官抱有极大的同情和理解。在描述那些注定要失败的战斗时,文字中透露出对个体命运的关怀,这使得原本冰冷的战争记录变得有血有肉。阅读过程中,我几次停下来思考,如果当时的技术和决策稍微有些不同,历史会不会被改写?这本书提供的足够多的细节,让你有能力去进行这样的“如果”推演。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那个时代复杂性的进一步探索欲。
评分我必须承认,阅读这本关于日俄海战的书籍,让我对“准备不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扎实、严谨,几乎没有花哨的辞藻,但文字的力量却不容小觑。它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客观态度,罗列了俄国海军在技术、训练、指挥结构上存在的系统性缺陷。特别是一些关于海军军官选拔和晋升制度的描述,揭示了体制内部的僵化和裙带关系如何腐蚀了战斗力。整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像一条严密的逻辑链条,将前因后果层层铺开,直到最后太平洋舰队的悲剧性结局。看完之后,我感到的不只是历史的沉重,更有一种对“未雨绸缪”重要性的深刻警醒。它提供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任何一个庞大体系在面对时代变革时,如果不能进行有效自我革新的话,其最终下场将是何等的凄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