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
: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李洁,段活俊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00938026
字数:470000
页码:32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是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结合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依照体育学院(系)各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课程体系,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测量与评价》和《运动生物力学》6门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内容,通过验证型实验、综合型和设计型实验等,系统地介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法,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强化对学生的实验指导与实践,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本书可供全国普通高校体育学院(系)各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参考用书。此外,还可供教练员和有关医务、卫生保健人员及社区体育指导员参考。
本书力求反映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特点,避免各学科间实验内容的重复,进一步体现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和拓展性。各院(系)可根据自身条件和课程安排有选择地开设相关实验。另外本书对体育学院(系)相关实验室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说实话,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那令人印象深刻的书号,9787500938026,它仿佛就代表着一种权威性和系统性。我本身从事的是与体育相关的教育工作,虽然我的专业领域并非直接的运动人体科学,但多年来,我深切地体会到缺乏科学理论支撑的教学和训练所带来的局限性。我常常需要向我的学生解释一些运动动作的原理,解释为什么某个技术动作能够更有效地发力,或者为什么某些训练能够提升速度和耐力。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的框架。我非常好奇书中会如何去构建一个完整的实验体系,从最基础的生物力学原理,到人体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再到如何设计和执行科学的实验来验证这些原理。我尤其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经典或前沿的运动科学实验案例,以及这些案例是如何一步步揭示运动人体奥秘的。比如,关于运动表现的预测,是否有一些基于人体测量学和生理指标的科学模型?关于运动损伤的 biomechanics 分析,书中又会如何详细阐述?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更新,更是一种教学方法的革新,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全新的教学视角和更具科学性的实践指导。
评分这本《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索。我一直对运动竞技中的极限挑战非常着迷,比如那些能够一次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他们的身体究竟是如何超越常人的?这背后一定蕴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人体在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层面的特殊要求。例如,跳水运动员需要具备怎样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感?游泳运动员又需要如何优化他们的流体动力学表现?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解答这些我们普通人难以理解的现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走进实验室,去了解那些专业的运动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各种仪器设备,比如心肺功能测试仪、肌电图仪、速度测量系统等,来采集和分析运动员的生理数据。同时,我也非常关心书中是否会涉及运动训练的个性化问题,即如何根据个体的生理特征和训练目标,设计出最适合的训练方案。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让我渴望去解锁运动科学的神秘面纱,去理解那些塑造伟大运动员的科学力量。
评分看到《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意味。我并非专业运动员,也不是科研人员,但我对体育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提升运动表现、保持身体健康的科学方法。我常常在观看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时,对运动员们展现出的惊人力量、速度和耐力感到好奇,并思考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科学原理。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出了“实验原理与方法”,这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强调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基础的实验方法,让我能够理解一些运动相关的科学概念,比如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为什么如此重要,不同运动姿势对能量消耗的影响等等。我希望书中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的实验例子,来阐述复杂的运动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原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体,更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更好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并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本能够连接科学理论与实际运动需求的桥梁。
评分这本《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非常专业和严谨的感觉,一看就是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籍。我一直对运动背后的科学原理非常感兴趣,特别是运动员是如何通过科学的训练来突破自身极限的。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接点出了我的兴趣点,让我觉得它会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隐藏在精彩运动表现背后的生理学、生物力学以及相关的实验方法。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阐述人体的能量代谢在不同运动项目中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手段去测量和分析这些数据。例如,对于马拉松运动员和短跑运动员,他们的肌肉纤维类型、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会有怎样的不同?书中是否会提供具体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指南,让我能够理解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科学数据是如何采集的?另外,我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也十分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到相关的生物力学分析,解释某些动作模式为什么容易导致损伤,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修复受损的组织?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学习运动科学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解答我心中长久以来对于运动与人体科学的诸多疑问,并为我打开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运动世界的大门。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厚重的纸质和印刷的清晰度所吸引。作为一名业余的健身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训练效果、避免运动伤害的科学方法。我曾尝试过各种训练计划,但总是觉得缺乏理论指导,效果也时好时坏。这本书的书名《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正好符合我的需求,它承诺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融入到运动科学的学习中,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讲解一些基础的生理学概念,比如肌肉的工作原理、心血管系统在运动中的反应,以及不同训练方式对身体的影响。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让我可以在日常训练中进行一些基础的自我监测,比如测量心率、观察疲劳度的变化等等。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理解“为什么”,更能让我知道“怎么做”。例如,对于力量训练,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通过科学的组数、次数和休息时间来最大化肌肉生长?对于耐力训练,是否会有关于心肺功能训练的科学建议?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有了新的期待,我希望它能成为我运动道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导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